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東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會考試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東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會考試語文試卷

將相關詞語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細細_______一盞清茶,裏面有着說不盡的意蘊。清幽淡雅的綠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賞的花茶,齒頰留香,妙不可言;外剛內柔的烏龍茶,甘而不濃,回味無窮。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鄭板橋喝出了“汲來江水烹新茗”的_______,杜耒喝出了“寒 夜客來茶當酒”的_______,梁啓超喝出了“飲茶之樂樂無窮”的_______。

A. 品嚐 絕妙意境 濃情厚誼 獨特感受

B. 品賞 濃情厚誼 絕妙意境 無限樂趣

C. 品賞 濃情厚誼 閒情逸致 無限趣味

D. 品味 閒情逸致 濃情厚誼 獨特感受

下列句子排序恰當的一項是( )

①我以爲“過去未來皆是現在”的話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時代的思潮,不是單純在這個時代所能憑空成立的,不曉得有幾多“過去”時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說是由所有“過去”時代的思潮,一湊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學家說,時間只有“過去”與“未來”,並無“現在”。

④因爲“現在”就是所有“過去”流入的世界,換句話說,所有“過去”都埋沒於“現在”的裏邊。

⑤有的又說,“過去”“未來”皆是“現在”。

A. ③⑤①④②

B. ⑤①④②③

C. ①④②③⑤

D. ③⑤①②④

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實、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到小說結尾卻變成了麻木、狡猾、好佔便宜的行屍走肉。祥子的這一變化,正無情地批判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B. 《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一部散文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狗貓鼠》《瑣記》《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 武松是《水滸傳》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漢,他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曾經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桃花村,血濺鴛鴦樓,火燒瓦罐寺。

D. 唐代詩人中,“初唐四傑”是指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隱、杜牧。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在膠片行業面臨被技術顛覆的時期,富士膠捲經歷了最艱難的裁人,傳統業務收縮,進而開始了新業務的探索。

B. 臨沂市政府加大對道路建設的投資力度,20xx年初,雙嶺高架路建成通車,大大減輕了東西方向的交通問題。

C. 不可否認,武俠小說、功夫影片爲推廣、宣傳武術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把傳統武術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 北京大學寫給20xx年自主招生初審未通過考生的一封信,讓無數人感到了一所大學的精神和情懷。

(18屆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東區九年級下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不管鳥的翅膀多麼完美,如果不憑藉空氣,鳥就永遠不能飛上高空。 這是一個條件關係的複句。

B. “當餘之從師也”與“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一致。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這句話中“美”和“私”都屬於形容詞的意動法。

D. “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這句話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後面題目(每小題2分,共4分)

什麼是霾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範》中對“霾”的定義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的空氣出現普遍混濁現象,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

霾會造成“霧濛濛”之感,是因爲它降低了空氣能見度,這主要在於空氣中顆粒物的散射、吸收帶來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顆粒物的散射。顆粒物的全體家族被稱爲總懸浮顆粒物(TSP),其組成部分PM2.5在20xx年迅速躥紅。

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細粒子。按照大小個來排列,顆粒物的家族中還有PMl0和PMI,即當量直徑小於等於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如此受到重視不僅僅因爲它是霾的元兇,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在人體中,PM10集中於喉部和鼻內,通過打噴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顆粒物停留於氣管;PM2.5則會深入到肺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曾做過一個調研。PM2.5的增加,與醫院急診相關疾病的病人人數成正相關。MP2.5的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急診數量分別會增長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B.霾使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

C.PM2.5是霾的元兇,同時對人體危害極大,會深入到人體肺部。

D.PM2.5濃度的增加,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人數會相應增加。

2.下列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運用了下定義,列數據的說明方法。

B.去掉“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句中的“均勻”一詞句意會改變。

C.本文主要介紹了霾的成因及危害。

D.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採用了邏輯順序來說明。

三、句子默寫

古詩詞名句填寫。

(1)______,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黃鶴一去不復返,______ 。(崔顥《黃鶴樓》)

(3)李商隱《夜雨寄北》中設想未來相逢,訴說今日離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桃花源詩》中“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描繪的情景相同。

