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彙編15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彙編15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瞭解國際經濟與貿易現狀;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具備經濟分析能力、進出口業務操作能力、國際商務拓展能力或金融投資業務能力;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國際貿易實務、金融投資、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一)綜合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職業素養;

2.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掌握一定的信息處理技術,具備信息處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3.具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樂觀開朗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

(二)專業能力要求

1.具備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方法,分析和預測國際國內經貿形勢,及時把握商機的能力。

2.熟悉進出口業務環節,能正確操作處理外貿業務流程、規範編制各種業務單證;能適應報關、制單、跟單等外貿具體工作。

3.具有較好的專業外語素養,熟悉外貿業務中外文商務電函、文書處理方法,能靈活運用外語進行經濟貿易活動。

4.掌握企業管理原理、會計原理,瞭解現行經濟法律和法規,樹立經濟領域的法制觀念,初步具備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5.掌握資料蒐集、文獻檢索和畢業論文撰寫方法,初步具備本專業領域的研究能力。

6.具備國際商務拓展能力或金融投資業務能力。

(三)能力拓展要求

1。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課程學習、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學科與技能競賽、課外科技創新等活動和實踐,使學生熟悉創業的有關政策,具有良好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

2。通過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素養課程學習、職業技能訓練與考試,使學生初步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

3。通過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和勤工助學等活動,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三、專業方向

1.國際商務

2.金融投資

四、專業能力分析表

五、學制與學分

學制:4年

學分:最低修讀163。0學分,其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不低於24。0學分。

六、畢業與學位授予

畢業條件:學生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完成各教學環節學習,修滿專業規定的最低學分,准予畢業。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七、主幹學科與相近專業

主幹學科:經濟學、管理學

相近專業:金融學、投資學、國際商務

八、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九、教學時間安排總表

注:第8學期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修的形式開課,以讀書筆記計算平時成績,以課程論文、調查報告或課程設計等作爲考覈方式。

十、課程結構體系及學分、學時分配(四號、黑體)

十一、課程的學時、學分及學期安排表(見附表)

十二、主要課程及簡介

1.微觀經濟學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課,是西方經濟學的分支學科,通過學習使學生熟悉並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爲理論、生產者行爲理論、市場理論、生產要素定價理論、市場失靈與政府公共政策等內容,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和經濟直覺,分析和理解現代經濟活動中的一般現象和運動規律,爲學好其他經濟類專業課程提供經濟理論及基礎保證。

專業基礎課,

2.宏觀經濟學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課,是西方經濟學的分支學科,主要介紹國民收入覈算理論、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和波動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當今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特別是認識政府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背景,提高預見這些政策的現實影響的能力,從而爲後續課程的學習和實際工作打好基礎。

3.國際經濟學(雙語)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爲基礎,介紹稀缺的經濟資源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最有效分配的理論,以及各國由此發生的經濟關係中應該採取的政策。其基本理論主要包括古典的國際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生產要素國際流動的理論、匯率決定理論、國際收支調整理論;基本政策主要有對外貿易政策及其福利效應和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內外平衡政策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政策和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基本方法,能夠應用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政策分析某些國際經濟現象。

4.國際貿易理論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結合當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的現狀,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課程的內容做了相應的調整。主要包括考察國際貿易發展狀況的主要概念;國際貿易的地位、作用;國際貿易學說;關稅理論;非關稅措施;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本移動;世界貿易組織幾個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同時,本課程在介紹基本理論基礎和知識的過程中,還注意培養學生結合相關知識和國際貿易發展的現狀,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

5.國際貿易實務

學時:64;學分:3。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是一門研究國際間貨物買賣的有關理論和實際業務的課程,是對外經濟貿易專業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以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爲中心,結合有關的國際慣例和法律詳細介紹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條款,合同的磋商和訂立以及履行、貨款的結算、信用證的開立、不同結算方式的選擇使用、貨物的交付、運輸與保險等各方面的基本環節及相關的知識,並介紹各種傳統的、新型的貿易方式。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較全面系統掌握從事國際貨物買賣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在進出口貿易活動中,既能結合我國實際,又能符合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律傳統。

6.國際金融(雙語)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是一門研究國際間貨幣關係和金融活動的學科。本課程的教學不僅涵蓋了國際金融學科所涉及的基本問題,如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國際儲備、國際貨幣制度、外匯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還特別考慮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相聯繫的部分,如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管理,對外貿易信貸等。

7.國際結算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從貿易和銀行雙重角度介紹信用工具—匯票、本票、支票,結算方式—匯款、託收、信用證、銀行保函及相關的融資方式的一般操作和內容,並重點按照最新修訂的法律和國際慣例介紹有關信用工具、結算方式的法律和慣例方面的規定,使學生從深層次上了解和掌握經貿業務與國際結算業務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基本做法。

8.外貿英語函電(雙語)

學時:48;學分:2。5;考覈方式:考試。

本課程系統介紹外貿英文函電中常用文體的基礎知識,包括各種商業書信格式、常用語句和擬寫技巧。通過對外貿易業務磋商過程中各個環節往來函電實例的介紹,如:建立業務關係、詢盤、報價、推銷、還盤、成交、支付、裝運、保險、索賠等,旨在使外貿專業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適應對外經貿活動的需要,幫助他們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外貿英語函電的格式、專業詞彙、行文方法及文體特點,提高學生在外貿業務活動中正確使用英語的能力,以及對外進行各項業務聯繫和通訊活動的能力。

十三、專業培養的`主要措施

1.科學制定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本位,以素質爲核心,按照“企業(行業)調研→就業崗位分析→能力導向分析→課程體系及教學環節設計→培養方案草擬→校(校)企共同論證→學校審批”的技術路線,科學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圍繞培養“基礎實、視野寬、技能強、後勁足”的智商、情商和財商融合發展、符合生產經營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加大素質類課程設置,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強化基礎和專業核心課程,突出專業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培養,打牢學生專業基礎;設置專長課程,拓寬學生視野;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構建了“一目標、二環節、三形式、四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大力開展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提高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

一是引進與培養相結合,每年要有計劃的積極招聘專業教師,並通過在崗培訓、派出進修、在職攻讀博士的方式,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同時通過引進具有博士學位和高級職稱的教師,提高師資隊伍水平;二是實行導師 “幫扶制”,強調“以老帶新”,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三是採取“專家行家結合,彌補不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大力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聘請了省內外最知名教授來系講課、與教師座談,幫助教師瞭解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同時開展省內聯盟高校之間合作,實現教師資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聘請生產經營和管理一線的行家作兼職老師,走進課堂,開展實踐課程教學,以彌補老師實踐不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水平高、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

3。加強課程建設,完善教學內容

一是重點加強教材、課程大綱、教案或課件、試卷資料建設,並加強督促檢查。二是加強合格課程建設。圍繞課程教學質量標準體系,對課程大綱、教案、課件、教學進度、試卷等提出明確質量要求並嚴格執行,注重教學過程規範;三是注重打造精品課程。對所有專業核心課程都按照精品標準加強建設。四是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教研室組織教師對專業所涉及的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進行深入系統學習;圍繞課程建設開展研討,加深對所授課程理解,在研究中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4.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着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培養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而實踐技能的培養更多的依賴於平臺建設。一是建設好本專業實驗室,爲學生提高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業務操作技能提供更多、更好的軟、硬件環境,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參與各種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二是加快實習基地建設,密切與工商企業及相關行業的聯繫,加強與企業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三是開闊視野,創造條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四是強化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平臺建設,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提供創業理論和技能指導,指導學生申報創新創業項目並輔助實施獲批後的項目計劃。五是以就業爲導向,將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認證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專業教學中的課程內容設置以及教學內容改革都直接與相關職業崗位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的考覈內容相對接。

5.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一是成立系教學工作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組,建立規範的管理制度;二是加強日常教學監督。教研室對教師的教學進度、教案、課件、試卷每學期檢查一次,輪置檢查人員對教師日常課堂教學進行常規檢查,系班子成員及教研室主任不定期隨堂聽課,每學期召開一次學生座談會,對學生信息員反映的問題及時反饋處理,並將監督檢查結果與教師年度考覈掛溝。每學期各教研室都要開展觀摩教學活動,每年都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教案課件質量評比、試卷質量評比、實踐教學評比、課堂教學質量評比等活動。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

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學術界有較爲廣泛的討論,對人才培養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二是商務技能必須非常熟練;三是要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介於三點要求,筆者對當前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人才培養實施策略。

一、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在對商務英語進行學科定位時,由於教師看法不同,致使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出現比例失衡現象,從而無法保證商務課程與英語課程之間的協調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涉及的系統性商務知識比較少,因此,學生只能零散、籠統地瞭解一些商務知識,導致學生無法完整地掌握商務英語應用方面的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商務知識的學習效率,阻礙了學生綜合商務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教學模式應用性不強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商務英語方面的相關知識,給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應用性不強,教學活動的設計不科學,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材不完善

在商務英語教材從外貿流程的相關知識擴展到談判技巧以後,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涉及的內容已經延伸到國際商務禮儀、國際商務文化等多個方面。但是,在世界各國不斷往來的情況下,商務英語專業使用的教材還不夠完善,急需更新,這對於促進學生商務技能全面提升有着極大的影響。

二、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施策略

(一)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不斷優化

在實踐教學中,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不斷優化,提高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知識的重視,並高度重視商務知識的講解,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一般情況下,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涉及的課程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其中,理論課程是指英語專業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是指經貿知識、國際金融等方面);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商務技能課程、英語技能課程、計算機應用課程等多個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綜合英語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鑑賞能力,讓他們瞭解西方的民族風俗、國際禮儀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增強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從而爲培養應用型商務人才提供重要基礎。

