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如何用創新、精巧的設計,在紮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學生顯得生機勃勃、興趣盎然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的相關資料,歡迎閲讀!

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範例1

教學要求:

1.學會13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3個新字。完成課後有關詞句練習。能説出趨向動詞的不同用法。

2.理解課文內容,回答課後問題。初步瞭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和表態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正確理解動詞。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或幻燈片)、蝌蚪貼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昨天,老師撿到了一張“尋人啟事”,你們想看看嗎?

2.(出示尋人啟示)讀: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是誰?它在哪?聽説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蝌蚪找媽媽》。(板書:小蝌蚪找媽媽)

二、引導看圖

1.圖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麼地方?(指名看圖)説説小蝌蚪的樣子。

(學生試説: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黑的,長着長尾巴。)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鯉魚烏龜)教師相機板書:烏龜

三、自學課文

老師提出要求,對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讀懂。讀後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寫小蝌蚪找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它有什麼變化?

四、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

(1)在課文裏找出生字,畫下來,讀一讀,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説説生字的結構特點,然後寫一寫。

(3)教師重點指導:

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結構,蟲字旁。羣,qún,13筆,左右結構。灰,huī,6筆,半包圍結構,右下是“火”。腿,tuǐ,13筆,左右結構,右邊是退。姨,yí,9筆,左右結構,左邊女字旁,右邊夷字邊。注意“女”作偏旁時,橫不要出頭。寬,kuān,三拼音,10筆。嘴,zuǐ,要讀準平舌音,注意寫好右邊的筆畫。龜,guī,7筆,注意下邊的寫法。擺,bǎi,左右結構,13筆,追,zhuī,翹舌音,9筆。要寫好右邊。肚,dù,左右結構,7筆。鼓,gǔ,左右結構,13筆,注意寫好右邊的筆畫。

2.試着回答問題:小蝌蚪是什麼樣的?小蝌蚪怎樣長成青蛙的?青蛙長得什麼樣?

五、課堂練習

認記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蝌蚪

一羣灰色

烏龜寬嘴巴

鼓眼睛

3.説説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導學課文

1.導讀第1自然段

(1)課文裏是怎麼描寫小蝌蚪的呢?(一羣小蝌蚪,長着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裏游來游去。)教師一邊講評一邊板書:池塘一羣黑灰色

(2)小蝌蚪現在在做什麼呀?(快活地游來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也來快活地讀讀書,請齊讀第一段。

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怎麼了?(長出了兩條後腿。)(師貼長後腿的畫於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於是鯉魚媽媽決定幫助它們找媽媽,它是怎樣回答的呢?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我們就是這羣小蝌蚪,再來讀讀他們的話。(生讀蝌蚪的話)

(5)(出示——鯉魚)老師現在來當鯉魚媽媽,誰來當小蝌蚪,向我打聽?(請學生當小蝌蚪來練習)

(6)交換,學生念鯉魚媽媽,教師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師生對讀,邊讀邊做動作)

(7)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特點是什麼?(四條腿,寬嘴巴。)

2.導讀第3自然段

(1)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繼續遊啊遊,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師貼長前腿的畫於黑板上)

小蝌蚪又錯把烏龜當媽媽。(烏龜同青蛙一樣是四條腿,寬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從背後趕上去打招呼)表演動作。

3.導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青蛙媽媽什麼樣?找出描寫大青蛙的句子。

板書:四條腿(蹲)

寬嘴巴

大眼睛(鼓)

綠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過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媽媽,心裏很高興、很踏實)表演動作。

4.齊讀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們同學一樣聰明,認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化暱?(小蝌蚪尾巴變短了)(師貼出小蝌蚪尾巴變短的圖片)小青蛙以後跟着媽媽做什麼?(捉害蟲)

5.小結: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專門吃害蟲。青蛙善於捕捉害蟲,一隻青蛙一天要吃害蟲40~50只,多的達到200多隻。一隻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隻害蟲。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

