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技術方案彙編十篇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技術方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技術方案彙編十篇

技術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都寶牌捲菸對白肋菸葉的需求爲導向,選擇生態條件最適宜地區和適宜的優質抗病白肋煙品種,通過配套適用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改善菸葉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生產出白肋煙香型風格顯著、化學成分協調的優質白肋煙,實現捲菸工業提供優質白肋原料,促進工商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二、生產目標

1、產量指標:畝產量175千克。

2、上等煙率 15 %、中等煙率 65 %

2、外觀質量:菸葉成熟度好,顏色淺紅棕、淺紅黃,光澤強、色度濃、彈性好、組織疏鬆、厚薄適中。

3、內在質量:白肋煙香氣風格突出、吃味醇和舒適、雜氣少、刺激性小、勁頭適中、燃燒性好、可用性和安全性高。主要化學成份指標爲1)菸鹼含量:下部葉3.5%,中部葉3—5%,上部葉不超6%。

三、主要生產技術措施

1、種植品種佈局

達白1號佔種植面積80%以上,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區種植,主要分佈在xx市、宣漢種植2萬畝;達白2號佔20%,在海拔700米以下試種,主要在開江種植4000畝。

2、田地選擇

田煙選擇上年未種過煙的田塊,地煙必須兩年內未種過煙,田煙水旱輪作種煙,特別是原來種煙發生過黑脛病的田地不要種煙,要求煙田土層深厚,耕作層要在30cm以上,肥力中等或中等偏上,光照條件好,排灌方便,抗旱水源條件有保證,前作爲冬閒地、綠肥,套作僅限早熟小麥、油菜,小麥油菜播幅不得大於35cm,小表、油菜收穫期不得晚於5月15日,菸葉預留行不能小於85cm。

3、培育壯苗(詳見《20xx年xx市漂浮育苗操作技術方案》)

4、整地理

移栽前大田要立即深挖、曬垡、碎垡、耙平,並按120cm×45—50cm的規格划行,提前條施底肥後起壟、,起壟高度25-30cm。

5、集中移栽

堅持預整地,適時集中移栽,同一片區內必須在2—3天內栽完。

6、平衡施肥

(1)施肥要求

根據我區土壤的營養狀況,煙株長勢長相,降雨量的多少,做到有機無機相結合,銨態氮與硝態氮相結合的原則,合理供應和調節煙株必須的各種營養元素,滿足煙株生長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煙株平衡生長,對於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株,用濃度0.3—0.5%進行葉面噴施。

(2)施肥量:

每畝推薦施氮量13-16千克,具體施肥量根據土壤肥力,結合前作而定,氮:磷:鉀爲1:1—1.5:2。

(3)肥料品種與用量:

農家肥按每畝發酵腐熟豬糞300-400kg、發酵腐熟菜籽枯20-25kg,草木灰100-150kg,農家肥由菸農在年前自備,化學肥料由菸草公司提供,菸草專用複合肥(10:10:28)75公斤,硝銨20公斤或碳銨35-40公斤。

(4)施肥方法:

a、底肥:用菸草複合肥50公斤作基肥、所有發酵腐熟農家肥、發酵腐熟菜籽枯、草木灰混和均勻後在起壟前划行條施;然後立即起壟。

b、定根肥:移栽時定根水中每畝加硝銨5公斤或碳銨10公斤,每株煙灌足定根水2公斤。

c、提苗肥:移栽15-20天后每畝用硝銨15公斤或碳銨25-30公斤兌清糞水20xx公斤追施提苗肥。

d、追肥:結合中耕除草在移栽後25-30天,將餘下的複合肥在兩煙株之間挖窩穴施,對於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田,分別按每畝硼0.55kg、鎂3.5kg、鋅1kg的量加入1200kg清糞水完全溶解後灌入施肥孔中,然後中耕培土,對於缺硼、鎂、鋅等微量元素的煙株,也可用濃度0.3—0.5%進行葉面噴施。

7. 移栽

a、移栽密度與規格:移栽密度1200-1300株/畝,移栽規格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120cm×50cm,中等肥力以下120cm×45cm。

b、移栽:做到窩大、底平、行直、株距均勻,大小苗分開栽,苗心離地面2.5-3.5cm。

c、帶肥灌定根水:移栽時定根水中每畝加硝銨5公斤或碳銨10公斤,同時加入治土蠶的農藥(敵百蟲、安綠寶、敵殺死),每株灌足2公斤,不管土壤溼度大小,當天必須灌,一定不要過夜。

8、地膜覆蓋:地膜寬度不小於90cm,用細土壓實;在煙苗上方劃開地膜,掏出煙苗後,將苗四周的地膜開口處用土壓緊封。移栽後3—5天查苗補缺,7天前達到全苗。

9、病蟲害防治

移栽後如仍有土蠶,可用安綠寶或敵百蟲或敵殺死灌窩,如有煙青蟲或斜蚊夜蛾,可用敵百蟲噴霧;如有蚜蟲可用樂果或招芽威噴霧;如防治黑脛病和根黑腐病可在移栽時和移栽後15天用甲霜靈錳鋅灌窩防治;如出現花葉病可用青硝噴霧防治。

10、適時打頂,合理留葉

全田共打頂2次,即:第一朵中心花開放50%時,進行第一次打頂,第一次打頂後7-10天全部打完。單株留可採葉數23—24片。採用人工抹芽或化學抑芽,做到芽不過寸(<3cm)。

11、採收

下部葉:栽後55—60天第一次採腳葉2-3片,相隔5天左右採第二次,下餘部分打頂後25-30天一次性砍收,砍收時間一般在晴天下午3-4點後進行。同時既注意防止太陽灼傷,又要使煙株萎蔫,有利於搬運和調製。