(二)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有效完善

在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將能力提升作爲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在加強課程教學與實踐聯繫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必須注重國際商務語言環境的營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在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案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髮展。例如:在實訓教學課程中,組織學生對還盤、詢盤相關知識進行自學,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模擬整個商務交際過程。如此一來,不但能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商務交際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教材的更新和科學引進

在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教材的更新和科學引進是培養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重要基礎。因此,選擇具有時代性與實用性特徵的教材,對於提高商務英語教學水平有着重要的影響。例如:在高等院校使用頻率較高的《劍橋商務英語》,不但能爲學生提供各種商務環境,還能爲學生學習商務知識提供指導,對於BEC考試、獲取相關證書等也有着極大作用。

三、結語

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商務英語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還需要不斷探索。只有結合新時代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

 一、培養目標

本專修課程爲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緊迫需求,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與應用技能,能結合所學專業開展科技競賽、科技項目、科技項目轉化的應用性複合型專項人才。

本專修課程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發展學科專業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紮實掌握創新創業基本理論和知識,具有基於項目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方法與技能,以綜合性、創新型人才爲目標,提升創新創業意識與實踐能力,能結合科技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從事創新創業項目研究及創新創業項目轉化的應用性複合

 二、培養要求

通過專修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創新創業意識,較強的科技競賽、創新競賽、創業競賽能力,能具備參加省、國家級競賽的能力,並且獲得省、國家競賽的獎項能力,能熟悉國內外創新創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系統掌握創新創業項目、市場調研、成果轉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的創新創業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系統的課程學習和實踐實訓,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達到以下的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掌握創新創業項目實施全流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以TRIZ創新方法理論爲基礎,學習創新方法理論,創新方法實踐,將創新方法與專業結合,設計創新產品;瞭解在科技產業迅猛變革和“互聯網+”時代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趨勢,能夠正確選擇和把握創新創業方向;熟知創新創業項目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問題,並能夠獨立思考、妥善解決問題。

(2)能力要求:使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跨學科學習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廣闊國際視野、領導力與決策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核心通用能力方面得以提升。

(3)素質要求: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身心能量,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和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具備創新的思維方法、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

 三、培養特色

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依託學校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發揮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全國引領作用,以“注重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實習實訓教學環節,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爲專業優勢,使培養的學生掌握學科專業科學研究能力,具備參加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研發,創新創業項目轉化的能力。

(1)注重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實現“創新方法+創業理論+專業技術+競賽技能”等學科交叉等專業知識融合,並注重基礎理論與實務運用相結合;

(2)強化實踐實訓教學環節:開展基於創新創業項目的“課程教學+立項研究+競賽訓練+模擬運營+創業孵化”等豐富的實踐實訓,提升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與適用性;

(3)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採用“創新方法+競賽實訓+項目運營”模式進行人才培養,並突出專業方向打造與培養規格預期目標能力培養相融合。

 四、培養模式

採用創新方法實踐,競賽模擬訓練,創業模擬訓練,“以政府政策爲引領,以經濟社會產業需求爲導向,以學校教育教學爲主體,以與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爲支撐,以項目成果落地與轉化投融資介入爲合作”五位一體“政產學研資”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並以此爲基礎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走出課賽一體化,優質成果創業化,通過創新方法培訓,科技競賽技能訓練,創辦企業專項知識的講授,培養學生熟悉與掌握創新創業型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通過理論教學和實習實訓,突出學生專業特長,培養具有較強創新創業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應用性複合型創新創業人才。

 五、教學形式

(1)理論教學環節:採用研究性教學和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掌握創新方法知識,學科競賽訓練,創新創業的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利用科技作品設計,科技競賽模擬,熟悉當前科技創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前沿和趨勢,能夠獨立運用相關理論和知識解決現實的實際問題。結合創新創業型企業的經營特點與發展規律,採用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案例等互動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以加深學生對該領域的理解和探究。課程教學內容緊緊圍繞科技作品設計,創新方法實踐過程進行,使學生全方位掌握科技競賽的能力,創新方法的知識與技能。

(2)實踐教學環節:採用“科技項目設計導引實訓型”實踐教學模式,訓練學生對科技作品構思、設計、製作、演練等環節的能力,所學理論及相關創新方法的融會貫通,培養學生在科技實踐環節,創新理論應用環節,實踐、協作、探究的能力和解決實踐中具體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從事科技競賽、科技發明、科研論文撰寫相關工作。一是基於大學生科技競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開展科技作品設計、創新創業項目研究、創新創業模擬訓練;二是結合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及創新創業型企業設立;三是依託創客空間、創業園爲載體,引導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地、運營與成長。

在教學方法上,配備多媒體、實驗設備、單體桌椅等教學設施。課程採用啓發式教學、案例分析、專題討論、分組實踐、模擬實訓、活動開展等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專業創業項目研發與運營。

在教學手段上,利用思維導圖課件、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模擬教學和實踐教學等現代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在師資配備上,建立跨學科專業的教學團隊,除校內專職教師授課外,同時聘請競賽評委、競賽命題成員、校外專家、企業家、創業者、政府官員等授課、講座或指導學生。

在課程建設上,成立專修班顧問團,以傳授實踐項目、科技論文、發明專利等分組模式進行,在校外聘請科技競賽的評委、產業企業家、創業者擔任顧問,對專修班課程設置等進行指導。

在項目組建上,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中,組建跨年級、跨專業、多學歷層次的創新創業小組。

在考覈環節上,本專修課程各門課程考覈,都採取靈活機制,採取實踐項目設計、論文發表、科技專利申請、競賽獲獎等方式進行考覈。

 六、課程設置

該專修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設置四大課程模塊:創新方法課程模塊、競賽綜合實訓課程模塊、創業綜合實訓課程模塊、創新創業基礎實訓課程模塊。

課程採取理論授課、實訓實踐結合,講、練結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4

摘要:高職教育中的藝術設計專業是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藝術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擔負着爲國家培養並輸送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從高職專業定位、加強課程體系構建、提高教材適用性、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和大力加強校企合作等幾個方面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高職教育就業人才培養藝術設計

一、高職定位創建特色專業

高職院校一般按專業來開展教學、培養人才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學生今後的工作領域和當前學習的範圍。因此,專業設置是高職院校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的辦學目的和爲社會服務的功能,並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關係到學生就業與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藝術設計幾乎涵蓋了所有實用藝術,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比較強的應用性邊緣學科。藝術設計學科的交叉性,既表現在學科體系內各專業之間,也表現在與其他學科的外部關聯上。藝術設計專業始終堅持要求學生具備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科交叉的知識結構,重視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要兼有科學與藝術的雙重優勢,併爲此須進行一系列創新實踐。

二、人才培養以就業爲導向

在我國大力推行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如何主動適應新的形式並滿足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建立就業工作和人才培養過程之間的互動,培養具有創造性、技術性的藝術設計人才,是當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問題。

1.加強課程體系構建

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大膽創新,積極穩妥推進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構建。充分發揮中原地域人文環境優勢,把藝術設計教育及審美教育始終貫穿於整個課程設置和知識體系中,構建培養設計能力的模塊式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注重課程優化設置,減少傳統課程教學的課時數,精選專業基礎課程,適當減少必修課門數,增加選修課比例,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確定專業公共基礎和專業核心課程,由專業基礎課教研室、各專業教研室、企業合作共同組建課程建設團隊。

沒有素質教育觀念爲指導,課程改革就失去了靈魂。因此,我們把素質教育觀念的培訓作爲課程改革最重要的環節。一是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國家培訓,準確理解課程改革的意圖和思路;二是讓真正瞭解課程改革精神和要求,避免隨意派教師參加一些低水平的研修班、研討會,浪費精力和經費。三是組織教師培訓,深入學習和理解各學科課程標準以及綜合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提高教師對新課程的理性認識,防止把課程改革演變爲簡單的“換教材”。在培訓模式上改變過去單純灌輸的方式,採用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方法,讓教師既當先生又當學生,在參與中領略新的理念和內容,體會新的教法和思路。

2.提高教材適用性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賴以教學的靈魂是教材。教師教材與教學成果的關係是不容忽視的。對於不同類型的學校,應當按照自身專業特色,不同的市場定位需求,來爲各自不同類型的學校指定教學大綱選定合適的教材。然而長期以來藝術設計類教育由於自身專業的特殊性,很難有統一的教材。對於音樂、戲劇、美術等純藝術專業來講是可取的。但是作爲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而言則很難採用。在保持藝術教育的特色的同時又需要借鑑理工類專業教學的經驗,建立起符合藝術設計教育特點的教材體系。介於這樣的'背景,就需要專業性很強的高校教材。而在現在這個市場相關專業教材非常多,但真正能把科學與藝術,教學與就業恰當融合在一起的,尤其是適用的太少,這是擺在所有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3.完善實訓基地建設

在課程的學時分配上,理論教學大於實踐環節,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弱。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都積極地創建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立對於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發展與教學活動十分重要。針對各專業教學及人才培養的要求,無論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設計課都應有相應的實習、實訓工作室。我們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爲例,其實踐能力要求更強,不是單純的一個計算機輔助教學機房就能滿足需求的。最起碼應該建立三個實訓工作室:

(1)專業繪圖實訓室:這裏並不是指單純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機房那麼簡單,應提供學生大量自由操作的空間結合完備的硬件設備,能完成大量的項目設計。以往簡單的繪圖工作室就是以老師輔導學生,更多的是老師在操作,成爲一種檢查輔導的形式,真正的專業繪圖工作室應該提供給學生自由度更大的空間,爲其開拓更爲寬廣的設計方向,提供給學生更爲直接的空間與課題進行真正的實題設計。