三、課堂練習

1.讀寫生字新詞。

2.仿寫句子。

地點有什麼樣子幹什麼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有一羣鵝

有一羣小雞

有一隻猴子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看拼音,寫漢字。

Qīng wā mā ma yǒu sì tiáo tuǐ ,

kuān kuān de zuǐ ba,

gǔ zhe dà yǎn jing,

pī zhe bì lǜ de yī shang,

lòu zhe xuě bái de dù pī。

2.説説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開始什麼樣?後來呢?教師板書:

大腦袋

黑灰色

長尾巴→長兩條後腿

長兩條前腿尾巴變短

尾巴不見了→脱掉了尾巴→換上了綠衣裳。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把課文內容講一講

老師提示線索:池塘裏……小蝌蚪遊呀遊……小蝌蚪遊呀遊……小蝌蚪遊呀遊……,不知什麼時候……

四、總結

課文裏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講述了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每一段的寫法都是一樣的:先寫小蝌蚪的變化,再寫小蝌蚪看見了誰,最後用對話來結束。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詞,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作者根據圖畫的主要內容,合理想象,按順序寫出了這樣一篇好文章,對我們今後的看圖作文會有幫助。

五、課堂練習

1.説説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課後習題3。

板書: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 → 變 → 青蛙

大腦袋 → 長了兩 → 長了兩 → 尾巴 → 不見

黑灰的身子 條後腿 條前腿 變短 尾巴

長尾巴 ↓ ↓ ↓

找媽媽 → 鯉魚 → 烏龜 → 大青蛙 → 捉害蟲

  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範例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三、教具準備:

生字詞小黑板、教學插圖、教學錄像帶

四、教學地點:

多媒體綜合電教室

五、教學課時:

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為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麼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後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麼,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書課題)

二、初識圖意。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麼?它們都在幹些什麼?(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再連續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説説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大家看到最後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後變成了什麼?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4、小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後來又怎麼樣?最後變成什麼了?(生述)

三、藉助拼音,初讀課文。

1、自輕聲朗讀課文。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2、糾正讀音(羣、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敍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講讀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圖。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説一説,並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裏的小蝌蚪有幾隻?(生:有一羣。)師講解“一羣”的意思,然後再指導生給“羣”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麼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繫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導學生看圖,師複述小蝌蚪外表。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後作業第二題(1)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講讀第二段。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麼不同?

2、讀第二自然段,説説蝌蚪有什麼變化。

3、再讀(指名個別讀)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麼會遊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於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麼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裏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現自己——小蝌蚪。

5、根據講讀內容,提問: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它的媽媽有什麼特點呢?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二、看圖,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

生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師板書。

3、小蝌蚪為什麼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麼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後要用“追”;二是,體現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麼?(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並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於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1)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板書)

2)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麼認出來的?

(生聯繫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徵,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瞭解媽媽的特徵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第四段主要講了什麼?先讀再説。(自由讀後再指導學生説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是青蛙了”,為什麼加上個“已經”?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媽媽幹什麼?這説明了什麼?(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三、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全文。

2、完成課後第一道題。

3、完成課後第三道題。

第三課時

一、複習:

1、分角色看圖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按順序説説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大腦袋、長尾巴——長出兩條後腿——長出兩條前腿——脱掉尾巴、換上綠衣裳)

3、指導完成課後第二題。

二、指導有感情地分組朗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帶,激發學生興趣。

2、指導學習生字。

3、難寫、易錯字形分析: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迎:半包圍結構,裏面的“”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下邊是“”不是“電”。書空。

裳:共14畫,下邊是“衣”。

鼓:右邊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四、總結課堂。

  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範例3

教科書分析

1.課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用童話的文體講述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敍述與對話相結合,生動有趣、具體形象地告訴學生青蛙是怎麼長成的。

2.本課是二年級上學期的課文,學習語言運用的任務比一年級重了,但是“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這一個課標要求沒有變,因此,要注意教學時間、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識字與寫字”這個教學重點。

3.課文課後練習提供小蝌蚪生長成青蛙各階段變化的圖片,要求學生按順序連起來後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這個練習體現了從閲讀理解到內化轉換再到説話表達的學習語言運用的全過程,對於剛剛升上二年級的學生來説是難點。組織學生親歷這個學習語言運用的全過程,是突破難點的保障。

