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師之中國茶史

有人認爲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茶藝師之中國茶史

古代有一位神農氏,立誓遍嘗百草,用來製藥,以解除百姓疾病之苦,因此數次中毒,但都憑藉豐富的自救經驗而死裏逃生。

有一天,神農氏又進山採藥,翻山越嶺,不辭辛勞。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陽在天上照着,不覺有些口乾舌噪起來,便尋找就近的水源,以解口渴之苦。忽然一片樹葉飄到眼前,拾起一看,竟不知何物。

神農氏本就有遍嘗百草之誓,這次當然也不會錯過。但由於幾次教訓,也不由得慎重起來,看看葉子,顏色清綠可愛,還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憑着豐富的經驗,神農氏知道它應該屬於無毒的一種,便伸出舌頭舔了舔,竟是苦澀異常。神農氏馬上斷定它是一種止渴提神的藥,就是這種藥,衍生出後來品類繁多的茶葉家族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這肯定是神農氏所始料未及的。

  西漢

雖然,在唐代以前對"茶"字有多種說法,但我們由古書上的記載,可確信中國人最早發現了茶。

由種種史料顯示,在西漢時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喝茶了。如漢宣帝時代,王褒寫過一篇"僮約"(買賣奴隸的契約文書)的押韻文字,其中談到他從寡婦楊惠家中買進一位僕役叫"便了",規定"便了"應該服務的幾件事:除了炒菜、煮飯之外,還須"烹"、"武陽買荼"等。當然,在漢代是沒有"茶"字的;但是"武陽買荼"的武陽,今爲四川省成才市西南的彭山縣,於唐時屬於劍南道,而劍南就是茶的着名出產地。我們可以推測:王褒派僕役從駐守的益州到老遠的武陽去買當地的物產——茶,來待客或自享,是說得通的。

由王褒在"僮約"所提到的"烹荼"、"武陽買荼"等事,可知漢代已經有人喝茶了。

  三國兩晉

自東漢末年,局勢混亂,羣雄並起,最後魏(洛陽)、蜀(四川)、吳(南京)三分天下;而吳國在揚子江下游,接近茶葉的產地,盛行喝茶的習慣。

據三國吳志韋曜傳:"孫皓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爲限。曜飲不過二升,或爲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從這件事看來,孫皓(吳國第四代國王烏程侯)把茶賞賜給韋曜,作爲酒的代用品,如此"以茶代酒"則是不爭的事實。

到了西晉,張載在<<登成都樓>>一詩中有一句:"芳茶六種清涼冠";孫楚在所作的歌上也提到:"茶、巴蜀出"。這些可與漢王褒在"僮約"上所說的,印證了在四川地方,不僅表示揚子江流域是中國茶葉的原產地,而且可推定中國人喝茶是從四川省的下流推廣到各地去的。

至司馬睿在建業建立東晉。在"晉書"上記載:謝安曾利用茶果招待客人;桓溫在宴會的時候,經常利用茶果招待賓客。由此可以認定當時用茶果招待普通的客人,已經是一定的規矩了。

  南北朝

南朝因爲接近茶葉產地的關係,飲茶更見普及,幾近"日常茶飯事"。

至北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從南朝歸順的人增多,其中有一位叫王肅的儒者,不喜歡北族風味的羊肉、酪漿,而喜好鯽魚羹,口渴的時候就喝一點茗汁(茶);後來王肅漸漸吃慣北方的口味。有一次,他和孝文帝在宴會時,吃了很多的羊肉,也喝了不少的酪漿,於是孝文帝就問王肅說:"中國飲食方面,羊肉和魯羹、茗飲和酪漿,那一種較好呢?"王肅就回答孝文帝說:"羊爲陸產之最,魚是水族之長,雖然所好有不同的分別。羊可比爲春秋時的齊、魯大國,魚可比爲邾、莒小國,唯茗就不能做爲酪的奴隸了。"孝文帝不禁大笑,因此稱茶爲"酪奴";而喝茶的風氣也漸漸的傳播到西北一帶了。

