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名”

我是“第一名”1

我是“第一名”

十二月五、六號,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

本屆運動會的主題是:城市風,中華情。這次我參加的比賽有:4×100米,八字跳繩等。在第二天的時候,我焦急地坐在檢錄處等待檢錄。

“實小五(4)班沈安。”一位老師右手拿着麥克風,左手拿着運動員名單,緊張地說道。

我是第八道的,於是,我趕緊坐在了最後一個位置上。一位男老師向我們走來,拉着第一個人的衣服,領着他去跑道旁等待。

時間過得飛快,馬上輪到我了,我站在了跑道上兩腿直髮抖,心怦怦地跳個不停。

“各就各位,預備——”槍聲還沒響,籲,我嘆了一口氣,真是天助我也!

大約又過了十秒鐘,裁判又說:“各就各位,預備——”我的心情到了極度的緊張狀態。

“砰”的一聲,槍聲響了,迴音迴盪在了我的耳旁。我當時腦子一片空白,就覺得時間停留在了一瞬間。我只是努力地跑着,每一步,每一秒,我都不敢有絲毫的停歇。好像沒有人超過我耶,我好高興呀!

第一個直道,我居第一位,我高興得不得了,但是,還是有一些緊張。第二個彎道,我還是第一位,我更加高興了,但也更加緊張了。不好,有人超上來了!天哪!就是上一次第一名的同學已經把我給超了。距離越來越遠,她已經超過了我足足二十米遠,我不得不承認,她是第一名的。因爲我已經沒了力氣了,一點兒都沒有了,我只能把第二名的位置保持住。媽媽在終點等着我,並給我加油。我的喉嚨像冒火似的直冒煙,我還是瘋狂地跑着。離終點只有十五米遠了,十米遠了,五米,四米……

我衝過了終點,小組第二名,我非常高興,因爲,上一次我是小組第四名,這次,我進步了。

我是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名。當然每一個努力的人,參加比賽的人,都是第一名,自己心目中永遠的第一名。

我是“第一名”2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的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爲中心。有的幼兒自我中心很嚴重,認爲什麼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於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做遊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都不說。因此,幫助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一次戶外活動回來後,李老師帶女孩子喝水,我帶男孩子入廁。這時,廁所裏傳來了爭執的聲音:“我是第一個嗎!老師他搶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個!”“哇!”(哭聲)…… 原來,小朋友小便後喜歡趕快跑回來站隊,有些小朋友回來的早,可是不排隊,所以就讓回來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來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動排隊更不願讓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讓還給他,於是他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排隊的時候都會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衝突。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爲,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爲。所以我們在日常活動來啓發、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所以經過我們班級老師一段時間的耐心引導,現在我們在如廁時耳邊經常聽到的是:“老師,我排好隊了。老師,我沒有搶第一”

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境對幼兒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爲、語言、表情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他們需求、困惑和感受的信息,所以身爲幼兒園一線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注重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蘊含的教育價值!

我是“第一名”3

昨天晚上無意中看到這部在HBO播的電影,看得我淚水漣漣.因爲沒看到開頭,上網去搜,發現在港臺有好多人也跟我一樣,熬夜、感動得哭.據說是真人真事改編.

英文名叫,front of the class.中文名竟然翻譯成 叫我第一名.

看過電影,才能理解這個英文名的含義.

看的時候,會一直難受.

因爲男主角患了妥瑞式症,就是神經出了問題,他不由自主地一直髮出怪聲,怪動作.這個病還找不着治療辦法.所以常常被人誤解、憎恨.

當然是講他如何艱難成長,最後獲得認可的過程.

但是,你會覺得特別難受,因爲這種病不能遮掩,隨時隨地發作,比發瘋更顯而易見.光是看完這個電影,我已經都要被男主角的怪聲給折磨得頭裂.

他每時每刻都要承受很多痛苦,也受到了很多很多傷害,所以他最後能獲得的,是他值得的.

韓國有一部,光腳的基豐,也是講一個精神有問題的孩子,最後成爲長跑冠軍的感人故事.但是,得妥瑞士症的人,除了這個治不好的怪病之外,就是完全健康正常的一個人.智障的人還可以活在自己的混沌精神世界裏,外界的精神傷害不太會讓他痛苦.

折磨妥瑞士症患者的,就是他的健康和清醒.當然,主角最後說,他要感謝的是妥瑞士症.他這麼說,讓我幾乎要相信上帝的存在.

