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赤壁賦說課稿

  一、導語:

2017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赤壁賦說課稿

欣賞了這段視頻,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薰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遠、文字優美,以他獨特的魅力,穿越時空,向我我們展示了美麗的場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於時空的距離,我們的學生“談古色變”。如何改變學生的這一狀況,探索出一條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古文教學之路?成爲我們語文教學的關鍵。本次教學設計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爲載體,通過以教師的點撥、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古文學習的意境中。

  二、說教材:

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說,“赤壁賦”乃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是一篇難得、有味的經典美文。錢光昕教授將蘇軾的《赤壁賦》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大學語文》第二單元中。

蘇軾的《赤壁賦》是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爲賦”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將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弔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觀的契qì合間闡述哲理。文章“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我把它確立爲本單元的重點講讀課文,是因爲它既承擔了落實本單元教學重的點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三、說教學目標

1、學情分析

高中起點的技校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礎,對於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已經有了一些直觀經驗的積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因此,現階段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由繼續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逐漸將重點轉移到“鑑賞”的層面並嘗試文言文閱讀研究性學習。

另外,處於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渴望長大,但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難以釋懷,心中充滿了迷茫。文章中蘇軾面對挫折的那種坦然、達觀的態度,恰恰使他們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啓發意義。我以《赤壁賦》爲載體,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爲品性之人。

2、教學目標

鑑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作爲一篇講讀課文,它在文言文知識方面對本單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牽引性的總結作用。無論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還是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因此,我把繼續積累文言知識,把握文本內容作爲其中一個知識與能力目標。 此外,爲了增強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語感,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熟練的背誦課文。

作爲一篇賦,《赤壁賦》既保留了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又借鑑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從而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使文章兼具了詩歌的深致情韻和散文的透闢理意。因此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瞭解“以文爲賦”的特色作爲第三個能力目標。學生在感受其優美文辭的同時,又能從作文的角度得到啓發,使學生理解“原來同一文體還可以借用其他文體的創作手法”。從而打破了作文中對文體的禁錮。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後寫的,因此要求學生在過程和方法上關注背景,瞭解作者,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寫作風格。此外,通過對本文學習過程的把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掌握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和態度目標

從情感、態度的目標來看,這篇文章是蘇軾處於人生最艱難的時期完成的作品。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引導學生,培養他們在困境中保持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重難點

《赤壁賦》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結合的典範,在準確把握文言現象,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文章的鑑賞,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由於學生沒有與蘇軾類似的人生體驗,所以在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後表現出的超脫的人生態度和樂觀情懷時,有一定的難度,爲此我將它設定爲本次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在講授過程中我採用採用感官剌激法、追溯聯繫法、提問法、討論法和交流互動法,學法指導採用多維聽記法、合作探究。結構突出了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雙向交流特點,充分體現出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的應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學生放在主動地位上,老師只是在關鍵處隨機點撥,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在思考、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以達到培養學生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的作用。

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我將做出如下兩個課時的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多記,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梳理字、詞、句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性的討論學習,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發揚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走出文本,尋找中國傳統文人在身處逆境的不同生命軌跡及其心理特徵,寫好發言稿,課堂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文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我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將本課題安排爲:導入文本——感知文本——擁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塊,讓學生有所學、有所用、有所長,達到從誦讀到研讀、從整體感知到深層評價、從感性到理性的昇華;也使教師做到從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一)情感激發,導入文本:(10min)

1、導入

好的導入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個橋樑,因此我採用感官剌激法和追溯聯繫法導入課文。

播放學生在初中學過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視頻朗誦,並讓學生隨着視頻朗誦。目的是在輕鬆的氛圍中,把學生的視覺、聽覺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喚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爲整堂課的講解定下好的基調。

另外學生的認識是逐步向前發展的,不可能產生大的跳躍。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於成功,新的知識用舊的知識作爲臺階易於被學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聯繫法由《念奴嬌 赤壁懷古》這一學過的課文導入新課,可以使兩篇文章形成對照,形成有機的聯繫,便於全面瞭解作者的寫作特色。

2、常識積累

接着利用師問生答得方式,進入到課文。

在播放完視頻後我會問學生“這首詞是誰寫的”,學生回答“蘇軾”。我會接着問“你們對蘇軾瞭解多少”,我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介紹蘇軾作爲 “文耀百代,詞唱千年,詩傳萬世,書畫俱工”的.“魅力全才”,卻註定漂泊一生,磨難一生,但又不失豁達、樂觀。他因烏臺詩案,因政治迫害被貶黃州。黃州可以說是他政治的低谷,也可以說是他才華的巔峯,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寫到“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最負盛名的 “赤壁三詠”就創作於此,《念奴嬌 赤壁懷古》是其中的一詠,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赤壁賦》也是其中的一詠。從而完成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


更多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