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崗培訓學結

為期兩週的跟崗學習培訓之旅已經結束了。作為幸運的有機會參加培訓的一員,我一直在想,我這顆種子回到自己紮根的崗位之後應該如何發展壯大,為自己的學校出一分力呢?於是,我像唐僧一樣,竭盡全力向所在的培訓基地學校取經。

跟崗培訓學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回想起這奇妙的旅程,點點滴滴,瀝瀝在目。12月4日,我來到了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參加了開班典禮,經報到和了解完跟崗學習安排後,第二天,我分別聽了吳惟粵教授的《新課程的理論反思與實踐深化》、劉良華博士的《教師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和郭植梅教授的《學科課程標準結構與內容解讀》3個講座。這3個講座都非常精彩,如:吳惟粵教授説的“萬物歸我所用”、“數學老師在引導學生時,這條路不通,就想辦法繞另一條路”等觀點都使我獲益良多。風趣幽默的劉良華博士説“要讓英語老師教數學,讓數學老師教英語。因為英語老師教數學,不會教,會多讓學生自學;而數學老師教英語,不會説,會讓學生多聽”。郭植梅教授則給了我們英語老師一盞明燈,講授了教導學生預習的方法、單詞分音節拼讀的記憶方法、解釋了任務型教學法等。這些講座的內容,我都錄下來了,有興趣的老師歡迎來我這下載,或者學校有時間組織老師一起觀看、討論、學習也不錯。

下午,我們所有的跟崗老師便分成小組被安排到不同的基地學校去,而我去的國小就是廣州的百年名校小北路國小。初來步到,我們幾個同行的跟崗老師心情難免有些不安,不知接下來的行程會如何安排呢?人際交往會順利嗎?等等。然而,當我們見到了基地學校的負責人——彭校長,熱情的招待,隆重其事的介紹,全校總動員的陣容,真讓人很感動,也不少安撫了我們11位老師忐忑的心。

接下來我們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滿滿的,校長務必讓我們這些跟崗老師們有所收穫才安心。12月6日,我們被安排去聽了周麗梅老師的一節英語新授課,其實這一節課周老師早就該上完的,現在已經學期末了,很多老師都在上覆習課了,但是學校知道我們跟崗老師的到來,特意留下這節新授課讓我們學習交流的。得知情況後,我們更認真去聽課了,絕不能辜負了學校的好意。聽完,在吳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還開展了評課活動,校長要求我們只能説缺點,不準説優點。但是我們是來取經的,看的都是優點,周老師的課信息量很大,學生的興趣濃厚,都非常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引導,讓學生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真讓我受益匪淺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晚上,我們每個跟崗老師都必須認真書寫跟崗日誌,上傳至博客,再由曾麗蘇教授及時地審閲和指導。我們所有跟崗教師的資源都是共享的,在網上我們可以隨意觀看其他跟崗老師的日誌,甚至專家的博文,還可以大家互相討論交流。像第二師範學院的古處長説的,在如今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的阻礙不再是距離的遙遠,而是你在線不在線。

百年名校,育人為本。小北路國小不僅僅為我們英語科組準備了很多優秀老師的課例,還支持我們跨學科聽課。幸運的我啊!於是,我抓緊時間,在聽完學校安排的英語課後,也主動去聽了很多數學課,還參加了區發展中心的英語和數學的期末複習指導。

小北路國小更努力為我們安排到區裏其他學校參加文化交流活動的機會。在整個跟崗學習期間我們還參加了桂花崗國小的桂花節,見識了天香桂花人的“立”、“真”、“和”、“雅”的風采。也認識到了學院文化對整個校園管理的重要性。我曾經在網路上讀過這樣一句話:管理10人的團隊需要一個領導,管理100人的團隊需要一個制度,管理1000人的隊伍需要一種文化,管理10000人以上的集體需要的是一種信仰。從這次桂花崗國小的文化交流會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學校和省教育廳對校園文化發展的重視。此外,我們還有幸去參觀了以科技教育為本的舊部前國小,看得出這所國小投入資金是巨大的,它有自己的植物園、科技實驗室,還有可容納千人的室內表演舞台。真讓人歎為觀止!

