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實施方案3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施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優】實施方案3篇

實施方案 篇1

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項目實施的指南和靈魂,是完成審計計劃、落實工作方案、指導實施過程、控制審計質量、實現審計成果的“作戰計劃”。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20xx年審計署第8號令,以下簡稱“準則”)20xx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迄今已逾一年。與原有的質量控制規範相比,準則對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調整的規定是最引人注目的內容變動之一,從總體來看,這些規定適應審計工作的現實需求,各級審計機關普遍認可和接受這些規定是指導審計實施方案編制、調整、執行的至關重要的依據。但也不可否認,在具體操作的微觀層面審計實施方案編制質量不高、對實際執行指導性不足等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且受到審計組內部人員素質、質量管理、控制水平等影響,編制不及時、內容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又逐漸顯現。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執行水平已經成爲制約審計現場管理乃至審計項目整體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需要予以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一、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執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編制時間滯後。隨着新舊準則更替,審前調查和審計實施的界限不復存在,審計實施方案不再強調要求審計業務會議審議,一般只要經審計組組長審定就可以,雖然有及時報審計機關業務部門備案的要求,但對很大一部分項目而言審計組與其所在業務處室重合,且審定和備案的具體時間要求並未確定,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在一定意義上成爲審計組的內部事項。不少項目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明顯滯後於進度安排,有些項目審計實施時間過半實施方案還未成型,個別項目甚至直至審計報告提交審理前才匆匆倒擬實施方案,使得審理工作受到阻滯和影響。

(二)編制過程隨意性大。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建立在對被審計對象及其相關情況的調查瞭解基礎之上,準則對調查瞭解的操作對象、執行方法及其範圍程度,就此作出職業判斷的依據、標準、重點,審計應對措施的確定作出了極其詳盡的規定,但是在實踐中,很多審計組並未按照這些規範從審計工作方案提出的審計目標出發,對調查瞭解過程進行完整、精確、明細的分工,審計人員對調查瞭解的目標、重點和執行要求不清楚,工作的重複、遺漏和大量的“無用功”不同程度地存在, 表現出一定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三)編制內容針對性不強。儘管自20xx年以來,審計機關在提升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執行水平上做了很多探索和總結,把調查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相關情況,評估被審計單位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確定審計應對措施,編制審計實施方案,並且做到審計分工和時限細化到人等做法在某些審計機關已經得到公認和較爲普遍的執行。但是,從更廣泛的領域來看,審計實施方案的目標和內容與審計項目對應性不強、審計重點不突出、重要審計事項的方法步驟不具體、審計分工責任不明晰等實質性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且其存在程度與範圍在審計機關之間極不平衡,個別審計項目的實施方案還在照搬工作方案,審計重點流於行業審計通用審查內容而無法突出項目本身特點,這些都使得實施方案內容失於籠統模糊,欠缺針對性和操作性。

(四)對審計實施的指導性不足。在審計實施方案的執行過程中,偏離和執行不到位現象不容忽視。部分審計組未能把審計實施方案作爲統一明確的執行目標和行動綱領進行強調,甚至把實施方案擱置或形式化,以行政指令代替實施方案,使得各個小組主要依靠自身的習慣實施審計,一些項目中儘管發現了頗具價值的問題,但是由於缺乏系統的計劃指導,各小組之間不能形成默契的協調和溝通,難以就其在項目中的問題形成整體情況和規模化的信息點,或者對相同問題執行的探查範圍、審查深度、輸出口徑各不相同,影響最終彙總形成審計結論。在現今審計項目對協作和聯動需求日益強調的背景下這一問題也越加凸顯。

二、影響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執行質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由於上述問題的存在,審計組內部對“審哪些內容”、“怎麼審”、“審到何種程度”、“輸出什麼樣的成果”等關鍵性問題缺乏完整明確的共識,項目組織和執行呈現出一定程度的無序和渙散,忙閒不均、控制缺位比較普遍,導致資源浪費,審計成果分散,集約效果差,直接削弱了審計實施方案的指揮引領作用,並進而損及審計項目執行的秩序、效率和效果,甚至影響審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審計組內部對審計規範的認識和管理水平,也有外部質量控制過程演變和考覈機制等制度環境。

(一)控制節點的適度前移使得審計組對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責任凸顯。《審計機關審計方案准則》(20xx年審計署第2號令)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定義“審計實施方案”並就其編制的基礎、內容、程序和調整、執行、歸檔等做出規定,《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20xx年審計署第6號令)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審計實施方案對於辦理審計項目的綱領性作用。20xx年開始實行的準則對審計實施方案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在審計實施一章的第一節就對審計實施方案作出專門而詳細的規定,同時,從順應審計實踐進一步改進審計質量分級控制的要求,對審計實施方案的審定和調整程序提出要求:除了重要審計項目的審計實施方案應當報經審計機關負責人審定,其他項目的審計實施方案由審計組組長審定,並及時報審計機關業務部門備案;除了對審計目標、審計組組長、審計重點、現場審計結束時間四大事項外,其他調整事項由審計組自行實施。前已述及,以前需要經審計機關業務會議審議、經主管領導審批的實施方案,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爲審計組可以自行決定內容的事項,且由於審計組現場實際負責人均是業務處室的.負責人,並且其中的 “重要審計項目”尚沒有明確定義,審計項目通常比照一般項目執行,因此,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調整由審計組所在處室主導,且其編制、執行、調整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責任也落在了審計組。有些審計機關的審理部門儘管在項目執行中也會提醒審計組及時編寫實施方案,但是這也只能是指引性的建議,從規範設定的控制節點上講,只有到審計項目提交審理時,審理部門才能取得審計實施方案。