(2)模型製作實訓室:雖然各個院校軟件課程開設了很多年,並有了較高的成效,但對於三維模型的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卻非常欠缺。而對於教育學生而言,模型製作的意義更爲重要。對於開拓學生空間思維和專業的創造能力以及誘發設計靈感都是一個快捷的途徑,在節省時間上可以與手繪相比美,而且也是強化設計的材料意識,結構與力學意識,施工工藝意識的方便途徑。

(3)材料與施工實訓室:工作室可滿足室內設計專業,環境藝術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相關課程實訓內容。備有工作臺,施工工藝樣板,材質樣板,多種工具,便於學生進行觀摩和實際操作,符合教學條件。對於基礎材料的認知、常用室內裝飾結構展示、常用裝飾施工工具認知及基礎工程施工工藝訓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4.大力加強校企合作

以就業爲導向的高職教育需要行業、企業的深層次參與。通過產學合作的途徑,拓展技術與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對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適應程度。但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雖說在專業課程設置上考慮到了產學結合,但在就業之前缺乏與外界的溝通渠道。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使得教學與專業培養與社會行業需求相結合。這一工作需要由校方就業辦牽頭,針對專業方向聯繫學生實習培訓基地。以就業爲導向的高職教育倡導推行“雙證書”制,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雙證”即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高職教育應在鎖定“兩高”(比本科生動手能力高、比中專生知識能力高)的基礎上推行“雙證制”。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拿到學歷證書外,還可拿到一個或幾個職業資格證書,使學生既具備第一崗位的任職能力,又有轉換崗位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邵文華.高職的定位:職業特色.中國教育報,20xx年10月1日第3版.

[2]珊冬.課改推動素質教育.中國教育報,20xx年2月7日.

[3]李曉華.論素質教育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年第四期.

[4]王朝莊.高職教育教學特點比較研究,20xx.

[5]餘向平.高職教育以就業爲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20xx.

[6]王偉.以就業爲導向培養藝術設計本科應用型人才.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xx年05期.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5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地點:祁陽縣人民醫院階梯教室

與會對象:10級祁陽見習班學生

與會人數:84人

班會主題:臨牀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方案六個題目

主持人:陳敏菲

記錄人:陳敏菲

具體內容:

第一環節:輔導員介紹主題班會背景

根據臨牀學院下發的通知和要求,10級祁陽見習班以“臨牀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方案六個題目”爲主題,按照學院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學習臨牀專業認證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有初步臨牀和科研工作能力,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較強的發展潛能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臨牀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第二環節:輔導員提出六個題目

同學們在長沙醫學院差不多學習了四年了,有可能有些同學對於我們學院的臨牀專業認證培養方案不是很瞭解,那麼今天我們在祁陽縣人民醫院學習這個培養方案,加深認識。以下是培養方案的六個題目:

題目一:《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是什麼?學院辦學定位是什麼?

題目二:《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自主學習體現在哪些方面?

題目三:請問《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是否實施了課程整合,如何實施的?

題目四: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如何應用?

題目五:結合各科室實際情況談談在教學方法上有哪些改革?

題目六:長沙醫學院辦學宗旨——千年長醫,濟世惠民

第三環節:同學們自由發言

同學們拿着之前提前準備好臨牀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方案六個題目的資料一一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問題,如下是幾個代表同學回答:

柳沙源同學回答題目一:

辦學定位:主要爲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能從事醫療實踐的應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主要爲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職業素質好、社會責任感強、身體健康,掌握較紮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臨牀能力,積極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在上級醫師的指導與監督下,從事安全有效的.醫療實踐的應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張珊同學回答題目三:

1、整合醫學基礎實驗教學:獨立開設機能實驗學、形態實驗學、病原微生物實驗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實驗學等綜合實驗課程。

2、整合專業基礎課及臨牀課程實踐教學。獨立開設《臨牀機能學》,含蓋診斷學、外科學總論、外科手術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神經病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急診醫學、循證醫學、護理學12門課的實踐操作。按照基本臨牀技能、綜合臨牀機能三大模塊進行操作機能訓練;臨牀課程採取理論教學、臨牀機能訓練與牀旁教學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

然後讓他們討論兩個小時後,把考覈試卷發下去閉卷考試。

第四環節:主題班會總結

作爲臨牀醫學專業的本科大學生,剛開始有可能對我們《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還沒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但他們在班會上積極發言以及認真答題,並通過閉卷考試方式來考覈他們對這個培養方案的認識程度,總體來說是好的,但也存在如下問題:

1、對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容模糊,認識不深。

2、學生自身自主學習方向不明確,學習壓力大。

以上問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有可能是普遍存在,同學們應該在以後的學業生涯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做到有目標、有使命感地從各方面來提升自我,以作一個好醫生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這樣纔不斷進步,從而達到自己的夢想。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6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一)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或中職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全日制

二、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一)人才培養目標

電梯工程技術專業依託於電梯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工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最新要求,面向電梯銷售、維修與調試、管理、服務行業第一線需要,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具備電梯安裝、維保、調試、電梯工程項目管理等專業知識和核心職業技能,具備行業職業資格,有一定的專業拓展和創新能力、良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團隊精神,能從事現代化電梯安裝、檢修、運行維護及施工現場管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就業面向電梯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檢修與維護、項目管理、產品銷售等工作。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所培養學生應具備的主要知識、能力、素質和證書要求:

1.知識要求

(1)掌握以電工基礎和電子技術爲主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

(2)掌握電機、電力拖動和電氣控制設備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基本分析方法;

(3)掌握安全用電、節約用電方面的基礎知識;

(4)掌握電梯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方面的專業知識;

(5)掌握變頻調速、單片機和PLC控制系統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

(5)瞭解企業管理和電梯設備的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

2.技能要求

(1)具備一定的工程製圖和識圖的能力;

(2)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練使用AutoCAD軟件和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

(3)具有熟練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對電梯設備進行安裝、調試、維護、故障診斷與處理的能力;

(5)具有對一般電氣控制系統進行PLC改造的能力;

(6)具有單片機控制技術應用能力;

(7)具有對電梯設備進行銷售、管理、使用與維護的能力;

(8)具有電梯設備售後服務技術能力。

3.素質要求

(1)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人文素質和良好身體素質;

(2)具有吃苦耐勞,善於鑽研和愛崗敬業精神;

(3)具有溝通、團隊協作和創新意識;

(4)具有一定的生產組織與質量管理以及社會表現能力。

4.證書要求:

(1)通過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取得計算機B級證書;

(2)電梯行業從業資格證(電梯特殊設備操作上崗證)初級資格證;

(3)維修電工中級資格證

三、培養模式

本專業按照學院“校企深度交融,工學有機結合”培養模式的思路,以就業爲導向,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完善“以企業職業崗位需要爲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爲核心,以工學結合爲手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依託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工學交替形式的校企合作培養,融技能培養人工作過程,將課堂搬進工廠、把企業引進學院,加強人才培養與企業生產零距離對接,使企業技術骨幹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師生參與企業生產全過程,職業道德與素質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7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備健全人格與心理素質、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系統的英語語言文學知識,熟悉英語語言文學的發展歷史,瞭解英語語言文學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技能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教育、商務、文化、旅遊、科技等部門及涉外企業從事英語教學、翻譯、文祕、管理等工作。

二、培養規格基本要求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及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英語專業知識包括文學、語言學和對象國社會與文化的知識。

3.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語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三、專業核心課程

本專業核心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高級英語、高級閱讀、第二外語、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

四、學制與學期安排

基本修業年限爲四學年,每學年分上、下兩個學期。全程教學共計165周;每學期按20周規劃課程教學(含考試)週數(第8學期19周),計159周;根據專業教學需要,經學校批准,可在兩個學期之間設國小期,安排課程學習、專業實訓、社會實踐等教學活動,共約6周。

五、畢業與授予學位要求

學生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必須完成175學分,其中通識必修課50學分,通識選修課18學分,專業基礎課25學分,專業必修課31學分,專業選修課28學分,實踐與實驗課程23學分。普通話水平原則上應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學生畢業體質測試成績應達到50分,特殊情況可依有關文件規定免予測試。學生畢業時,通過畢業資格審查方準畢業。

畢業時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及課程修讀指引

1.本專業獲得畢業資格要求完成175學分,其中通識必修課50學分,通識選修課18學分,專業基礎課25學分,專業必修課31學分,專業選修課28學分,實踐與實驗課程23學分。

2.通識選修課在2-7學期開設,學生在學校公佈的通識選修課模塊中選修,合計應修滿18學分。

3.專業選修課在2-7學期開設,學生在學校規定的各專業專業選修課模塊內選修,合計應修滿28學分。

4.本專業爲有志於輔修的學生提供A類選修課和B類選修課,A類選修課見表十三,B類選修課爲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見表十一。輔修本專業的學生應優先選修A類選修課,在本專業A、B類選修課中累計修滿15學分,經學生本人申請,輔修專業開設院系初審同意,教務處審定後可獲得本專業輔修專業證書。

5.大學體育採取選課形式實施俱樂部教學。學生根據本人體育專長和興趣愛好選擇修讀體育項目,在不同的教學俱樂部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取得規定的8學分。

6.對計算機已有相當基礎的學生,可以在《大學計算機基礎》開課前申請參加學校組織的統一測試,測試合格的學生可以免修並直接取得該課程的學分。

7.實踐及實驗課:學生應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實踐及實驗課並取得23學分,其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至少取得2個社會實踐學分方可畢業。第6學期中期論文,第6學期中期實訓。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現狀