跟崗學習結束了,迴歸校園,我多想為自己的學校做點什麼。我所在的是一間鄉鎮國小,辦學條件有限,當然不可能把別人所有好的地方都搬回來,但是我們可以借鑑,可以在自己學校的條件允許下,針對我們地方的特質,進一步在教學教研、校園管理中不斷完善。很感謝我的學校領導能給我一個這樣難忘的學習機會,讓我收穫知識、收穫感動、收穫友誼、大開眼界!

2011年12月24日

跟崗培訓學結 [篇2]

觸動、反思、成長

——廣東省中學骨幹教師培訓跟崗學結

惠州市第一中學 黃怡婧

2012年10月14日至11月4日,我非常幸運地與省內另外十一名骨幹教師到我仰慕已久的教育名師胡興鬆老師的工作室跟崗學習。期間我們聽取各個專家共六場的報告和專題講座,閲讀三本教育專著並撰寫讀書筆記,共聽了二十二節課,其中到珠海二中觀摩學習了十一節“全國政治優質課比賽”的課,在深大附中聽取了本組學員十一節課。我們在導師的指導下和學員們一起集體備課、雙向聽課、説課評課、教學案例分析、進行課題研究和探討,建立和完善個人教育博客等。短短20天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受益匪淺、感想頗深。下面是我這20天來學習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一.觸動

——與名師為伴,與同學為友,助我成長!

1.導師的博學、敬業、勤研觸動了我。胡老師是我仰慕已久的名師,在跟崗學習的二十天裏對他有更深入的瞭解。胡老師是個儒雅的學者型、智慧型的大師,他生活上他幽默、風趣、善於與人溝通、交流。在專業上,他博學多才、造詣精深。對經典著作、傳統國學、現代教育理念都非常精通,在教育教學、教研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工作上,他非常認真、敬業,做每一項工作他都不厭其煩,追求精益求精。在我們跟崗期間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工作之外還要輔導我們,每天都要忙到深夜直到把我們作業看完後才休息。在教研上,他有敏鋭的研究意識、自覺的研究追求、執着的研究精神、務實的研究目標、踏實的研究行為、平實的研究風格。他對教研的堅持讓我感動。

2.導師的虛心好學觸動了我。胡老師雖然是個老教師了,但是他非常虛心好學,在和我們一起聽講座、聽課時他都非常認真地做筆記。他不僅好學,而且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很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哪怕出去旅遊他也總是能把所見所聞與我們的學科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無論是對專業知識還是其它學科他都總是要追根問底,連我們年青人都不會的macromedia authorware軟件他都能精通掌握,讓我們自愧不如。

3.導師對青年教師的厚愛與無私奉獻觸動了我。胡老師對我們非常熱情,很關心我們的成長,經常借討論、交流的機會激勵我們,並教導我們要規劃自己的人生,走專業化道路。對我們的疑問他總是耐心地解答,把他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讓我們受益匪淺。

4.專家的精彩講座觸動了我

在跟崗學習期間,我們聆聽了胡老師《怎樣玩博客》、《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探微》;錢志亮教授《回到原點看人》、樑俠老師《教師專業發展與新課程》、夏獻平老師《教師專業發展之路》的講座。

每一個講座都讓我們耳目一新,收穫很大。新的教育理念、名師的教育智慧給我今後的教育工作極大的啟發。我們經常抱怨學校任務太重,沒有精力搞教研,可胡老師的一句話喚醒“夢中人”。他説:“如果對待教育科研,能像喜歡打麻將一樣見縫插針,像“偷菜”一樣夢繫魂牽,像炒股一樣盡心盡力,你一定會出成效,出成果”。胡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理解與追求給彷徨中的我指明瞭方向。在講座中他説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覺——不是來自高額的薪水與福利、學生的成功與成才、家長的問候與祝福、領導的肯定與肯定與鼓勵;而是來自——對學識的追求、對能力的提高、對情感的深華”。這燃起我對教育的熱情與希望。胡老師在《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探微》從七個方面教我們如何做課題:研究什麼問題——選題;準備怎樣研究——資料;打算如何研究——設計;怎樣進行研究——過程;研究有何收穫——結論;什麼方式體現——成果;研究情況如何——評價。每個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問題,胡老師都講解得很清楚,非常實用,對我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