(5)辛棄疾《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描寫作者身跨戰馬、猛烈拉弓的激烈戰鬥場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行路難(其一)》中表現詩人在沉鬱中振起,堅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望嶽》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寫出泰山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動物在睡眠時,大腦能像人腦那樣發出電波,也會做夢。如貓在睡覺的時候會豎起耳朵,嘴邊的長鬚會顫動,有時還會輕輕地叫幾聲,好像在追捕什麼目標似的。鸚鵡睡覺 ① 把頭藏在翅膀下面, ② 還可能發出低聲的叫聲。除了貓和鸚鵡之外,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類動物也會做夢。動物的夢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夢。③鳥類很少做夢,爬行動物也很少做夢,因爲④它們必須隨時保持對敵人的警告,以便能夠及時逃脫。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顫(_______)動 家chù(_______) 哺(_______)乳

(2)根據句子意思,將“偶爾”“常常”分別填入①②處橫線上。

(3)在④畫線處有一個詞用得不恰當,可將“____”改爲“_____”。(要符合語境)

五、名著閱讀

名著導讀

(1) “現在看看《陶庵夢憶》,覺得那時的賽會,真是豪奢極了……他記扮《水滸傳》中人物雲:‘……於是分頭四出,尋黑矮漢,尋梢頭大漢,尋頭陀,尋胖大和尚,尋茁壯婦人,尋姣長婦人,尋青面 ,尋歪頭,尋赤須,尋美髯,尋黑大漢,尋赤臉長鬚……’”這段文字出自魯迅的散文集《_______》,其引文中的“青面”“梁山好漢”________(填人物姓名)的特徵。

(2)請你從《駱駝祥子》《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部名著中,推薦一個“最美人物”並陳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後面小題

“燃”這個詞最初開始於熒幕,繼而作爲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它既是動詞,也是名詞,還是形容詞,總之,你心中那股進擊的小火苗升起的時候,“燃”就出現了。用“燃”這個詞,表達生命中那些激動、熱烈的時刻,亦是目前年輕人最流行的語言。

《戰狼Ⅱ》是不折不扣的燃文化的推廣大使,讓人驚呼的票房背後,亦有燃文化的助推。網友、觀衆用“超燃”“從國內燃到國外”盛讚這部電影,而影片的思想含量、陽剛之美,所表現出的澎湃激情、強烈責任感,以及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的.主題,更是詮釋和豐富了時下正流行的“燃文化”內涵。

《人民日報》也關注燃文化,用文章《以“燃”表達直面現狀》來點贊網絡綜藝節目《吐絲聯盟》,點贊青年人以“燃”的態度直面現狀,討論“燃文化”與“喪文化”的對撞。

從“葛優癱”的走紅開始,到網絡段子毒雞湯,乃至“喪茶”實體店的成功創辦,反雞湯、喪文化逐漸變得無孔不入,席天卷地。

而“燃”的崛起,似乎要在“喪文化”的大潮中逆流而上。

1.根據以上文字,從下列圖片中選出最符合“燃”的內涵的一項( )

A. B. C. D.

2.“燃”既是動詞,也是名詞,還是形容詞。上面材料中,“超燃”中的“燃”是_____詞,“從國內燃到國外”中的“燃”是______詞。

3.給下面這段文字,續寫一句話,使其語意連貫,句式整齊。

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曾有過屬於他們的“燃”:“燃”是爺爺上山下鄉時挑起扁擔的瞬間;“燃”是媽媽看到中國女排五連冠奏響國歌的瞬間;“燃”是哥哥爲灌籃高手“流川楓”吶喊的瞬間;“燃”是小弟弟學着小豬佩奇踩水塘的瞬間……對我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題。

會思想的蘆葦

趙麗宏

①最近回到我曾經“插隊落戶”的故鄉,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風搖曳的蘆葦。久違了,朋友!