12、科學晾制

採用簡易晾房晾制。杜絕房前屋後掛煙。每種一畝煙必須修30平方米能掛兩層的晾房一個。

a.晾房的修建原則:一是最底層掛煙橫杆離地平面高度不得低於2.5米,層間距2.0米;二是地點必須選在通風向陽,四周無遮檔物(但也不能選在風口處);三是寬度最寬不得超出7米;四是掛煙的方向一定要與風向平行;五是棚身的窗戶面積不能低於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且要分佈均勻開關方便。六是四周用黑色膜遮擋,要求在綿雨時能有效隔絕溼氣對菸葉影響和天晴時防止陽光直射菸葉。

b.合理編煙、裝煙

裝煙:按“上下同裝,密度合理、上下一致”;掛菸葉時同一個晾房的菸葉必須從上到下一次性掛滿,不允許第一次掛上半段或下半段,第二次再掛下餘部份的錯誤作法,掛煙密度不管是用繩子還是用竹杆晾制,每繩或每杆的間距在變黃期不得低於22-25cm。

c.晾制溫溼度:溫度在整個晾制過程中控制在18-35℃範圍內都可獲得理想的晾制效果,相對溼度,凋萎變黃期控制在75-85%內,以通風排溼爲主,保持晾房內空氣新鮮,防止菸葉因溼度過大而腐爛,溼度小時,關閉門窗,縮小竿距或繩距,四周遮陰物加厚保溼,防陽光直接曝曬菸葉。定色期控制在65-70%範圍內,幹筋期控制在45%以下直到乾燥爲止.在定色期和幹莖期主要是防止高溼條件下菸葉回潮過度,使菸葉發生黴變,在預計將發生陰雨時,對處在定色期和幹莖期的葉片已幹煙莖未乾的菸葉,在菸葉還沒有回潮之前,調小繩距,用薄膜密封隔離潮氣,在天氣轉好後再打開正常調製. 當煙梗全乾發硬水份適宜時及時下繩分級扎把。

13、堆積發酵

a、菸葉發酵水分掌握:菸葉含水量爲15-18%(煙把能豎立,煙梗不發軟)。

b、發酵地點:選擇在乾燥清潔、適當通風,能防潮、無煙薰和異味的房屋,最好是木地板屋和樓上堆積發酵。

c、發酵方法:先在離牆壁20-35cm的地面上鋪設薄膜.再在薄膜上鋪4-5cm厚的幹稻草,然後將煙把的葉尖朝內,葉柄朝外,排成長方形或圓形,長度不限,高度1.4-1.7米,上面用草簾覆蓋,適當加壓即成。

d、散熱翻堆:堆積發酵期間,要經常檢查堆內溫度和水分,並觀察菸葉變化,溫度不得超過35℃,如有發熱現象,就應立即翻堆散熱,排溼,如堆內溫度正常,也要每隔5-6天翻堆一次,翻堆時不要在陰雨天進行,防止吸溼回潮。

14、分級扎把及交售

按不同品種、不同色組、不同級別,同一部位、同一級別的菸葉紮成一把,每把25—30片,經預檢後,按所在煙站指定的地點交售。

五、工作計劃進度

1、主要生產環節

1)播種:1月25日—2月6日;

2)出苗期:2月6日—3月1日;

3)間苗、定苗:3月15日—3月30日

4)剪葉、煉苗4月25日—5月10日;

5)整地、施底肥、起壟:4月10日—5月20日;

6)移栽期:田煙4月25日—5月30日;

7)大田管理:5月25日—7月30日;

8)晾房修建與維修;

7)菸葉打頂採收晾制、分級扎把:6月30日—8月30日;

9) 菸葉收購;

2、技術培訓

1)1月中旬採取室內理論培訓和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以現場培訓爲主,對技術員基礎理論知識及漂浮育苗技術現場培訓;

2)整地移栽現場培訓;

3)6月中旬:中耕管理現場培訓;

4)6月下旬:成熟採收和晾制技術培訓;

5)7月上旬:分級扎把及預檢制技術培訓;

xx省公司菸草達州菸草科研所

**年十月二十日

技術方案 篇2

根據……的要求,爲鼓勵廣大員工立足崗位、學技術、鑽業務,積極創先爭優,逐漸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結合建設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爲目的,突出“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在實際工作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工作環境,爲促進公司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二、活動方式

以公司機關部室、基層單位爲具體組織單位,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與開展勞動競賽結合起來,採取集中培訓、在崗培訓、脫產培訓、業務研修、技能競賽、技術比武、師帶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開展到相關部室和基層單位、深入到每位職工中。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戰略的重要途徑;是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推動轉型和提升公司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是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制度,強化激勵。隨着社會的發展,公司將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現有的職工培訓及相關激勵政策,並保證此項活動開展所需經費。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各單位(部門)要廣泛宣傳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公司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政策措施,宣傳技能成才的人才觀。對發現的先進事蹟和典型經驗,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爲技能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總體要求

(一)廣泛動員。爲搞好公司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各單位、部室要廣泛動員和號召廣大職工積極參加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在公司掀起學技術、練本領、比技能、創一流的熱潮,促進企業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注重實效。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要結合本部門、單位的實際出發,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將公司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與日常生產工作相結合,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練什麼精什麼”的原則,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職工,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相應活動,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做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與生產相結合。

(三)突出特色。在活動中,各單位、部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堅持以人爲本,把握職工的實際需求,引導職工學習業務知識、強化技能訓練,不斷提高職業素質和技能水平。

五、活動考覈

爲確保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順利進行,成立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機關部室負責人、基層單位黨政負責人爲本單位(部門)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的第一負責人。

每季度(或半年、年)由活動領導小組對各單位、部門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考覈評比,對考覈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考覈辦法另行制定)

公司工會可根據公司生產情況,每年舉辦一次職工崗位技術比武,總結一年來公司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情況,爲下一年度活動的開展提供依據。

技術方案 篇3

一、運前準備工作

(一)做好物資保障。做好交通運輸工具的檢測維護,保證運力充足,優先選擇安全技術狀況良好的交通運輸工具投入運營。爲客運站場、交通運輸工具工作人員配備消毒劑、手持體溫檢測儀。

(二)強化人員培訓。加強客運場站、交通運輸工具消毒、通風等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提升一線從業人員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做好乘客信息登記。對乘坐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和客運包車、實行實名制管理的客運船舶、飛機等出行的乘客,相關交通運輸經營者應當通過購票環節申報和掃描二維碼網上申報等方式,採集乘客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聯繫電話等信息。

二、運行中衛生管理

(一)鐵路。

1. 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儘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在火車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3. 增加候車室和旅客列車衛生間等公用設施清洗消毒頻次,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4. 旅客列車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 保障候車室和旅客列車車廂空調系統正常,以最大新風量運行。

6. 乘客、乘務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7. 旅客列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乾嘔等症狀乘客。

8. 旅客列車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9. 在車站電子屏、旅客列車車廂滾動電子屏和廣播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二)道路客運。

1. 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包車團組人數限制,控制乘客數量,儘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汽車客運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汽車客運站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3. 增加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

4. 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 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若使用空調系統,應當增加清洗消毒頻次。適當提高進入服務區停車休息的頻次,對客車進行通風換氣。

6. 乘客、乘務員和駕駛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7. 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將車廂後兩排設置爲應急區域,使用簡易窗簾(蓋布)遮擋,臨時隔離出現發熱、乾嘔等症狀乘客。