錢教授知識淵博、幽默詼諧、活潑開放、睿智深邃、真誠動人。他還反思了我們中國近代教育發展歷程中的錯誤,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教育的弊端:現代教育體制忽視個體、忽視差異;當代教育是在摧殘學生、背離人文精神;現今教育是對人的“異化”;人文教育缺失導致社會。錢教授還提出了回到人的原點的教育觀念,即“接納: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承認:每個人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明白:沒有哪個學生希望自己落後;擯棄: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拒絕:“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樹立:五指有長短,做人要厚道;認定:教育就是個“來料加工”工作;牢記:“麻袋繡花,基礎太差”。這一講座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教育行為,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的本質。

樑俠老師對思想政治教師的困惑作了分析,並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案例,她説到:“21世紀的政治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反思教育的能力,要想成為優秀的教師就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反思,善於總結”。

夏老師從困惑、反思與互動三個方面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專業發展之路,在反思中他用“靜心教書,勤於筆耕”來總結自己取得驕人的專業成績的原因,在互動中啟發了我們今後的專業之路應該從何做起。

6.全國政治優質課比賽觸動了我

在跟崗學習的第二個星期,我們來到美麗的珠海二中觀摩學習全國優質課比賽,我聽取了來自十一個不同省區送出的優質課。每個選手各有風采,每一節課都有各自的精彩,她們在教學方法、手段上的創新讓我大開眼界,讓我認識到政治課也可以上得如此豐富多彩,讓學生為之吸引。課中的不足之處也讓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

5.學員的認真、高效率、高水平、多才多藝觸動了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十二個教師來自於不同的地方,各有所長,班長黃華林老師睿智、淡定,學習委員黃志剛老師踏實、積極肯幹、上課富有激情,夏建軍老師多才多藝,劉小平老師活潑幹練……,每一個同學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每一個同學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思考,我們經常在一起交流、討論,在互相學習中促進。

二、反思

——在學習中觸動,在觸動中反思

1.對教育工作態度的反思

隨着從教時間越來越長,也加深了我對這一職業的厭倦。年復一年地重複着上課、改作業、出試卷、改試卷的生活,讓我有一些倦意,也有一些麻木不仁了,工作態度也自然就不積極了。而這次的學習卻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職業,重新燃起對這份職業的熱情。在今後工作中保持認真、積極向上、勤思考、不抱怨的工作態度。

2.對學習能力的反思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自己是温水中的青蛙,慢慢被“煮熟”直到“煮死”。從教這麼多年,我所讀的教育理論、心理學、專業書籍屈指可數,沒有博覽羣書,自然在教學中也是閉門造車,沒有創新也就無法收穫成功的喜悦。這次學習讓我看到自己的無知,讓我看到自己不愛學習、不善於學習的弊端。走出去看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走出去和同行比較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

3.對教學工作的反思

通過聽深大附中劉老師和吳老師、全國優質課比賽以及同學的彙報課,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真正上好一節課實在是不容易,這需要反覆思考、研究、修改、打磨。要上出精彩、高效的一節課,需要我們從學情、教材、考綱、三維目標等多方面思考、準備,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輕視。

4.對教研的反思

很長時間以來,我認為做老師能教好學生,讓學生學的輕鬆考的高分就是一個稱職的好老師,認為教研是大學教授的事與我們中學老師無關。工作十多年,寫了五篇文章,很多時候思考只停留在想的層面,沒有進一步地去整理和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如果這樣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教師匠,仍然和省骨幹教師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成為名師,就必須走專業化教師之路。不僅要把書教好,而且要把教研做好。

三、成長

——在反思中進步,在實踐中成長

1.轉變思想觀念,是助我成長的導航器

曾記得有人説過:“態度決定命運,素質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要想今後在工作上有所進步,有所飛躍,就必須轉變思想觀念。通過學習,我在思想態度上有很大的轉變,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後的努力方向。對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也懂得為人師,需要處處以身作則,無論是在人生價值觀、工作態度,還是在學習能力上我都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2.提高學習能力,是助我成長的助推器