企業核心競爭力本質上是結合戰略、人才、管理、技術等基礎上形成的保持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能力,獲得人才優勢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企業爲了獲取人才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往往會選擇大規模的外部招聘,以滿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內部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選拔。導致了人力資源部門面臨這樣的難題: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員工由於缺乏對企業文化和業務狀況的瞭解,難以在短期內發揮其所在崗位的組織效能,並且外部招聘新入職的員工忠誠度較低,可能會進一步導致企業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業的內部員工看來,他們的能力積累和提升被上級和企業管理者所忽視,極有可能挫傷內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難以看到自己職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上升空間,從而影響企業人力資源的穩定,這樣的企業對於人才恐怕很難有長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於人才使用和培養機制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企業軟環境。在中國這個講究“人情關係”的社會氛圍影響下,有部分員工認爲,企業人員的引入和晉升大部分依靠與領導的關係,形成了員工之間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爭而導致內部人際關係緊張;此外,“大鍋飯”的傳統思維,也導致不少員工缺乏動力、不思進取。

第二,缺乏長遠人才培養規劃。通常企業中主要靠員工的“師帶徒”模式或自己邊摸索邊學習培養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識的更新與補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發達,職場生力軍多爲80後、90後大學畢業生,這一職場人羣心眼活、想法多、膽識大。企業在管理人才的過程中,80後、90後常由於新入職場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業人才流失,後備人才培養不足,則會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甚至出現人才危機。

所以,關注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選拔,建立企業內部後備人才梯隊管理機制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後備人才

後備人才問題是當今企業面對市場競爭與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如何用好新生員工與如何把新生員工培養成優秀的後備人才,是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企業要想能夠百年長青,需要不斷地增加新鮮血液,並擁有培養優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機制。

1、招聘遵循“最適合”原則

在開展招聘工作的過程中,對於人才的引入既要考慮企業現狀及發展需要,又要考慮人才自身的需求,綜合各項主客觀因素,選擇人才,講究適用、匹配原則。的人才不一定最適合企業現階段崗位的需求,只有適合本企業、本崗位的人才,企業才應該聘用。

2、良好的工作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是穩定和平衡員工心態的重要條件。對於人才來說,輕鬆愉悅工作的環境、可以接受下屬建議的上級、患難與共的同事也許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3、適度的成就感

企業要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並且甘願付出他們的才華與智慧,就必須給予能幹的員工更多的機會,給予工作成績優異的員工應有的收穫與報酬。

4、知人善用

給有能力和發展的員工更大的發揮空間,是讓員工心存感激的良方。有了這種感激做基礎,就不必擔心員工會離開了。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和歸屬感,長久以來都是留住人才的好辦法。

三、後備人才培養模式

企業後備人才包括管理型與技術型兩大類,其培養模式也不盡相同。

1、管理型後備人才的培養機制

(1)管理培訓生計劃。是企業對經過篩選的、富有管理潛能的一批新員工,採取系統的、專門的培訓、輪崗、導師輔導等培養措施,迅速有效提升其管理技能和工作技能素質,並逐漸安排其進入企業管理類崗位承擔管理職責。這種方式適合於急需人才的企業大批地培養新人。

(2)企業接替規劃。也稱“接班人接替規劃”,是企業通過內部人才評價與篩選確定、並持續關注那些可能成爲中、高層崗位管理人才的高潛質員工,對其在工作技能和個人綜合素質上進行培訓與開發,通過內部晉升的方式,安排他們逐步接替企業重要管理崗位。

(3)人才加速儲備庫計劃。是從總體上爲高管崗位發掘和培養高潛質的後備人才。通過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和任務,爲這些後備人才提供學習的機會,加速後備人才的成長速度。通過設立領導力中心,崗位分析、模擬測試、觀察和評估、反饋和評估報告等四個步驟,對候選後備人才現有綜合能力與崗位所需要的實際能力進行全面對比,進而確定具體的培養計劃。

2、技術型後備人才的培養機制

(1)崗位技能培訓。分爲崗前、在崗和轉崗三個階段。崗前培訓可以使新員工瞭解企業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制度,掌握入職必須的崗位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崗培訓主要是明確各個崗位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實踐知識。轉崗培訓則是當員工進行內部調動時,爲適應新工作崗位而進行的培訓,以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能力。

(2)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要制定規劃,對年輕的`技術人員通過培訓給其以深入基層的機會,學習一些與未來技術開發工作相關的基本技能;對於中老年技術人員,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擴大知識視野,保持不斷創新的活力。

(3)建立技能鑑定制度。隨着培訓機制的逐步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術鑑定制度也應建立起來。有關鑑定內容、工種對象、證書發放以及主持鑑定的主體部門、監督部門及其資格認定、約束機制等也都應隨之完善、補充或修訂,實現用制度來規範技能教育。

四、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的建議

1、建立人才發展通道

企業應該爲後備人才建立良好的發展通道,通過人力資源部門與員工個人的面談溝通確定其發展目標和通道,激勵員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個人職位提升。通常,企業應爲員工設置管理類和技術類通道,員工可依據自身崗位和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道。

2、完善人才選拔機制

明確的選拔標準,包括企業文化的認同度以及與企業核心能力素質的契合度等方面。具體標準是針對各類後備人才的入庫標準,包括員工基本條件(學歷、經驗、年齡等)、知識、技能、能力素質、個人績效等方面。

3、完善培養管理機制

選擇合適合理的培養方法,包括培訓、輪崗、導師、掛職等方式。各種培養方式適用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對於不同類別的人才企業應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培養。做好培養考覈工作,對後備人才培養效果進行評價,明確後備人員能力提升情況,及時發現其在培養過程中的問題,通過面談溝通爲後備人才確定新的培養目標。

4、完善人才退出機制

爲保證企業秀或潛力的員工能夠進入後備人才梯隊進行加速培養,應建立合理的退出機制,使人才梯隊管理與企業內部選拔和晉升機制相對接,對後備人才產生良好的激勵作用。一方面,表現優秀的後備人才,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在企業出現空缺崗位時,可以獲得優先晉升的機會。當然,企業應建立並完善內部選拔和晉升機制,明確任用原則和任用標準,完善選拔任用流程,明晰相關責任人,保證晉升選拔公平、公正地進行。另一方面,對於表現較差的後備人員,依據後備人才梯隊淘汰機制進行淘汰。企業應制定合理的淘汰機制,以此充分調動培養對象的積極性。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

軟件開發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至少一種主流軟件開發平臺,具有較強編程能力的高級實用型專業人才。爲更爲有效的培養人才,提高教學質量,很多高校開展了項目化教學改革。作爲項目化課改的一部分,考覈方式的改革必須緊隨其後,筆者所在學校爲此專門成立了“卓越技師”實驗班,從考覈方式改革入手,着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已形成了一套較爲完備的形成性考覈方案。

一、以學習小組爲考覈主體

借鑑企業團隊合作的工作思路,在學生入學初期成立考覈小組。考覈小組成立後作爲獨立的開發團隊,有自己的名稱,在以後各門課程實施過程中,小組是學習的主體和考覈的對象。考覈小組以3到5人爲宜,成立後爲每個組建立小組工作檔案,記錄各種考覈的過程性材料。

過程考覈和答辯考覈是面向課程的,不同課程在工作檔案中有自己的課程子檔案。過程考覈是每次課形成一個過程文件,答辯考覈是針對項目個數形成相應的過程文件。兩類考覈的成績加起來作爲課程的最終成績,每類考覈佔有50%的比重,即:

課程成績=過程考覈(各次的平均分)+項目考覈(各項目的平均分)。

面試考覈是針對個人的,每次考覈的記錄也存入小組對應的工作檔案中。三次面試測試均不通過的不允許參與最後的畢業設計工作。

第二課堂考覈的結果決定學生的綜合測評分,用於在獎助學金評定、推優樹先等工作中進行參考。

二、結合慕課學習平臺,明確過程考覈的要點和方式

結合軟件開發的特點,在小組工作檔案中爲每次課設計《任務實施過程記錄表》和《實施過程考覈表》,考覈表將工作紀律、自我學習等10個方面作爲考覈要點,重點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工作紀律、團隊合作、職業態度等各方面的水平。授課教師負責爲各考覈小組打分,然後根據小組的得分名次爲各個組分配不同的總分。得分第一名的小組總分爲:人數,得分第二名的小組總分爲:人數,依次類推。每個考覈小組的.組長根據得到的總分爲組員分配分數並記錄在工作檔案中。對學生個人而言,小組分數與個人分數的平均分作爲本次課程的過程考覈分數。

三、用項目答辯考覈代替期末終結考覈

每門課程取消期末終結性考覈,改爲按照課程項目劃分進行的項目終結答辯考覈,多個項目的總分取平均即爲該課程最終的終結考覈成績。答辯考覈能夠直觀的考覈學生運用技能的情況,通過成果展示應用的熟練性、準確性和靈活性;能夠考查學生掌握技能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學生展示自己的創造性見解和技能拓展水平,也爲所有學員提供了一個增長見聞,交流信息的平臺。答辯考覈能夠培養學員的勇氣、才能、智慧,能夠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面向課程體系進行面試的綜合考覈

借鑑社會培訓班的考覈模式,從第三個學期開始增加期末綜合考覈——面試考覈。對於軟件開發人才的培養而言,成績與技能的最好展現方式就是能夠被企業接受。模擬面試可以有效的告訴學生欠缺的技能和素質,以利於學生在後續學習中進一步彌補和完善。因此增加期末的面試考覈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發揮校企合作理事會的作用,成立專門的面試團隊,在每個學期末根據學生所學課程的崗位面向,選取一至兩個崗位進行模擬面試。面試的結果計入學生的工作檔案。對於連續兩次沒有通過面試的學生,要進行單獨訪談,幫助其分析原因,樹立成長目標。連續三次沒有通過面試的學生不允許參加最終的畢業設計工作,需提交延期畢業申請,進行相關技能的強化訓練。

