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導語: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歡迎借鑑!

新型城鎮化建設調研報告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是推進經濟大發展、城鄉大變樣、文明大提升的戰略舉措,對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全面建設小康**,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如何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帶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經濟,己成爲我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近期,本人就我縣城鎮化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對××城鎮化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一、我縣城鎮發展概況及特點

我縣現有城鎮21個城鎮建成總面積46平方公里,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建設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按照“統籌城鄉、佈局合理,節約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發展原則,抓規劃鑄特色,抓建管提品位,抓經營保投入,抓產業強後勁,城鎮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李渡、文港、溫圳等先後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等榮譽稱號,呈現出速度快、特色顯、後勁足的良好態勢。速度快。始終堅持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以城鎮化帶動非農化,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縣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增速比全省快0.27個百分點,比全國高0.9個百分點。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彰顯個性,形成了以酒著稱的李渡、以筆揚名的文港等一批極具特色的名鎮。

二、我縣城鎮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鎮缺乏聚集力。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差,綠化覆蓋率較低;自來水普及率不高,斷頭路多;環衛及消防設施不足,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滯後,公共服務設施還不能滿足城市的需要。產業基礎總體薄弱,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能力低,南部鄉鎮和北部鄉鎮發展不平衡。城鎮文化氣息不濃,大多特色不鮮明,城鎮應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輻射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產業缺乏拉動力。近年來,在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縣形成了初具規模的“七個一”支柱產業,但受科技創新能力低、產業鏈條短、品牌不響、實力不強、行業惡性競爭等因素影響,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無法形成真正特色工業主導產業,不能有效帶動相關一、三產業的發展,嚴重製約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同時,城鎮產業用地佈局分散,各類性質用地區別不明顯,工業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規模的服務需求,影響到第三產業發展。

3、規劃缺乏制約力。在建設規劃上投入較少,規劃編制資金短缺,規劃內容深度不夠,科學性不強,沒有把城鎮規劃與區域規劃、產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規劃建設只是對“自發無序”建設的改進,缺乏協調統一的區域性規劃指導和調控機制,城鎮間、城鄉間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結構趨同、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效應。一些城鎮規劃約束力弱,建設隨意性大,市場寄生於道路,沿主幹道線型排列,形成只見新街、不見新鎮的現象。建築形體空間缺乏藝術效果,風貌趨同的問題比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動力。一些制約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沒有及時加以調整,與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政策規定沒能適時完善,制約了城鎮化的發展。一是戶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動。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現象普遍。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進城務工人員沒有享受到城鎮就業人員在就業、創業上的優惠政策,沒有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等。三是現行的土地制度制約,不少農民認爲“土地是最牢靠的保障線”,不願放棄擁有的土地經營權,導致了徵地難,影響了城鎮建設。

三、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分析,經過深入思考,我認爲,××城鎮化應遵循的總體思路是:發揮縣城和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縣城爲核心,按照“中心隆起、沿線組團、錯位發展”的原則,通過中心城市到重點鎮的聚集效應的逐級傳導,遞次推進,最終形成中心牽動、軸線輻射、城鄉一體的城鎮羣、產業帶、經濟圈,形成縣城、中心鎮、集鎮鏈接配套、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鎮體系,爲加速××崛起構建重要載體,爲突現追趕跨越提供發展動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四個堅持”:

1、堅持規劃先行,把城鎮起點做“高”

一要大氣做總規。高起點是財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態環境優、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現代氣息濃、帶動能力強”的要求,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動,深化規劃的統籌性,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編制出功能明確、錯位發展的縣城、重點鎮、一般鎮和集鎮總體規劃,合理佈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統籌解決資源重複和分散配置問題,實現城鄉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同時,要倡導“陽光規劃”,擴大公衆參與範圍,接受羣衆監督,提高公衆的參與意識。

二要精細編詳規。抓緊制定產業佈局、交通路網、修編土地總體利用和基本農田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並搞好各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在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抓緊做好建設用地控制性詳規,着重加強對城鎮新區、重要地段、重點組團的詳細規劃和設計工作,把能看得準的先做了,看不準的先放着,給後人留下空間。同時,要做好水電氣、通訊、環保、防洪、綠化、防震減災、歷史文化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適應××大建設大發展的需要。

三要嚴格抓落實。規劃向來有“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說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充分發揮規劃對城鎮發展的引領和調控作用,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堅決克服規劃與建設“兩張皮”的現象,決不能讓規劃成爲“紙上畫畫、牆上掛掛”。必須維護規劃的法定性、權威性和嚴肅性,嚴格落實“一書兩證”制定,對未辦理“一書兩證”的違法建設行爲要堅決予以糾正,使規劃與建設無縫對接。建立城鎮規劃聯合執法機制,整合城建、城管、國土等部門的力量,成立規劃巡查大隊,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到關口前移、源頭管理,分片包乾、每日上報,把各類違反城鎮規劃的行爲消滅在萌芽狀態。

2、堅持突出重點,把城鎮規模做“大”

