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爲了適應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需要,處於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要逐步實現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而要實現這一轉變,培養和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是前提和關鍵。

本世紀6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爲什麼這樣龐大的一支教育工作者隊伍,卻產生不出傑出的科學研究者,能夠使教育學變成一門既是科學又是生動的學問?"這個問題指出了一個事實: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忙忙碌碌,不注重教育科學研究,成爲知識的"機械傳遞者",即日常所說的"教書匠"。這個問題也提出一種希望:教師應該成爲學者。因而,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作爲一項重要的課題已擺上了議事日程。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人們對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從而忽視了對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近年來,許多學校對此進行了研究,不少文章見諸報刊雜誌。但該項研究工作還處於探索階段,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1、 剖析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內涵

學校教育科研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指導下,對學校改革和發展中的一些帶有普遍性、實踐性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運用科學的方法,探索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推動教育改革,提高學校各類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益,並對完善、豐富和發展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作出貢獻。基於這樣的要求,我們認爲,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內容:⑴發現、分析和解決課題研究中實際問題的能力;⑵收集、整理、分析和運用材料的能力;⑶學習、掌握和運用材料的能力;⑷總結、提煉和展示科研成果的能力,等等。

2、分析教師教科研能力的現狀

通過對全體教師教科研能力的調查和分析,我們認爲,目前教師在教科研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⑴教科研意識不強。受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職責的影響,很多教師認爲自己只要上好課就行了,教科研與自己關係不大;有的教師認爲,教育科研“高不可攀”,並非一般教師所爲;也有的教師認爲教育科研僅是“紙上談兵”,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還不如自己的教學經驗有效。

⑵教科研常識和能力缺乏。很多教師缺乏基本的教科研常識,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收

集資料,即使有了資料,也不能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更不會運用教育理論來分析教育現象,缺乏對撰寫論文或研究報告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的認識。

這些問題的存在,除了教師的主觀因素外,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很多,如學校的教科研氛圍、評價導向、激勵機制、教科研信息等。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通過對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研究,幫助廣大教師增強教科研的意識,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提高其收集、整理和運用材料的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課題研究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教師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構建起符合學校實際並具推廣價值的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訓模式,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發展

1、確立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目標

通過研究,我們確立了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目標,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對大多數教師而言,目標應是站穩講臺,儘快完成“角色”轉換,成爲新時期的合格教師。其研究重心應是怎樣把所學知識、原理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並且具備教科研的意識和最基本的常識與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個案資料的能力與方法,運用教育理論來分析教育現象等。

第二層次:對骨幹教師而言,目標應是凝鍊教學風格,改革課堂教學。其研究重心既應積極反思和分析教學經驗,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又應熟識現代教育理論和科研方法,積極參加相關的課題研究或實踐,如申領中微觀層次的課題,制定課題研究計劃,編寫調查提綱,組織專題調查,撰寫論文或研究報告,檢驗相關的研究成果等。

第三層次:對“學者型”或“專家型”的教師而言,其目標應是繼續總結和昇華自己的成功經驗,凸現教學思想,使之能發展或豐富現有的教育理論,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或適合具體教學情境的變式等。其研究重心在於對學科建設負責,具體工作如積極申領宏觀層次的課題研究,組建研究小組,帶頭開展教改實驗,以此來研究學科教學發展的方向,改革的思路等,並及時做好的轉化、推廣工作。

2、探索培養和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⑴加強理論學習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因而,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構建教科研基礎理論工程尤爲必要。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先後學習《教育科研實用指南》、《洋思經驗》《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從課題申報到成果發表》、《現代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等理論專著。通過對現代教育理論的系統學

《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