8. 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9. 在汽車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三)水路客運。

1. 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儘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客運碼頭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客運碼頭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3. 客運碼頭增加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保持排風系統正常運行,定期對座椅等公用設施消毒。

4. 有條件的船舶,可在內部諮詢臺或服務檯配備速幹手消毒劑;船舶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船艙、駕駛臺等重要場所表面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 船舶行駛過程中,應當使用最大通風量;氣溫適合的,建議船艙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 乘客、船舶工作人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7. 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8. 船舶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乾嘔等症狀乘客。

9. 船舶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10. 在客運碼頭和船舶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四)民航。

1. 如條件允許,在乘客值機時,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2. 在機場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港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3. 在值機櫃臺配備速幹手消毒劑。

4. 增加客艙乘客經常接觸的客艙內物體表面、盥洗室等公用設施擦拭清潔消毒頻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當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 檢修保障候機廳和機艙空調系統正常,加強空氣流通。航空器飛行過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強通風;地面運行期間,使用APU系統的氣源進行通氣。

6. 客艙乘務員佩戴口罩,可攜帶含醇類消毒溼巾。乘客佩戴口罩,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7. 通過控制登機時間減少乘客在客艙等待時間。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8. 機艙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後艙設置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乾嘔等症狀乘客。條件允許時,對發熱乘客原座位周圍前後左右排的乘客配發口罩,並禁止各艙位間人員流動。

9. 對乘客嘔吐等狀況,必要時使用機載防疫包,按程序進行操作。

10. 在候站樓電子屏、航空器客艙和座椅後面液晶屏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五)城市公共汽電車。

1. 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2. 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若使用空調系統,應當增加清洗消毒頻次。

3. 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

4. 乘客、乘務員和駕駛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5. 車輛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6. 在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六)城市軌道交通。

1. 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2. 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當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3. 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站廳衛生間等公用設施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配備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4. 列車每次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

5. 加強設備巡檢,保障站臺和列車車廂通風系統正常運行。

6. 乘客、與乘客接觸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人員佩戴口罩,乘客保持安靜、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7. 城市軌道交通站宜配備消毒劑,站內或到站列車上的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8. 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廳和列車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七)出租汽車。

1. 車輛每日出行載客前應當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

2. 司機攜帶含醇類消毒溼巾,增加車門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頻次。

3. 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

4. 司機佩戴口罩,提醒車上的乘客佩戴口罩並減少交流,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5. 車輛宜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時,採用消毒劑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嘔吐物並使用消毒劑進行物體表面消毒處理。

6. 通過車載廣播、汽車座椅背面張貼宣傳海報或提示性標語等方式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技術方案 篇4

一、區域基本情況

醫院屬於特殊環境,對蟲害控制工作的效果要求較高,工作過程也應對安全、氣味、環境、和減少對病患人員及醫護人員工作干擾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

二、總體工作計劃

根據上述情況分析,我們認爲對於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的工作,應引入有害生物管理的'理念,確立以蟲情監測爲依據,先期預防爲基礎,結合定期殺滅,局部臨時性處理的工作原則。

1.建立蟲情監測體系:由雙方人員共同定期採用詢查法或器械調查法進行密度監測,根據密度變化隨時調整作業方法。

2.分區域設計方案:在進一步調查的基礎上,對各功能區域設計具體的防治方案。

3.重視外環境和孳生地的管理與控制。

4.根據季節和蟲情變化,定期進行大面積蟲害處理作業。

5.根據特殊情況(氣候或蟲情突變等情況)進行臨時性應急殺滅處理。

6.合理用藥,有計劃的輪換用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

7.建立完整的書面客戶檔案,以利於以後工作的開展。

三、蟲害調查及控制方案

(一)蟑螂防制方案:

據調查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內存在的蟑螂爲德國小蠊,是現代城市主要害蟲之一,其繁殖週期短、繁殖率高、生存適應能力強、食性雜,危害程度以及殺滅控制難度遠大於老鼠,是目前城市首要的衛生害蟲,一但被侵入很難根除,其危害主要在於傳播疾病,同時會給醫院帶來負面影響。對醫院帶來的風險隱患主要有:

1.蟑螂是多種病媒的傳播體和致敏源,其肢體、糞便和身體上的灰塵等極易導致哮喘、鼻炎、皮炎等過敏性反應。其在室內孳生危害會給醫院內的醫護人員、病患者帶來極大的健康安全隱患。

2.蟑螂隨處出沒,極易導致病患人員及醫護人員對於本醫院衛生、管理等的投訴、反感和負面傳播,給醫院的信譽蒙上陰影。

3.蟑螂防制不力,會導致病患人員及醫護人員牢騷滿腹,工作效率降低,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

4.蟑螂防制效果不理想,也必然會收到衛生執法部門的相關警示、公告和處罰,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二)醫院環境特點:

1、醫院的環境結構給蟑螂防制方法帶來一定侷限性:尤其是病房、藥房、醫務室、手術室等地因安全因素,無法採取常規的蟑螂防制措施(化學藥物的滯留噴灑、粉劑、燻蒸等),容易留下處理死角,造成防制效果不理想,蟑螂反彈頻繁的現象。

2、醫院的部分地方基本衛生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醫護及病房區域的食源和水源極其豐富,而有些衛生死角無法及時清理,宜於蟑螂的快速繁殖。因此,醫院的蟑螂危害已經日益嚴重。

(三)滅蟑方法:

1開荒控制消殺

前期對全院採取一次大規模的蟑螂控制消殺,將醫院公共區域原有的蟑螂,貨物及其他物料中夾帶的蟑螂利用3-5天的時間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清剿殺滅;經過開荒作業將蟑密度降低至每平米85%以下。同時,使用有長效預防的藥品進行處理,防止蟑螂反彈。

2長期控制

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學藥物方法、燻蒸法等方法。

(1)對醫院定期檢查,定期使用物理滅蟑法,確保蟑螂密度維持在較低水平,對無蟑區域預防性投藥處理。

(2)各種管道井、地溝和地漏是有蟑螂繁殖和越冬的場所、遷徙的通道。我公司會定期選用性能先進的進口熱煙霧機進行加強處理。冬春季加強殺滅其越冬成蟲和蟲卵。

3 環境治理(由我方指導,需院方配合):

環境治理是防止蟑螂攜入、生存、棲息、繁殖的關鍵策略,是所有蟑螂防制方案的前提條件:

