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

古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禮儀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個體道德素質的外在體現,文明禮儀要注重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國小階段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因此,對國小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至關重要。國小生的禮儀是在交往中養成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尺;禮儀是美好心靈的展現。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向進行禮儀教育呢?我認爲抓好國小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怎麼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

一、養成文明的禮儀習慣

日常生活中國小生的文明習慣可以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國小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校做個好學生,就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文明的標誌,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又是一個國小生最起碼的道德要求。應當從小節做起,從很具體的見到老師、父母主動打招呼,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漸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 。

二、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就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 《國小生日常規範》、《國小生守則》許多學生倒背如流,而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果皮、塑料袋現象就發生在他們身上。每年的三月學雷鋒活動月,學校開展做好事活動。爲什麼許多學生回到家裏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不用說在社會上做好事了。所以,對國小生的養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佳境,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做起。比如說: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教師要主動行隊禮問好,見到班裏不整潔就主動整理,上學衣冠整齊,佩戴紅領巾,上操、集會、放學站路隊要做到快靜齊。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也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臺起於壘土,質的飛躍量的積累,良好的道德素質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是國小生的鏡子,教師的言行舉止無不影響着國小生。國小生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爲表現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因此,教師要樹立良好的禮儀榜樣,努力爲國小生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要求學生做到的事自己也要做到,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比如上課師生問好我始終堅持向學生問好,叫學生坐下時我都要說請坐。課間學生向我問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學生戴着紅飄帶,頻頻的`向老師行禮問好,禮儀非常規範,每次我都點頭或招手並向同學們問好。在上學的路上,見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動和他們打招呼。學生爲我倒水,我感激的說:“謝謝!”望着乾乾淨淨的教室,我對同學們說:“你們辛苦了!”這種教育的效果勝過千言萬語。在教育教學中我注意儀表端莊,以身示範,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養成教育

葉聖陶老先生說:“習慣在於教師的訓練和指導。”確實如此,良好的習慣不可能自發而成,必須經過指導和訓練。作爲班集體組織,可以分層次、分階段、多類型地讓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促進他們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的養成。作爲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們應該有計劃地利用節假日開展教育活動。如,“教師節”開展尊師活動,“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 “重陽節”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等等。讓學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動中自己感動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這樣的形式比長篇大論的空洞的說教顯然效果要好。

五、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是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習慣。教育過程中出現反覆,也是正常的現象。教師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利用班隊會講,放學路隊前提醒,出現不文明現象時,以點帶面進行教育。平時發現有禮貌的同學及時肯定,樹立典型,以他們的禮儀榜樣去影響其他學生。這樣學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總之,國小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不可能自發而成,必須經過指導和訓練,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