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風俗習慣

佤族是一個有着自己特色的民族,甩髮舞你聽說過嗎?還會吃一些植物蟲的民族,素具特色的新米節,關於這些都是來源於我們的佤族,那佤族有些什麼樣的風俗習慣呢?讓我們一起去揭開神祕的佤族吧。

佤族的風俗習慣
  佤族的風俗習慣

【禮儀】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當先,認爲無酒不成禮。佤族待客敬酒習俗多樣。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飲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種戒意,然後依次遞給客人飲。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盡力喝乾,以表示心地坦誠,否則被認爲對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先倒在地上一點或右手把酒彈在地上一點,意爲敬祖。然後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乾。佤族民間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習慣。每逢兒子出門,客人離去,主人還要打“送親禮”.即給親人或客人敬酒,屆時主人用葫蘆(盛酒器)盛滿酒,先喝一口,然後送到客人或遠離的親人嘴邊,客人需要喝到葫蘆見底,以表示親情、友誼永遠不忘。

【建築】

佤族房內的陳設簡單,無桌椅,竹蓆木板當牀,沒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單做被蓋,枕木頭,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區不同。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爲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託樑,橫樑上再託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房屋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爲牲畜、家禽活動之所,個別打鐵戶也在樓下設有風箱和打鐵的一套工具。

【飲食】

佤族以大米爲主食。西盟地區的佤族都喜歡把菜、鹽、米一鍋煮成較稠的爛飯。其他地區的佤族則多吃乾飯。農忙時日食三餐,平時吃二餐。雞肉粥如茶花稀飯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現吃現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間有“無辣子吃不飽”之說。

佤族的肉食主要來源於家庭飼養,有豬、牛、雞。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蟲的習慣。一些地區的佤族還有捕食昆蟲的習慣,更食用蛹、寄生於草木植物的紅毛蟲、掃把蟲和寄生於冬瓜樹的冬瓜蟲等十餘種。一般時都把可食的昆蟲與米一起煮成粥,加菜、鹽、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養蜂比較普遍,但養蜂方法十分特別,先用一段掏空的圓木,兩頭封口,留出數個小孔,供野蜂進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釀蜜,每年割2、3次,與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飲酒,喝苦茶。所飲用的酒都是自家釀製的“泡水酒”.常飲泡水酒不但於身體無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幾十年佤族纔開始飲用燒白酒。

佤族更愛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濃,幾乎成了茶膏。苦茶雖然味苦,但喝後有清涼之感。對於處在氣候炎熱地區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檳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時勞動休息或閒談,口中都嚼一塊檳榔。所嚼檳榔都是用麻櫟葉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據稱嚼檳榔有健齒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飯,火燒蛇肉,青豌豆炒螞蟻蛋,油煎柴蟲等。

木鼓

木鼓是佤寨的標誌,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的傳統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器具。一般以紅毛樹、花桃樹或麻慄樹樹段爲原料,將其腹部按一定形狀掏空製成。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之間。分公鼓、母鼓兩種。公鼓的音節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多成對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標誌性的建築物。每個村寨都有一至數個。它是用6根柱子、3根橫樑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沒有牆壁的小棚子。木鼓房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由於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當神聖,具有其他民族廟宇的功能與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爲,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節慶】

由於木鼓的這種神聖地位與作用,“拉木鼓”便成爲佤族極爲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樹木,拉入寨中,製作新鼓,更換舊鼓的活動。多於農曆十一月(佤歷一月)進行。屆時,首先由村寨頭人會議確定拉木鼓的時間及主祭人(出牛,承擔活動費用的人),準備好要剽殺的水牛數頭、取肝看卦黃牛一頭,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當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壯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選好的樹木,準備制鼓的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參加)均身着節日盛裝,前來拉鼓,大家邊歌邊舞,用繩索將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當天不能進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殺雞祭祀之後,另擇吉日進寨。

新鼓進寨之日,舉寨歡騰。鄰寨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剽牛、殺豬、飲酒娛樂。

新木鼓的製作大約需要20余天。摳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響,向全寨報喜,並舉行新木鼓安放儀式。晚上,全寨人齊聚木鼓房周圍,再次歡歌共舞,慶祝新木鼓的順利製成。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方告結束。

據說,佤族拉木鼓是爲了祭祀“莫偉”神的。佤族人認爲,“莫偉”是人類祖先的化身,他平時住在天宮,不問人間之事。只有聽到木鼓之聲,他纔會下凡爲人類解危救難或共享歡樂。