五、加強第二課堂的考覈

第二課堂的考覈成績作爲綜合測評的主要依據。第二課程考覈在每學期進行,旨在提高學生社會服務、組織協調等綜合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第二課堂考覈分爲必修和選修兩部分,選修內容包括社會志願者活動、社團活動、技能競賽、校內工作室服務等,由學生每學期自由選擇一項,並在學期末彙報工作內容,相關項目的負責人給予考覈評價和工作量認定。

在“卓越技師班”中應用以上評價體系,有效的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在現有的一屆畢業生中,對口就業率和學生滿意率均達到100%。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完善和推廣該考覈體系,以提高軟件人才的培養質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0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各自優勢資源,以市場爲導向的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教研一體化人才培養形式;是將以理論知識學習和素養教育爲主的學校教育與以經驗技能和崗位能力培養的企業生產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做中教、做中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將職業教育從院校拓展到企業,使學生真正融入企業與社會,實現了學生能力素養與崗位要求的“零距離”對接。爲此許多職業院校在招生招工形式、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實訓基地建設、產教融合渠道、教師與師傅雙向交流機制等方面積極開展探索。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與河南信息工程學校等中職學校立足自身特點,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在現代學徒制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一、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利引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 年)》強調“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是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對促進職業教育更務實、更健康的發展,加強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出臺優惠政策,改善辦學環境

一是對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財政資金傾斜,並給予優惠政策,包括稅收減免或者專項資金補助,補償企業因校企合作所付出的成本。20xx 年河南省批准了學校的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特色校建設方案,20xx 年河南省批准學校開展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校園試點建設方案,省財政提供專項資金,較好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二是校企雙方要加強崗位安全意識教育,要求企業應支付學生合理勞動報酬,併爲實習生購買“責任保險”,切實保障學生、學校和企業的權益。三是在政府引導和監管下,開展PPP 合作機制的探索與試點工作,促進校企雙方優勢資源的整合。

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辦學體制

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河南省按照產權制度要求,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中等職業學校佈局提升辦學水平的意見》,探索多元體制辦學形式,採取公辦民助、民辦公助、股份制等多種形式體制改革;充分考慮職業教育發展的實際,鼓勵和支持學校、行業、企業、社會團體與個人等各方面的力量參與職業院校產權制度改革。

依行業辦專業,建專業饋行業

學校以“立足地方,依靠企業,服務行業”爲原則,和中鐵電化局設計院、中鐵電化局三公司、北京通號工程有限公司、洛陽電務段等多家企業就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分配機制、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積極溝通、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合作建設集鐵道信號、鐵道通信技術和電氣化鐵道供電等專業的校內綜合實訓演練場;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中國鐵路通號總公司等單位加強合作,設立校外實訓基地。不僅可以滿足學校專業實訓的需要,充實了專業實踐技能教學環節,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輻射周邊地區,爲企業、其他院校學生提供培訓服務。

二、現代學徒制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根據教育部20xx年印發《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精神,學校積極開始試點,推行包括人才培養目標、聯合招生方式、教學方案制訂、課程體系開發、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等方面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改革和探索。目前,河南省入選全國165 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正按照現代學徒制要求穩步推進實施,逐步完善“基礎素能+核心素能+拓展素能”的素質培養體系、“過程考覈+德育學分+職業認證”的人才評價體系、“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共建,多元評價”的創新機制

學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成立項目試點領導小組,分設祕書處、理論研究團隊、實踐探索團隊(通信、信號、供電三個專業團隊);合作企業相應成立項目辦公室,分設技術小組、協調小組、指導委員會。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五個育人環節。一是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二是共同研討實訓方法與實訓項目,三是共同制訂學生評價與考覈標準,四是共同做好“雙元”(教師與師傅)教學與管理,五是共同做好學生招生與就業,使現代學徒制落到實處。

學校聯合企業在20xx 級學生中共同組建3 個鐵道信號專業、2 個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2 個鐵道通信專業學徒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同步實施“雙元結構教師小組”教學團隊教學,併爲學徒制班級配備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德育教師;另外引入全國鐵道職業教育鐵道通信、信號、供電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爲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現代學徒制項目的實施進行過程監控、評價和反饋。

“立德樹人,技能爲本”的立體培養

1.職業素養的培養

學校組織專家編寫校編教材《崗前教育教程》,開展辯論賽、演講賽、歌手賽、才藝賽、體育賽,“法律講堂”“道德講堂”“模擬應聘”與“企業文化周”,舉辦愛心社。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二是引導學生平穩進入社會,解除困惑,樹立信心,快速實現角色轉換,縮短上崗後的磨合期,全方位融入企業團隊;三是引導學生熟悉企業文化,瞭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工作特點,介紹薪酬、勞動保險、勞動合同等方面內容,促進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四是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目標,做好職業規劃。

2.專業技能的培養

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課程開發標準,建立“過程共管”的實訓管理制度,採用“師帶徒”模式增強專業實踐教學,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體系與評價體系;以崗位需求爲引導,加強實訓基地建設,開發實訓項目,改革實訓方式,促進學生身份與學徒身份的融合,使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和創新能力。

“寓學於工,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1.針對在校學生工學結合

如第一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開展校內實訓,獲得基本實踐技能;第二學年的.每學期用兩個月到企業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獲得專業技能,在校期間假期還可進行專項技能實踐的教學形式。如,學校與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開設的中鐵建“十四局通信班”,中鐵建“十四局供電班”,校企雙方本着互助合作、共同發展、積極交流、互惠互利的原則,採用該模式校內教學與頂崗實習。

2.針對企業職工的工學結合

學校根據用工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專業技能需求,與相關企業聯合共同開設職工培訓班,包括學歷教育班、專技人員培訓班、特殊行業或工種培訓班等。如,學校與中鐵建電氣化局一公司合作的“一公司信號班”、中國中鐵的的“三公司信號班”就是針對企業職工再學習、再教育而開辦的職工班等。

“校企共育,權責共擔”的訂單培養

學校按企業“訂單”要求招生,由企業、職業院校和學生簽訂三方培養協議,按企業要求制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進行專業培養,職業院校依據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爲企業“私人定製”專業人才,做到招生招工一體化。

學校開展校企合作的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的“濟南通號班”“天津通號班”,以“市場需求”爲導向採用訂單模式培養學生。在“訂單培養”實施過程中,企業和職業院校要實現兩個“雙向對接”:一是素質教育、技能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對接,做到“產銷對路”;二是學生與員工角色的對接,學校開展就業指導、崗前培訓,創設企業環境、企業管理的方式,使學生養成遵守規章制度,服從企業決策的員工意識。“訂單模式”培養的人才不僅爲學校贏得聲譽,更爲企業儲備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平臺對接

大賽是競技場,也是風向標。學校在鐵道信號專業、通信技術專業、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全國鐵路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屢次獲得各專業一、二等獎。競賽深化了與行業更緊密的合作,多項競賽都有知名企業參與,促進了學校和企業的互動,便於研討、開展專業建設;比賽內容與產業發展、行業標準融合,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實訓項目的改革創新[4],引領“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人才觀,塑造“技能改變命運,大賽點亮人生”的價值觀。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素質教育的思想,根據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求,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倡導

“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本位”的課程理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綜合職業素質爲宗旨,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中應體現以下原則:

1、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全力提高專業教學的針對性

關注市場變化和企業用人需求,調整人才培養規格、知識技能結構、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逐步實現供給課程向需求型課程的轉化。

2、以職業能力爲本位,全面打造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以先進的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全面的綜合素質。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科學安排與指導,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職業基礎。

3、以“學生怎樣學”爲中心,着力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儘量使學習內容的設計適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當代幼兒園教學工作、文化傳媒等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教師和文員。

2、人才培養規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與道德品質,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3)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

(4)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職業轉型能力;

(5)取得本專業的普通話、聲樂或鋼琴或舞蹈等級證。

3、專業基本能力

(1)、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學知識、技能。

(2)、掌握開展羣衆藝術活動及文化傳媒活動所需要的藝術、禮儀、語言表達的基本知識和相應的技能技巧。

(3)、能說標準的普通話,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公關協調。

(4)、具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能熟練地進行文字錄入與處理,能設計製作簡易的電教軟件,正確使用常見的電教設備。

(5)、掌握基本的手工製作及技巧,具有繪畫的基本知識和表現手段。能創制簡易的教具,掌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一般知識和方法。

4、專業專門化方向和就業崗位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幼兒園、傳媒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幼兒教育、羣衆文藝及傳媒類工作。

三、修業年限

學習年限:三年

學習方式:全日制

招生對象:國中畢業生

辦學層次:普通中等職業教育

畢業生標準:

1、按規定修滿所有文化類課程,成績合格。

2、學前專業各項技能,經公開考試合格,達到了中職層次技能標準。

3、按規定完成了畢業實習任務,按要求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經鑑定合格。

4、獲得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合格證書、計算機一級證書、英語應用能力證書。

達到以上四條要求,爲合格畢業生,予以發放畢業證書。

四、課程設置

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結構爲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三類。

1、必修課

主要包括文化基礎課程、素質拓展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課、實踐實習課。

(1)文化基礎課程:具有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德育、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就業與創業指導等基礎知識。

