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國小數學考試說課稿:周長

導語:“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因此,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準備了《周長 》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教師招聘國小數學考試說課稿:周長

  一、說教材

《周長》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在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就其內容來說,本課是一堂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課,學習難度並不大。但是爲以後學習圓的周長以及長、正方形面積奠定基礎。因而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正確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強,但是本課內容概念性很強,又較抽象,因此要通過個人的探究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顯然對很多同學是有一定的困難的。爲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感知周長的含義,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測量認識周長,特別是針對長方形的周長要讓學生先同桌合作認識長方形的周長,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方法,再同桌合作驗證得出結論。只有這樣的探究活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

  三、教學目標

依據前面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探索,鍛鍊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觀察、動手操作、比較和遷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進一步瞭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滲透“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算理。

  五、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

演示法:邊演示邊講解周長的一般概念,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突破在認知上的障礙,又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抽象概括。

討論法: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合作交流,各抒己見。這樣既能啓迪思維,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識,便於形成平等、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參與。同時讓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發現,並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會在教室中間圍一個大大的心形,並請幾位同學按照我的示範來沿着這個圖形的邊線走一圈,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緊接着提出疑問:剛纔這位同學是沿着圖形的什麼走了一圈?從而抽象出周長的直觀概念。但是在數學概念的確立過程中我會通過邊演示邊講解來勾起學生的理解來感知周長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示範、學生的觀察加之演示過程,真正讓學生感知周長的概念。這樣的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可以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

(二)生成新知

接下來我會出示若干平面圖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計算周長。

此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使用用繩子圍一圈,將繩子的長度量一量或是分段用尺子來進行測量周長。期間我會巡視進行指導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周長的含義。接下來我會要求學生:計算一下課前準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具的周長。在此過程中,我會要求學生先和同桌指一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指哪裏的長度,再同桌合作驗證並做好記錄。具體探究長方形周長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測量數據、計算周長、交流彙報來得出結論;理解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過程則是將長方形的長逐漸縮短,變成正方形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計算周長,此時針對學生的不同選擇給予適時地指導加深學生對於周長概念的理解。在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過程中由學生來探究、討論、分析,輔助學生優選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計算公式,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鞏固新知

下面針對學生容易混淆的易錯點: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纔是周長,設置判斷題。

爲了進一步突破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這一難點,我會呈現一道基礎題和一道變式題,並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探究。

1.基本練習

(1)學校有一個花壇,長11米,寬8米,求花壇的周長。

(2)一塊正方形土地,邊長是6米,要在它的四周圍上籬笆,籬笆至少長多少米?

  2.提升練習

王伯伯有一塊一面靠牆的長方形菜地,長10米,寬6米,如果要圍上籬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回顧這節課的學習過程,請多個同學談談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並要求學生: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測量一下課桌、凳子、書本的面,並計算它們的周長。希望大家在計算時都能認真、仔細,不做小馬虎。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着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