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專項試題:簡答題

簡答題是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科目考試題型之一,爲幫助考試備考,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專項試題:簡答題,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專項試題:簡答題

  1. 電視新聞專題中的“切入點”指什麼?

切入點又稱突破口,即專題報道的開頭。恰當的切入點能一開始就引起觀衆的接收興趣,吸引觀衆進入專注收視狀態。

  2. 什麼叫電視新聞?

狹義的電視新聞是指以現代電子技術爲傳送手段,運用圖像、聲音、字幕等符號,對新進或正在發生、剛剛發生的事實或社會現象所作的報道,是電視中的消息體裁。廣義的電視新聞則是電視屏幕上各種新聞報道和新聞性節目的總稱。

  3. 簡述廣播通訊寫作中過渡順乎思路的具體內涵。

過渡順乎思路指順乎聽衆認知事物或接收、理解通訊內容的思路,而不是作者的主觀思路。廣播通訊有多種多樣的過渡手段,如應用關聯詞語、語氣詞、過渡句、過渡段等。這些手段是要能自然、貼切地反映內容的客觀聯繫,都可以達到順乎聽衆思路的表達效果。

  4. 什麼是預發性事件攝像採訪?

預發性事件攝像採訪是對事先已知或可以預知的新聞事件的攝像採訪,如重要聚會、重大慶典紀念、重點工程竣工、體育比賽、文藝演出、各類新聞發佈會和記者招待會等。這類採訪應事先擬好詳盡的採訪提綱和拍攝鏡頭等。

  5. 廣播速寫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1)主要擷取最富於特點的事實,以典型情節和細節濃縮事件的過程。(2)主要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事物,再現典型的情節、細節。

  6. 怎樣強化電視口播新聞表現力?

口播新聞以有聲語言爲傳達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時也常利用摳像den能夠電視特技,配發照片、圖表、地圖、圖示、實物、標題字幕和活動背景資料等,這些形象化手段的運用,彌補了缺乏現場畫面的不足,增強了口播新聞的生動性,擴大單位時間的信息容量。

  7.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功能是什麼?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功能是通過傳播信息,滿足受衆的信息需求,實現引導輿論、指導實踐的社會功能。

  8. 紀實性專題與分析性專題的題材取向有何不同?

紀實性專題以社會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爲表現對象,其題材包括兩類:一是來自社會各個領域的現實生活中的重大新聞性題材;二是從重大歷史事件或階段性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掘出來的文獻性題材。而分析性專題則主要取材於人們普遍關心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問題或重要社會現象。

  9. 我國廣播、電視的社會主義性質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1)堅持無產階級黨性原則。(2)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基本方針。(3)保持旗幟鮮明、生動活潑的風格。

  10. 非現場錄音採訪主要用於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這種採訪方式的目標,重點要做好哪些工作?

(1)圍繞掌握訪問的主動權,把加強包括採訪前準備在內的薄弱環節納入目標。(2)明確界定運用範圍,堅持從題材的實際出發,用於所當用或非用不可的地方,防止濫用。

  11. 什麼是現場錄音採訪?

現場錄音採訪就是在新聞事實發生的現場,通過即時的訪問和觀察,採集實況音響和其他新聞事實的一種採訪方式。

  12. 簡述電視攝像採訪中的背面方向拍攝的優點。

背面方向拍攝是指從被攝對象的背後拍攝。這種角度使畫面所表現得視向一致,讓觀衆產生與被攝對象同一視線的`感受效果。採用這個角度表現跟蹤採訪,具有很強的現場紀實效果。背面方向拍攝人物,觀衆無法看到畫面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某種不確定性和一定的懸念;處理得當,能夠收到調動觀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13. 圖像新聞的優勢和侷限是什麼?

圖像新聞的優勢是題材廣泛,傳播符號多樣,可以充分發揮畫面、聲音、字幕和各種特技的綜合效應,給觀衆以身臨其境的現場感、真實感。

圖像也有一定的侷限,主要表現在兩方面:(1)要求新聞題材本身含有適於用畫面和同期聲表現得新聞事實。(2)經常面臨如何恰當處理各種符號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畫面、同期聲和文字解說各自爲戰,不僅無法形成合力,而且可能導致聲畫兩張皮。

14. 電視攝像採訪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1)直接性。攝像採訪所獲得的素材,任何一段都有可能成爲正式播出的報道的一部分。(2)完整性。每一個鏡頭,都要保持相對的完整性。

15. 錄音採訪採訪前的準備工作有哪幾個方面?

(1)熟悉採訪對象。(2)充分的先期採訪。(3)形成明確的採訪意圖。

  16. 影響音響清晰度的主觀原因有哪些?