(1)打掃衛生,除重視每天清掃衛生外,加強邊角縫隙等死角清理將會減少蟑螂的生存環境,嚴格控制食物和水源。

(2)要制定嚴格的衛生制度,保證所有物品都按要求存放,不隨便亂丟亂放,垃圾要日產日清,下水道要保持暢通,道口必須加網蓋。

(3)病房及醫護人員休息室區域每天晚上清理儲物櫃面、地面,不留食物殘屑。

(4)牆壁、天花板、門窗框孔洞縫隙及時修補。

(5)藥房、庫房所有物品堆放整齊,定期整理保持通風乾燥。

(二)鼠類防制方案:

1. 鼠種:根據我公司掌握的情況,該地鼠種是小家鼠,褐家鼠小家鼠形體小,可隨傢俱、雜物、交通工具、等遷入,有很強的繁殖能力,生活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警覺性強,有明顯的新物反應,是最難控制的一種家棲鼠。褐家鼠有很強的適應和繁殖能力,警覺性強,有明顯的新物反應,是最難控制的一種家棲鼠,其飲水量很大,每天須飲水10毫升以上;其食量也大,每天須進食20克食物。所以,控制褐家鼠首先應嚴格控制水源尤其是隱性水源,如及時清空空調接水盤、管好飲料類食品等。針對褐家鼠的毒餌應採用含水分較高的新鮮餌料,嚴格控制鼠類食源也是褐家鼠控制的基本要求。

2.周邊鼠情:建築物本身會對周邊鼠類產生很強的吸引力,滅鼠後建築物內部會形成鼠類真空環境,增加了對周邊鼠類的吸納力,如何減少周邊鼠類的遷入、防止鼠密度反彈也是滅鼠的重點工作。

2.滅鼠的原則

(1)徹底、連片殺滅

鼠類繁殖快,其數量增長呈“S”型,只要保持一定的數量,就會很快地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故必須徹底殺滅。

(2)連續殺滅

鼠類繁殖快,又能從外面遷移來,即使一次殺滅比較徹底,仍能很快繁殖起來,故只有經常連續不斷地殺滅,才能保持鼠類數量的低水平。

(3)因地、因時選擇滅鼠時機和方法

每種鼠有其自己的生態特點,每種滅鼠方法對其效果往往有較大的差別,不同的季節也有明顯的變化,不同地區的同一鼠種和鼠密度高和低時生態上也有差異,故需要了解上述特點的情況下,採取最有效的滅鼠措施。

(4)交替使用滅鼠藥物和方法

由於鼠類的適應性很強,對每種滅鼠藥物和方法,幾乎均能很快適應,應以藥物和器械方法的多變克服其適應性。

(5)重視防鼠

鼠類的數量受棲息地和食物等條件的制約,破壞老鼠適宜的棲息環境,斷絕鼠糧,對控制鼠的數量有積極意義。另外,做好防鼠設施可有效的減少鼠的危害。

3.滅鼠方法

1.主要運用生態滅鼠方法:封堵鼠道、斷絕鼠類水源和食源,並配以物理滅鼠方法:粘鼠板、鼠籠、捕鼠夾。作業前進行鼠密度檢測,如密度超過15%,則首選化學滅鼠。

2.地溝(包括室外地溝)投放蠟丸鼠藥,同時定期用熱煙霧薰殺、驅趕地溝內鼠類。

3.在鼠密度達標後,由我方專家指導貴方物業工程部門進行堵洞、抹縫工作。

4.建立鼠情報告制度,在定期檢查、處理的基礎上隨時掌握、處理新發鼠害。滅鼠方法

5.每月由我公司專業作業技術人員對防鼠設施進行一次檢查,做好記錄並及時更換損壞設施,補充或更換鼠板、鼠籠----即檢查維護。並做好記錄,爲下次控制做準備。

6.建立鼠情報告制度,在定期檢查、處理的基礎上隨時掌握、處理新發鼠害,尤其是突發鼠患和反彈鼠害。

7.在進行鼠害治理工作的同時,可由我方專家不定期的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簡單的防鼠知識培訓,提高大家的滅鼠、防鼠知識,爲以後長期控制鼠害打下良好基礎。

(三)蠅、蚊類控制方案

建築物內很少有飛蟲的孳生地,在建築物內所看到的蠅類都是通過門窗從外界飛入的。室內的蚊、蚋、蠓及蛾類,可在地溝、空調接水盤、室內植物或地漏處孳生繁殖。但進入室內的,主要來源還是由室外飛入的。我們不提倡在建築內部頻繁用藥,把節約下來的藥品費用投入到防止飛蟲進入上更爲科學合理。具體措施如下:

1.建立害蟲控制組織機構,由物業管理部門系統負責。

2.建築物大門處加裝風幕機並定期檢測風幕機的風速及風速的角度。

3.室內合理設置滅蠅燈並定期檢查滅蠅燈的輻照強度。輻照強度不達標時應及時更換燈管。

4.把滅蠅燈納入監測體系,定時、定點清理記錄滅蠅燈托盤中蟲屍的種類和數量,以便了解蟲口密度。在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還可以反向查找飛蟲進入的通道,及時補漏。

5.室內合理懸掛粘蠅紙,放置滅蠅誘餌。

6.窗戶、排風扇等通向室外的部位加裝細窗紗並定期檢查維護。

7.定期檢查天空調接水盤、室內植物及各種地漏,如有蚊蟲孳生的跡象就應提前進行相應的處理。

8.定期檢查管道井和管線通道,並進行預防性處理。

9.定期檢查室外害蟲孳生地並清理、記錄。爲降低成本加強效果,重點部位可每週噴藥兩次。

10.定期檢查防飛蟲設施並維修、記錄。

11.室外和外牆大面積噴灑滅飛蟲藥。

12. 室內可選用質量較好的滅飛蟲藥做滯留噴灑,但每月不應超過一次。飛蟲多時可用超低容量噴霧處理。

13.垃圾日產日清,垃圾站每天都應打掃乾淨,由酒店保潔人員做噴藥處理。

14.室外的管道井、地溝等處定期採用熱煙霧結合滯留噴灑進行處理,有積水的部位投放滅幼顆粒。室內則定期以超低容量噴霧結合滯留噴灑的方法進行處理,有積水的部位同樣投放滅幼顆粒進行處理。

四、延伸服務

1.由西寧繼軍生態治理有限公司專家不定期的對相關工作人員(採購員、庫管員、裝修監理、醫護人員)進行鼠類、蟑螂預防控制知識培訓,提高大家的滅蟑、防蟑防鼠意識,爲以後長期控制鼠蟑打下良好基礎;

2.爲醫院提供大宗設備及藥品驗場服務,對從有蟑害地區所購物品進行仔細檢查,做好防蟲工作。

3.建立蟑情彙報制度,對發現的不明昆蟲留樣並及時通知我公司做進一步的鑑定;