②蘆葦,曾經被人認爲是荒涼的象徵。然而在我的心目中,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卻代表着美麗自由的生命,它們伴隨我度過了艱辛的歲月。

③從前,蘆葦是崇明島上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蘆葦的一身都有經濟價值。埋在地下的嫩蘆根可解渴充飢,也可入藥。蘆葉可以包糉子,蘆葉和糯米合成的氣味,就是糉子的清香。蘆花能紮成蘆花掃帚,這樣的掃帚,城裏人至今還在用。用途最廣的,是蘆葦稈,農民用靈巧的手,將它們編織成葦簾、葦蓆、蘆篚、籮筐、簸箕,蓋房子的時候,蘆葦可以編葦牆,織屋頂。很多鄉民曾經以編織蘆葦爲生,生生不息的蘆葦使故鄉人多了一條活路。我在崇明“插隊”時,曾經和農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氣來做飯。打沼氣竈,也用得上蘆葦。

④在艱苦的“插隊”生涯中,蘆葦給我的撫慰旁人難以想象。我是一個迷戀自然的人,而蘆葦,正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美妙禮物。在被人類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幾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連片成塊,只有蘆葦例外。沒有人播種栽培,它們自生自長,繁衍生息,哪裏有泥土,有流水,它們就在哪裏傳播綠色,描繪生命的多姿多彩和堅韌。

⑤春天和夏天,它們像一羣綠衣人,佇立在河畔江邊。我喜歡看它們在風中搖動的姿態,喜歡聽它們應和江濤的簌簌絮語。和農民一起挑着擔子從它們中間走過時,青青的蘆葉撣我衣,拂我臉,那是自然對人的親近。最難忘的是它們開花的景象,酷暑過去,金秋來臨,風一天涼似一天,這時,江邊的蘆葦紛紛開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潔的銀色,在風中,蘆葦搖動着它們銀色的腦袋,在江堤兩邊發出深沉的喧譁,遠遠看去,猶如起伏的浪濤,也像浮動的積雪。使我難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絢爛的晚霞裏,銀色的蘆花變成了金紅色的一片,彷彿隨風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帶熊熊燃燒。冬天,沒有被收割的蘆葦身枯葉焦,在風雪中顯得頹敗,使大地平添幾分蕭瑟之氣。然而我知道,蘆葦還活着,它們不會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凍不僵的蘆根,有割不斷的蘆筍。只要春風一吹,它們就以粉紅的嫩芽,以翠綠的新葉爲人類報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還在大地上掃動,蘆筍卻倔強地頂破被嚴霜覆蓋的土地,在凜冽寒風中驕傲地伸展開它們那柔嫩的肢體,宣告冬天的失敗,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戰勝自然強加於它們的嚴酷。

⑥我曾經在日記中寫詩,詩中以蘆葦自比。 帕斯卡 說 : “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 ”, 這比喻使我感到親切。以蘆葦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實,可以作另義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堅毅,恰恰如蘆葦。在我的詩中,蘆葦是有思想的,它們面對荒灘,面對流水,面對南來北往的候鳥,舒展開思想之翼,飛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當年在鄉下所有的悲歡和憧憬,都通過蘆葦傾吐了出來。

⑦我曾經擔心,隨着崇明島的發展和進步,島上的蘆葦會漸漸消失。這次去崇明,我專門到堤岸上去看了蘆葦。蘆葦還和當年一樣,在秋風中搖晃着銀色的花朵。那天黃昏,我凝視着落霞漸漸映紅那一大片蘆花,它們在天地之間波浪起伏,像涌動的火光,重又點燃我青春的夢想……

(選自《趙麗宏散文精選》,有刪改)

1.閱讀文章第③~⑤段,說說作者寫出了蘆葦的哪些特點。

2.文中的兩處畫線句子聯繫緊密,試從結構及內容上分析其作用。

3.第⑤段末句中加點的“頂破”一詞精練傳神,試分析其表達效果。

4.從修辭手法運用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春天和夏天,它們像一羣綠衣人,佇立在河畔江邊,我喜歡看它們在風中搖動的姿態,喜歡聽它們應和江濤的簌簌絮語。

5.本文運用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的經典短文,完成下列小題。

人生需要“頂住”