王肅曲意逢迎,遺茶以"酪奴"之名,自然不是茶的過錯。但由此我們不難推斷出當時飲茶的普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唐朝

唐代,茶葉已經很普及;因茶味甘而香,能振奮精神,當然大受歡迎。唐玄宗時有一位名叫封演的進士,在"封氏見聞記"上說:"玄宗開元中,泰山靈嚴寺之降魔大師普及禪教,當他坐禪時,祗喝點茶。於是一般人競相仿效,都把茶當作飲料用,遂成風俗。"嗣後從山東傳到唐代國都長安,而長安城內開設茶館者,不問道俗,凡是付錢的都可以飲用;至於茶葉的來源,都從江淮一帶用船車運過去,種類繁多。

此外,"杜陽雜編"載有唐文宗常請學士們進入內廷,研討經義典籍,下令宮女準備茶飲賜予學士。由上二例可知,在唐朝,不管是朝廷文武百官,或是販夫走卒,茶是普遍的飲料了。正如陸羽<<茶經>>六之飲上有一段:"茶隨時代之不同而使用日廣,世俗浸潤,國朝盛行,兩都、荊州、渝州諸地,已成每家之飲料。"

事實上真正使茶由藥用、飲用變爲品飲,並且由一種習慣、愛好、生理需要昇華爲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境界的,應該歸功於一位偉大的人物和一部偉大的着作,這就是陸羽與他的<<茶經>>。<<茶經>>的出現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造就了唐人熱烈的生活情調以及豐富濃郁的社會風采。從此以後,唐代的茶業充滿活力,氣象萬千;茶產日興,名品紛呈;飲茶之風,遍及朝野;茶葉貿易,十分活躍;封建茶法,應運而生。不惟如此,它也開啓了以後茶文化異彩煥發的局面,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宋朝

茶稅是從唐代開始,至宋代則將茶稅改稱茶課,並且成爲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份。<<宋史.食貨志>>雲:"自唐建中時,始有茶禁,上下規利垂二百年。"又宋史記載:"程之邵主管茶馬,市馬至萬匹得茶課四百萬紙" 。自從陸羽生人世,人間相學事新茶。"兩宋時期茶葉生產飛速發展"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勝造其極。"<<大觀茶論>>茶葉着作也是空前活躍,大約有三十多種茶較具代表性的茶書,詳細記載了這一時代茶葉生產的興盛和品飲藝術的探索。

由相對開放、相對外傾、色調熱烈的唐代文化向相對封閉、相對內傾、色調淡雅的宋代文化轉型,有其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動因。宋代在思想文化領域展開多樣化地全面開拓,創造出"鬱郁乎文哉"的文化氣象。面對歷史提供的大好機遇,宋代茶業和茶文化自由伸展,形成昌盛的局面。

飲茶之風"始於唐,盛於宋"。隨着茶業的興盛,飲茶風習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從皇宮歡宴到友朋聚會,從迎來送往到人生喜慶,到處洋溢着茶的清香,到處飄浮着茶的清風。如果說,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覺時代,那麼,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級階段和藝術化的階段邁進了,如形式高雅、情趣無限的鬥茶,就是宋人品茶藝術的集中體現。鬥茶又稱茗戰,是以競賽的形態品評茶質優劣的一種風俗。鬥茶具有技巧性強、趣味性濃的特點。鬥茶對於用料、器具及烹試方法都有嚴格的要求,以茶麪湯花的色澤和均勻程度、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有水的痕跡來衡量鬥茶的效果。要想鬥茶奪魁,關鍵在於操作:一是"點",即把茶瓶裏煎好的水注入茶盞;二是"擊拂",即在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而鬥茶時所出現的白色湯花與黑色兔毫建盞爭輝的'外觀景象,茶味的芳香隨茶湯注入心頭的內在感受,該給心態更爲內省、細膩的宋代人士,帶來多少的愉悅和慰藉啊、宋代傑出的政治家、文家學范仲淹曾以滿腔的激情、誇張的手法、高絕的格韻、優美的文字,寫下《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描述了當時的鬥茶風俗和茶的神奇功效。這首膾炙人口的茶詩,被人們認可與盧仝的《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相媲美。鬥茶藝術至遲在南宋年隨着飲茶習俗和茶具等一起傳入日本,形成了"體現禪道核心的修身養性的日本茶道"。現代日本茶道文化協會負責人森本司郎先生認爲:中國的鬥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茶史漫話》)。

