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運用收益法處理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

收益法在我國的無形資產評估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資產評估人員的首選,但收益法並非完美無缺,在實際運用中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總的來說有指標濫用和指標對應關係不當,評估時忽略無形資產附着性特點,評估人員簡化操作、隨意評估,忽視評估的科學性等問題。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我國運用收益法處理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的知識,歡迎閱讀。

我國運用收益法處理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

  (一) 指標濫用和指標對應關係不當

1.收益額有多種表現形式:利潤總額、淨利潤、營運型淨現金流量和投資型淨現金流量。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種種原因,可能就會忽略這個問題,濫用現象屢見不鮮。收益法中所指的收益額是未來的預期收益,但在實務中,以現行收益代替預期收益的現象時時處處都存在。

2.折現率的選取適當與否直接關係到無形資產評估價值的科學性。折現率種類較多,基本的計算方法就有四種。每一種方法都要與收益額的種類相匹配,但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財務概念上和計算口徑上的交叉。資金利潤率反映了各單位資金所提供的利潤額,可分爲社會資金利潤率,行業資金利潤率和企業資金利潤率,由於資金利潤率有三種形式,在實際評估過程中,不區分三種資金利潤率,濫用現象屢見不鮮。

  (二) 評估時忽略無形資產附着性特點

在選取收益額時,不考慮無形資產所附着的有形資產建設期間的長短等與有形資產建設相關的因素,孤立地評估無形資產的價值,特別是當評估的對象是技術類無形資產時,評估結果可能與實際相差懸殊。對於不同的產權主體、產業領域、進出方向等,即使資產業務的類型一樣,但適用的折現率卻有可能不同

  (三) 評估人員簡化操作、隨意評估,忽視評估的科學性等問題

1.無形資產的預期獲利年限往往短於其法律(合同)壽命,但具體短多少沒有統一的規定。在評估工作中,評估人員隨意選擇扣減,作爲無形資產的預期獲利年限,造成年限的計算失誤。有些評估人員不考慮技術的`性質,獨斷專行,不與行業技術專家和行業主管專家共同研究,甚至不查閱相關的技術經濟資料,隨意確定技術資產的預期獲利年限。每一種無形資產都有自己的更新週期,應根據更新週期評估剩餘經濟壽命無形資產的更新週期有兩大參照系,一是產品更新週期,二是技術更新週期,但在評估過程,很少有評估人員能考慮這些。

2.在評估操作中,本應先選定收益額,然後按所選用的收益指標的財務概念和計算口徑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折現率,但很多評估人員卻把順序顛倒過來。由於在實際操作中,賬面價值容易取得,用賬面價值替代市場價格,評估結果必然有偏差。我國企業目前用於投資的資本來源年利率可能不相同,在計算綜合資本成本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但在實務中,經常出現隨意計算,不進行調整的現象。

3. 金額及發生概率完全一致,則在無風險利息率加風險價值率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如果未來各年淨現金流量的預測結果與各年淨現金流量出現狀態不完全一致,則需對其進行修正,但在實際操作中,不進行修正就運用的現象時有發生。

4.運用收益法進行無形資產評估,將未來收益進行折現計算時,其基期的選擇沒有統一的規定,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在評估過程中,有些評估人員忽略評估的前提和目的,直接選擇收益額中的一種形式,這樣做有時會出現偏差,所用的收益額與評估前提和目的不匹配,導致誤評。

5.分成率的分成對象可以是銷售利潤,也可以是銷售收入評估時任意選擇一個,而不考慮與其他參數的關係和數據資料的問題。無論是對銷售收入還是對銷售利潤的預測,都應採用科學的預測方法,但有些評估人員不與相關的技術專家共同完成,貪圖省事,獨斷專行,甚至不向企業的銷售人員和財務人員瞭解企業的銷售情況,評估的準確性必然受到影響。

  解決問題的途徑辦法

1.評估過程中,注意指標的適用範圍,明確指標預評估前提、評估目的以及其他指標之間的對應關係。

2.評估時,充分考慮無形資產本身的特點。如無形資產評估附着性特點,以關係類無形資產爲例,當企業在繼續經營條件下評估時,對於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其關係類無形資產顯然爲收益的創造做出了貢獻,如有組織的職工隊伍,良好的客戶關係等等,此時無形資產的價值較高;而當企業轉變經營方向並欲與外商合資經營需要評估時,則需要分析原有的良好關係是否還能在今後的經營中繼續發揮作用"對於能繼續發揮作用的部分可以考慮評估,而不能繼續發揮作用的部分顯然就不再形成無形資產了。

3.完善市場秩序,健全資產評估法律規範市場發育的不斷成熟,加強評估工作監管力度,不斷提高評估人員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