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朝的歷史大綱

關於唐朝的歷史有哪些呢?歷史故事以生動的語言描述、曲折的故事情節還原歷史的真實情景,揭露歷史的動態過程,描述歷史人物的內心活動,豐富歷史事件的內容,這對於改變歷史課程的枯燥性,促進歷史理論教學的深入淺出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唐朝的歷史,歡迎閱讀借鑑!

關於唐朝的歷史大綱
  關於唐朝的歷史篇一:安史之亂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爲宰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徵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果發生奉天之難。戰爭持續了5年,最後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玄宗對於唐朝的危機絲毫沒有察覺,反而向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政治腐敗與黑暗,影響了將領的貪功求官的慾望。爲了挑起戰爭,並在戰爭中立功受賞,加官進爵,邊鎮的很多將領肆意挑釁,使得邊境戰亂不斷,玄宗的好戰對此又是火上加油。初期的邊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唐朝大傷元氣。

一是西邊和吐蕃的關係惡化,開戰後互有傷亡,損害了歷來的和睦友好關係。二是西南的南詔國。由於邊境將領的驕橫跋扈,致使本該平息的衝突日益升級,結果唐朝徵兵和南詔開戰。先後戰死、病死的唐兵達二十萬之多。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十五年佔領長安、洛陽,進入安史之亂的最高峯。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相當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準備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榮王爲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爲副元帥東征。

唐玄宗於十一月十五日派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上阻礙,但由於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就攻入洛陽。東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肯投降,被俘後爲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可是因爲唐玄宗聽了監軍宦官的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年正月七年級,安祿山在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關於唐朝的歷史篇二:李世明爲何怒砸魏徵碑

魏徵輔佐唐太宗17年,先後上書200餘次。在魏徵的嚴密監控下,唐太宗的日子過得很不舒坦。面對魏徵一再觸逆鱗,唐太宗每次都是虛心接受,甚至像男人欣賞女人一樣,覺得魏徵嫵媚可愛。甚至還爲這種君臣關係總結了一套套理論,比如說自己是金屬的話,魏徵就是那鍛造的良匠;比如說魏徵是鏡子的話,他就是那照鏡子的人。

貞觀17年,魏徵病重,唐太宗多次親臨魏徵府看他,給他送藥,將公主許給魏徵做兒媳。魏徵死後,唐太宗罷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禮節送葬,親自撰寫碑文,刻於石碑上。這種榮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間的知音佳話,如果演繹到此結束,應該是劃上一個相當完美的句號了。

哪曾想,就在魏徵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謀反。魏徵極力舉薦的兩個人,吏部尚書侯君集、中書侍郎杜正倫都被牽扯進來。唐太宗很生氣,你魏徵說他們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於是唐太宗自賤天子金口玉言的名聲,解除了公主與魏徵之子的婚約,還推倒了親手爲魏徵撰寫的墓碑。

這個細節讓人深思,唐太宗爲什麼發這麼大的火?原來,唐太宗對魏徵早有不滿,這次不過是借題發揮。

有一次,唐太宗生病,想搬到一箇舊閣子裏住,打算將舊閣子裝修一下。然而,外面都在議論,說皇上要用十車銅建造一個望陵臺。唐太宗下令追查,發現竟然是魏徵造的謠。他與魏徵當場對質,魏徵辯解說:“這種誇張只是爲了諍諫的需要,危言聳聽也是爲了大唐的江山啊!”

面對魏徵的狡辯,唐太宗非常惱火,大發牢騷,一向態度強硬的魏徵不得不服軟,老老實實承認錯誤,還向唐太宗感謝不殺之恩。

魏徵對諍諫這項工作似乎上了癮,將多年諍諫內容都作了記錄,曾將這種記錄拿給史官褚遂良看,明擺着是希望褚遂良給他記上一筆,好留名青史。

唐太宗聽說這事以後,也相當生氣。

先前唐太宗已經同意把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書玉,這時也後悔了,下旨解除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就砸了魏徵的墓碑。

在砸了魏徵的墓碑不久,唐太宗親征高麗,勞民傷財,最終撤回中原。唐太宗長嘆道:“如果有魏徵在,不使朕此行也!”他突然想起了魏徵的好,又派人到魏徵墓前悼念了一番,並且將當初推到的墓碑立了起來。

  關於唐朝的歷史篇三:唐玄宗是梨園的始祖

唐明皇是多才多藝之君。史書上說他“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在這多方面的才藝中,他成就最卓越的應該說是音樂,但最享盛譽卻是在戲劇方面。

梨園,原是唐代都城長安的一個地名,因唐代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藝人,後來就與戲曲藝術聯繫在一起,成爲藝術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梨園”的來歷在清乾隆時的進士孫星衍與嘉慶九年(1804年)所撰寫的《吳郡老郎廟之記》中載;“……餘往來京師,見有老郎廟(:指玄宗)之神。相傳唐玄宗時,庚令公之子名光者,雅善(霓裳羽衣舞),賜姓李氏,恩養宮中教其子弟。光性嗜梨,故遍值梨樹,因名曰梨園。後代奉以爲樂之祖師。……”現代人李尤白撰寫的《梨園考論》中,考證了梨園的來歷。唐中宗(705-710年)時,梨園只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木園。果木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是供帝后、皇戚、貴臣宴飲遊樂的場所。後來經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梨園的性質起了變化,有一個單純的.果木園圃,逐漸成爲唐代的一座“梨園子弟”演習歌舞戲曲的梨園,成爲我國曆史上,第一座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自己擔任了梨園的崔公(或稱崖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或院長)。崔公以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又稱魁伶)兩套人馬。李隆基爲梨園搞過創作,還經常指令當時的翰林學士或有名的文人編撰節目,如詩人賀知章、李白等都曾爲梨園編寫過上演的節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孫大娘等人都擔任過樂營將的職務。他們不僅是才藝極高的著名藝人,又是誨人不倦的導師。詩人杜甫在他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中,詠歎公孫大娘的舞姿豪邁奔放,“如羿社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並在這首詩的序言中說過,有一位書法家名張旭,自從看了公孫大娘的劍器舞,他的草書有了很大的長進。唐玄宗李隆基依靠這些傑出的創作人員和導演,造就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 唐玄宗時期(712-756年),也就是所謂的“開元盛世”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造就了一批中外聞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在舞蹈和音樂等藝術領域裏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梨園”,就產生在唐代這塊沃土之中。

梨園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由於時間久遠,現已找不出一確切的地址。有人認爲,梨園在今西安市東的臨潼縣驪山秀嶺峽;有的人認爲,在今西安市城東南隅曲江池附近,漢武帝所造的宜苑地址近旁的春臨村一帶,這裏植梨樹百株;有的人認爲梨園在今西安城東北,唐大明宮東側附近,三華里的午門村;有的人認爲在“禁苑”之中或近旁,今(西安迤邐之北,渭河以南一帶);還有人爲在今西安城北5華里許的未央區、大白羊村村西等等說法,但不管梨園在什麼地方,他確實是培養和訓練藝人的場所。 教坊是與梨園相近似的組織,以排演歌舞、百戲爲主。唐高祖李淵時設教坊于禁內。由於唐代的經濟繁榮,加上唐玄宗對音樂、舞蹈的喜好,豢養了樂工數萬人,其規模就現在來看,也是相當龐大的,開元二年(714年)玄宗將原來隸屬於太常寺的倡優中的音樂人才劃出來,專門設立了“左右教坊,以教俗樂”。左右教坊的責任不同,大致右多善舞者,左多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