4.建立蟲情預警機制,對蟑螂可能進入建築的途徑進行預測、分析,必要時提前進行預防性處理。

5.定期監測跟蹤,由於每天都存在大量的物品出入,蟑螂極易被攜帶到醫院內,我公司會安排專人定時定地進行監測並作細緻的監測記錄,及時對於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問題癥結,提出解決方案。

鼠蟑控制是一項長期工作,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難度會加大。所以不能單一用藥,或隨意加大藥量,防止只圖眼前效果,造成以後難以控制的局面。

鼠蟑作業模式及費用結構

模式一(鼠蟑類綜合防制):開荒消殺+6次集中控制+6次檢查維護+2次臨時性消殺。鼠蟑螂類密度標準高於國家愛衛會標準1.5倍。一年費用約160000元。

模式二(鼠蟑類綜合治理):開荒消殺+4次集中控制+8次檢查維護+1次臨時性消殺。鼠蟑螂類密度達到國家愛衛會標準。一年費用約150000元。

蚊蠅作業模式及費用結構

模式一(季節性消殺):每年5-10月每月一次性消殺,密度達到國家愛衛會標準。全年費用約80000元。

模式二(單次性消殺):全樓單次性消殺,由院方自行選擇次數,短期內蚊蠅密度較低,一次費用約15000元。

技術方案 篇5

一、評價的目的

評價是教育和教學活動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對教育和教學活動具有極強的導向作用。由於受傳統的以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爲核心的智力觀念的影響,傳統教育把學科分數和升學率作爲評價教育質量的主要標準,忽視了學生其他多方面的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我們就應該樹立多種多樣的評價觀,通過多種渠道、採取多種形式、在多種不同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景下進行的、確實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出初步的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的能力的評價。

中央教研所張家全教授對評價有過精闢的論述,他說“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改善過程”,“評價要與人爲善,立足一個‘幫’字” 。一個評價活動不僅是前一個學習過程的結束,更重要的是又一個新的學習過程的開始。後一個學習過程的開始決不是前一個學習過程的重複,而是質量更高的一個學習過程。這就是“評價的核心目的爲改善過程” 現代先進的評價方法就要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這就是現代先進的評價方法的功能。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信息技術教學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評價可以是多角度的,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基礎知識的接受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自信心、創新意識、審美等方面的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

二、評價原則

國小信息技術課實施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我遵循了以下原則。

“公平原則”。在信息技術課學生學習自我評價過程中遵循“公平原則”。在課堂上老師講授知識後一般由學生開始上機操作,不管是誰,只要完成操作,就可以給自己打滿分。

“優先原則”。同時採取誰完成的又好又快,通過同學互檢確認,在評價表中表揚一項加分。用於激勵計算機能力強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互幫原則”。根據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有的學生完成操作有困難,提倡互相幫助,對被幫助的學生,如果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操作,同樣可以得滿分,幫助的學生可以在評價表中幫助一項加分。互相幫助,互助互利。這個原則調動了後進學生和先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現實原則”。信息技術課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整個過程,都要求根據當堂現實的學習情況來進行自我評價,不允許當堂不評課後補評。

“誠信原則”。信息技術課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整個過程,雖然是當堂自我評價,學生也可以互相監督,但是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在自我評價過程中,要事實求是,不要虛報成績。

“全面原則” 信息技術課學生學習自我評價整個過程,不僅對每一項計算機操作進行評價,學生每一堂課結束前對自己的本堂課的學習態度、課堂紀律進行自評。

技術方案 篇6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輔修專業培養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輔修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可獲得以下幾方面知識、能力和素質:

1、掌握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礎知識;

2、掌握生物技術方面的基本實驗技能;

3、具有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產品研發、生產、管理的能力;

4、瞭解與生物產業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通過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具備良好的生物技術專業素質。

三、課程設置

本輔修專業設置課程包括:生命科學導論、基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發酵工程、生物技術檢測(含儀器分析)、污水處理工程、植物組織及細胞培養、食用菌栽培學。

四、課程簡介

1、 生命科學概論:

主要介紹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及成果應用,從不同側面反映生命科學與其他學科間的交融。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學基礎知識、生命科學對人類的影響、生命的物質基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細胞與克隆技術、遺傳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微生物與人類的健康、神經科學、生物鐘與生物信息傳遞、生態環境與人口資源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拓展視野,豐富生命科學知識。

2、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生物科學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主要介紹和要求學生掌握以下幾方面內容:

(1)生物大分子的結構、主要理化性質,並在分子水平上闡述其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2)物質代謝的代謝變化,重點闡述主要代謝途徑、生物氧化與能量轉換、代謝途徑間的聯繫以及代謝調節原理及規律;

(3)闡明遺傳學中心法則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複製、RNA轉錄及翻譯;

(4)學習糖類、脂類、核酸和蛋白質的提取分離、定性鑑定或定量測定的方法;掌握離心法、分光光度法、層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實驗技術。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羅紀盛等修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參考書目:

《普通生物化學》(第四版),鄭集,陳均輝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物化學》(第三版),王鏡巖,朱聖庚,徐長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T. McKee; J. R. McKee,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學出版社,20xx年;

Instant Notes in Biochemistry, B. D. Hames, N. M. Hooper & J. D. Houghton,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學出版社,1999年。

3、微生物學及實驗: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爲生物學各專業本科生的必修基礎課。通過學習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生化、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生態分佈、傳染免疫、分類鑑定以及微生物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係及其多樣性,在工、農、醫等方面的應用,瞭解該學科的發展前沿、熱點和問題,使學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瞭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爲學生今後的學習及工作實踐打下寬厚的基礎。

微生物學實驗是生物學重要的基礎課之一,特別是隨着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與拓寬,微生物學方法與技術顯得尤爲重要。此外,醫學、農學、林學等學科,甚至地質學、太空學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與技術。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學方法與技術,對其它很多學科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無菌操作技能和無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學實驗中最重要的內容。微生物學實驗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研究與應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與技術,包括經典的、常規的、以及現代的方法與技術,使學生具有適應於從事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際生產應用的微生物學實驗技能。

使用教材:

《微生物學教程》,周德慶,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生物技術檢測

《生物技術檢測》是生物科學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本課程是以分析方法爲系統,藉助於專用儀器,綜合應用已學過的有關學科知識,通過實驗,加深、鞏固對本課程理論內容的理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與生物檢測相關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生物檢測分析方法及分析數據的處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

(1)色譜技術及其在生物科學中的應用;