(2)素質拓展課:主要包括社交禮儀、中國歷史與文化、人文與旅遊講座。

(3)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聲樂基礎、樂理視唱練耳、美術、手工、幼兒文學。

(4)專業主幹課: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保健、普通話、鋼琴基礎、舞蹈基礎、唱歌、幼兒園教育活動。

(5)實踐實習課:主要包括軍訓與入學教育、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綜合實習。

2、限選課

主要包括鋼琴考證、舞蹈考證、聲樂考證、幼兒歌曲演唱、幼兒歌曲彈奏、幼兒舞蹈創編、幼兒英語口語、幼兒美術等方面的知識。

3、任選課

主要包括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專業技能證、其他技能證書的考證輔導。

五、課程設置

(1)課程安排

專業:學前教育

學制:三年

招生起點:國中

序號

類別

課程名稱

每週課時數

全日制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1文化基礎課

安全教育

1111

實習2

語文23

數學24

英語225

職業生涯規劃16

德育27

禮儀118

體育22229

計算機基礎4410

職業道德與法律111

應用文112

普通話2213

就業指導114

五筆輸入215

專業課

聲樂基礎24216

樂理與視唱練耳444317

舞蹈基礎4418

鋼琴基礎34219

美術(簡筆畫)220

手工製作221

幼兒衛生保健422

幼兒教育心理學323

保育員知識與技能424

音樂鑑賞225

少兒舞蹈426

兒童舞蹈創編427

幼兒英語428

幼兒歌曲彈唱429

幼兒文學230

幼兒園教育活動3

每週合計課時

30303030

六、課程簡介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可分爲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三大類型,每門課程註明了參考學時或教學週數。

必修課

1、文化基礎課程

(1)語文

在國中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現代文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強文學作品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加強寫作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和日常口語交際水平。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接受優秀文化薰陶,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

(2)數學

在國中數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必學與限定選學內容:集合與邏輯用語、不等式、函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數列與數列極限、向量、複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計初步。選學內容:實用微積分。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基本運算、基本計算工具使用、空間想像、數形結合、思維和簡單實際應用等能力,爲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3)英語

在國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展學生的基礎詞彙和基礎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聽懂簡單對話和短文,能圍繞日常話題進行初步交際,能讀懂簡單應用文,能模擬套寫語篇及簡單應用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併爲學習專門用途英語打下基礎。

(4)體育

體育與健康是在國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體育與衛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掌握科學鍛鍊和娛樂休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培養自主鍛鍊、自我保健、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的意識,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爲終身鍛鍊、繼續學習與創業立業奠定基礎。

(5)德育

《德育》是我校各專業的公共課,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以學生的思想、道德、態度和情感發展爲線索,圍繞學生德育需求,生動具體地對學生進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質、法制意識教育,進行社會經濟、政治常識的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正確觀察社會、分析問題、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人生觀,逐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成爲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公民和企業歡迎的從業者。

(6)計算機應用基礎

在國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常用操作系統的使用、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數據庫基本操作和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處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信息獲取、整理、加工能力,網上交互能力,爲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7)職業生涯規劃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和常用方法,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增強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和就業、創業的準備。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了解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清晰地瞭解自身角色特性、未來職業的特性以及社會環境;瞭解就業形勢與政策法規;掌握基本的勞動力市場相關信息、相關的職業分類知識以及就業創業的基本

知識。並讓學生具備自我認識與分析技能、信息搜索與管理技能、生涯決策技能、求職技能等,提高學生的各種通用技能,比如溝通技能、問題解決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等。

(8)職業道德與法律

遵循中職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爲方式、良好的法律行爲方式、良好的心態與行爲調節能力爲己任,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和心理素質且可持續發展終身受益爲課程歸宿。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範,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爲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爲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9)就業與創業指導

《就業與創業指導》是遵循職業教育規律,針對中職學生特點而組合開設的一門體現中職教育就業導向的綜合性課程,強調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內容包括創業基礎理論、創業意識、就業相關基本知識。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掌握創業基本知識和技巧、增強創業意識和精神、瞭解國家就業方針和政策。開設這一課程,是引導中職學生理性規劃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於幫助中職學生了解社會需要及認識自身優勢,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發展,激發創業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素質拓展課

(1)社交禮儀

本課程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後能有較好的社交禮儀規範,主要包括了社交禮儀的涵義、社交禮儀的職能與原則、社交禮儀的基本行爲規範、日常社交禮儀及儀容儀表禮儀等,學生通過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實際操作知識,有益於個人修養、社會生活交往素質的提高,爲擇業打下基礎。

(2)中國歷史與文化

本課程主要介紹了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基本知識,主要內容有: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傳統藝術文化、器物文化、景觀文化、飲食文化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較系統地瞭解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基礎知識,認識中國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增強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3)人文與旅遊

本課程主要介紹中國旅遊名勝的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詳細講述祖國各地的旅遊名勝。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豐富學生的地理旅遊知識,擴大視野。

3、專業基礎課

(1)口語

本課程爲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理論課程,主要包括普通話訓練、一般口語交際訓練和幼兒教師職業口語訓練等,使學生掌握教師口語訓練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以及技能訓練的示範和基本要求,以保證學生課內外口語技能訓練做到有序、有效,爲學生以後教育、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2)樂理視唱練耳

樂理學習五線譜記譜法、簡譜記譜法的有關常識,介紹首調唱名法、固定調唱名法。認識樂譜中的力度記號、速度術語、表情術語、裝飾音和其他常用記號。掌握音階、調號、調式(大調式、小調式、中國民族調式)的有關知識。掌握和絃(三和絃、屬七和絃)的一般知識。

視唱課程包括了視唱發聲、音準等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基本視唱技巧,爲聲樂和鋼琴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練耳是視唱練耳課中的一項內容,它是培養音樂聽覺能力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從事音樂表演、音樂創作、音樂理論、音樂教育的專業及業餘音樂工作者的必修課程,內容包括旋律聽寫、和聲聽寫,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聽覺練習,以此爲學好音樂課程和鋼琴課程打好基礎。

(3)美術

主要是掌握繪畫的基礎知識,培養對美術的興趣。學習內容包括素描、色彩、構成(平面、色彩)、藝術欣賞、美術史等,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初步的藝術鑑賞能力與較強的藝術實踐能力。

(4)手工

本課程主要包括摺紙、泥工、剪紙、撕紙、教具製作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怎樣選擇手工材料,掌握手工製作的基本技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5)幼兒文學

本課程主要包括低幼兒童文學概論、兒童詩歌、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圖畫讀物、兒童科學文藝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對低幼文學的主要內容有個全面的瞭解,在掌握低幼文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兒童作品進行創編與改編。

4、專業主幹課

(1)幼兒教育學

本課程爲幼師專業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幼兒教育的意義與發展,我國幼兒教育制度與基本理論,幼兒的全面發展教育,幼兒教師,幼兒園的環境與制度,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及教育的銜接與合作。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入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形成基本的認識和態度,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2)幼兒心理學

本課程爲幼師專業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幼兒的感知運動、注意、語言、思維、想象、情緒、個性、氣質、社會性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着重瞭解學齡前幼兒心理髮展的歷程與特徵,爲學生以後教育、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3)幼兒衛生保健

本課程主要包括人體概述、幼兒解剖生理特點及衛生、幼兒的生長髮育、幼兒的生活制度、幼兒的營養衛生、幼兒的心理衛生、幼兒的常見病和傳染病及其預防等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幼兒衛生保健是一門研究如何保護、增進幼兒健康的課程。

(4)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

本課程爲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性較強的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如何確定幼兒園的活動目標、幼兒園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幼兒園活動設計的模式、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手段的選擇等。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幼兒園的主要課程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學會設計並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爲直接服務於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實踐奠定較爲堅實的基礎。

(5)舞蹈基礎

本課程是幼兒師範專業舞蹈教學課,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功訓練:把杆訓練、地面訓練、跳躍訓練、技巧訓練等,所學舞蹈的種類有: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現代舞等,其中以民族舞蹈爲主要學習方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舞蹈教學的基本要求和舞蹈技巧,爲以後的幼兒舞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6)鋼琴基礎

本課程爲演奏技術課程,其主要學習內容是讓手指靈活有力,獨立不倚、平均發展,手腕鬆動自如(左、右手須要有同樣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音階、琶音、顫音等,使學生有演奏一定難度作品的能力,爲以後即興彈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7)唱歌

本課程的主要是學習歌唱發聲的基礎知識和嗓音保護常識,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做到有氣息支持地歌唱,使中聲區的發聲自然統一。學習韻母的正確發音和連音、頓音唱法,歌唱時應注意咬字吐字準確、清晰。學習共鳴調節,並且適當擴展音域。學習演唱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齊唱、獨唱、二部輪唱,做到音高、節奏準確,歌唱時應具有一定的表現力。

(8)音樂鑑賞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審美爲核心,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於音樂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促進學生全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本課程教學環節包括講授和以聆聽音樂爲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析。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中認識理解、鑑賞音樂,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注意學習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啓迪智慧,促進學生全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9)兒童舞蹈創編

本課程從幼兒舞蹈表現形式入手,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通過幼兒舞蹈不同形式、不同創編方法訓練,使學生全面瞭解掌握幼兒舞蹈創編的技術技能,找到兒童舞蹈創作的規律和方法,自如運用所學知識。同時讓學生對中外各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度內涵有所瞭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增強創造力和表現力。

1、懂得幼兒舞蹈創編在幼兒園、國小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點,能根據兒童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生活情趣、審美標準,掌握幼兒舞蹈創編的內容、方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幼兒舞蹈創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以培養合格的、業務素質優良的幼兒教師爲出發點,遵循美學的基本原理和舞蹈教學規律,發揮學科的特點,在舞蹈創編藝術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師德。

