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會工作服務案例分析

家庭社會工作是“以家庭爲本的社會工作介入,即動員社會及家庭資源,促進家庭正常運轉及發展的社會福利服務”。那麼,下面是由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家庭社會工作服務案例分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家庭社會工作服務案例分析

  一、案例

麗芬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年近三十歲。丈夫長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經常抽菸喝酒,並且有賭博的愛好。每年拿不了多少錢回家。麗芬包攬了家中種地、養豬、養牛所有的農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後的收入並不多。另外還要照顧上學的女兒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經濟柱。

麗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獨自一人把兒子拉扯大,而且只有這一個兒子。麗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個女兒,平時都是由麗芬照顧着,所以母女的關係特別好,因爲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婆婆和丈夫都希望麗芬再生一個男孩,可麗芬自己因爲生活負擔重,並且與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沒有懷上。因此,丈夫和婆婆總是冷言冷語,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離婚來威脅,有時還會打她。麗芬得不到丈夫的關心,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村裏擡不起頭來。

性格內向的麗芬找過村裏要好的姐妹訴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裏像她這樣捱打的婦女有不少,但大家認爲家醜不可外揚,都選擇了忍耐和沉默。麗芬曾找過婦聯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們都做過麗芬家人的工作,但沒起什麼作用。村裏人背地裏對麗芬將家事告訴外人有些議論,也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爲由,沒有給麗芬什麼幫助。

麗芬感覺活得很累,動過離婚的念頭。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裏,自己如果離婚帶着女兒能去哪裏呢、她想過自殺,但一想到女兒沒了媽媽之後的子,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她感到無助,自嘆命不好,不得不認命。

不久前,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麗芬所在的村莊開展服務。麗芬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和了解,前來該機構求助。

  二、案主的問題

首先,麗芬雖是一名已婚婦女,但婚後卻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經濟條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與丈夫分居兩地。而丈夫又存在許多陋習,雖說外出打工是爲了彌補家中經濟困難問題,可是抽菸喝酒賭博的所有花銷,並沒有給這個家庭減少負擔,反而爲麗芬 增加了負擔。

其次,麗芬在家中承擔着家庭裏的所有重擔,但只因爲沒有爲家中添一個男丁,所以婆婆和丈夫都對麗芬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對麗芬使用暴力,使麗芬心理產生強烈的無助感和無力感。

再次,麗芬所處的環境是農村地區,農村地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於像麗芬這樣捱打,甚至是無法生男孩的婦女,都會做出負面的評價;雖然麗芬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找到村子裏的婦聯與派出所,但均沒有起作用,反而在與外部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形成了負面的經驗,加深了自己無論在家庭內部還是外部環境的無力感和自卑感。

最後,對於麗芬來說,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莫過於離婚,然後獨自生活,因爲從麗芬的身上能看到許多資源優勢,比如說麗芬能夠吃苦耐勞,她是家裏的經濟支柱,能夠將家裏的一切打理的僅僅有條,相對有一定的能力,並且麗芬懂法,相對於那些其他面對丈夫打罵默不出聲的婦女來說,麗芬懂得如果維權。但離婚後所要面對的各種境況對於麗芬來說,困難重重,並且對女兒的成長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慮,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麗芬無法抉擇,情緒非常不穩定。宏觀環境的這些障礙使她難以有效地在社會中行動。

  三、案主所要解決的問題與問題的成因

1.夫妻關係緊張。根據結構式家庭理論,整個家庭藉由各個次系統來分化和執行家庭的功能,各個次系統中,最核心的系統是夫妻次系統。就麗芬的家庭而言,導致整個家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的核心是夫妻關係不合,麗芬的丈夫,置家庭於不顧,在外打工的錢並沒有用於家庭中,而是用來滿足其個人所需,沒有盡到做丈夫的義務,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了麗芬的肩膀上,麗芬對此很不滿,所以夫妻二人必定會相互指責,造成關係僵硬。

2.婆媳關係緊張。麗芬的丈夫是被她的婆婆從小一人拉扯大的,是獨生子,母子兩人感情很好,婆婆非常溺愛自己的兒子,從結構式家庭理論來分析,屬於糾纏型(如下圖),兩人界限不清、非常鬆散。再加之麗芬一直沒有生一個男孩,沒有滿足爲家庭續香火的願望,婆婆對麗芬的怨言越來越多,導致兩人關係緊張。