(2)光譜技術及其在生物科學中的應用;

(3)電化學技術及其在生物科學中的應用;

(4)生物技術檢測的實驗研究方法及基本儀器的使用。

使用教材:

《儀器分析》(第三版),朱明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參考書目:

《生物物理學》,趙南明,周海夢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第二版),張龍翔,張庭芳,李令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植物組織及細胞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是一項以細胞全能性爲理論基礎的無性繁殖技術,以植物組織和細胞的離體操作爲基礎的實驗性學科,是舉世矚目的現代生物技術之一。它應用無菌操作方法培養植物的一個離體器官、組織或細胞,加速繁殖植物個體,或獲得有用物質等。本課程主要介紹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基本原理、設備、方法和應用,以實用爲目的,使學生在瞭解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實際操作技術。通過學習,學生將掌握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理論,掌握開展離體培養克隆植物的基本技能。

理論學習的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技術、植物組織器官培養、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細胞培養、種質離體保存、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工廠化生產、藥用植物的組織培養與工廠化生產、果樹與蔬菜的組織培養技術、園林及觀賞植物的組織培養等。

實驗操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基的配製與滅菌;愈傷組織的誘導與分化;莖段的組織培養;植物細胞懸浮培養; 葉的組織培養等。

6、發酵工程

本課程主要講授微生物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產工藝及產品舉例等部分。內容包括菌種的特徵和選育,培養基的特性和選擇,發酵工藝的控制,雜菌的防治和產品分離提純工藝的控制等內容,爲生物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微生物發酵工程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涉及到數學、化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原理等多個學科,基礎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同時要求基礎理論和生產時間密切結合。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將要按照微生物發酵生產的全過程闡明各個階段、各種產品生產的原理和技術,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又重點突出生產的工藝操作和控制技術等實際問題。因此,該課程需要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配合實驗的實踐環節,也要求學生建立實際生產的概念,在實踐中鞏固本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利用實驗、參觀、實習、社會實踐等機會,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將會縮短理論與生產實踐的距離,建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概念和能力,動手能力也將有所提高。

推薦教材:賀小賢編著,《生物工藝原理》.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xx

曹軍衛,馬輝文,張甲耀編著.《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俞俊棠主編. 《生物工藝學》.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1

7、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生物技術輔修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水的資源特性,水體污染的特性,污染指標和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徑及方法,各種廢水處理工藝的基本原理,主要設備的選型和構築物設計計算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污水處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工藝和及有關設備的技術性能,熟悉有關設計計算、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方面的知識,瞭解有關處理系統的管網設計、施工、維護運行方面的知識。由於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因此必須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並重,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應用技能並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能迅速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同時具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運行、管理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高廷耀、顧國維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訂版 張希衡編 冶金工業出版社

《水處理工程》 顧夏聲編 清華人學出版社

《水污染治理工程》 黃銘榮編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 胡亨魁編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8、食用菌栽培學

本課程是在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等相關學科基礎上形成的綜合性應用學科。食用菌栽培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新興實用技術課程。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利於改善人類的膳食結構、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人類餐桌上的健康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每餐合理飲食結構應是“一葷一素一菌”,其中的“菌”指的就是食用菌。因此,近十年來, 國內外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相當迅速,食用菌生產、加工在我國已然形成獨立的新興產業並開始步入工業化生產階段。瞭解和掌握食用菌學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對於將來從事相關技術工作和服務社會生產具有實踐意義。

本課程重視學生的實際應用和操作能力培養。課程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部分,比例大體爲:1:1。理論教學包括:食用菌基礎知識、商業化栽培技術工藝和食用菌病蟲害防治和加工保鮮技術三部分內容。實驗教學重點加強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培養,使學生掌握食用菌制種技術、菌種分離與保藏技術,能夠進行常規的食用菌栽培工藝操作。

本課程的目的:使學生理解有關食用菌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常見食用菌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理化環境條件及栽培管理方法,掌握食用菌栽培過程及加工的多種基本操作技術,並且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具備在實踐應用中控制生產、服務科研和改造創新的專業基本能力和素質。

五、學分要求

最低學分要求爲25學分。

技術方案 篇7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會同有關專家分析預測,20xx年全國玉米病蟲害發生重於常年,東北、華北地區玉米螟、粘蟲、地下害蟲、大斑病爲害重,黃淮海地區玉米螟、棉鈴蟲、二點委夜蛾、褐斑病發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區棉鈴蟲、蚜蟲、葉蟎、粘蟲、小斑病發生普遍,預計發生面積10.8億畝次。爲做好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90%以上,病蟲害總體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6%以上。進一步擴大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面積。

二、防控策略

針對玉米不同種植區域和生育期的重點病蟲害,優先選用抗耐病蟲品種,以綠色防控技術爲支撐,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突出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實施秸稈粉碎還田、種子處理、苗期病蟲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後期病蟲防治技術,實現節本增效,保障玉米生產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區域防控重點

1.北方春播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地下害蟲、二、三代黏蟲、大斑病、莖腐病、玉米線蟲矮化病、灰斑病。

2.黃淮海夏播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棉鈴蟲、二代黏蟲、玉米蚜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莖腐病、南方鏽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小斑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蟲、紋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區:重點防控地下害蟲、玉米蚜蟲、葉蟎、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莖腐病和大斑病。

(二)主要病蟲防治技術措施

1.玉米螟: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越冬代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末期噴灑蘇雲金桿菌製劑,或用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與甲維鹽復配噴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

2.地下害蟲及薊馬、蚜蟲、灰飛蝨等苗期害蟲:利用噻蟲嗪、溴氰蟲酰胺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

3.根腐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等:選用抗病品種。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懸浮種衣劑或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種衣劑進行種子處理。

4.玉米葉斑類病害: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在玉米心葉末期,噴施苯醚甲環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岡黴素A等藥劑,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褐斑病重發區在玉米8至10葉期用藥防治。與蕓薹素內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

5.玉米紋枯病: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密植。發病初期可剝除莖基部發病葉鞘,結合噴施井岡黴素A等生物農藥,或菌核淨、烯唑醇、代森錳鋅等藥劑,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

6.玉米蚜蟲:玉米抽雄期,蚜蟲盛發初期噴施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等藥劑。

7.玉米葉蟎:及時清除田邊地頭雜草。點片發生時,選用噠蟎靈、噻蟎酮、克蟎特、阿維菌素等噴霧,重點噴灑田塊周邊玉米中下部葉背及地頭雜草。

8. 棉鈴蟲:產卵初期釋放螟黃赤眼蜂滅卵,或卵孵化盛期噴灑蘇雲金桿菌製劑、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