(二)審計組對審計質量的系統管理和控制水平尚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求。一方面,審計組對審計質量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在前準則時期審計質量控制的實質性工作大多是由法規部門承擔,審計組、業務處習慣於根據法規部門提出的要求和檢查內容來逐項安排控制事項,體現爲一種“被動”式控制責任,準則的施行使得審計組需要承擔更加積極的質量管理責任,且賦予審計組更大的空間,而大多審計組還未建立與這一要求相適應的質量管理意識。另一方面,審計組對審計實施的組織管理活動還不夠系統規範。由於當前審計現場管理水平不高,目標分散、組織失序、溝通不暢等問題普遍存在,審計組習慣於“見招拆招”,未雨綢繆、全盤掌控的系統控制思路和精細化管理模式尚未建立。

(三)現有考覈機制的不完善不健全在客觀上加重了審計實施方案的形式化風險。審計質量是規範執行質量和成果實現質量的統一,但是由於後者實現的難度更大,且無法後補,審計機關現行行政考覈機制更多地突出審計要情、案件移送、專題報告等審計成果的取得,因此長期以來審計項目形成了“重成果、輕管理”的問題導向模式,審計組織從開始就要集中精銳優先突擊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查找違法犯罪案件線索,因此就不可能在調查瞭解被審計單位總體情況和編制審計實施方案上投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三、提高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和執行質量的建議

審計項目的執行過程實質上也正是審計實施方案的貫徹和落實過程,因此,改進實施方案編制的質量並緊緊圍繞其提出的目標、內容、步驟、方法展開審計,對於保證和提升審計質量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在認識層面,着力樹立審計實施方案作爲一項重大資源的定位。如果將編制、調整審計實施方案形式化、模版化,那麼勢必會把實施方案作爲一項工作負擔,僅僅停留在應付檢查的層面。但事實上,它不僅不是負擔,反而是可以開發利用的重要審計資源。對於團隊管理來說,統一任務目標、確定合理路徑、明晰人員分工是十分必要且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因此,可以採取組織審計組管理評析、典型案例交流座談、重要項目審計講評等有效手段引導審計組、業務處進一步端正和提升對審計實施方案作用的理解和認識,明確高質量的實施方案與人員、技術、政策法規等並列作爲重大審計資源的定位和要求,逐步提升審計項目執行的計劃性。

(二)在執行層面,着力突出系統論思維方式對實施過程的指導。積極創新和探索審計組織管理思維和方式,切實從統籌管理和有序實施出發處理好計劃與實施、分工和協作的關係,一方面通過充分細緻的調查瞭解和信息整合工作增強審計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保證現場審計的高效有序,另一方面要時刻關注在實施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方案;一方面要合理分工,劃定各小組工作內容和範圍,明確目標責任,另一方面要搞好綜合協調和進度管理,跟蹤檢查各小組的工作進展,評估其工作質量,並根據已經發現的線索題材及時改進實施方案,指導各小組統一取證內容和操作標準,避免各自爲戰影響從整體分析歸納和提煉審計成果。

(三)在規範層面,着力研究進一步細化準則相關規定的必要和實現途徑。可以自上而下明確界定準則第七十九條“重要審計項目”的範圍,並研究出臺或授權下級審計機關自行制定相關配套和補充性規範指南,構建和完善審計實施方案編制、執行、調整的過程監控機制。審計署不僅要重視審計成果實現質量的考評,而且要強化和完善審計規範執行質量的檢查、通報和考覈,進一步增強全體審計人員樹立“依法、規範、程序、嚴謹、細緻、責任”的審計質量意識。

實施方案 篇2

新課程實施後,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至關重要。爲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結合學校有關教學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教學案一體化”編寫形式:

1、“學案”包含有自學生字詞、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品味、寫作方法及課後習題的解決、問題的質疑等內容,"學案"是在老師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後,直接由學生自學並寫在每課書的空白處(學生自學可在課前或課外進行)。

2、教師的“教案”應體現對學生“學案”的指導與反饋,以學生爲主體,並與“學案”融爲一體,也寫在老師的教材上。語文學科不同單元、不同課型的“教學案”應該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突出解決學生自學不能解決的有價值的問題。

3、“教學案”的編寫主要按課進行,與教師上課、學生學習同步,適合不同課型的教學需要。

二、“教學案一體化”備課要求:

1、備課形式:集中備課與分散備課相結合,集中備課以年級組爲單位,記錄下本次備課“教學案”的重點內容。

2、備課時間:集中備課定於每週二上午三、四節課時間。分散備課由老師自行安排。

3、備課人員:二至六年級的語文老師

4、備課地點:教師會議室

5、備學生:

我校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但是絕大多數學生自學能力不強,很多學生停留在等、靠、要的階段,故應該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語文學科應考慮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除了專門的課時外,還應將學法指導貫徹於教學的始終。學法指導課應教會學生以下內容:如何自學語文教材;如何提出問題;如何記憶語文知識;如何整理知識結構;語文學科常用學習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語文問題,語文作業考試要求,如何進行考後反思等。其中如何自學語文教材是重點,考後反思是難點。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理論往往過於枯燥,學法點撥課可能效果會打折扣,這就要求教師結合課堂教學實踐點撥學法,並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全程關注,勤於監督。另外,好其師則親其道,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人格魅力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會起到制約作用,但是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教學管理是否有效、到位 。

5、備教材:備課組將整個學期的教學進度做好詳細的計劃,細化到周安排,分工到每個人,做到“一前三有三定”:提前一週備課,有計劃、有主題、有記錄、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三、“教學案一體化”備課模式:

環節一、學生自學

本環節時間安排爲提前一天的語文學科自學。教師對學生的學案提出要求和建議。預習學案包括自學目標、知識梳理、問題思考、自學檢測、知識網絡等內容。高年級預習程序如下:首先用3分鐘左右速讀教材,把握課本主要內容。其次,閱讀單元目標,結合學習目標課後習題,重新精讀教材,用時10分鐘左右。自學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用時5分鐘。最後大致完成本節課知識結構,用時4分鐘。對特別有感受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寫上旁註,用時8分鐘,預習總用時30分鐘左右。中低年級可酌情降低要求。

環節二、課堂導入【2分鐘】

教師用簡潔、簡練語言、根據授課內容和特點,通過聯繫生產與生活實際素材或對已有知識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創設問題情景導入課題,調動起學生學好本節課的慾望,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問題驅動)。本部分教師應注意,教學風格可以不同,但是服務於目的。

環節三、自學檢測【10分鐘】

本部分教師採用聽寫、提問、板演、交流等方式全面檢測學生基礎知識,以瞭解學生自學的各方面情況。根據授課內容,教師可採用小組互相檢查、小組競賽等方式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與反饋。教師需注意,本部分教師應注意充分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並對錯誤的理解予以糾正。另外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部分是需要調整的.部分,如何在有限的課時裏調動學生,以及學習小組的建立與運用是研究的重點)

環節四、重難點突破【15分鐘】

教師針對學生在交流反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同伴互助和師生交流的方式解疑,精心設計問題,突破重難點。應注重語文知識內涵與外延的挖掘及與學過知識的聯繫;要注重知識的拓展與提升,澄清學生思維認識上的疑、難點。對學生所提較爲集中的問題,教師要從原因分析入手,從字詞、寫作方法、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部分必須注重問題設計的合理性、層次性、深刻性,以及學生對問題研討的主動、深入。

環節五、課堂總結【3分鐘】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歸納整理,前掛後聯,完善知識體系,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環節六、課堂鞏固【10分鐘】

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內容,教師進行課堂訓練,達到熟練、鞏固和提升的目的。本部分限定時間由學生完成,以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與應變技巧,當學生出現錯誤時,由“小老師”進行點評與講解。教師及時予以肯定,並回扣課本基礎知識。

以上環節爲新授課的基本模式,在實際授課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但應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做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四、“教學案一體化”的監控措施:

1、教學處根據常規檢查要求,認真抓好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

2、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科組長對教師“教學案”進行檢查打分並隨機聽課,作爲考覈教師教學過程的重要內容之一。

3、鼓勵教師寫教學反思,擇優刊登在校刊《思考者》上,推薦投稿至街道、區、市、省、國家級刊物上。

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爲了樹立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自強自立的精神,激勵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不畏困難,學會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做生活的強者。我校將把幫扶活動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幫助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架設起愛的橋樑。

二、情況分析

隨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朱陽關鎮也不例外,很多青壯年勞力舉村外出,留下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隔代撫養現象十分突出;監護人的文化程度明顯偏低。

老人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學習基本不作要求,導致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各學科基礎薄弱。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特制定教師幫扶計劃,並引導進行一對一互助。

三、具體措施

1、摸底造冊,建立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特別檔案。學校德育組成員和班主任對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的情況深入瞭解,隨時關注留守兒童的`動態。

2、任課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家中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與學習上的困難。主動、真誠地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

3、在班級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活動,讓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與班級同學成爲“手拉手”小夥伴,一起學習,一起遊戲,讓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感受到來自小夥伴的關懷與溫暖。組成幫扶小組。

4、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成果。每個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由教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5、實施教師結對幫扶制度。

在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要經常與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談心,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讓特困學生、單親學生、留守兒童和學困生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