3.家庭內部溝通不暢。根據薩提亞對不良溝通的分類來看,麗芬一家屬於不良溝通中的相互指責型。面對家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就夫妻關係來說,麗芬的丈夫與麗芬之間,不但不能進行有效地溝通,總是對麗芬冷言冷語,指責麗芬,有時還會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就婆媳關係來說,婆婆把“能生出來兒子”看成是評價兒媳是否合格的標準,忽略了麗芬長時間來對家庭的付出,完全不顧麗芬的感受,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就麗芬個人而言,她

在事情發生後,沒有主動與丈夫和婆婆進行溝通,導致事情越來越嚴重。

4.外部環境的負面影響。根據社會衝突理論的視角來說,我們在分析和處理家庭衝突的時候,不應該僅僅侷限在家庭內部,把它當做是家庭內部、家庭事務來看待,而應該結合社會結構的來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麗芬本人有一定的維權理念,但在多次求助後,不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由於自己的求助,造成自己與外部環境的摩擦,使自己深深地感到無力與無助。

  四、服務方案

(一)、服務目標

1.幫助麗芬的家庭認清並解除阻撓這個家庭功能發揮的不良結構,代之以較健全的結構,即重建家庭結構。改變原有的僵化、過時、不合適的家庭結構,使整個家庭能夠隨着時間的改變,不斷更新家庭中的責任制,而不是一味跟着習慣與規則,這個過程中是每個人都能夠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提升個人能力。

2.通過治療,使家庭呈現良性的溝通方式,即同時顧及自己、其他人和所處情景的溝通方式。在這種溝通方式之下,提升麗芬家解決問題的技巧,合理的解決衝突,正確面對夫妻、婆媳之間的關係,促進家庭成員和諧相處。

3.對麗芬本人,幫助其正確瞭解自己,鼓勵加引導,協助其建立積極地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認同感,正確面對人生。

(二)、服務理念

1.家庭生命週期理論認爲,家庭的發展任務就是要成功的滿足人們成長的需要,負責將導致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並給家庭自身發展帶來困難。案例中的這個家庭,在這個階段沒有能夠滿足家庭成員對各自雙方的需求和期望,導致矛盾持續上升,通過家庭生命週期理論可以更快的對這個家庭進行評估,以確認這個家庭是在哪個發展階段以及這種發展階段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壓力。

2.家庭系統理論認爲,家庭中某個成員的痛苦或問題,絕不只是他個人自己的事情,而可能是他與其他成員互動的系統中的症狀表現,家庭作爲一個系統,其各個要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如同本案例,麗芬的痛苦是由於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外部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其實這種痛苦或者是問題,不止麗芬有,麗芬的丈夫和婆婆都有,包括麗芬的女兒。

3.從社會衝突理論的視角來說,我們在分析和處理家庭衝突的時候,不應該僅僅侷限在家庭內部,把它當做是家庭內部、家庭事務來看待,而應該結合社會結構的來尋找問題的根源和解決辦法。麗芬在請求婦聯和派出所的幫忙後,產生的負面影響對麗芬的家庭矛盾也有很大的影響,農村人往往會認爲這種事情是丟人的,進而是衝突增大。

4.符號互動論強調人們的價值系統,即認知對家庭事件和行爲的影響,強調溝通方式在家庭關係中的重要作用。麗芬與丈夫和婆婆的溝通不足,影響了整個家庭的關係。

5.結構式家庭治療理論認爲家庭中的諸多互動模式聯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家庭的結構。家庭結構是家庭成員朝夕相處慢慢形成的一些習慣和規則,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習慣變得僵化和過時,需要及時調整。麗芬的家庭長久以來都是一種家庭的結構模式,應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家庭成員需求。

6.薩提亞相信:人性是善的,人如果能夠正常的發展,人性的善變會發揮出來;人是有發展潛力的,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和環境,人的潛能可以完全的發展;人有足夠的內在能力和資源去解決問題,但成長的經驗可能使人忘記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和資源或者不能正確的使用它。因此,對於治療師來說,欣賞案主、鼓勵案主、發覺求助家庭的潛能和資源,對於幫助家庭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理論支持