談情說愛“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便可開始參加談情說愛的社交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羣體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戀愛關係之前,單獨活動的較少。在此活動中,男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串姑娘主要在晚間進行。沒有特定的場所,多在姑娘家中進行。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們便會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小夥子們彈着三絃、吹着笛子,到等候他們的姑娘家裏去。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互贈菸草、檳榔,男女相互梳頭,嘻笑打鬧,送秋波,訴衷腸。經過若干次串姑娘,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後,就會送些手鐲、項鍊、梳子、頭巾等禮物給她。如果幾天或一段時間內不見姑娘退還禮物,便可以認定她已對自己情有獨鍾,願意作爲自己的戀人了。而姑娘則來者不拒,不管誰送的禮物都會一一收下。因爲他們認爲,送禮物的小夥子越多,說明自己的相貌、人品等條件越好,越感到光彩。姑娘的父母也會爲串女兒的人多而高興和自豪。但對不想繼續發展關係的小夥子,禮物會很快退還給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的過程中,小夥子若看中了某位姑娘,便會趁機搶去她的首飾、頭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時,姑娘不管願意與否,都會大嚷大叫,佯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不去索取的話,就表示接受了小夥子的求愛。

確定了戀人關係的青年男女,便會脫離羣體,開始單獨交往。進而正式託媒求婚,訂婚、結婚,喜結連理了。

新米節

佤族是一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水平低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因此,圍繞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動,有的還漸漸形成定製,發展成爲節日。“新米節”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嚐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曆七八月份(佤歷九十月間)進行。日期的確定,一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情況選擇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屬相之日爲最佳。意在請先祖的靈魂回來,與家人一起同嘗新米,共享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爲了讓各地佤族同胞能夠共同歡度“新米節”,1991年,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聯合決定,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日定爲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多各家各戶獨自進行。節日這天,主人早早起牀,準備好過節的酒肉佳餚。然後到田裏去採割新谷。割回來的穀子一束掛在門上,表示招谷魂進家。其餘的搓下穀粒,用鐵鍋微火焙乾,舂出新米,做成米飯。接着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臺之上,請巫師唸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爲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打開家門,把自家過節的消息告知鄰里鄉親們。於是人們紛紛攜帶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則殺雞、宰豬,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歡歌笑語,同享豐收的喜悅。

  佤族簡介

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 緬甸的主要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中國和緬甸邊境兩側的羣山之中,中國一側在雲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瀾滄、 孟連、雙江、耿馬、 永德、 鎮康等縣,緬甸一側在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及周邊地區。

佤族自稱“佤”、“巴饒克”、“ 布饒克”、“阿佤”、“阿臥”、“阿佤萊”、“勒佤”等。他稱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稱“ 哈喇”、“ 哈瓦”、“ 卡瓦”等,意爲“住在山上的人”。根據本民族的意願,1962年定名爲“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佤語屬 南亞語系 孟高棉語族,分“巴饒克”、“阿佤”和“佤”三種方言。舊時的佤文是 英國傳教士爲傳播基督教而編制的,比較粗糙。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爲其創造了新文字。佤族經濟以農業爲主。喜歡吃紅米,飲濃茶,食辣椒,嚼檳榔,喝 水酒。住房以兩層竹樓爲主。傳統服飾以黑色爲基調。男子多纏黑色包頭,着黑色短衣和寬腳褲。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無領無袖貫頭衣,下着筒裙,佩戴銀或竹篾製成的頭箍、 項圈、項鍊、腰箍、手鐲等首飾。

佤族信仰以原始宗教爲主。少數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 新米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文學藝術豐富多彩, 竹文化獨具特色。 滄源崖畫享譽海內外。

佤族民間舞蹈:“ 木鼓舞”、“甩髮舞”都是佤族的民間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國民族舞蹈比賽中獲獎。

在佤族地區普遍流傳着“ 司崗裏”的傳說。西盟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石洞,“裏”是出來,意即人類很早是從石洞裏出來的。傳說從石洞裏最先出來的是佤族。 石洞位於阿佤山中部,離西盟縣城以西約六十多裏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視爲“聖地”。而滄源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葫蘆”,“裏”是出來,意即人類從葫蘆裏出來的。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裏”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爲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裏”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我國的佤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盟、 滄源、 孟連三縣,耿馬、 瀾滄、 雙江、 鎮康、 永德、 昌寧、勐海等縣也有分佈。由於佤族主要分佈區在 瀾滄江和 薩爾溫江之間的 怒山山脈南段展開地帶,山巒起伏,平壩極少,又稱阿佤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佤族人口數爲429709(2010年) [1] 。使用 佤語,屬 南亞語系 孟高棉語族佤語支。分爲巴饒克、 阿佤、 佤三種方言,每種方言又分若干 土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國成立前,英、美傳教士爲傳播基督教而編制了一種 佤文,很粗糙,使用範圍小。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派語言工作者對佤語進行了深入調查,並於1957年設計一種 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