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1、引言

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終身體育是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所面臨的一個貫穿一生的自發自主的體育過程,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沒有教師指導,沒有體育課作業條件,沒有組織的情況下,所處不同年齡階段上的身心特點與健康狀況,有選擇的或重新學習體育鍛煉內容,以滿足個體身心健康和閒暇娛樂的需要,其內容、形式、時間和地點等方面都具有自發自主的特點。體育意識是指在一定環境下,人們對體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體育各種內外關係等方面的精神活動的總和。其基本內容包括體育知識、情感、意志三個方面,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當前,在農村中國小體育教學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體育課的質量不高,體育課上進行練習的學生很少,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任何一種體育項目都不感興趣,根本達不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2、正文

如何才能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呢?我認爲要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要從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應着眼於普遍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的協調發展,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應根據學生個性的差異,運動能力的差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快樂,體現體育所特有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2.1在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快樂

快樂體育從方法-論角度講,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教和學的積極性,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全體學生在師生融洽合作的氛圍中生動活潑的發展,並在學習過程中始終體驗運動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後取得“成功”的快樂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先行設計。體育課的教學設計應該讓體育課成爲學生們渴望參與其中的空間,成爲孩子們運動的樂園,多增設一些體育比賽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樣,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逐漸把教師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爲自覺自願的運動習慣。根據“以人爲本”理念,在日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個性,體驗練習快樂;利用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心理快樂;評價體系多元化構建,激發學生練習興趣等。爲學生創設多種條件,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激發學生參加體育的興趣,讓學生“想學”、“敢學”、“樂學”,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能真正品嚐體育的快樂。

2.2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人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熱愛體育,其學習的熱情和持久力纔會提高,纔會成爲未來真正的“體育人口”。體育教學要新穎,要有趣味性,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

2.2.1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教學中結合體育影片,看電視、體育錄像、VCD等方法,介紹、講解古今中外的體育趣聞、體育的起源與發展,扣人心絃的體育賽事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瞭解體育鍛煉的意義和目的。另外,還重點向學生介紹了本校田徑隊和小足球隊在各級比賽中獲得的榮譽,並展示比賽時的照片和獲得的獎盃、錦旗、獎狀。學生通過視覺感受而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激發了體育的熱情。

2.2.2豐富課的組織形式。

教師在體育課的組織形式上和教學內容上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的新穎多變,會使學生有新鮮感,從而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跳遠是鍛鍊身體的重點教材,也是競技性很強的項目,在學生初步學會動作後,組織一次小型的跳遠比賽,評出當堂課的“跳遠王”,並不定期地組織“跳遠王爭霸戰”,在學期結束時決出“跳遠總霸主”。同時告知學生每年都有這樣的活動,從而很好地達到了讓學生持久、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活動的目的。

2.2.3改變體育的評價標準。

學生因先天遺傳等因素,身體素質是參差不齊的,如果用傳統的體育評價標準去衡量一個學生,即使這個學生再怎麼努力,也不會“及格”的。我們可以對學生“不求完美,認可及格”,讓學生對學業有輕鬆的感覺,才能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特長。

2.2.4發揮教師自身的特長。

體育教學的過程,不僅是體育知識傳授和運動技能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感情展露,心靈溝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溫過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與學生進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使他們的學習態度染上情感色彩。在國小中高年級中,大部分學生對足球和籃球這兩個項目興致很高,但少部分學生則興趣不大。爲此,面對他們我總是生動形象地講解,熟練、輕鬆、自如地作動作示範,偶爾還有些“花樣”表演,並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感染和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