9. 二點委夜蛾:深耕冬閒田,播前滅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藥劑防治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等,可採用噴霧、毒餌誘殺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專業化統防統治主推技術

(一)秸稈處理、深耕滅茬技術。採取秸稈粉碎還田、深耕土壤、播前滅茬,破壞病蟲適生場所,壓低病蟲源基數。

(二)成蟲誘殺技術。在害蟲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誘殺,對玉米螟越冬代成蟲可結合性誘劑誘殺。

(三)種子處理技術。根據地下害蟲、土傳病害和苗期病蟲害種類,選擇適宜的種衣劑實施種子統一包衣。

(四)苗期害蟲防治技術。根據苗期二代黏蟲、薊馬、灰飛蝨、甜菜夜蛾、棉鈴蟲的發生情況,選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噴霧防治。使用煙嘧磺隆除草劑的地塊,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以免發生藥害。

(五)中後期病蟲防治技術。心葉末期,統一噴灑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製劑防治玉米螟幼蟲;根據中後期葉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害蟲的發生情況,混噴殺蟲劑和殺菌劑,控制後期葉斑病和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病蟲。推廣使用高稈作物噴霧機和飛防技術,提升中後期防控作業能力。

(六)赤眼蜂防蟲技術。在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等害蟲產卵初期至卵盛期,每畝放蜂1.5萬至2萬頭,每畝設置3個至5個釋放點,分兩次統一釋放。不同地區應選用當地優勢蜂種,提高防效。

技術方案 篇8

摘要:湛江赤坎水廠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對落後工藝進行技術改造,使之達到可靠、優質、高效的要求,使技術落後的水廠變爲自動化控制的現代水廠。

關鍵詞:水廠自動化 雙閥濾池 泵房

該水廠始建於1971年,水源爲赤坎水庫,經四次擴建後,供水能力達10×104 m3/d。生產工藝除第4次擴建採用孔室反應—斜管沉澱—雙閥濾池外,其餘均爲脈衝澄清池—虹吸濾池。全廠形成五個系列,佈局紊亂,管理困難,投藥及水泵運行完全由人工控制,設備和工藝都很落後。80年代以來,水庫污染日益加劇,原水富營養化嚴重,藻類大量繁殖,水質已下降爲Ⅲ、Ⅳ類,水廠出水水質大多達不到國家標準,水量也不能滿足該區人口和經濟發展的需要。1995年市政府決定對該廠進行擴建改造,要求工程完成後達到可靠(不間斷供水)、優質(出廠水質可比項目達到歐盟標準)、高效(物耗低)的目的。

1 擴建改造總體方案

工程總規模爲20×104 m3/d,由三部分組成:

① 引水工程:從7.4km外的青年運河干渠直接引入運河水(水質爲Ⅱ類),避開水庫的污染。

② 擴建工程:把原第1、2、3、4系列的建(構)築物全部拆除,清理出場地,新建生產能力爲15×104m3/d的網格反應池、平流沉澱池、V型濾池和清水池(迭合在沉澱池之下),加藥消毒則按20×104m3/d建設。

③ 改造工程:新系列投產之後,對原第5系列的反應、沉澱、過濾池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並使其達到自動化控制的要求。原一、二級泵房在第4次擴建時已按20×104m3/d設計,在擴建工程的同時對其進行自動化改造。鑑於原設計存在一些問題,爲使其水質與新建系列一致,改造後按5×104m3/d運行。

水廠擴建和改造兩部分的實際投資爲7 500萬元人民幣,其中引進外國設備技術17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 430萬元)。該廠投入自動化運行一年多的實踐表明,工程達到可靠、優質、高效的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2 實現水廠自動化

水廠自動化的主要目的不是節省勞動力,而是實現可靠、優質、高效的保證。生產過程的自動檢測、調整、控制和事故報警可保證設備在規定狀態下運行,防範事故於未然,實現不間斷的可靠供水;投藥、過濾、消毒等工藝過程實施閉環控制,可以隨着水量、水質的變化及時調整工藝參數,保證出水水質達標;出廠水壓自動調整,能保證穩定的服務水壓,減少爆管和漏失水量;生產過程的優化運行大大減少了水、氣、電和各種藥劑的浪費,達到低耗高效。

根據水廠各車間(站)地域分佈集中、對響應時間和控制精度要求較低的特點,選擇了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組網容易、價格便宜的PC+PLC系統,採取機旁、車間(站)及中央控制室三級控制方式。中央控制室和原水泵房子站、加藥間子站、新濾池子站、舊濾池子站、清水泵房子站等5個分控站組成一個控制網絡。每個子站配一臺PLC,既可控制站內設備,又可與其它子站通訊,中央控制室負責全廠設備統一控制、調動。

① 濾池控制PLC:傳統V型濾池是每格濾池用一臺PLC控制運行,再用一臺公共PLC控制整組濾池的反衝洗(分佈式)。現在採用集中控制,一臺PLC不僅控制各格濾池運行,也同時控制整組濾池反衝洗,既簡化結構,又節省投資。

② 濾池控制閥門:氣動蝶閥需要一套壓縮空氣系統和配氣系統作爲動力氣源。電動蝶閥則很簡單,但啓閉時間長(約100 s),導致反衝洗耗時增大。故在條件許可情況下采用氣動蝶閥較好。

③ 濾池進水閥門:傳統V型濾池使用閘板閥。該閥價格較高、密封性較差且不美觀。用可調蝶閥代替。

④ SCD:由於加藥間已有PLC統一控制,故可選用4200型代替價格較高的5200型,但一定要帶自清洗裝置,以便定時對探頭進行清洗。

⑤ 投礬隔膜泵:新型橡膠隔膜泵的連桿與隔膜之間採用軟接觸,比舊型號的硬接觸大大延長了壽命。電機的頻率和泵的衝程則分別由原水流量和SC值閉環控制。

⑥ 石灰投加系統:投加石灰粉塵大,勞動條件差,灰渣多,易堵塞泵體和管路。溼式投加比干式投加減少粉塵,貯鬥進料部分選用國外密封式倒袋機,可大大減少粉塵,石灰乳投加用偏心螺桿泵,另加清水沖洗系統(停泵時用)防止泵體堵塞,輸送管道採用PVC軟管(拐彎部分用不鏽鋼彎頭)可減少堵塞便於清通,石灰乳投加量通過原水流量和pH值閉環控制。

