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招考試選擇走向多元

復旦“末代千分考”收官 學生自招考試選擇走向多元

學生自招考試選擇走向多元

俗稱“千分考”的復旦大學2014年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面試3日在滬收官。這一在江浙滬開展9 年的筆試加面試的選拔形式明年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所以,今年這場考試也被譽爲“末代千分考”。2015年起,復旦將試點引入上海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取代筆試,江浙地區的選拔方式尚在醞釀中。

3個小時,200選擇題,除了在絕大多數考生看來根本做不完的“千分考”筆試,面試中各種匪夷所思的開放性試題幾乎每年都能成爲此間民衆熱議的話題。“如來佛和玉皇大帝誰更大”,“爲什麼中國會存在唐詩形式,外國卻沒有”,“爲什麼是五子而不是六子棋”,“如何用500元的價格把這個一次性杯子賣出去”等等,面試官藉此考察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表達能力、知識結構、社會態度等等。

3日,三位來自文、理、醫方向的面試官匿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在參與數屆面試的“醫教授”看來,“千分考”帶來的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學生更善於表達自我,價值選擇走向多元。在最初幾年,參加面試的學生家長往往比學生本人更侃侃而談,學生十有六七會選擇金融、管理專業作爲自己的第一志願;而今年,十人中只有兩三人選擇經管專業,學生在參考父母意見的同時更願意堅持自己的選擇,歷史、哲學、傳媒和小語種專業同樣受到青睞。

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丁光宏介紹,去年“千分考”錄取學生的第一志願滿足率達到60-70%,志願滿足率95%,今年這個數字將會更高。

參與面試的“文教授”認爲,復旦“千分考”也是一個與單一評價指標博弈的過程,樹立人才選拔多元化機制和標準,符合社會期待,經得起社會監測。“包容多元,有所堅守”既是復旦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復旦的'自我定位。雖然這一選拔機制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社會也感受到其對“大學聯考一致性思維”動搖。考生的選擇走向多元便是最直觀的反映。

據悉,目前上海多所高校都有自主招生測試。明年復旦將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取代“千分考”,統一進行初步篩選。事實上,不僅復旦一校,上海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筆試也可能是最後一屆。專家認爲,如果說自主招生考試代表了對綜合素質的高要求,那麼將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作爲自主招生參考標準,代表了中國教育未來選拔人才的方向,即從原來單一的3天大學聯考、一個大學聯考總分,拓展到學生的高中3年,從考3天拓展到看3年;把原來只以分數錄取學生的模式,轉化爲不僅看分數,還要看分數取得過程的模式。

 自招考試愈發靈活 “北約”語文試題“接地氣”

請考生模仿網上對2014年春晚的“吐槽”寫一個100字的段子,填空“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____;時尚亮麗____,可愛鄉村非主流”……這是“北約”自主招生的語文試題:在大學聯考改革之年,自主招生考試也變得愈發“身段靈活”起來。

考生對題目反應不一

面對活潑跳脫的試題,考生們反應莫衷一是——有認爲題目“接地氣”備感親切的,有抱怨出題太過“劍走偏鋒”不好上手的……背後究竟反映了怎樣的命題思路?對此,有自主招生考試的研究者用“靈活”、“豐富”和“關注現實”進行概括,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有關專家則認爲,“北約”的語文考的是語言、文學、文化、社會內容綜合的“大國文”,“可以說隨處是試題,隨處是答案”。

這名專家表示,“北約”語文試題歷年都有一些有爭議的考題。北約語文考題別具特色之處在於:首先要與大學聯考試題有明顯區別,其次應比大學聯考試題略有難度,題型靈活機動,內容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充滿人性與趣味,但並不跟風起鬨,最後考題需要考生動手動腦,而不是死記硬背。

“例如2014年的語用題與填空題,不思考推理,靠死知識是填不上去的。”這位專家說,如“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____”這樣的題目,看似是網絡流行語,而實際答案不一定非要答“有內涵”或“接地氣”,只要與“上檔次”對仗即可,答案具有非唯一性。而“吐槽”春晚的小題,替代了去年的講笑話,本質其實就是用幾十個字、濃縮並幽默的語言寫出想說的話,既是對語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生活智慧與臨場應變能力的考驗。

至於有家長對“吐槽”春晚有意見,說“孩子沒看春晚”,這名專家則認爲,“試想一個除夕晚上連春晚都不看一眼,而只啃‘高頭講章’和‘新科利器’的孩子,能對生活有足夠的觀察和思考嗎?”

 考察學生的整體素養

事實上,與大學聯考相比,自主招生考試關注的是考生的整體語文素養與基本功,是其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運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平常的寫作能力。“就是看你能不能活學活用,是不是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這位專家指出,比如今年的考題,寫出用“一二三四五”之外的古人漢語表述記數的5種方式,考的就不僅僅是語文能力,而是對文化與習俗的運用,“‘北約’的語文題無法靠培訓班複習,因爲考的是整體素養,而不是死搬硬套書本知識。那些平常沒有積累的學生是答不上來的。”

有研究者認爲:“此次‘北約’語文題的考查內容已徹底衝破了所謂‘知識點’和‘理論’的藩籬,變成了包羅萬象的百科問答。”這位專家認同這一說法,他表示,真正的“語文達人”不會是那些鎖在書房和教室裏的孩子,“學校希望招到的是有理想、有志向,會思考、會生活,有素養、有情趣,關注現實、有家國情懷的青年學子。出題的基本用意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