當今社會是知識時代,要求我們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學習能力要求我們不僅要學會學習,瞭解更多的知識,更重要地是學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成為真正有意義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是我們新時代教師必備的技能,我認為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做起:第一,博覽羣書,從書的海洋中吸收知識的養分。作為承擔“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教師,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且是充滿活力的年青人,在信息化時代裏,他們所掌握的信息量非常大,這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我不僅要多讀教育理論、心理學、專業書籍,而且要多讀經典著作、文學、經濟、法律、歷史、名人傳記等各領域的書籍,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第二,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首先是學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見縫插針。其次是學會利用網絡等現代學習工具學習。再次是學會在與人交流、溝通中學習。最後是學會向名師、同行、家長、學生學習。第三,學會反思、學會應用。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感悟和反思,這樣才能學有所長,另外學了以後要及時地應用到實踐中,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教學相長,是助我成長的舞台

第一,學會聽課,取人之長,補自己所短,看別人所短,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在學習之前,我不懂聽課應該怎麼聽才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成長。通過學習,我學會了怎樣聽課。首先,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對精彩與不足之處要及時寫出自己的看法。聽課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對於教師的教,重點關注三維目標是否得到落實,新課如何導入,導入是否有創新。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是否符合“三貼近”原則,問題設計是否有價值、是否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否從創設的情境中生成知識?採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滲透哪些教育理念與教學思想?課堂教學氛圍如何?師生互動如何等。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注: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其次,聽課後要思考和及時地整理。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及時地用文字記錄下來,為教研提供素材與積累。

第二,學會打磨課。在深大附中高一(1)班上了一節跟崗學習彙報課,課題是《公司的經營》。本課的內容較多,通常我們都是用兩節課來講,但學校要求我們用一節課把所有的內容講完,因此我在備課時絞盡腦汁地想怎樣處理教材內容才能完成任務。經過反覆思考和修改,最終確定本課教學設計分為兩大部分,企業家之夢第一篇知識啟航和企業家之夢第二篇創業實踐。第一篇主要處理企業、公司的基本知識,第二篇處理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和企業兼併、企業破產,第二篇的探究主題是“激揚創業夢想”。定好大方向後就開始思考探究問題的設計,自己反覆思考並和同學交流,把每一個探究問題設計地儘可能有價值、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能讓學生從活動中生成知識。可是上完之後仍然感到有許多的不足,如在第一部分時間上花費太多,導致後面活動不夠時間,對有些問題沒有講透。經過這次上課,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把一節課真正上好是多麼的不容易,需要我們不斷地思考與打磨,才能磨出一節好課。

第三,學會課後反思。以前上完課很少冷靜下來思考,哪怕有思考也一閃而過,而這次學習由於每天都要寫跟崗日記,迫使自己要動腦反思,動筆寫感受。學會從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師生互動、知識生成等方面去反思、總結,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水平。

4.教研進步,助我騰飛

經過二十天的學習,在專家、名師的啟迪下,在胡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對教研有了新了認識,懂得了教研對促進教學、促進個人成長的意義,懂得應該從哪裏着手去做好教研活動。學會了怎樣做課題、怎樣寫教學反思、怎樣寫教學隨筆,這對我今後的專業成長起到了極大的幫助。

總之,這二十天的學習讓我收穫了知識與見識,讓我收穫了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智慧,讓我收穫了友情等等。二十天的學習一晃而過,這並不意味着結束,而是我專業成長之路的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我會更加地努力,爭取早日成為名師。

跟崗培訓學結 [篇3]

怎樣才是一節好歷史課

——省骨幹教書培訓跟崗學結

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 周建定

轉眼間20天的跟崗學習就這樣結束了。

對潮陽、潮陽一中的感覺, 20天前的陌生新鮮變成今天的留戀不捨。

潮陽是個文化多元、傳統文化底藴深厚的城市,來的第一天我拿着相機徒步逛了2個小時,第一次看到一個城市集中了四大宗教,孔廟、道觀、天主教堂、菩提佛寺相望想惜,姚氏宗族等祠堂修建得古色厚重,落日下護城河上的東門橋讓我體味到一個城市可以如此悠閒美好。甚至連潮陽的“犀利哥”也那麼特別,當我看到他時,他在看書,當我拍他時,他在看我。