一要鋪好路網拉框架。路網是城鎮的骨架與血脈,影響着城鎮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引領着城鎮發展的方向與框架。首先,要強攻主動脈。重點建好新區骨幹道路,暢通新老城區資源流通,拉近主副中心的空間距離,拉開城鎮發展框架。其次,要打通斷頭路。結合組團開發與老城改造,打通斷頭路、丁字路,健全微循環,完善城區路網,使城區道路真正形成環狀循環、連貫順暢。

二要建好基地育亮點。堅持做大城鎮規模與做強城鎮實力相結合,根據總體規劃,按照“規劃先行、產業支撐、設施配套、打造亮點”的要求,結合地方實際,加快推進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吸引農民進城務工,把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建成城鎮的發展新區,農民進城的就業區。

三要統籌建設強承載。加快推進老城改造,依託現有建設格局,着重改善交通狀況,擴大綠地面積,改善人居環境,走內涵發展的道路。加速“城中村”改造,統籌城鄉資源,盤活存量資產,推動城鎮發展。完善城鎮基礎設施,統籌城鎮供水、供電、供氣、污水管網等公共設施對接,加強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殯儀館等公共設施建設,儘快啓動“村村通公交”,加快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

3、堅持產業支撐,把城鎮實力做“強”

一要搞好產業佈局。根據區域經濟特色,突出城鎮產業功能,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產業體系建設。按照“統一佈局、分工協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錯位發展、集羣集聚,統籌發展、互利共贏”的指導思想,由有關部門啓動產業一體化編制工作,統籌制定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劃分各自重點發展產業,明確產業定位分工,實現優勢互補,儘量避免產業發展重複投資現象;各鄉鎮根據“三大圈層”發展規劃,加快修訂和完善本地的產業總體發展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認真做好園區工業佈局規劃,加強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羣發展規劃的銜接,項目向園區集聚,關聯產業向龍頭企業集聚,大項目、大企業向園區集結,走項目產業集聚之路,加快工業強縣進程,實現產業對城鎮發展的支撐。

二要培育優勢產業。按照產業集羣的發展模式,堅持招商引資與發揮能人優勢相結合、與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相結合、與培植新興產業相結合、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推進重大基礎設施相結合、與爭資立項相結合,着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產業集聚發展,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三要壯大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發達程度是城鎮功能完善與否的重要標誌。要根據國家《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精神,城鎮新區建設要充分考慮服務業發展的需要,規劃確定商業、服務設施用地,出臺具體配套政策,推動服務業加速發展。加強商業網點規劃管理,建設培育商品交易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配送、新型商貿業態、大型購物中心和電子商務。加快旅遊觀光、生態農業、休閒娛樂場所建設,進一步提高旅遊接待水平,加快旅遊業發展。

4、堅持改革創新,把城市機制做“活”

一要加快投融資機制改革。資金匱乏是制約××建設的“瓶頸”,僅靠財政投入遠遠不夠,必須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融資力度。首先,實施多元化、多渠道戰略,用好、用活、用足“四塊錢”:即招商引資、引進外面錢,爭取國債和省市項目資金、爭來上面錢,盤活資產、激活閒置錢,啓動民資、聚集零散錢。其次,按照“土地支撐融資、融資支撐建設、建設支撐發展”的原則,善於經營土地,建立有形市場,真正形成“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第三,按照“適度舉債,加快建設”的原則,進一步整合資產,打捆包裝新項目,繼續爭取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同時按市場化原則,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將供水、供氣、公交、污水處理、市政管網、城市路橋、公共廣場等項目建設推向市場,積極鼓勵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及外資參與建設經營,形成多元化主體結構,加快城市建設步伐。

二要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一是改革戶籍制度。實行全縣城鄉戶口管理一體化,在一定範圍內試點,逐步取消二元制戶口管理模式。繼續放寬戶口遷移限制,積極爲城鄉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創造有利條件,鼓勵高素質人才進城鎮經商落戶,共同繁榮城鄉經濟,推進城鎮發展。二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政策、勞動力市場,推進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優化配置職業教育資源,建立覆蓋城鄉的職業培訓體系,打造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基地。實行城鄉統一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推行創業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和創業能力。對被徵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積極創造條件,使新落戶居民在子女入學、就業、參軍、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原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改革土地使用制度。要在依法、自願、有償、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集體土地使用權在經過批准以後進行出租、轉租、置換、作價入股(或出資)等形式有序流轉。按照“社會保障換承包地、住房補助換宅基地”的思路,採取置換或回購退出宅基地,實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購房補貼等辦法,鼓勵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流轉承包地”,進入城鎮或農村新型社區居住。讓有能力、有知識、有頭腦、高素質的農民規模經營土地,使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實現農業規模經濟、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現代化。

三要加快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城鎮建設的高標準,來源於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和高效率的管理。要儘快建立健全城鎮的執法管理機構,充實管理隊伍,建立起正常的管理秩序。明確鄉鎮政府的城鎮管理主體地位,儘快協調解決好“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問題,健全和完善與城鎮規模及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綜合管理機構,實施綜合管理、統一執法。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聘請經濟實力較強,管理經驗豐富的物業管理公司參與小城鎮的管理。總之,要按城鎮的標準,積極探索城鎮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強城鎮的淨化、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不斷提高我縣城鎮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