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們每一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當承擔的重要責任。作爲父母,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過困惑,也有一些培養孩子良好文明習慣的切身體會。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表率。充分利用有利時機提醒孩子,給孩子示範,通過父母的行爲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孩子逐步形成禮貌待人的品德

二、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講解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做法:

1.講文明語言,禮貌待人。如,對父母師長要尊敬愛戴,主動稱呼;見到客人,主動問好;要經常使用“您”“請”,“您好”,“謝謝”,“不客氣”,“對不起”,“不要緊”,“請原諒”,“再見”等文明語言。

2.舉止文明,落落大方。俗話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當別人工作或休息時,要保持安靜;借別人東西要事先得到允許,並及時歸還;不亂丟垃圾,並能主動拾起地上的垃圾;當別人有困難時,要主動關心,熱情幫助;對同學要有愛團結、互助謙讓;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

3.幫助孩子培養自理能力:自己的備品衣服等要自己整理,幫助父母或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做到“一聽”,“二看”,“三做”。“一聽”即上課認真聽講,“二看”即課前看書預習,課後看書複習;“三做”郰課上做好筆記,課後按時完成作業,遇到不懂的要問。

孩子的良好文明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作爲父母更要有耐心地去引導、教育和幫助孩子。當然在培養孩子方面,我們也有過錯誤的方法,已逐漸改正,並努力做得更好!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 [篇2]

所謂習慣,指由於無數次的重複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自動化了的行爲方式。對於國小生而言,他們行爲的協調性不高,認識水平低,若不注意,就有可能養成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爲習慣。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的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對國小生以後的成長乃至一生將會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使他們從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基礎。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一些不良思想品行蔓延到無知的孩子身上。對國小生的思想品行教育問題,已成爲培育新一代人的重大問題。那麼,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呢?下面是我一些想法與體會:

一、以身作則

模仿是加強道德行爲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國小生來說,能否引起模仿,取決於被模仿對象的權威性和可接近性。因此,教師的以身作則對國小生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行爲。身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重要教育方式,身教的感染力是非常強大的。我在教育教學中,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去年剛接過的班級中,我發現有幾個學生很不懂禮貌:上課不尊重他人發言,中間打岔,平時拿髒話當口頭禪,打人是家常便飯,見到老師也不打招呼……禮貌貴在真,是對他人誠摯的尊重,同時亦是提醒別人尊重自己的巧妙方式。於是,我決定以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學生。我非常尊重學生的發言。在上課時,學生髮言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我都認真聽完學生的講話。我班有個叫陳玲(化名)的學生,有愛插嘴的嗜好。經過我的感化,她逐漸改變,現在不但自己認真聽別人講話,還倡導他人尊重別人講話。在平時,我主動跟學生打招呼,同時用了些禮貌用語。這樣,經過半年之後,學生的口頭語言文明瞭許多,再也不拿髒話當口頭禪了。他們在溫馨的環境中懂得應尊重他人,懂得打人、罵人是不禮貌的。就這樣,在我的影響下,學生改變了以往粗魯的言行。

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羣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着教師的一舉一動及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範的作用。記得在一次大掃除,爲了使每位學生都能認真負責地完成任務。我首先拿起一塊抹布,帶頭擦併力求擦得乾乾淨淨。有一條臭氣熏天的污水溝無人清理,我就第一個拿起工具幹起來。行動是無聲的語言,不需任何鼓動性的語言,就激發起學生不怕累、不怕髒的勞動積極性。學生都自覺地按照我的分工,熱火朝天地幹起來,同時還與我比一比,看誰幹得又快又好。在學習方面,爲了改學生的懶惰爲勤奮好學的學習習慣,我決定以身教來感染學生。於是,我放棄一切娛樂活動,一有空就看書、學習。學生看到我的行爲,也開始自覺學習了。

二、關心愛護

愛能冶金,愛能化石,愛的力量大無比。只有在愛的世界裏,人才能和睦,纔能有向上的精神,纔能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德,並具有高尚的素質。那麼,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品德習慣呢?這正被許多心理學家所認識和重視。美國心理學家布恩和埃克斯特蘭德指出:“怎樣使我們的兒童把我們的行爲準則和價值內化成他們的行爲準則和價值觀?靠愛和習慣。”就國小生而言,很容易被關愛所陶冶。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呵護,受人欺凌,逐漸養成孤僻、不合羣等不良心理狀態。一些孤僻內向學生的內心世界,如同冰封着的河流;如同在一平如鏡的水面下,潛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暗流。那麼,用什麼來融化河流的冰,顯出水下的暗流呢?那就是火熱的愛心。

學生的進步,要靠教師誠摯的愛、寬闊的胸懷和友善的態度。教師用關心和愛心對待學生,學生的行爲品質就會得到改變。因爲“愛”是轉變學生思想的基礎,“愛”是理想和情感的統一,“愛”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我班的李、谷、陳、潘四位學生,其共同特點是厭學、無故遲到、早退、曠課、有意鬧-事、擾亂課堂秩序,對於老師的批評,他們不但不接受,反而和老師頂嘴。對此,我“對症下藥”,以關心和愛護來慢慢說服他們,以愛來感化他們、瓦解他們,從而使他們轉變思想、走上正軌、改正錯誤,取得進步,成爲學習的好榜樣。

事實證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只有時時事事做學生的榜樣,注意自身修養,處處用自己的模範行爲來影響教育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