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祕護理技巧

嬰幼兒便祕是一種常見病症,消化不良是嬰兒便祕常見原因之一,一般通過飲食調理可以改善,飲食調理包括,改吃不含棕櫚油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嬰幼兒便祕其原因很多,分爲功能性便祕和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祕,通過自行調理或手術矯治,那麼嬰兒便祕有什麼護理技巧呢?

寶寶便祕護理技巧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乾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祕。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係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羣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鹼性,乾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皁,糞便增多,且易便祕。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麪粉類食品較穀類食品易於便祕。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祕。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祕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祕的常見原因。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不全、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祕。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祕,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5 配方奶粉導致便祕

傳統配方奶粉中添加的脂肪酸與母乳中有差異,這會導致奶粉中的脂肪酸與礦物質發生皂化反應,一方面影響了礦物質的吸收,一方面很容易形成不溶物導致便祕。這就是說,奶粉導致便祕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形成了沉澱,而非老百姓常說的“上火”。

  按 摩 法

第一步:清大腸(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爲清,稱清大腸;反之爲補,稱補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推大腸)200次

位置:食指橈側(近拇指一側),自指尖至虎口(食指與拇指在手掌部銜接處)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這與補瀉有關,方向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細哦!

第二步: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

手法:捏法——常用於脊背部,又稱捏脊法。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皮膚,雙手交替

定時排便習慣要養成

定時排便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或坐盆,或坐多功能便座,連續按時進行,一個月後便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