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平油畫中的思與詩的論文

劉曉平是阿壩師範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四川省美協會員、阿壩州美協油畫藝委會主任,油畫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並獲獎。曉平先生的成果頗豐,但是,他對追求油畫藝術的腳步從未停止。

劉曉平油畫中的思與詩的論文

我對曉平比較瞭解,他喜歡喝酒、抽菸,喜歡將自己與家人的生活藝術化,當然,他更喜歡油畫創作,更喜歡思考,他常常喜歡泡一壺茶一個人沉思。他的沉思就像阿壩廣袤的高原與巍峨的山。

曉平是土生土長的阿壩人,是羌族,他在大山中成長,生來愛山。阿壩高原的山很多,邛崍山系的岷山,龍門山系的九頂山,在古代稱爲“岷江西山”,它們集秀麗壯美、高峻挺拔、多姿多彩於一體,因此,曉平先生的性格中總是打上“山”的烙印,山的綿延不絕賦予他寬廣的胸懷,山的高峻賦予他堅忍不拔,山的秀麗壯美賦予他詩意的人生。

曉平先生鍾情於阿壩的山,用多姿多彩的畫筆描繪着阿壩的山。面對阿壩的山,“相看兩不厭,惟有阿壩山”,看山,思考着山,對山進行一次次的追問,他的油畫作品系列《叩問山魂》就是這種思考與追問的結果,他用凝重的筆觸表現山的紋理、色調,表現山的氣勢恢宏,表現山的厚重,表現生命在阿壩高原以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存在。因爲對山的偏愛,曉平的油畫作品總與阿壩的高山產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 油畫作品《寂靜的山樑》表現的是山樑的寂靜,在他看來,山樑因無慾而寂靜,好比人的無欲則剛。山樑的寂靜是靜穆而不是死寂,是千年寒冰中的焰火,是歷經幾世幾劫、滄海桑田之後的生命沉思; 油畫作品《谷之一》、《谷之二》主題是“谷”,但它與“山”關係甚密。沒有山,哪有谷? 你看那直刺蒼穹的山的“鋒刃”,是尖利,是傲岸不屈,是對命運的抗爭,“谷”是大自然給“山”留下的傷痕,悲壯而不消沉,兩幅作品用色彩的變化表現時間的流逝與季節的變化; 油畫作品《山曉》,在曉平的筆下,“山”能聽見時間的聲音,當陽光的色彩慢慢揭開“山”的面紗,“山”甦醒了,隨日升月落扣響生命的律動,如羌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入; 油畫作品《周達》、《硬巖子》等都與“山”的主題有關。阿壩的山,已經成爲曉平藝術生命的最重要部分,體驗山,感悟山,以豐富的“畫語”表達山的詩情畫意。

曉平是我輩中極爲吃苦耐勞、極爲勤奮好學的人之一,岷江流域的藏羌山寨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由於生於斯長於斯,因此,他對這片土地懷有十分真摯的情感,他總是以獨特的視角發現這片土地的獨特之美。曉平先生的這類作品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具有強烈的時間意識,從這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換、日月的.輪迴以及生命的壯美,比如: 油畫作品《鐵邑之春》、《曾坡.春》、《垮坡. 夏》、《深秋中的鷹嘴河》、《巴奪春秋》、《吊水巖. 秋》、《飛鴻去盡》、《吉魚. 冬》等等。我不禁要問,曉平爲什麼要刻意地、多角度地去表現這片土地的春夏秋冬? 作爲客體的存在,是不能感受時間與生命的,只有審美主體賦予它情感與生命,它纔會活起來,纔會有靈氣,纔會有情感與生命。在自然條件極爲惡劣的阿壩高原,這裏的自然山水、一草一木,乃至於那看似僵硬、形容枯槁的山石,它們實際上都有頑強的生命,我們從曉平的這些作品中都能嗅到強烈的生命的味道。在變換的四季中,曉平先生對“秋”的主題情有獨鍾,原因很簡單,“秋”意味着成熟,“秋”更能表現思考的深度與生命厚重,“秋”的色彩豐富而絢爛,可以讓生命與情感任意抒寫,“秋”最富有詩意,在“秋”的作品中,能鐫刻更多更美的詩句。

曉平的油畫作品很有民族特色,這與阿壩高原這片熱土有關,因爲這片熱土無時無刻不散發着濃郁的藏羌民族文化氣息。當然,曉平對岷江流域的“羌山”、“羌寨”的興趣更濃一些,因爲“羌山”、“羌水”、“羌寨”養育了他,他可以從中找尋民族文化的根脈。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個民族以它超強的生命力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這本身就是對來自於自然嚴酷挑戰的最好迴應,曉平的畫作則是這種迴應的藝術表現。曉平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無不表現山的肌理與走向,無不表現山的堅韌與厚重,而這背後深層的創作動力主要源於對歷經磨難、飽經滄桑的本民族的過去未來、死亡與生命的思考,但願曉平在以後的油畫創作中表達更深刻的“思”與更美的“詩”。

水磨的初夏,煞是清涼,縷縷清風吹來,我的思緒隨風而動。燦爛的陽光,漫過悠遠的青山,漫過窗外喧鬧的壽江,此時此刻,欣賞曉平送來的油畫作品,那是何等的快慰! 遂以寥寥數語,記下曉平畫作中的“思”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