走進潮陽一中,校園寧靜而又充滿朝氣,學生很可愛,領導很熱情,李老師很負責,歷史科組的年輕老師們很敬業,這一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2000年畢業到現在,我已經教了十年書,這十年一方面自己的教學日漸成熟成型,但另外一方面,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習慣也日益定型固化,在這個關鍵時期,能和十多位教學經驗豐富的高手一起來到李賽娥工作室從新學習,機會難得,我們非常珍惜,白天聽課評課,評課時我們認真坦誠紮實真實,晚上一回到酒店就馬上關起門來寫評課教學反思和學習日誌,經常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兩三點,週末也不出去逛街,而留在酒店寫讀書筆記,推敲課題方案。

在備課、評課過程中,我們反覆探討,某一個知識點到底要不要講,如果要講,是口頭講還是放到ppt上,如何變大段大段文字為直觀的圖片、圖表或表格,以方便學生;一節課應該投放多少段史料合適,一段史料控制在多少字合適;一節課設置多少個探究問題合適,如何既易操作又具有開放性能真正培養學生思維……

説實話,這20天比原本預想的要辛苦得多,雖然辛苦,但一路上有你,這點苦算什麼?更何況,20天給我們帶來沉甸甸的豐厚收穫,這裏要重點講一個方面的思考和收穫——歷史到底該怎麼教?怎樣才是一節好歷史課?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改灌輸為能力培養,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李賽娥工作室老師們在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史料教學法”的運用,改變了以往直接把結論拋給學生的傳統做法,既充分利用史料培養學生提煉信息、歸納概括等能力,又培育了青少年“論從史出”重證據的理性意識,避免了盲從武斷和偏見,對於公民素質培養意義巨大。很多課改形式花哨熱鬧,但考試中學生輸得很慘,而李賽娥工作室的“史料教學法”由於它切合了新課標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並注重實效,因此,所以在大學聯考中,學生不但不會因為課改而考試吃虧,反而只會大顯身手!

因此,在後面的公開課裏,我們幾位參與學習的老師活學活用,也都大膽採用了“史料教學法”,均取得較好效果。

通過交流,老師們都認為歷史課,首先要有意思、有趣味,調動學生的興趣,儘量幽默風趣、生動點,學生一天到晚上課多累啊,你的歷史課就別再讓學生太受罪了;

如何讓歷史課輕鬆、有趣、好玩呢?綜合老師們的經驗有如下可供借鑑的小技巧:

1.把課件儘量做得圖文並茂,多圖片,少文字,

2.控制幻燈片數量,一節課主幹幻燈片不要超過16張。

3.儘量用圖片、圖表、表格等替代大段大段文字;

4.上課不同於書面考試,儘量少用抽象表述和過於專業的名詞,如果一定要用,最好以生動的故事、比喻跟學生解釋;

5.如果角色扮演法不好操作,可以多用情景代入法

當然,趣味性只是個調味品,一節課如果只是停留在趣味,那聽多了會覺得缺了點什麼。

所以我們覺得好的歷史課還要能幫學生考高分!從現實來説,高分才是王道,高分才是硬道理!因為只有高分,你才能許學生一個未來,你才能幫學生考到他(她)理想的大學!幫學生考高分是教師對學生和家長、學校應負的義務!

