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一、創設閱讀情境,培養閱讀興趣。

如何培養國小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由於國小生年齡小,自控力和堅持性較弱,而習慣的形成卻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得經過反反覆覆的實踐,而且一個積極、有益習慣的養成,較之於一個消極、有害的習慣形成來說,不知要困難多少倍,因此,對於國小生來講,在閱讀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比中學生、大學生更需要教師費盡心思、採用多種方式來給予幫助。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爲應從以下幾點着手:

1、創設閱讀情境,培養閱讀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只要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愛好,養成習慣。興趣是閱讀的內動力,因此,教師要在點燃學生閱讀熱情上下工夫。怎樣培養讀書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效應”。

如教師可以發揮故事的魅力,從只講一半的故事入手,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因爲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爲快。隨着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裏。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 2

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複雜,後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後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最終讓學生自己去借閱有關書籍,從而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投入閱讀活動。

(2)、召開交流會,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

從一年級開始指導學生每週做“閱讀摘記”,讓學生在摘記本上寫上書名、出版、作者,可以摘好詞好句,也可以摘抄好段。然後,鼓勵學生慢慢地寫上自己的感想,讀書後的收穫,對這本書的評價。每兩週召開一次讀書交流會,把自己看過的書用比較優美的語言介紹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這樣會促使他去閱讀。使他們感受到獲得成績的喜悅,更激發他們去閱讀。

2、活動激趣。

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採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讀書活動,如文學欣賞課、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演講賽、文學社活動。甚至學校、老師對學生的各項獎勵都以贈書的形式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健康的課外閱讀興趣。

3、家校配合,促進讀書。

開展“我爲父母讀書報”、“我爲家長背古詩”等活動,這些活動都能得到家長的積極支持。把讀書活動從校園延伸到家庭,在家裏也掀起讀書熱,進一步拓寬學生讀書的空間。

(二)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就能逐步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經

反覆訓練可以成爲天性中的一部分。林語堂在談讀書說道:“讀書須膽識、有眼光、有毅力。”這可作爲我們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一面鏡子。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後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範文。同時又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的課外閱讀方法:(1)精讀法。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幾篇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都比較完美的作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把它們讀熟讀透。從字詞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表現手法,到讀音、標點符號,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2)瀏覽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爲了儘可能地擴大知識面,廣開眼界,必須採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法。有的文章,是屬資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內容就行;有的文章,雖然重要,但目前對於自己還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記下一個綱目和出處即可。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3)跳讀法。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跳讀,重在“爲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量。此外,還有快速讀法、做卡片讀法等。課外閱讀,做到精讀和博覽相結合,學生就會獲得廣博的知識和技能,爲寫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寫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

功能,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有效措施,爲此,要培養國小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讀書效果的提高。

《如何培養國小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