4.本課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與一年級的相比,數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這就要求我們的識字寫字教學,更加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記憶心理規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策略,優化識字寫字教學,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效益。

學情分析

1.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已經形成,有意學習的意識也初步形成,但由於剛升上二年級學習,學生要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及學習仍是一定困難,仍有必要將學習過程融入一定的激勵、激趣活動中,寓學於玩中,以喚起注意,維持學習興趣。(注:這類激勵、激趣活動應根據教師教學風格、習慣不同而選擇設置,併成為常態,故教學設計無需呈現這類活動的設計。)

2.經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的漢語拼音拼讀基本過關,具有了一定的用普通話朗讀、藉助插圖瞭解詞語句子意思、藉助插圖瞭解課文內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與同學交流讀文後的感想體會等學習要求,相關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訓練,這些都是進行二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

3.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會認700個字和會寫300個字,這些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裏有不少形近字、音近字,這些形近字、音近字對學生知記會寫的字的字形會帶來干擾,因此,會寫字教學中的字形教學必須進一步加強。通過組織學生説説用什麼方法記認字形,進行形近字、音近字比較、組詞,引導學生通過音形義相結合知記字形。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注意感歎號和問號,讀好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課文內容及敍述順序,通過課後按順序連圖片,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3. 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新詞;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4. 能正確讀寫“兩”等10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正確。

5.通過讀一讀,藉助課文的短語瞭解“披”等四個詞語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説一句話。

教學重點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塘”等14個生字新詞,讀記“腦袋”等12個詞語;正確認讀多音字“教”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3.能正確讀寫“兩”等10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正確。

教學難點:

1. 注意感歎號和問號,讀好對話。

2.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課文內容及敍述順序,通過課後按順序連圖片,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知道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教學準備

教師:“塘”等14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和詞卡(字卡不注音,詞卡會認讀的字注音。),多音字“教”的字卡(注本課讀音),“兩”等10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學生:每人一套“塘”等14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三課時。

教學過程:(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採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彙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01

激趣導入,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

導語:同學們,在長長的暑假裏,你們有安排讀書活動嗎?有誰讀過關於科技、科普的書?能告訴同學你讀過哪本科技、科普書嗎?讀科技、科普的書,能學習到科技知識,瞭解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篇課文,也是一篇科普課文。是一篇什麼科普課文呢?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1.老師板書題目:①小蝌蚪找媽媽(“蝌蚪”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藉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拼讀“蝌蚪”後讀題目;訂正後全班齊讀課題。

(二)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1.釋題。

提問:同學們,讀了課題,從課題你們知道課文寫的是關於誰的故事?(預設:小蝌蚪)寫了小蝌蚪的一個什麼故事呢?(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你們知道“蝌蚪”是什麼嗎?

2. 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同學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蝌蚪是青蛙的幼體,相當於我們人類的嬰兒。那麼,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科學知識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藉助插圖瞭解了課文內容,就能知道了。

02

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後,在課文裏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找出這些字寶寶的好朋友,用橫線畫出來,然後藉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自然段標序號和會認的字、詞語的圈畫。

(2)出示會認字的詞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讀法舉例:t—ánɡ,tánɡ,塘、塘、塘,池塘的塘。)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學習多音字“教”。

(1)導語:除了要讀準這些會認的字外,這一課還有個多音字要讀準。(出示“教”和其在本課的讀音音節)

出示任務:自由拼讀,然後想一想這個讀音可以與生活中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

個體拼讀思考。

(2)反饋指導。

組詞預設:教書 教唱歌 教畫畫

指名拼讀組詞後,自由練讀讀音讀詞,齊讀讀音讀詞;再指名反饋指導。

(3)出示任務:這個“教”字,我們學過還有什麼讀音?這個讀音可以組什麼詞語?