⑦ 流量計:就水廠計量而言,電磁流量計(±0.5%)、超聲波流量計(±1%~±2%)均可滿足要求。在滿足直管段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小口徑用電磁流量計,大口徑用超聲波流量計。舊式超聲波流量計用模擬信號處理技術,抗環境干擾能力弱,輸出信號不穩定,流量曲線頻繁上下顫動,既影響計量又影響投藥控制,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有效地彌補了上述缺陷。

⑧ 壓差計:濾池的水頭一般在30 kPa以內且較穩定。但氣水反衝洗時瞬間衝擊壓力可達此值的數倍,容易導致壓差計內密封圈泄漏和傳感器膜片損壞。選用EPDM(乙丙三鉛橡膠)密封圈、不鏽鋼膜片比FPM(氟橡膠)密封圈、瓷質膜片耐用。此外,壓差計價格昂貴,也可用普通壓力計代替(與濾池池面的水位計共同工作)。

⑨ 儀表:測定加藥後水質參數儀表的取樣點既要設置於藥劑與水充分混合後,又要儘量縮短水樣的滯後時間。原水投礬後,其流動電流值時間效應十分明顯,故應在緊靠充分混合點處取樣,並儘可能縮短取樣點至傳感器之間的採樣管長度,削弱時間效應的影響,提高測定、控制的靈敏度。但各水質監測儀表的位置又不宜太分散,可按現場情況適當集中以便日常管理。取樣管口應插入管道內1/4直徑處。不同量程的超聲波水位計,由於聲波頻率不同而要求不同的盲區,故要把其探頭安裝在最高水位之上的相應距離處。

⑩ 壓縮空氣配氣系統:空壓機的使用壽命與其累計工作時間和啓動頻度有關。減少配氣系統的泄漏可延長空壓機的壽命。絲扣連接的鍍鋅管氣密性差,用無縫鋼管(管件之間電焊焊接)和優質氣閥組成的配氣系統可大大減少泄漏。

3 老系列改造

新系列投產後,對原有的第5系列進行必要的改造,使其出水水質能與新的要求相適應,運行控制實現自動化。

3.1 雙閥濾池

雙閥指反衝洗進水閥(氣動蝶閥)和進水鴨舌閥,過濾用鐘罩式虹吸管和恆水位器控制。進水鴨舌閥要求反衝排水槽高置(槽頂至砂面達1.55m),導致反衝耗水量大,稍大的污泥塊很難排出,在濾層內形成泥球。該閥本身密封性甚差,反衝時依然有大量待濾水進入濾池排掉,虹吸鐘罩在濾池停運後重新啓動困難。管廊設計不合理,反衝進水管頂到管廊樓板底只有1.45 m(至樑底只有0.75m),通風透光差,陰暗潮溼,安裝、維修不便,實現自動化也比較困難,所以對該池進行了比較大的改造。

① 爲提高反衝效果、節約沖洗用水,池型由雙閥濾池改爲氣水反衝洗濾池;沖洗強度按V型濾池不膨脹沖洗要求,即qa=15 L/(m2.s),qw=5 L/(m2.s);濾料由非均粒石英砂改爲均粒石英砂(d=0.8~1.2mm,L=950mm);濾板由陶瓷濾磚改爲長柄濾頭濾板。

② 取消原反洗水槽,並按不膨脹沖洗的要求重新建造;用閘板閥代替原進水鴨舌閥。

③ 用可調蝶閥代替原出水虹吸管;排水槽重新分格,並新設排水蝶閥;降低反衝進水管高度,拆除原管廊樓板,使整個管廊變得通暢、光鮮、明亮。

④ 在濾池一端新建反衝泵、鼓風機房(二樓作濾池控制室)。

3.2 一、二級泵房改造

泵房改造採用集中控制方案,一、二級泵房各設一個PLC分控站。改造後的一、二級泵房控制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① 啓動水泵前能根據一、二級泵房吸水井的水位,自動判斷是否需要啓動真空系統,如需啓動則可自動完成整個抽真空過程。

② 每臺機組在啓動和運行過程中,能實時監測電機的三相電流是否平衡、是否過載運行、是否缺相運行、是否空載運行,並根據運行情況自動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報警或停機。

③ 二級泵房變頻調速系統通過PLC調節電機轉速,保證出廠水壓穩定在設定範圍之內。

要實現泵房全自動控制,從程序設計的角度而言是完全可能的。關鍵是要增加投資更換其真空系統和配電系統,提高可靠性。

老系列改造後的運行情況表明,在出水水質和自動化控制方面,工程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技術方案 篇9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需要1個近三年的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或者6個軟件著作權。

二、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這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三、企業的管理水平: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產項報告;

2.建立研發投入覈算體系;

3.開展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械並具有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研發人員的績效考覈獎勵制度

四、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

1. (必須註冊一年以上的企業)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2.(近三年自主研發或受讓的知識產權)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併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佔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包括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產品必須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範圍內)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

4.(公司科技人員和研發人員需要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指標)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5.(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必須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指標)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6.(研發費用需要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標)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1)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佔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2)同時要求企業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技術方案 篇10

職業教育去國外,學生可以學到比國內更先進的技術,回國後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不過,報考有些專業也要量力而行,因爲收費相對較高,在國外,每年的費用一般在十來萬元。

大專生在中國佔有很大的比例。有兩年及三年制大專生,還有一些自考生、成人大學聯考生、電大或者夜大的學生。由於這些學生學歷較低,勢必使得他們在留學申請中處於劣勢。享譽全球的英國教育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同樣也爲大專生留英獨闢蹊徑。以下,我將對中國大專生留學英國做詳細介紹。

(一) 二年制大專生

留學策略:

1、有5-10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可以讀碩士預科;

2、5年以下工作經驗者,可以讀個別學校專升本課程;

3、在讀或剛畢業的學生(年齡21-23歲),可以申請讀本科課程。

(二) 三年制大專生

a、有至少三年以上工作經驗

留學策略:

可以直接申請部分英國大學的研究生課程。或者申請碩士預科。

b、三年以下工作經驗

留學策略:

達到學校語言要求的學生可以先修英國本科最後一年,或一年碩士預科課程,第二學年正式進入碩士階段學習。一般情況下,此類學生不能申請攻讀MBA學位,因爲簽證時會有一些問題;沒有達到學校語言要求的學生,需先讀語言。

(三) 業餘學習的學生,包括自考、業大、函授

留學策略:

可以申請部分學校的碩士預科課程。

(四)成教學生

留學策略:

三年制大專學生可以申請碩士預科

本科有學位學生可以直接申請碩士課程

TIPS:根據以往的經驗,中國三年大專的學生,由於與本科學生在專業知識上有一定差距,如果直接入讀碩士課程,在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