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股權規避企業風險的方法

引導語:經營風險有很多,比如產品質量、市場、廣告、操作、安全等,任何一種風險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和損失,所以如何讓員工盡職盡責降低經營風險也是每個老闆關注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用股權規避企業風險的方法,歡迎閱讀!

用股權規避企業風險的方法

一個人承擔風險太沉重

現實中,老闆和員工大多是一種共創共享的關係,也就是一起創業,一起分錢,而且是員工先分,先拿工資和獎金,老闆後分,有利潤才能分。表面上看這種關係很和諧,實際上這種關係卻很鬆散,沒有黏性,公司一旦有難,老闆只能一個人承擔所有風險,傾家蕩產甚至跳樓,而員工卻可以跳槽。

還會出現的一個現象是如果老闆被抓,員工特別是高管們肯定跑得比狗都快,而且可能還不會空着手,還會帶點東西或者帶着公司很核心的東西跑。相反,如果是高管被抓起來,老闆一定會去救,並且會安撫好他和他的家人,工資照發。

所以把風險都壓在老闆一個人身上,無疑太過於沉重,無論是對老闆個人還是對企業都是非常不安全的。企業能夠永續經營,是所有創業者的夢想,而風險也一直都在,所以規避、分散風險和發展企業同樣重要。

  用股權規避融資風險

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企業發展、擴張需要資金時,通常可以考慮的融資渠道包括投資人、合夥人、內部員工、銀行甚至貸款,但是這幾種渠道融來的資金,風險是不一樣的。

用投資人、合夥人的錢或者讓員工入股用員工的錢,如果企業是在正常經營的情況下虧損甚至死掉,他們作爲股東會一起承擔風險。用銀行的錢,門檻比較高,會有很多限制,比如抵押、股東承擔無限責任等,所以當企業不能償還借款時,銀行會拍賣抵押物或者追溯到老闆的個人財產。用貸款的錢,沒有門檻,但是會面臨更大的風險,一旦你還不起,他們可能會殺了你。

也就是說,用股東的錢基本上是零風險,而用貸款的錢卻有可能丟掉性命,所以要儘可能多用股東的錢,少用銀行的錢,寧願企業死掉也不要用貸款的錢,因爲企業死了還可以從頭再來,人沒了就什麼都沒了。所以融資要找對渠道用對錢,才能遠離風險。

 用股權規避投資風險

當企業有了餘錢或者發現有好的項目時老闆通常會考慮對外投資,因爲把企業做大也是老闆的夢想,但是任何投資也都是收益伴隨着風險,如果做不好風險評估,僅憑着感覺去做,就很容易掉進風險中,給企業帶來損失。

憑着感覺去投資,通常會發生在老闆一個人說了算的企業裏,沒有其他股東,錢是老闆自己的,別人說了不算,而老闆一個人的智慧終也抵不過一個團隊的智慧,所以有些時候老闆其實是在亂投資。

如果有其他股東,對外投資是需要其他股東也同意的,那麼股東們就會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討論、辯論,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個人考慮不周帶來的風險。

如果沒有其他股東,可以通過不同的投資方式創造股東,來達到規避投資風險的目的。我們就以投資一個新項目爲例來分析什麼樣的投資方式可以規避投資風險。

如果老闆一個人投資了新項目,只是派一個職業經理人去負責這個項目的`運作,那麼對經理人來說項目做得好壞是無所謂的,他只要拿到自己的工資就可以了,項目做得不好經理人不需要承擔什麼風險,最多是獎金少了或者沒了,而對老闆來說卻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可能會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 這種投資方式很容易導致投資失敗,因爲經理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用心程度會不一樣。

如果換一種投資方式,不只是老闆一個人投資,而是讓負責項目的總經理也跟着投資而成爲股東,結果就會不一樣,投資風險就會大大降低。如果總經理願意投資,說明總經理對這個項目有信心,而且他有錢在裏頭一定會用心去做。

如果總經理不願意投資,說明總經理對這個項目沒有信心,或者不願意承擔風險,讓一個沒有信心的人去做這個項目,而且他沒有錢在裏頭,做不好自己也沒有風險,失敗的概率就要大很多,這種情況下,項目再好也沒有用,正如柳傳志所說:再好的項目,沒有人,不去做。

如果企業本身的治理結構已經比較規範,有股東會、董事會,要做投資的話,可以借鑑復星集團的做法,比如在做投資決策時,會有董事參與投票,凡是投票贊成的董事也要跟着投資,防止他們做決策時不動腦筋或者做好人,推薦項目的人也要投資,防止推薦人不負責任。這些也都是通過股權來規避投資風險的方法。

 用股權規避決策風險

一個人做決策和一個團隊做決策是不一樣的。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決策風險,決策風險帶給企業的損失都是非常大的。要降低決策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很多人入股,讓很多人的利益都牽扯進去,做決策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各種辯論,通過辯論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樣做決策就會從一個人的感性變成一個羣體的理性。

史玉柱在做腦白金之前,都是他一個人做決策,結果一度成爲中國最大的負翁,後來他做了反思,成立了七人投資委員會,任何一個項目,只要贊成票不過半數就一定放棄,否決率高達三分之二,但是後來史玉柱所有的投資決策都是成功的,比如投資腦白金、五糧液、民生銀行、征途遊戲等。

 用股權規避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有很多,比如產品質量、市場、廣告、操作、安全等,任何一種風險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和損失,所以如何讓員工盡職盡責降低經營風險也是每個老闆關注的事情。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老闆就需要把權力分給員工,讓員工爲自己的工作負責,但是如果員工只是員工,員工承擔的就只是工作的責任,沒有能力甚至不需要承擔風險,經營風險還是老闆一個人的。而如果員工有股權,那麼員工因爲個人原因造成損失,他的股權也會跟着受損失或者失去。

所以,企業的關鍵崗位一定要安排股東來做,特別是總經理,最好是除了老闆之外的第二大股東,這樣,總經理就會和老闆一起承擔經營上的風險。還有一些不好考覈的崗位,最好也能和員工的股權掛起鉤來,當責任、利益和風險掛鉤時,降低風險就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重要目標。

用好股權一舉多得

管理從表面上來看是責權利的統一,本質上卻應該是責權利和風險的對等。但是一直以來通常只有老闆在承擔風險,員工特別是高管雖然也有着不低的責權利待遇卻不需要承擔風險,他們最大的風險就是被開掉,但是開掉以後他們換個單位可能會獲得更高的職位。

這個邏輯顯然有失公平,很多老闆已經意識到了,所以就有了內部創業、合夥人制、內部衆籌等讓員工入股的方式,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挖掘了員工潛力,最重要的是能夠確保責權利和風險對等,讓企業進入良性循環,這樣一舉多得的效果,恐怕只有股權可以做得到,所以用好股權是每一個老闆必須學會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