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讀音:jiào 組詞:教育 教學 請教

(5)齊讀讀音和詞語。

(二)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那麼,將會認讀的字寶寶放回到課文中,你能把它們都讀準嗎?請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真的能讀準課文。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會認的字的讀音。聽的同學要精神集中注意聽,同桌讀錯了會認的字的讀音,就在下面做個記號;同桌讀完後,幫助他糾正。

出示任務:同位互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的字;如果同桌讀錯了,做上記號,在他讀完後幫助糾正。

2. 反饋指導:

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

預設:後鼻韻母的:塘、迎、頂;鼻音的:腦。

正音後,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

4.反饋指導。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重點注意反饋指導會認的字的讀音。

(三)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的字和多音字的讀音,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個體練習。

2.反饋指導。

(1)示會認的字在課文裏的詞語,會認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塘、塘、塘,池塘的塘”。齊讀,自由讀。

(2)“塘、腦、袋、灰、捕、迎、寬、頂、鼓”口頭組詞,其中重點引導“塘、袋、迎”組詞。

①(貼出這些會認的`字的字卡後)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饋指導。

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③(把口頭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後)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麼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接下來,就要檢查大家的朗讀了,讀的時候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和句子中間的停頓,不要把字寶寶的好朋友拆開了。

(3)反饋指導讀通順。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

他們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連忙追上去,叫着:“媽媽,媽媽!”

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3.自由朗讀,齊讀全文。

4.總結(該環節的學習狀況及相關知識點:1.逗號、句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四)會認的字認讀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節)。

03

圖文結合,品讀語句,瞭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合課文的圖畫,瞭解課文內容,看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科學知識。

(一)圖文結合,瞭解課文內容。

1.圖文結合,瞭解第2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PPT示課文圖畫1)出示任務: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小蝌蚪長成什麼樣了?他們正在幹什麼?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後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説明。)

問題1: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後腿了。

問題2:他們向鯉魚媽媽詢問媽媽在哪裏。

(3)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分別畫出來。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第2自然段。

問題2:第1句話和一問一答兩句話。

(5)採用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以及班級彙報交流等組織形式,指導朗讀一問一答,強調讀好問號和感歎號的語氣。

2. 圖文結合,瞭解第3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導語:鯉魚阿姨告訴小蝌蚪們,他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那他們按照這樣的樣子找到了媽媽了嗎?我們繼續看圖學文。

(PPT示課文圖畫2)出示任務: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小蝌蚪長成什麼樣了?他們正在幹什麼?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前腿了。

問題2:他們追上去喊烏龜做媽媽。

(3)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分別畫出來。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第3自然段。

問題2:第1句話和應答對話句子。

(5)採用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以及班級彙報交流等組織形式,指導朗讀應答對話句子,引導區分句號和感歎號語氣的不同,讀好兩個感歎號。

3. 圖文結合,瞭解第3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導語:鯉魚阿姨小蝌蚪們按照鯉魚阿姨説的,沒找到媽媽。那麼,他們最後找到了媽媽了嗎?我們繼續看圖學文。

(PPT示課文圖畫3)出示任務: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小蝌蚪長成什麼了?他們正在幹什麼?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小蝌蚪的尾巴沒有了長成了小青蛙。

問題2:他們和媽媽一起過着愉快的生活。

(3)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分別畫出來。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第6自然段。

問題2:自然段的兩個句子。

(5)採用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以及班級彙報交流等組織形式,指導感情朗讀。

4.想像插圖,瞭解餘下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導語:小蝌蚪最後變成了小青蛙,與媽媽一起捉害蟲,愉快地生活。那麼,小蝌蚪們是怎樣找到媽媽的?課文餘下的自然段分別講了什麼意思呢?我們繼續學習。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第1和4、5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這些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幾幅圖畫,分別是怎樣的圖畫?你是根據哪些詞句想象出圖畫的。

個體讀書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採用讀中理解彙報、理解彙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訓練組織形式見上三幅圖的教學。)

預設:

根據這些自然段的意思,應該畫兩幅圖。

圖1:一羣小蝌蚪在池塘裏快活地游來游去的圖。依據的詞句: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快活地游來游去。

圖2:小蝌蚪找到媽媽的圖。(追問:這幅圖中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預設:小蝌蚪的尾巴變短了或小蝌蚪是短尾巴的。)

PPT出示想象圖畫。

5.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説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感悟課文主題。