如何考到高分呢?綜合王濺波專家的講座和老師們的交流,基本形成如下共識:

1.儘量把筆記(主幹知識)簡化,不要讓學生什麼都背,背死可憐的他們

2.引導學生研究記憶的技巧、檢查學生記憶的效果(每個單元考筆記),幫助學生克服記憶疲勞厭煩情緒,調動大家記憶的熱情(公佈前八名和表揚進步最大的前幾位);

3.每上完一個單元、一課,做大學聯考真題,研究讀題、分析試題、答題技巧;從學生答卷,分析問題所在,幫忙一起校正改進;

4.答題時點多面廣句短,不要用被動句、複合句,每句話最好不要超過20個漢字

5.注意總結結構和規律,思維的最高層次是發現結構和規律

有老師提出,如果只是應試教育,那我們的教育就是畸形的,從長遠看是害人的。

所以,我們提出教學第三個關鍵詞是:思想性

歷史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就一點意思沒有,歷史真正學入門了,會發現我們象一個超級偵探一樣,努力追尋歷史真-相!當然,這需要我們首先對教材的東西,要多追問質疑,哪些是歷史事實哪些是觀點看法?他憑什麼得出這個看法結論,他的依據和邏輯是什麼(有一分史料説一分話,避免想當然的武斷、偏見)?當教材把一個人一個事吹上天,只有偉大、只有好處時,就應該停下來反過來問一句:真的這麼好嗎?幕布背後會不會有相反一面?有沒不同、相反的評價,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邏輯是什麼樣的?

當教材狂踩貶損一個人一件事時,就應該想想,這個人這個事有沒好的一面?有沒值得同情諒解的地方?我們在貶損嘲笑別人時是否缺乏體諒?我們嘲笑古人、他人,我們自己又做得如何?

此即,我們的思想要獨立、客觀、理性!

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們觀點相互交鋒,相互聽取、表達交流,只有思想多元才能促進對一個歷史、現實問題思考的成熟和深刻。

總之,在李賽娥老師工作室的精心組織和嚴格要求下,此次跟崗學習受益良多,我們在歷史觀念和教學理念等方面均有相當深刻的改變。尤其是在“如何上好一節歷史課”問題上,有了深入認識,我們學習瞭如何利用材料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於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對於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對於歷史課堂趣味性、思想性和實戰性的統一等問題有了新認識。

和包括工作室成員在內十多位優秀同行二十天的交往,既讓我看到他們淵博的知識,敬業的精神,謙遜的為人,又讓我感受到他們的爽朗、幽默和濃濃的人情味。可以説,20天的跟崗學習,既收穫了專業的精進,又交到了很好的朋友!

談到遺憾和不足,首先是由於沒有帶電腦過來,導致很多時候很好的一些思維火花,沒能及時記載下來變成教學日誌,有些教學反思和學習日誌質量不是很滿意。還有就是時間匆忙,潮陽一中歷史科組部分老師的課沒有聽成,非常遺憾!

跟崗培訓學結 [篇4]

——參加市百千萬培訓華師附小跟崗學結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第二國小屈倩清

按市百千萬人才培訓項目跟崗要求,2015年4月8日至12日我來到華師附小開展為期一週的跟崗學習。本次跟崗時間短,但任務非常重。完成理論學習、課例研究、反思總結等任務,還需要每天寫詳細的學習日記、聽課記錄等,還需要在小組交流中初步發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參加本次培訓都是市內有突出表現的國小科學老師,細細數來,唯有自己是比較薄弱的。正因如此,才收穫無數精彩。

一、精彩的課堂

雖然説本次跟崗培訓主要任務是發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跟崗課例按常規課來上就可以了,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幾天的課中有很多精彩的課例。如朝天路國小的蘇愛美老師的課例《動物的生命週期》。蘇老師以其簡潔明瞭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收穫動物生命週期的基本概念。海珠區江南一小的李首華老師執教課例《誰先迎來黎明》李老師以其自身紮實的知識對時區問題進行剖析。舊部前國小李昕老師執教《時間在流逝》,她採用大量的體驗活動讓學生感覺時間。整節課氣氛活躍,提升學生的時間概念。而西關實驗國小的陳東華老師執教《在星空中》帶給我們太多的精彩。他自制的教具令在場聽課老師所折服。藉助教具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很快地明白星座形成的道理。當然,最有意思的是海珠區昌崗東路國小的朱智毅與我們本次跟崗學習實踐導師吳向東老師進行同課異教《月相的變化》。朱老師以其風趣幽默的語言及設計創新的月相模型讓學生在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吳老師以精簡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花大量時間做月相變化的實驗,充分體驗他提出的:科學有一個逐步求精的過程,時間是一個決定性的變量。兩位老師同課異教,十分出彩。作為聽課者的對這幾天以來的所展示的課例、這幾天以來上課的老師都有一種仰望的感覺,十分幸福,這些課帶給我太多的思考。

