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電視攝像基礎》簡答題專項練習題

在備考2017年自學考試過程中,考生們要多加練習,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電視攝像基礎》簡答題專項練習題,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自考《電視攝像基礎》簡答題專項練習題

1、攝像機鏡頭聚焦環上的“0.8m~∞”代表什麼意思?

2、影響景深的一素有那些?敘述它們與景深之間的關係。

3、簡述後焦調整的方法。

4、爲什麼調整白平衡?

5、色彩的三要素有哪些?怎樣才能派到色飽和度高的畫面?

6、畫面留白的原則與意義是什麼?

7、動態構圖有哪些特點?

8、動態構圖有哪些基本形式?

9、光線對電視藝術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10、什麼是照度?它的大小取決於那些因素?

11、光線的形態有哪些?各自的造型特點是什麼?

12、簡述光線方向對被攝對象形態的影響。

13、順光有哪些特點?

14、側光的藝術表現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15、逆光的表現力是什麼?

16、一個完整的布光過程一般包括那些步驟?

17、變焦鏡頭可以輕鬆的拍攝不同距離的目標,爲什麼拍攝時還要經常前後移動機位?

18、屏幕上影響運動的來源有哪些?它們分別包含了哪些因素?

19、光學鏡頭的選擇對運動表現有哪些影響?

20、要拍得合格的畫面,在技術上要求攝影師做到哪些?

21、爲什麼背跟鏡頭有強烈的參與感?

22、如何判斷一個鏡頭的好壞?

23、流暢剪輯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24、鏡頭組接要考慮哪些因素?(請列出至少8種)

25、總角度的確定有什麼重要意義?

26、簡述錄音的技術要求。

27、同期聲的作用是什麼?

28、電視畫面的造型元素有哪些?

29、電視景別有哪些作用?

  參考答案

1、此標誌代表的是此鏡頭聚焦的範圍是0.8米到無窮遠處,其最近拍攝距離爲0.8米,低於此距離攝像鏡頭將不能清晰成像。

2、影響景深範圍的一素有三個方面:

(1)焦距:如攝距固定,那麼:鏡頭焦距越短,景深區越大;焦距越長,景深區越小。

(2)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3)攝距:攝距越小,景深也越小;攝距越大,景深也越大。

3、簡述後焦調整的方法。

(1)拍攝3米遠左右的清晰度卡或一個由中心點標記的細條紋圖像。

(2)先用長焦鏡頭,調節聚焦環,使圖像最清晰。然後在拉出之最短焦距,鬆開鏡頭後部的後焦調節環的鎖定螺釘,調節後焦調節環使圖像清晰。

(3)反覆上步操作,直至圖像調清楚爲止。最後所定後焦調節環。

4、白平衡調整的目的是保證攝像機獲得機器需要的標準光源,從而使拍攝的畫面色彩還原正常。

5、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飽和度。在電視畫面中,影像的飽和度與曝光有關,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都會降低飽和度。另外,拍攝對象表面的平滑度、照明光線的性質等都會影響畫面面的飽和度。被攝對象(非鏡面)越平滑,色彩越鮮豔,直射光比散射光照明條件下拍攝的畫面色彩較爲鮮豔。

6、適當的留有空白,不僅可以使畫面通暢,而且能給人一想象的餘地。有方向性物體或有動勢物體的前方應留有較多的空間。

7、動態構圖在組織、安排對象過程中,由於對象或攝像機的運動,將不時帶來構圖要素在結構中的變化。因此,動態構圖將在運動中不斷重新結構、組織、對象在幅畫水平和縱深空間中的位置,以滿足觀衆的願望和心理平衡的要求。

8、動態構圖有哪些基本形式?

(1)對象運動,靜止拍攝。

(2)對象靜止,運動拍攝。

(3)運動對象,運動拍攝。

9、電視藝術是以來於光線而存在的。被攝對象在光線的作用下,產生基本的亮度,才能在曝光時被記錄在磁帶上,形成畫面形象;同一物體在光線條件變化時,會呈現不同的外觀,因此,光線還是塑造畫面形象的手段;通過光線的處理,還可以渲染環境、描繪人物、增強畫面的情緒感染力。

10、照度是指單位被照面上得到的.光通量。它取決於三個因素:

(1)光源的發光強度,光源的發光強度越高,照度越高。

(2)光源與被照明物體之間的距離,距離越緊,照度越高。

(3)光線的,入射角越小,照度越高。

(4)環境的亮度也影響着物體表面兩度,環境越明亮,照度至也越高。

11、光線的形態有直射光、散射光兩種。

(1)直射光的造型特點:有明顯的投射方向,能在被攝體上產生清晰的明暗投影,有利於表達被攝體的立體形態、輪廓形勢和表面結構;容易在被攝體上產生局部光斑。直射光造型性好,能構成多種影調形式和確定明暗配置。一般用作主光還可以用作輪廓廣、修飾光。直射的自然光還具有時間性。

(2)散射光的造型特點:只提高被攝體的普遍亮度,在被攝體上不產生明顯投影,無明顯方向性;照度均勻,能夠對物體的細節進行細膩的描繪,並可用來平衡畫面結構,降低反差,形成柔和的影紋層次,有利於物體色彩的還原,常用作輔助光、底子光。