1.説説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過程,感悟課文主題。

(1)導語:我們通過圖文結合以及根據課文自然段意思想象圖畫,讀懂了課文各個部分的意思了,那麼,你知道了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過程了嗎?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後小蝌蚪變化圖)翻開課本第4頁,請按照順序用線條把圖片連起來,然後説説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過程。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①訂正按照順序用線條連圖片(PPT演示)。

②預設長成過程説話:小蝌蚪長着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過了幾天,它們就長出了兩條後腿。又過了幾天,它們長出了兩條前腿。又再過了幾天,它們尾巴變短了。不知道過來多少天,它們的尾巴不見了,小蝌蚪長成了小青蛙。(重點指導各階段的連接,使説話通順連貫。)

(3)小結: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學們瞭解到小青蛙生長的過程,真會學習!那麼,你能講講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嗎?

2.學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1)(PPT出示課文插圖和想象的圖畫)出示任務:按照小青蛙生長過程的順序,參照圖畫,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要求:用普通話按順序講;內容完整,語句通順。

個體練習。

(2)反饋指導。

按要求組織評議,重點是內容完整,語句通順。

(3)按評議的內容,同桌互講互評。

(4)反饋指導。

(三)總結:

課文通過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讓我們瞭解了小青蛙的長成過程。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知識等待着我們去了解,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多讀課外書,就一定能瞭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碼知識。

04

瞭解“披”等四個詞語的意思,仿照例子説話

(一)讀題明要求。

(二)(PPT出示題目)出示任務:讀一讀這四個詞語,聯繫生活和課文想一想帶點的詞是什麼意思,用動作表示表示。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三)(反饋動作表示後)出示任務:參照例子,用帶點的詞各説一句話。

個體練習説話。

(四)反饋指導。

每個詞語分別找兩—三個學生説話。評議重點:1.是否符合句子規範;2.帶點詞用得是否正確。

(五)個體再練習,同桌交流後再反饋評議。

05

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課後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遊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課後詞語讀記。

1.出示任務:藉助拼音自由讀“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2.反饋指導:

指名讀、齊讀。

3.評價:

(1)同桌相互讀背詞語,看誰正確率高。

(2)指名讀背詞語,師生評議。

06

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説説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後班級交流。

3.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獨體字:兩、皮;左右結構:就、哪、頂、睛、肚、孩、跳;上下結構:寬。

(二)指導書寫。

1. 指導書寫“兩”“皮”的書寫。

(1)指名説説筆畫筆順,訂正後全體一起書空説筆畫筆順。

(2)觀察並説説“兩”“皮”各筆畫起止位置。

(3)範寫“兩”“皮”,分別提示各筆畫位置、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頂”“睛”“肚”“孩”的書寫。

(1)觀察並説説“頂”“睛”“肚”“孩”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小結:都是左窄右寬。)範寫“頂”“睛”“肚”“孩”,分別提示:“頂”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點,第7筆豎撇穿插靠“丁”的豎勾右下方。“睛”字左矮小右高大,左位於右中部;“青”第3橫靠着左“目”起筆。“肚”字左右上下有點錯位,右邊“土”字第一橫在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位置起筆。“孩”字左右幾乎等同高,只是第4筆點稍稍出頭第7筆撇要穿插靠近豎彎鈎,第8筆撇要與第7筆距離相等。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3. 指導“就”“哪”“跳”“寬”的書寫。

(1)觀察並説説“就”“哪”“跳”“寬”各部件的佔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範寫“就”“哪”“跳”“寬”,分別提示:“就”字右比左上方突出一點;右邊的“京”第8筆變小點縮上讓位,右邊“尤”的橫靠近“京”的“口”在橫下起筆,長撇穿插靠近“小”的豎勾右下方。“哪”字的“口”書寫在橫中線上,矮小;第7筆穿插到“口”下方,舒展。 “跳”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點,右邊“兆”的提在左“足”的提上方起筆,豎撇穿插到左“足”的提下方。 “寬”字寶蓋頭包住草字頭,“見”的橫折的橫寫在橫中線上,撇和豎彎鈎要舒展,底相平。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後改錯,寫另一個。

07

總結

(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08

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家人或同伴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語文《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範例4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的習慣,培養熱愛自然、觀察動物的興趣,具有熱愛生命的情操。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別”;理解16個新詞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3、能仿照例句,根據規定的內容,用“原來……怪不得……”寫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能有條例地寫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懂“不合羣”,並能瞭解合羣何不合羣的蝌蚪的區別。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的讀音,掌握16個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質疑

1、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請他們把比較有價值的寫在黑板上。如:小蝌蚪為什麼不合羣?不合羣的小蝌蚪是怎樣的?作者為什麼要寫不合羣的小蝌蚪?