看到資料寫說,美國有10-20萬人患妥瑞士症,真是可怕的數字.以前我從來沒聽說過這個病,不知道中國有多少人.

看到港臺的電影論壇裏,竟然有好些網友說自己也患有這種病.

無一例外,雖然有傷害存在,當然是愛拯救了他.最幸運的是,他有永遠正面鼓勵他愛護他的家人,有懂得如何激發兒童向善的校長,有能夠理解他的社會人士.你會覺得,美國夢真是太迷人了,如此開放有愛,變化一定會發生.

我一邊關電視,一邊哽咽着想:如果他生得醜陋,又不聰明,又沒有愛他的家人,又是出生在中國或者朝鮮,可該怎麼辦啊?

這是一部勵志片,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夢想,要有不惜一切去爭取實現夢想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爲沒有一個人的指紋和你的是一樣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無價的,因爲給你再多的錢,你也不會輕易交換你身體的任何一部分,比如眼睛,心臟,肺臟……

相信你,你天生是一個贏家,在你出生時,你已經打敗了3億個你的兄弟姐妹,你纔來到這個世界.堅信自己,你會成功的……

我是“第一名”4

昨晚看了一部美國電影《我是第一名》。譯名與劇情不相干,但無損電影的價值。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人物經歷改變的電影。是一部學生、教師、家長都應該看的一部電影。

故事內容似乎很簡單:六歲起就患有妥瑞症候羣的波波,與病症抗衡,最終實現理想成爲一名優秀老師,贏得美人歸。但是一旦瞭解了這種病,你就知道波波的成長有多不簡單了。

這種病,是一種讓人不自覺地發出怪聲身體某部分不受控制擺動的疾玻波波的病症是發聲怪叫、脖子扭動。他無法安靜下來看書,而且會受人歧視排擠。課堂上,老師認爲他故意擾亂課堂秩序要他保證不再發怪聲;他不能夠進圖書館因爲會被人趕出來;考試時他不能連續作答要花別人兩三倍的時間;最令波波痛苦的是他父親覺得他讓家庭蒙羞對他咆哮……每個正常人輕而易舉完成的事情他卻需要花費幾倍的努力。

如果是你,不能控制地發出犬吠聲,讓人們以爲你養了一隻牧羊犬,你有勇氣去公衆場合嗎?更不要說去做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了。

幸好他有一位智慧的母親。作爲單親母親,一個孩子有妥瑞症候羣,一個孩子多動症,母親從來沒有沮喪過。她不斷地鼓勵兒子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而不是像其他家長讓患兒與社會隔離;她不停地告訴兒子要與病症戰鬥,而不要讓它奪去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無數次被無數學校勸退後,很幸運地,波波遇到了一位充滿愛心的校長。當主人公被氣壞的老師罰到校長室接受懲戒時,校長沒有像一般人一樣認爲他在搗亂而是選擇了傾聽。校長在主人公影響音樂演奏會之後的讓他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述自己的病,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理解。

於是,波波有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像校長這樣的老師。讓自己的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個性,幸福快樂的成長。說句實話,看校長在全體學生面前的那番演講時,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掉下來了——優秀的教師不需要多麼偉大,只要接納怪異的學生,並把這種接納的信息傳遞給周圍的人,就可能改變學生的整個人生。看電影,總是情不自禁地爲愛而感動。

成人之後,主人公就爲自己的夢想不停的努力,以勇往直前絕不妥協的精神實現了理想,並得到了父親的認可。

波波獲得了年度最優秀新秀教師獎盃。他在獲獎感言中,沒有說戰勝疾病,而是把自己的病症叫做自己的老師。最幽默的是,他的獲獎感言根本無法進行下去:在他的演講詞中,有一些設問句,他的國小二年級學生並不知道這是老師的一種演講設計,他們以爲老師是在期待他們的答案,於是,在下面不停的舉手要回答。此時,你會發出會心的笑,在電影的幽默中,感受着孩子們對波波的愛。

這部電影的看點很多,除了母親教子的智慧,波波的樂觀,波波的幽默,波波的帥,還有優劣教師的不同態度,美國國小的那張令人無限嚮往的教室佈置和氛圍,美國學校的教學方式,美國校長的開明管理……

從這部電影中,你大約可以看出,美國人爲什麼會普遍那麼自信,哪怕他們的能力比中國孩子低很多。那是一羣在被接納、愛和趣味中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