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育展望怎麼寫

21世紀是世界各國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較量的世紀。經濟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來源於教育。因此,推行教育改革、推行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已成爲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而“未來教育”這一詞也愈來愈爲人們所知曉,其發展的趨勢也成爲世人矚目的焦點問題。

未來教育展望怎麼寫

一、傳統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緩

(一)中國教育現狀使人擔憂

1.傳統的教育文化根深蒂固、頑固不化。中國教育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傳統的極權文化深深地影響着教育價值導向。家長,被認爲是最可能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人。然而,當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我們有多少家長能從平等的人格角度去面對,從內心深處去安撫孩子,寬慰孩子的差異?很多情況下是感覺自己沒面子,很生氣,接下來就是報怨孩子學習不夠努力,甚至責打孩子。每年新聞報道,父母因學習成績把孩子摧殘之死,以及孩子不堪忍受父母不仁道的層層高壓而弒母現象屢見不鮮。這種看起來是爲孩子好,很多情況下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權威性。

2.學生思想一元化。從小單一的“成績好,一切都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麻痹學生的精神,限制思想自由。使學生僅僅成爲知識傳承的載體。

3.人才評價的標準化帶來人才培養機械化。人才選拔和培養上的格式化、僵硬化使得標準化的答案一卷定終身。清華美院著名書畫家陳丹青面對僵化的選才制度,沒辦法選培自己理想的人才,嘆息和等待後,憤而出走。而無視人才的多樣性,個性化的追求,只重結果不管過程,只管形式不重視內容;只管標準不重獨特性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大行其道。所謂的“素質教育”喊了十幾年,“應試教育”卻愈演愈烈。也因此,社會上“高分低能”的現象屢見不鮮。 這種傳統教育體制使作爲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於被灌輸被填鴨的從屬地位。其主動性、內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不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教育部倡導的素質教育背

道而馳。

(二)變革傳統教育勢不可擋

正在世界範圍內興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深刻地改變着未來人類的經濟社會生活,知識更新和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在發達國家迅速發展的知識經濟將成爲21世紀主導型的新經濟形態;經濟的全球性發展,加之信息網絡化的發展,更推進了全球化的進程,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正在迅速變化和調整;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對人類的文化傳遞方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深刻地影響未來世界。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科學技術高度發展,觸發了對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引發了對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層次探索。教育已成爲了最熱門的社會問題。在今後的一個時期內,教育的變革大潮將會席捲傳統教育的各個方面。

二、現代教育

追求和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將是21世紀各國教育改革的主流。20世紀後半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在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歷程上做了種種嘗試和努力,從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制度到教育的硬件設施、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師素質的提高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一番現代化的改造。

(一)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發展需求不斷高漲,人口知識水準迅速擡升,我們的教育功能必須隨之必須擴大和加強。教育發展必須樹立大教育觀,建立起相應的大教育體系,主動適應國家宏觀教育政策指導下的市場運作機制和方式,合理調整其社會需求與流向。特別是需要突破傳統,改變灌輸式教學,重視教育與實踐結合和與社會的密切聯繫,以適應國際基礎教育發展的新的態勢,揚長避短,講求實效,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技術與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到主動適應,在與國際基礎教育接軌方面儘快達到發達國家人才培養的素質標準與要求。

(二)全面提高國民創造能力

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把創新提到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教育在提高民族創新精神、培養創造性人才、創建國家創新體系方面,要發揮獨特的作用。爲此,要改變因循守舊的教育觀念,改革單向灌輸知識的教育方式和以學科爲中心的教學體系。要把培養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始終,鼓勵學生追求真理,敢於創新,營造獨立思考、敢於爭辯、求新務實的氛圍,併爲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創造內部和外部條件。

(三)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的是學校的生命。質量不單單是指書本知識和升學率,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和道德水平以及高尚的情操與思想境界。所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應該充實到一切的生活和活動中去。教育不僅僅由學校承擔,而是由社會、家庭共同承擔,只有使社會家庭學校聯成一體,纔有利於“五育”的真正落實,促進教育質量的跨越式發展。

《未來教育展望怎麼寫》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