二、帶着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

2、指名讀感興趣的小節,並糾正讀音。(調、別、仍、難、覺)

三、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題問題

1、默讀。

2、同學間交流。

3、集體交流。

四、抓主要問題

1、請學生選擇哪些問題是比較重要的。

2、再請學生選擇一個次要的問題,帶着兩個問題到書中尋找答案。

五、討論

不合羣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從形體上看,獨遊的小蝌蚪比羣遊的小蝌蚪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遊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羣遊的卻是黑色的。(指導朗讀時,注意讀出不同點)請學生講一講兩類蝌蚪的不同。

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寫小蝌蚪不合羣的?

1、我發現有隻小蝌蚪孤零零地在遊,好像在跟那些成羣結隊的小蝌蚪鬧彆扭似的。

理解:鬧彆扭換個詞。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那種可憐的樣子。

2、不料,那隻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鑽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語是什麼?

(朗讀時,強調“又”和“單獨”)

3、可是,過了一會兒,他仍舊從隊伍中鑽了出來,自個兒悠閒地游來游去。

朗讀時強調“自個兒”。説説“悠閒”的意思或做做樣子。

4、我們在課文中找到了那麼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詞,你想怎麼評價小作者?(體會漢語的豐富性,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5、作者寫得那麼好,我們怎樣把它讀好呢?(齊讀1、2兩段)

這就是不合羣的小蝌蚪,它跟成羣結隊的小蝌蚪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幹,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還能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仔細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羣的原因。

2、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人啟示。

3、能用“原來……怪不得……”説寫一句話。

4、明白生活中有許多科學知識,懂得要學會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需要做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並虛心求教。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讀詞語。

合羣 孤零零 成羣結隊 鬧彆扭 孤獨 不料 隊伍 單獨 調皮 仍舊 悠閒 略微 難道 疑問 蛤蟆 怪不得

2、你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嗎?

二、討論,解決上節課中的另外兩個問題

1、上節課我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不合羣的小蝌蚪是怎樣的?

但是,課文中的兩位同學和我們都一樣,雖然有了這樣的發現,卻不知道原因。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問嗎?這個問句還可以怎麼問?

2、如果我們平時碰到不懂的問題,有哪些辦法可以解決呢?

(如:查百科全書,上網查詢,問老師)

3、書上的小朋友採用了問老師的辦法。他們是怎麼問的呢?怎樣才能讓老師很快地聽明白?那麼,我們在問的時候,就要求講清楚,用一句話説明白,不羅嗦。誰會問?

(先請學生説,在不能説清的情況下,出示兩個句式。)

句式:老師,我發現有些小蝌蚪……,這是怎麼回事?

老師,我發現有兩種不同的小蝌蚪,一種……一種……,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4、小朋友,你們能解釋這個原因嗎?

用書上的話説説原因,自由説、同桌互説、指名説。

5、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書上那個句子説明他們明白了?你能用“原來……怪不得……”根據課文內容説説你明白了什麼嗎?(指導朗讀)

6、討論到這裏,小朋友們有沒有找到另一個問題的答案呢?在3月25日,這麼一個晴朗的日子裏,我們去春遊。作者為什麼在日記中不寫寫小朋友們是怎麼玩的,而寫這麼幾隻小蝌蚪?

三、綜合提高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可青蛙媽媽還在煩惱呢!你看,這只不合羣的小蝌蚪就這樣離開家,在外面玩,青蛙媽媽可着急了。你能幫幫它,為它寫一則尋人啟示嗎?討論:啟示中應該寫些什麼?(外形特徵,性格脾氣)

【板書】

外形特徵性格脾氣

灰色略大獨遊變成青蛙

黑色稍小羣遊變成癩蛤蟆

善於觀察虛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