宋朝的茶,朝廷已想國營,並且用茶來控制敵人,不使茶來資敵;同時爲了要維持財政,所以實施茶葉專賣。北宋因要防備遼、西夏、金的侵略,在邊疆駐紮很多軍隊,於是就派商人負責運送軍糧,做爲補償,就交給他們一種販賣茶葉的特權。這種作法以後卻成爲重要的問題。

  元代

走向繁複、瑣碎、奢侈的宋代茶藝,到了元代,又迴歸真樸,追求簡約,重返自然。與宋代茶書興盛的狀況相反,元代茶業着作卻迅速地滑到了谷底。經過千曲百折,明代茶集的編撰再度呈現輝煌,五十多部茶書相繼問世,真是"另有奇葩逞風流",成爲我國封建時代的茶書撰寫巔峯時期。

元移宋鼎,中原傳統的文化精神受到嚴重打擊,茶文化也面臨逆境。

與宋代茶藝崇尚奢華、繁瑣的形式相反,北方少數民族雖嗜茶如命,但主要出於生活的需要,對品茶煮茗沒多大的興趣,對繁瑣的茶藝更不耐煩。原有的文化人希冀以茗事表現風流倜儻,也因故國殘破把這種心境一掃而光,轉而由茶表現清節,磨礪意志。

選茗藝茶,是品茶的第一要素。明代的名茶品目繁多,最爲人們稱道的六品,即:虎丘茶、天池茶、羅、茶、六安茶、龍井茶、天目茶,其中又最崇尚羅、茶。羅、茶產地在今浙江省長興縣境,"介於山中謂之、,羅氏隱焉故名羅"(許次紓《茶疏》);"羅、去宜興而南逾八九十里,浙宜分界,只一山岡,岡南即長興山,兩峯相阻,介就夷曠者,人呼、雲。"

刻意追求茶原有的特質香氣和滋味,是明人的特色之一。對於前人的製作和飲法使茶香失去天然、純真,他們提出了激烈的批評:"即茶之一節,唐宋間研膏、蠟面、京鋌、龍團,或至把握纖微,直錢數十萬,亦珍重哉、而碾造愈工,茶性愈失,矧雜以香物乎?曾不若今人止精於炒焙,不損本真。故桑、《茶經》第可想其風致,奉爲開山,其舂、碾、羅、則諸法,殊不足仿。"批評到"茶聖"陸羽的頭上,話已經說得夠尖銳了。那麼,如何才能"精於炒焙,不損本真"呢?這就是明人在蒸青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更臻完美的"炒青法"。

花茶的發明雖在宋代,但到明代時,花茶已從文人隱士別出心裁的雅玩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爲普通人品茶的又一新天地。"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放花的比例是"三停茶葉一停花始稱",因爲"花多則太香而脫茶韻,花少則不香而不盡美"。木樨採摘的花先去掉枝蒂和沾在花上的灰塵與蟲子,"用瓷罐一層茶一層花投間至滿",用竹葉或紙紮牢,"入鍋重湯煮之,取出待冷,用紙封裹,置火上焙乾收用"。流行的還有"橙茶","將橙皮切作細絲,一斤以好茶五斤熔幹,入橙絲間和。用密麻布襯墊火箱,置茶於上烘熱,淨棉被罨之。三兩時隨用建連紙袋封裹,仍以被罨焙乾收用"。另有一種"蓮花茶","於日未出時,將半含蓮花撥開,放細茶一撮,納滿蕊中,以麻皮略縶,令其經宿。次早摘花,傾出茶葉,用建紙包茶烘乾。再如前法,又將茶葉入別蕊中,如此者數次,取其焙乾收用,不勝香美"。