二、透徹的思考

這一週裏,除了上課聽課,我們做得最多的是教學沙龍活動。與其説是教學沙龍,不如説是閒聊,因為我們大家都十分平等,儘管是我們的實踐導師都十分親切,毫無架子,我們這個小組就像是一家人、一些親戚般地聊天。雖然是這個,我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既有理論講解,也有理念探討、課堂現象透析。統算一下,短短五天教學沙龍就超過八個以上。如11號那天的教學沙龍活動是我印象最深的。當時,我們圍坐在一起,分別發表了對這幾天學習內容的思考。我們各抒已見。其中李昕老師提出良構問題與劣構問題應該分年級有不同要求時,引來了眾人的思考,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有老師認為良構問題在低中年級應該呈現多些,而劣構問題在高年級呈現多些。還有的提出良構、劣構問題不能絕對劃分。在低中年級一樣需要劣構問題,讓學生儘早形成思維慣性。吳老師對我們的討論十分滿意,他提到了我們要學會辯證思考,要學會提升系統思考的能力。

這次跟崗學習,我們並不像一般的教研活動,對某個課進行精批細評,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課堂,這對於已有十多年教學以歷的我們來説十分必要。這幾天的平等交流活動,沒有給我唯一的答案、沒有給我明確點撥,但帶給我對課堂更深層的思考。

三、深刻的為師之道

跟崗第一天,吳老師就給我們作了關於教師專業成長的講座。吳老師提到:“功利是積極心態的意義實踐踐行的副產品,但並不是意義本身。”這句話讓再次思考為師之道,為師之意義。的確,我們常常説工作很忙,甚至連備課都變得隨便起來,而急於應付與教學無關的所謂任務。逐漸我們迷失原來的出發點。曾有人説過:路走遠了,別忘了自己的出發點。我們更不能房子自己的終點,即使有再多的其它工作、有再忙的籍口,我們都不能忘記教學的意義本身。那就是上兒童的課、上兒童的科學課。吳老師踐行了這點。

這幾天的交流活動,除了教育教學的內容,我們還談到為師為人的。在交流過程我們互相抒發自己的看法。這次思維的碰撞也讓我更肯定自己在做人做事的方向。其中有一句話自己感受最深:切合實際,無為而為。

回顧本週,實在艱苦勞累,每天就從番禺化龍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到廣州,還要步行15分鐘到華師附小,午連飯也要自己琢磨,中午的休息更是沒有。但回想起來所獲得的遠遠超過這些,也算是值得!

跟崗培訓學結 [篇5]

短短的15天培訓學習,將在我的人生留下難忘的一頁。如果沒有這次培訓學習活動,我的視野可能還侷限在農村國中的區域內,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思維上。

這次培訓學習活動的內容非常充實,既有名師點評,教授講座,還有深入教學教研工作的第一線。在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我們十分榮幸聆聽了幾位教授的講座,他們的理論精闢獨到,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示。

來到深圳龍崗實驗學校,我們一行10個來自廣東四面八方欠發達地區的體育和物理兩個學科的教師受到了熱情的接待。美麗的校園,先進的教學設備令我們讚歎不已;領導和老師們的關懷也使我們很感動。龍崗實驗學校早在我們到來之前就制定好了這次跟崗學習活動的詳細計劃,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他們都安排得非常周到。這次跟崗學習讓我有幸和王獻英老師結成對子。王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藹可親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我深感敬佩,也學到了很多提高自身教育和教學水平的很多方法。在她的指導下,我所上的體育彙報課,教學效果很好,受到了專家和其他老師的一致好評。

我們10個跟崗學員在龍崗實驗學校的學習、生活和考察當地文化的時間裏,彼此相互幫助和鼓勵,既在這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也結下了深深的友誼。

這次跟崗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可以説,跟崗學習不但促進了我的成長,也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使我意識到了教學學無止境,教育任重道遠的現實。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努力,爭取真正成為一名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