(1)由於採訪意圖不明確或對現場情況不熟悉,錯過最佳採錄時機、採錄對象和採錄場合。(2)忽視對訪問環境的選擇和檢查。(3)採錄前沒有對錄音器材作細緻檢查。(4)使用錄音器材不當。

  17. 簡述電視攝像採訪中實現拍攝的記錄功能與表現功能的要求。

拍攝的記錄功能要求用畫面和同期聲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記錄事實,既不能擺佈、導演,也不能爲表達到某種特殊目的而隨意掐頭去尾。攝像的表現功能要求在拍攝時,時時想到表現得需要,儘可能爲後期製作提供高質量的音像材料。

  18.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羣體觀念是什麼?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活動需要記者、編輯、播音員、主持人、攝像、錄音、燈光等不同部門人員的共同參與。這要求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做好自己崗位的工作,還要注意和相關環節工作人員的緊密協作。

  19. 主持人作爲一種播出方式,與播音員播報相比具有哪些優勢?

(1)有利於增強節目的整體性。(2)有利於節目風格的多樣化、個性化。(3)有利於縮短與受衆之間的距離。

  20. 廣播消息與廣播通訊等其他廣播體裁、其他新聞媒介的消息體裁有什麼區別?

廣播消息是運用由電波傳送的聲音,迅速及時、簡明扼要的報道新聞事實的廣播新聞題材。這種體裁,實際上是消息在廣播中的具體運用,或與廣播媒介相結合的產物。作爲消息的分支或派生形式,它需要體現消息的基本題材特徵,力求以最快速度、最簡潔的語言報道新聞事實,從而有別於廣播通訊等其他廣播體裁。而作爲廣播中的一種體裁,它又需要遵循廣播的傳播規律,以便於聲音傳播、便於口說耳聽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並以此區別於其他新聞媒介的消息體裁。

  21. 電視攝像採訪中的先期採訪的方式有哪些?

(1)訪問有關部門、單位或人士,收集有關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和音像材料。(2)就重大新聞題材,邀請專家、學者和決策部門的權威人士座談、研討,徵詢意見和建議,爲形成明確的報道思想、報道計劃奠定廣泛的基礎。(3)實地踏勘新聞現場,瞭解當地的自然條件、地理和人文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並儘可能掌握主要採訪對象的有關情況。(4)訪問新聞人物周圍的人們,瞭解新聞人物的事蹟、業績以及其他有關材料,爲攝像採訪時恰當、得體地提問準備條件。(5)通過各種渠道檢索其他媒體對於同類題材或主題所作的報道,尋求新的報道思路和切入點。

  22. 錄音採訪的目標是什麼?

(1)在抓預發性事件採訪質量的同時,把重點放在突發性事件現場錄音採訪上。

(2)在重視人物講話和現場訪問錄音的同時,適當加強現場音響尤其是環境音響的採錄。

(3)在廣泛採錄音響素材的同時,把更多的注意力用於捕捉富於表現力的典型音響。

(4)在重視錄音專稿音響採錄的同時,從音響精煉化入手加強錄音消息的音響採錄。

  23. 簡述電視攝像採訪中的俯角度拍攝的特點。

俯角度拍攝是指攝像機在高於被拍攝物體水平線的位置拍攝。這種拍攝方式有利於表面平面景物的層次、數量、地理位置,給人以深遠遼闊的感覺。俯角度拍攝重在寫實,用俯角度拍攝的畫面飽和、嚴謹、實在。

  24. 電視評論的定義包含哪幾層意思?

是電視臺製作播發的,運用畫面和聲音符號,面向觀衆闡述對於客觀事物看法和態度的新聞評論。

涵義:1電視評論是新聞評論。2電視評論是面向廣大觀衆的電視評論。3電視評論是電視臺的新聞評論4電視評論涵蓋多種評論形式。

  25. 新聞節目中,消息的主導地位體現在哪些方面?

(1)新聞節目的頭條,絕大多數是消息;(2)重大新聞事件的首次報道,幾乎都是以消息的形式出現

  26. 什麼叫“數字廣播”?

指採用數字技術的音頻廣播,具有模擬廣播沒有或難以比擬的特點和優點:音質純淨,抗於擾能力強,可大大增加可利用的頻率數量,能夠提供傳送數據等多種新業務,普遍適用於地面廣播和衛星廣播。

  27. 簡述廣播評論的選題和立論的關係。

兩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一般選題在先,爲立論提供基礎;立論在後,賦予選題以靈魂。兩者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但選題的客觀性強些,立論的主觀色彩濃些。兩者從總體上回答“寫什麼”的問題,決定着評論的論述方向和表達方式。

  28. 簡述電視攝像採訪和其他媒體採訪的異同。

同:都必須遵循新聞採訪的一般規律。

異:電視攝像採訪的採訪主體必須身臨現場;攝像採訪受外界條件的約束大。

  29. 什麼叫“分析性專題”?

分析性專題是對人們普遍關心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問題或重要社會現象進行解剖和分析,從中引出社會輿論的專題類型。

  30. 既有的各種傳播方式都具備的基本構成因素是什麼?

(1)符號系統,即用以表現信息內涵的相關符號,它們按各自的“約定”組合成具體的信息表現形態。(2)傳輸系統,即用來傳送符號化了得信息的物質載體,包括自然和人工的載體。(3)接收系統,包括接收和解讀信息的條件、設備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