李勤衛

①“打一分賺一分,我們一起頂住!”“我們有那種不服輸的勁兒,不管怎麼着也得頂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棄,能頂住!”……

②中國女排在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上贏得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後,女排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也送給我們一塊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頂住”。

③賽場是最高強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較量。“頂住”,既是一種姿勢表象,也是一種內心觀念。“頂住”,不是無可奈何的被動選擇,更不是安於現狀的消極保守。對於人生而言,“頂住”,是一種態度,一種責任,是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和“發動機”。

④“頂住”是執着,堅持不懈。人與人之間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堅持。“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說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這種“不費功夫”的偶然,卻存在於“吾將上下而求索”、“衆裏尋他千百度”、“爲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萬苦付出後的某種必然。世間事,除了歲月,沒有“不費功夫”就得來的好事。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國學大師錢穆“雖居鄉僻,未嘗敢一日廢學”,一生著書立說達1700萬言,還探索出一套獨特的治學方法和治學門徑。年復一年的“頂住”,最終才能積跬步以至千里。

⑤“頂住”是毅力,堅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前進路上,艱難困苦是“滅頂石”還是“墊腳石”,關鍵看能不能“頂住”。愛迪生說,失敗了一千次並不可怕,最起碼我知道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於是我就會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產雜交稻,屠呦呦提煉出青蒿素,說到底都是一個屢敗屢試、愈挫愈奮、不斷“頂住”的過程。成功路上,不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勉之苦,還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堅忍之苦。無數事實證明,面對困難時選擇“頂住”,一個個失敗、挫折和困難,就會從“絆腳石”變爲砌築人生進步的“墊腳石”。

⑥“頂住”是定力,堅定不移。當年長征,儘管起初紅軍不知道戰略轉移何時才能結束,不知道最終去往哪裏,但大家堅信“只要跟黨走,跟着抗日救國的理想走,就會有前途”,堅信“不論我們自己能否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們的旗幟一定能達到”。正是因爲對這一目標的堅定不移,才使“紅軍不怕遠征難”,把二萬五千裏的艱辛遠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絢麗的紅飄帶。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馬克思說,他能創立剩餘價值學說,前後堅持40餘年時間進行《資本論》的研究撰寫,關鍵是“目標始終如一”。凡事咬定一個目標,矢志不渝,必會凌絕頂而覽衆山。

⑦“世界上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爲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滿了太陽的光輝!希望是一種堅持,使靈魂深處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爲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釋。”的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我們有轉型的難題,有升級的壓力,但只要我們選擇“頂住”,有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勁頭,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態度,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執着,就一定能讓“關不住”的鳥兒,“羽毛都沾滿太陽的光輝”,始終飛翔在希望的田野上。

(選自20xx年8月25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1.文章以中國女排的事蹟開篇,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2.“頂住”是作者崇尚的一種精神品質,說說怎樣纔算具備了“頂住”這種精神品質。

3.請爲第④段“‘頂住’是執着,堅持不懈”這一觀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

4.第⑥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並簡要分析其作用。

八、文言文閱讀

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①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身,子爲之乎?’必不爲。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②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選自《墨予·貴義》

【註釋】①今:若,如果。②一言:一句話,即關係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故不爲苟得也(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闢也(_______________)

(3)是貴義於其身也(____________) (4)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萬事莫貴於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與乙文中 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4.你認爲兩文中的“義”的內涵是什麼今天我們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爲什麼

九、詩歌鑑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歌頷聯連用“聞笛賦”“爛柯人”兩個典故,作用是什麼?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請說出你對此句深刻內涵的理解。

十、話題作文

下面兩題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

(1)人在成長曆程中,會遇到種種阻礙,只有突破這些阻礙,才能不斷成長。當我們不夠自信時,要突破自卑的阻礙;當我們不夠勇敢時,要突破怯懦的阻礙;當需要溝通、理解時,要突破隔閡的阻礙……請以“突破”爲話題作文。

要求:①自擬題目,內容緊扣話題,立意正確,思想健康。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則扣分。

(2)請以“______伴我前行”爲題目作文,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立意正確,思想健康。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則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