水質評鑑,是品茶的又一要素,也是明代茶書論述的又一重點。前人一貫對水的鑑別十分重視,明代也有專着,如田藝蘅撰的《煮泉小品》(1554年),全書5000餘字,分爲源泉、石流、清寒、甘香、宜茶、靈水、異泉、江水、井水、緒談十類,議論夾雜考據,洋洋地闡述了各類水的具體狀況,雖然不乏可議之處,但仍不失爲一本系統的烹茶用水着作。

在宋、元時代之後,中國人所飲用的茶,固形茶是最通行的;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代以後,認爲固形茶是奢侈浪費,已經失去茶的真味,同時要人民節省勞力,於是廢止末茶(使固形茶成爲粉末的)而鼓勵人民喝一種連茶葉的煎茶。這一種從固形茶到煎茶的大變化,使得中國茶書的根底發生動搖,但隨着煎茶的普及,關於茶的知識的需求也格外提高。

從明代開始,有茶政之設,正式管理以茶易馬的互市,這種機構稱爲"茶司馬",爲官家正式設立管理茶政的大組織,可見茶在當時已佔明朝軍事與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

  清代

清代伊始,就廢棄一切禁令,允許自由種植茶葉,或設捐統收,或遇卡抽釐,以訖於民國的茶政。從此可看出:茶是人民不可缺少的主要飲料,所以才視之爲:"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

進入封建末世的清代,雖然有過"康乾盛世",但終究無可挽回地走上了政治經濟的式微之路。在這種新的格局下,中國茶文化雖然不免受到影響,而飲茶卻更爲平民化、更爲普及,只是清代二百六十多年間,茶的着作只有十多種,其中有的還下落不明,與明代的盛大狀況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清代的癡茶、愛茶、醉茶之士,並非完全在傳統中作繭自縛,他們也有鮮活的思想和勃發的創造。只是他們的真知灼見,大多融會到詩歌、小說、筆記小品和其他着述之中。

豐富地載錄清代茶事的書,當首推《清稗類鈔》。這部書由清末民初人徐珂採錄數百種清人筆記,並叄考報章記載而輯成,大都是反映清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的。該書中關於清代的茶事記載比比皆是,如"京師飲水"、"吳我鷗喜雪水茶"、"烹茶須先驗水"、"以花點茶"、"祝鬥巖詠煮茶"、"楊道士善煮茶"、"以鬆柴活火煎茶"、"邱子明嗜工夫茶"、"葉仰之嗜茶酒"、"顧石公好茗飲"、"李客山與客啜茗"、"明泉飲普洱茶"、"宋燕生飲猴茶"、"茶癖"、"靜叄品茶"、"某富翁嗜工夫茶"、"茶肆品茶"、"茗飲時食餚等等,成爲清代茶道與清人"茶癖"的全景觀照。

《清稗類鈔》還多方面記載了不同階層的品飲活動。茶肆飲啜,"有盛以壺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飲者,有臥而啜者"。進入茶肆者,"終日勤苦,偶於暇日一至茶肆,與二三知己瀹苟深談"者有之,"日夕流連,樂而忘返,不以廢時失業爲可惜者"亦有之。清代京師茶館,"茶葉與水之資,須分計之。有提壺以往者,可自備茶葉,出錢買水而已"。平日,茶館中"漢人少涉足,八旗人士雖官至三四品,亦廁身其間,並提鳥籠,曳長裙,就廣坐,作茗憩,與圉人走卒雜坐談話,不以爲忤也。然亦絕無權要中人之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