12、光線方向可決定對象的形狀、輪廓、線條的光線勾畫和對象體積、立體形態及表面的視覺再現。

13、順光從正面均勻地照亮被攝對象,有利於消除多餘的陰影,被攝體表面的凹凸結構被隱沒,影調比較柔和,能較好的表現物體的固有色。但是順光不利於表現被攝體的立體感和質感,吃力不好時畫面會顯得很平淡。

14、側光會在畫面中形成明顯的投影,投影長成爲構圖的一個重要因素;它還會在畫面上形成比較複雜的影調結構,,使畫面富有視覺表現力;明暗反差大,受光面和陰影面對比明顯,有助於表現物體立體形態和粗糙表面的質感;側光照明的多層次配置可以很好的表現空間的深度感,但側光照明隊伍裏表面形態的刻畫不夠全面。

15、由於被攝體正面不接受照明,一次呈現出堅硬、半剪影的效果。逆光會在被攝體周圍形成一圈明亮的輪廓,能強調物體的輪廓形式,可以使物體之間區分開來,適合於表現重疊的多曾經五,能把碑身主體從背景中分離出來。逆光可以強調大氣透視效果,強調拍攝現場的空間深度和現場氣氛。

16、布光基本步驟爲:

(1)確定主光位置,對被攝對象做初步造型:

(2)加上副光來彌補主光造型的不足;

(3)使用輪廓光照明,使主體與背景有所區別,增加畫面空間感;

(4)使用環境光處理環境、背景,突出和烘托被攝體;

(5)使用修飾光照明,對眼神、頭髮等局部進行修飾,加強整體造型和形式美感。

17、焦距的改變會影響景深的大小,畫面空間感的改變,同機位拍攝的同一物體的不同景別,不能給觀衆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勤跑動走位,選擇最佳方位,儘量用標準鏡頭在中焦距離拍攝,這樣比較符合人眼觀察的習慣,拍出來的畫面也會比較理想。

18、屏幕上影像的運動,有兩個基本的來源:一是對現實生活中運動的再現,即畫面的內部運動,主要包括時間長度、主體運動和光影變化;二是攝像機的運動,即畫框運動,稱之爲鏡頭外部運動,主要包括主光軸運動(搖、升降鏡頭)、焦點運動(移鏡頭)和變焦運動(推、拉鏡頭)。

19、不同焦距的光學鏡頭,對運動的再現效果是不同的。標準鏡頭與我們日常的視覺習慣比較接近;廣角鏡頭,對縱深運動有誇張的表現作用,對橫向運動的表現則會明顯的削弱作用;長焦警頭對縱向運動表現動感弱,對橫向運動表現動感強。

20、平、穩、勻、準、清。

21、跟鏡頭從背面拍攝主體人物,畫面中呈現出人物的背影和不斷變化的環境。畫面中的環境即主體人物的視線範圍,觀衆的視線和節目中的視線是一致的,觀衆很容易對人物產生一種認同感,體會到人物的心理狀態,產生一種強烈的現場參與感。

22、第一,看它是否符合技術上的標準,即清晰度夠不夠,曝光如何,聚焦是否準確,白平衡調節是否準確,以及畫面是否晃動等;第二,藝術標準,構圖如何,主體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和諧,畫面是否均衡,立體感、空間感、氣氛、變下你如何;第三,看鏡頭是否符合節目的要求,在編輯中是否好用。

23、第一,剪輯必須符合某些視覺上的規律;第二,剪輯必須符合某種喜劇性或表現性的原則。有時這兩個條件是矛盾的,這時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第二條件,即視覺上的機械流暢應服從於鏡頭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

24、鏡頭組接要考慮哪些因素?(請列出至少8種)

(1)造型因素:景別、角度、構圖、影調、色調、光線、運動、動作的銜接;

(2)方向性:總角度、軸線關係、聲音、鏡頭長度。

25、總角度確定的意義:首先,它確定了場面的最佳拍攝角度;其次,它保證了所有的鏡頭都是相同的背景,可以保證一組鏡頭中空間的統一感;再次,它保證了物體在畫面上固定的方向性,是清晰敘事的基礎。

26、聲音自然、聲音清晰、無雜音和干擾音、能充分表現空間感。

27、同期聲可以傳遞信息,增加畫面的信息量;同期聲還可以烘托氣氛,再現畫面空間感的環境特點。同時同期聲可以增加現場感和真實感,是記錄風格的一種重要表現。

28、電視畫面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電視景別、畫面構圖形式元素(線條、形狀、光線、色彩、色調影調等)、拍攝方向(角度、高度等)、畫面(內、外)運動、畫面(鏡頭)長度等。

29、電視景別有哪些作用?

(1)景別的變化帶來視點的變化,它能通過攝像造型達到滿足觀衆從不同攝距、不同視角全面觀看被攝體的心理要求。

(2)景別的變化是實現造型意圖、形成節奏變化的重要因素。

(3)景別的變化是畫面被攝體的範圍變化具有更加明確的指向性,從而形成畫面表達、主題訴求和信息傳遞的不同側重和各自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