1.家庭生命週期理論

2.家庭系統理論

3.社會衝突理論

4.符號互動論

5.結構式家庭治療理論

6.薩提亞家庭治療理論

四)、具體方案

在瞭解案例後,社會工作者爲麗芬的家庭初步制定了一個治療計劃:

具體來說的介入策略:

1.接案時。

接案時,首先需要和麗芬的家庭成員接觸,也就是會面,這是一個小的會談,社會工作者需要注意各家庭成員在進入會談室後的座位的位置是怎樣的,這樣社工師就能夠看出家庭中成員之間的大致關係。

接着,社工師應該對所有家庭成員提一些問題,從他們回答問題的這個過程中,能夠更加明確這個家庭的衝突在哪裏,家庭是怎樣的一個系統。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成員之間肯定會有一些細微的表現,如有人不願意說話,會一直保持喜歡沉默,而在家庭中比較強勢的這種角色則會替別人答話,或者搶別人的問題來回答。在這種情況下,社工師應該採取一定的強制措施,或者要求沉默者說話,或者要求插話者沉默等等。

2.治療時。

治療中社工師要注意個人的技巧,這裏主要提出兩種治療的方法,一是會談,包括個別會談和座談會,二是通過遊戲來促進成員間的溝通。

(1)會談

個別會談中,社工師可以向正在會談的成員提問,如:說出自己認爲的家中最主要的衝突是什麼,引起這種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再如:面對麗芬的丈夫喝酒、賭博,而且無法供應家庭經濟這個情況,你個人是怎麼看待的。針對這些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在座談會中,可以把他們都認爲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讓他們用他們慣用的溝通方式來討論解決的辦法,以使他們認識到家庭成員間慣用的溝通模式是怎樣造成了家庭關係中的某些癥結。

回到個別會談時,再讓他們扮演他們中他人的角色,如,婆婆不能理解麗芬,可以讓婆婆站在麗芬的角度,來考慮爲什麼自己不想生二胎;麗芬不能理解婆婆,讓麗芬站在婆婆的位置,想想自己想要孫子的這種心情。這種互換角色,可以讓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瞭解對方的感受,幫助他們嘗試新的溝通方式來促進家庭和諧,在整個過程中,不能讓家庭成員有被忽略的感覺。

(2)遊戲

在治療的前期,可以玩一玩“非語言交流”,將婆婆和麗芬分爲一組,麗芬的丈夫與女兒一組,共2組,讓他們互相介紹自己,但是整個介紹期間不得有任何語言形式的交流。可以使用動作,表情,手時,畫圖,目光等等一系列的方式。交談2分鐘,然後讓雙方口頭較少一些採用肢體語言瞭解到的對方的情況,與實際情況相對照,看看是否屬實。

這個遊戲目的是幫助大家在遊戲中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合適的非語言交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對方的意思,而拙劣的表達方式有時候反而會阻礙我們溝通;非語言 形式的交流不同於語言形式的,他會產生歧義,比如你只一下自己的肚子,說自己餓了,對方可能理解成你肚子疼;你說你困了,對方可能認爲你不想理他了。所以這種交流中往往會鬧出很多笑話,讓家庭成員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進行,這樣才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另外還有“大聲告訴你”,每人有10粒糖,每送出一粒,向對方說出你欣賞他/她的一樣特質。 直至把糖送完。這個遊戲讓每個人說出對家庭成員的欣賞,讓他們看到自己家人的長處,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對方,有利於角色互換。

3.結案時

一方面,社工師對治療的效果進行評估,主要是要回頭看看整個的治療過程是否對這個家庭有顯著作用,原先麗芬家庭成員之間的冷言冷語的互動方式是否改變,婆婆和丈夫對待麗芬懷孕問題的態度是否轉變 另一方面,社工師要注意最後結案時的離別情緒,注重家庭成員對家庭狀態的敏感,在逐漸脫離社工師的狀態下,觀察他們在治療過程中形成的互動模式是否能夠繼續,是否有效,麗芬當初在經過長期的觀望後才找到社工的,所以應該注重結案後對整個家庭的追蹤,應對這些問題,社工師應該採取一些應急措施,對想到和想不到的問題都要做好準備,及時調整方案,以防止他們回到從前的狀態,並告訴家庭成員,在需要社工師的時候,他會再次幫助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