(10)保育員知識與技能

通過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與操作技能訓練,使保育員初步掌握嬰幼兒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及衛生保健知識;初步掌握托幼機構的法規知識及嬰幼兒教育的目標、基本原則與方法;熟悉托幼機構常用護理方法及意外事故的初步處理方法;具備靈活配合教師組織好嬰幼兒生活、遊戲、學習、運動的能力與部分專業技能技巧。

5、實踐實習課

實踐實習課安排爲:軍訓1周,專業綜合實習二、三、四學期爲1周,第五學期爲9周,第六學期爲全期。軍訓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堅強的意志。專業綜合實習通過檢測學生對課本知識靈活運用情況,來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二)、限選課

(1)鋼琴考證

以輔導考社會藝術水平的鋼琴等級證爲主。

(2)舞蹈考證

以輔導考社會藝術水平的舞蹈等級證(分教師類與學生類)爲主。

(3)、聲樂考證

以輔導考社會藝術水平的聲樂等級證爲主。

(4)兒童歌曲演唱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兒童歌曲的演唱技巧、幼兒嗓音特點、保護幼兒嗓音常識、幼兒聲音訓練的基本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如何演唱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幼兒歌曲。

(5)幼兒美術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簡筆畫、裝飾畫、卡通畫、構成(立體)和陶藝製作等。主要是培養學生動手的實際操作能力。

(6)幼兒歌曲彈奏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爲和聲、樂理、視奏、即興彈奏,通過學習使學生能掌握幼兒歌曲彈奏和即興伴奏的方法和技巧。

(7)幼兒舞蹈創編

本課程是幼兒師範專業中舞蹈基礎的一個延伸,課程主要依據幼兒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天真、單純、活潑、形象、誇張和擬人化爲特點,突出幼兒的表現力,根據各種幼兒歌曲、童謠爲創作源泉,使學生掌握幼兒舞蹈的各種特點,爲以後舞蹈教學中遇到的幼兒舞蹈編創做準備。

(8)幼兒英語口語

本課程爲幼師專業英語口語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幼兒教師應掌握的基本的英語詞彙和英語日常口語等,使學生能掌握英語基礎知識,講出清晰正確的英語口語,爲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三)任選課

主要是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專業技能證、其他技能證書的考證輔導課程。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2

摘要: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實施,是人才培養落到實處的重要基礎。本文立足於高職會計專業的建設現狀,從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內容、方案實施的措施兩個方面,闡述了新時期高職會計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實施措施

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導教育教學,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託。高職會計專業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應突出人才培養方案的導向性,並充分落實到教學之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一是要突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屬性,以服務學生就業爲重點,強化課程體系的優化;

二是契合會計專業特性,落實“理論”+“實踐”的教學構建,以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在培養方案的落實中,落實條件的創設,特別是教師隊伍與精品課程的建設、教學管理改革的推進,都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所需的具體措施。因此,從培養方案的構建,到方案的實施,應立足高職院校的教育屬性、會計專業的特性,兼顧統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實。

一、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關鍵在於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完善的課程內容體系,強化目標導向下,人才培養措施的有效落實。高職院校應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以能力本位理念爲指導,實現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1.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性尤爲重要,是教育教學構建的重要基礎。對於高職院校而言,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爲核心,突出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兼顧。從市場需求而言,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應突出就業目標的定位,以專業特色爲亮點,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面對不同的就業劃分、不同的.市場氛圍,人才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更強調“專業+能力+就業”的集中體現。專業特色要突出會計的專業特徵,強化崗位能力的培養。

2.課程內容體系。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落實,具體體現在課程內體系統的構建之中。高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課程內容體系要實現“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兩大板塊,通過“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突出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如圖1-1所示,是某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體系。在該體系中,強調理論知識內容的同時,也突出專業模塊的構建,通過“專業模塊課程羣”,學生不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有實踐實訓的空間,“理論”+“實踐”的教學環境得到優化,實現對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是方案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而如何確保方案實施到位,並有良好的實施環境,強調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教學管理改革,夯實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基礎。

1.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應依託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更適應當前會計專業的發展需求,並滿足專業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高職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二是切實做好人才引進工作,依託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引進,壯大現有的教師隊伍。

2.推進精品課程建設。基於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的視角出發,高職院校應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專業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對於高職院校而言,可以立足於院校的專業特色,結合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開發契合學校實際的專業教材,建設具有特色的精品課程,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對於地方高職院校而言,應在特色專業的基礎之上,大力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深化會計專業發展。

3.深化教學管理改革。人才培養是變化的過程,僵化的教學管理顯然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爲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傳統教學管理的基礎之上,實施“彈性學制”,爲學生專業學習創設更加寬鬆的環境。在學分與學年的關係上,允許學生在2-4年間完成。並且,針對教學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課程內容體系,確保教學內容體系能夠滿足並服務好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契合當前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總而言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實施,是一個系統而複雜的工作,強調方案構建的科學性、實施的有效性,才能確保方案在人才培養中的導向作用。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中,應強化人才培養目標的目標,基於職業教育的特性,強化“就業、市場”在目標中的體現。而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着力點在於夯實實施的基礎,創設良好的內外環境。依託精品課程建設、雙師型教師建設等實施措施,確保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建玲.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xx(03).

[2]周豔.中高職教育銜接視角下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和實施[J].商業會計,20xx(02).

[3]劉波.以能力爲主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武漢電力職業學院學報,20xx(07).

[4]李輝.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五段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實施[J].財會月刊,20xx(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3

本着該原則,基於中高職銜接的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思路如下:

一、科學定位,明確培養目標

本方案立足黑龍江省,人才培養目標充分適應黑龍江省旅遊業發展的需要。黑龍江省在未來五年將繼續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快實現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大省的跨越。我省旅遊業的飛速發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方案結合我省旅遊資人才需求現狀,定位於培養基礎紮實、適用面寬、實踐和創新能力強、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爲導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

二、立足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中高職課程體系設置首先要立足於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即中高職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水平,明確各階段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課程設置依據“滲透人文素質教育、突出實踐技能培養、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優化,兼顧教育部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計劃制定的規範性和統一性,在專業課程的安排上保持中高職階段課程的連續性,中職階段注重基礎性教育,根據本專業的特點開設語文、中國歷史常識、音樂等公共課,以及旅遊概論、管理學、服務禮儀等專業基礎課,此外,爲了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教育,開設職業素養課程,讓學生對自己學習的專業和未來所從事的行業和崗位有所瞭解,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職業觀念和職業態度。

三、以“崗位能力”要求確定課程體系及內容

要培養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爲導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綜合素質高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須將人才培養與旅遊企業人才市場需求相接軌。因此,只有通過到旅遊企業進行調研,瞭解企業和行業的需求才能確定學生未來從事的崗位及所需要的具體能力,從而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以崗位能力要求爲核心,結合行業特點,形成知識、技能、應用一體的職業課程體系;首先堅持以旅遊管理職業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來設置課程,加強課程設置的職業功能性;其次,充分考慮中高職學生的特點,在中職階段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而在高職階段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

四、“2+3”培養方式+“旺工淡學、工學交替”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2+3”培養方式即前2年進行高職學習,後三年進行高職學習的培養方式。後三年的高職學習實行“旺工淡學、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是指根據我省旅遊市場自身的淡旺季的特點,安排學生在旅遊旺季到旅遊企業見習和頂崗實習,旅遊淡季時回到學校繼續學習的模式。第一階段從第一學期9月起至第六學期6月,學生主要完成從業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任務:一是禮儀技能訓練(形體訓練、服務禮儀訓練);二是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三是崗位的初步體驗,即由旅行社和學校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考察酒店和各主要景區景點,打破原有的先理論再實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入學就直接與未來所從事職業的環境接觸。第二階段是第六學期6月至第七學期10月,正值我省旅遊旺季。由學院聯繫、企業、學生雙向選擇,學生帶着實踐課題進入旅遊企業見習,幫助學生確立爲崗位服務意識和過硬職業技能意識。

第三階段從第七學期10月至第八學期6月,學生主要完成職業技能證書所必備知識和技能並進行導遊證考試。在此期間,根據職業素養課程安排,學院會與合作企業聯繫,選派優秀工作人員或我院優秀畢業生來開展講座或座談,傳遞企業最新服務標準、服務理念,講授企業文化、職業素質以及如何規劃個人職業生涯等,使學生感受企業氛圍,瞭解本專業的發展變化情況。第四階段從第八學期6月至第十學期,這段時間爲學生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全部進行校外頂崗實習,學生在實習結束後由校企雙方對學生的表現及撰寫的調查報告等對學生進行考覈並評定成績,企業學生進行雙向選擇。在該思路的基礎上確定旅遊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確定就業方向與崗位分析,根據崗位能力確定教學任務和開始的課程,從而制定服務於我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於中高職銜接的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4

1培養目標

我校基於產業鏈的“商科專業集羣”將定位於“面向珠三角區域,面向中小企業的全方位商務管理崗位”,商科專業集羣人才培養目標爲:以產業鏈應用性人才需求爲導向,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專業創新精神,能在企業從事商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要培養具有以下素質的商科人才:

1)具有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具有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3)具有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具有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商務談判能力等。在知識學習方面,不應一味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而應根據行業發展的最新要求來構建知識體系,使學生既掌握相當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

2總體思路

商科專業集羣人才培養模式總體思路採用“跨專業工學結合”,形成人才培養的迴路,即在實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前提下,打破商科專業的界限,增加柔性制結構,讓學生在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和多行業多崗位實習體驗的基礎上,自主選擇提高和就業的專業方向。

2.1意向招生

學校以商科各專業申報人數進行意向性招生。學生入校後不按具體專業劃分行政班級,學生前兩年學習內容相同,第三年進行企業實踐教學,第四年由學生自願選擇專業並參加專業方向課程知識的學習。學校按照學生完成專業方向課程學習情況授予學生“管理學”或“經濟學”學士學位。

2.2階段培養

我校商科專業屬管理學科和經濟學科,我們力圖打破學科和專業界限,培養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實踐技能,計劃進行“2+△0.1+1+0.5+0.5”分階段工學結合模式改革,採取了對四年的教學時間分成五個階段對整體的專業學習進行劃分,每個階段解決相應的學習目的以達到最終培養成爲與行業零距離對接的要求。

2.3模塊學習

學生在企業現場實習期間,可以結合自己的實習崗位選擇相應的課程模塊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實習結束回校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習情況和就業意向自主選擇相應的專業方向課程進行學習。專業方向課程按照“工作過程+行動導向+項目引領”的職教理念進行課程改革,重新編訂教學大綱和授課計劃,進行模塊化教學,實行模塊化考覈。

2.4導師負責

我校“3+1”企業實踐教學實行“四導師”協同管理機制,我們根據學校制度精神,計劃在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到學生畢業,實行專業導師負責制度。學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進行企業現場實習、專業方向課程的選擇、專業課程的學習指導、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等。實行導師負責制,學生可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容易結成更爲緊密的學習團隊,也容易增強教師人才培養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負責指導的10多名學生,專業方向又有所不同,這樣又可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同一個專業導師指導下進行相互交流,對培養複合型應用人才也有一定的幫助。

3方案設計

我校商科專業屬管理學科和經濟學科,我們力圖打破學科和專業界限,培養學生通用管理能力和實踐技能,計劃進行“2+△0.1+1+0.5+0.5”分階段工學結合模式改革,採取了對四年的教學時間分成五個階段對整體的專業學習進行劃分,每個階段解決相應的學習目的以達到最終培養成爲與行業零距離對接的要求。

3.1第一階段“2”指的是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

此階段進行校內教學,教學又分爲公共基礎模塊課程、學科基礎模塊課程、崗位模塊課程。公共基礎模塊課程:這部分課程目前學分共50多個,基本佔用大學一年的'學習時間。我們建議由教務處牽頭,由管理學院、財經學院、基礎部等部門共同研討改革方案,在不違背教育部教學總體要求的情況下,創新教學模式,靈活授課形式,適當“擠”出一點時間進行商科理論教學。學科基礎模塊課程:這部分課程比較穩定,計劃由管理學院和財經學院共同研討,按照企業運行規律與要求重修梳理學科課程模塊,整合課程內容。崗位業務模塊課程:這部分課程爲新增模塊。根據企業ERP管理的核心模塊思想,集合兩院的專業特點,我們計劃把崗位業務模塊課程分爲6大模塊,即生產模塊、市場營銷模塊、財務模塊、物流模塊、人力資源模塊、國際貿易模塊。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的基本要求,對各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分類,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每個模塊開設2~3門課程,滿足學生第三年進行跨專業企業現場實習和第四年畢業論文真題真做的要求。

3.2第二階段“△0.1”指的是一個國小期

在學習學科基礎課程和崗位業務課程後,在大學二年級末暑假期間增加一個國小期,爲期4周。爲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內教學資源、突出白雲商科教學特色,也爲第三年學生下企業進行現場實習做準備,我們計劃在這個國小期組織學生進行綜合仿真實習,鞏固所學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崗位基礎知識,增強學生市場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3.3第三年段“1”指的是大學三年一年

此階段一年時間進行企業實踐教學(企業現場實習),企業實踐教學形式和要求參照教務處函〔20xx〕110號(關於印發《關於制訂20xx級企業實踐教學計劃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執行。

1)企業實踐教學安排在大學三年級整個學年進行。共43個教學周。

2)企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區域、行業、企業調研,職業能力拓展課程學習,職業品德教育,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6個環節。

3)在這一年的企業現場實習階段,學生還要結合自己所在的崗位,每學期按照教學要求選修2門自主學習課程,可以在業餘時間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或結合企業實踐自主學習,完成專業教師佈置課程學習任務,計學分。

3.4第四階段“0.5”指的是大學四年級上半學期

此階段爲專業理論提升階段。學生在企業現場實習一年後,根據自己的崗位實習體會和將來就業方向選擇自己的專業學習方向,學習《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規定的剩下的各專業核心課程。

3.5第五階段“0.5”指的是大學四年級下半學期

此階段爲項目學習階段,分爲實訓項目和畢業論文寫作項目兩大部分。實訓項目階段,我們設計了8個項目學習任務,分別是專業能力提升、職場禮儀訓練、心理沙盤訓練、魔鬼訓練、模擬經營、項目開發、微格教學、創業實踐。學生自主選擇其中3個項目進行學習。畢業論文寫作要求按照學生在企業現場實習期間的課題準備,進行真題真做。要保證教學改革方案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培養“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設置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課程體系和內容、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更需要學校、企業、學生、家長、社會多方的共同認可和支持。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15

一、專業名稱與編號

(一)專業名稱:會計

(二)專業編號:620203

二、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

(一)招生對象:普通高中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

(三)學歷:專科

三、專業分析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會計準則、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國家財經法規,能勝任會計覈算、會計管理、會計監督、財務管理以及出納崗位工作,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職業知識、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1、職業知識

●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必須的會計準則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掌握出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據、銀行存款以及外匯等日常業務覈算與管理的基本知識。

●掌握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覈算方法及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掌握會計法、稅法、票據法等相關財經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知識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企業投資決策、資產管理、資金籌集、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成本覈算的基本知識以及成本計算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計算方法。

●掌握涉稅業務的基本知識以及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費的計算方法以及納稅申報程序。

●掌握審計總則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掌握審計循環的符合性測試和報表項目實質性測試的'審計方法。

●掌握會計信息處理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電算化初始化、總賬、固定資產、工資、應收與應付、供應鏈等模塊的操作方法與要求。

●掌握數據調查、數據整理以及統計數據分析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掌握與專業崗位相關的經營管理、理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以及專業英語等基本知識。

●掌握計算機以及互聯網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2、職業技能

●具有審覈與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期末對賬以及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的能力。

●具有開具各種票據、正確處理各種貨幣資金日常業務的能力。

●具有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投資、籌資、分配決策以及編制財務預算與實施財務控制的基本能力。

●具有選擇適當的成本覈算方法進行產品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領購和使用發票、填制涉稅文書、進行網上納稅申報的能力。

●具有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序和撰寫審計報告基本的能力。

●具有利用會計信息化軟件建立賬務應用環境以及選擇與運用財務專用模塊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翻譯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以及聽、說、寫的基本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更要有持續學習和不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3、職業價值觀與態度

●具有維護公衆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高度責任感。

●具有誠實守信品質和保持應有職業謹慎的態度。

●具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

●具有嚴格執行國家法律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品質與自覺性。

●具有不斷接受新事物的進取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態度。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

●具有熱情、主動的工作熱情與服務意識。

(三)職業面向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基於中小型企業等組織經濟業務規模和自身特點,以及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立足於會計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分析,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職業性和綜合性現實,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向主要爲中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專業就業面向的定位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在中小型企業等單位一人多崗、多崗兼顧的能力。

四、畢業上崗標準。

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達到基本考覈要求,成績合格,取得畢業證書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達到會計上崗要求。

五、教學計劃進程

教學計劃中的全部課程分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及素質和能力要求,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必修課由文化素質課、職業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核心課和職業能力體驗課組成。選修課程是爲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學生專業領域,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課程。由本系開設的選修課和全院範圍開設的選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三)實踐教學環節(產學結合)安排

1、實踐教學主要採取實訓作業、實訓設計、案例分析、上機操作、崗位模擬訓練、畢業實習等形式進行。評定成績。凡已經實行統一鑑定考試的專項技能課,必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鑑定考試,並須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2、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由系統一安排,實習結束後要完成畢業設計作業,並組織設計答辯。

六、教學組織與評價

1.教學組織

專業教學組織遵循以能力爲本位,注重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採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校內仿真實訓、校外企業實習的教學組織形式。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以專任教師爲主、兼職教師爲輔,校內仿真實訓由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實訓指導教師共同完成,通過分崗實訓、混崗實訓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實訓教學;校外實習以校外指導教師爲主、校內指導教師爲輔,通過認知、實踐等形式接觸企業的財務、經營管理等業務。

2.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教學實施前,對學生進行調查瞭解,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情況以及學習上的特點、優點與不足之處,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路設計學習領域、學習情境,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因材施教,順利實施教學。

(2)教學實施中,觀察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在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尋找教學實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實施方案。

(3)教學實施後,評定學生學習成績,考覈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就業單位意見反饋和社會評價,對專業標準的合理性、適應性和畢業生的質量以及教學組織的滿意度進行考察,爲修訂專業標準和教學實施方案提供依據。

3.考覈辦法與考覈標準

(1)學習領域課程考覈辦法

學習領域課程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進行綜合考覈。其中,理論知識由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考覈評定,實訓操作由教師根據學生操作過程和結果的考覈評定,課程綜合成績由理論知識成績與實訓操作成績按一定權重進行綜合評定。

(2)實訓課程考覈辦法

實訓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會計綜合實訓、會計電算化、ERP沙盤對抗模擬、會計信息化及其他實訓項目。實訓課程的考覈以實際操作考覈爲主,將過程考覈與結果考覈結合起來,既考慮學生個人實踐操作能力,也評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