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嫉妒心強

源於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感

孩子爲什麼嫉妒心強

專家認爲,“嫉妒”這個詞是用來形容成人的,在孩子的世界裏,類似這樣的行爲是源於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

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可能有兩方面原因。首先,一個很自信的人是不會嫉妒別人的。嫉妒是因爲他不自信,不自信根源於他得到的認可度不夠。“孩子年齡小,對自我的認知來自於別人對他的肯定,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較少,一旦肯定別的孩子,孩子就會認爲‘爸爸媽媽覺得我不夠好,所以他們肯定別人,而不肯定我’。”李錚說。南寧東方愛嬰諮詢有限公司老師盧丹映也認爲,出現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對他們的認可不夠,或者過度依賴父親或母親,他認爲表揚自己是應該的,表揚別人是不應該的。

其次,一些父母雖然給孩子愛,但孩子卻不能感受到,或感受到的愛不足,那麼當父母對別的孩子好時,孩子就會認爲“爸爸媽媽愛的是別的孩子,而不是愛我”。李錚表示,孩子的“嫉妒”心理,主要是因爲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讓他獲得安全感,因此孩子纔會想要表現自己,證明自己是足夠得到別人關注的,這個關注就是愛的延伸。

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也反映了他自我價值感沒建立好。“父母在表揚別人時,如果孩子沒有自我價值感,他就會貶低那個孩子,說他這裏不好,那裏也不好。如果孩子有比較好的自我價值感,他就會認可這樣的評價。”李錚說。因此,李錚建議,父母在給別的孩子肯定時,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反應怎麼樣,如果孩子很坦然,能接受自己的父母對別人的讚揚,說明他的自我價值感很充實;如果父母一表揚其他的孩子,孩子就出現強烈的反應,那麼父母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的愛沒有給到點上,沒有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給孩子穩固的自我價值感

要想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首先要學會愛孩子,讓孩子形成穩固的自我價值感。“一個人被愛,才能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小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一定來源於父母與他的關係。如果孩子從小得到很多愛,那麼當他長大自我價值感穩固後,父母再批評他時,他也不會懷疑爸爸媽媽的愛了。”李錚說。

怎樣的愛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李錚表示,愛是說不清楚的,但可以透過結果來看。真正的愛是會有呈現的,如果孩子又與父母有親密關係,又非常的獨立,那麼父母給孩子的愛就是真愛。

正確評價孩子

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滿懷信心,對孩子說“你很棒”。父母肯定的眼神會讓孩子感到信心十足。在孩子小的時候,絕對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出現的問題再多,也是自己的孩子。

不做橫向的比,只將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哪怕有一點進步和長處,都值得讚揚。排除溺愛和偏愛,作爲父母的我們要維護好自己孩子的自尊,學會賞識自己孩子的長處。

當孩子做錯事或遭遇失利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撫慰,幫助孩子走出失敗的陰霾,重拾自信,勇敢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一切磕磕碰碰,而不是消極比較和失望的“埋怨”。

在稱讚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應給孩子正確評價,不能因疼愛就對孩子的品德、能力的評價隨意拔高,過分讚賞,以免孩子對自己產生不正確的印象。

先肯定,再給指導方向

如何處理“嫉妒”正在發作的'孩子?盧丹映表示,父母要注意先了解孩子不高興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因爲他平時也做得一樣好卻沒有得到表揚?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麼家長應該經常評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價值感。如家長可以在人前表揚孩子的優點等。

如果孩子確實做得不夠好,家長也可以把別的孩子樹爲榜樣,但要注意說話的技巧,應先肯定他目前的狀態,再給他指導的方向。李錚舉例,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發現你在玩輪滑方面已經很努力了,如果你能再加快一些速度,就像旁邊的大哥哥一樣,那就更好了。”李錚提醒,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這樣的方式,有些孩子能接受前半句(自己跟自己比),但不能接受後半句(自己與別人比),這時家長就最好暫時不說後半句,先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充實起來再說。

樹立正確競爭意識

孩子有嫉妒心其實也是因爲孩子的好勝心強,不認輸。其實適當的好勝心能夠使孩子不斷地挑戰自己,追求成功。但是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好勝心沒有適當的引導,沒有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那麼孩子很可能爲求成功而不擇手段。

因此,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實際能力去同別人相比,競爭是爲了找出差距,更快地進步和取長補短,不能用不正當、不光彩的手段去獲取競爭的勝利,要把孩子的好勝心引向積極的方向。

家長平常還要適當地指出孩子的長處和短處,讓孩子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鼓勵孩子在朋友之間要互相學習,讓孩子懂得良性的競爭能夠相互推動進步。

培養孩子集體觀念

培養孩子熱情、樂羣的性格和集體主義觀念,也有助於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孩子過於自我中心,難免會認爲自己是最棒的,因而對他人的成功嗤之以鼻。如果孩子能夠融入集體,有着集體觀念,那麼孩子自然也就更看重團體協作的成功而不是個人的榮譽。

家長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合作類的遊戲,比如“兩人三足”、“找朋友”等,讓孩子懂得有些事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好;也可讓孩子自己找朋友,從跟他喜歡的夥伴共同參與逐步過渡到大家共同活動,用同伴的熱情與積極性感染孩子,影響帶動孩子。另外,在集體活動中給孩子提出具體要求,分配具體任務,活動項目也應該利於孩子間合作。

給寶寶最大的安全感

作爲父母,愛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這份愛,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才能讓他成爲真正堅強的人。家長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對比,也不要經常要求孩子在比賽、學習中拿第一。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上就稍微地輕鬆一下,給孩子更自由更多的發展空間吧!

讓孩子感受爸媽真正的關愛,無論孩子是否表現最好,即使孩子犯錯了,即使孩子沒有獲得第一名,家長都應該要讚揚孩子的進步,給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和關注,家長無條件地愛着孩子,讓家永遠是孩子尋求庇護的港灣。

孩子有着家長的愛作爲後盾,大膽地嘗試不同的挑戰,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依然是自信、樂觀的。孩子自然就不會看重那些所謂的勝負,也就不會嫉妒他人的成功了!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會在與其他小夥伴的相處中表現出“嫉妒”的心理,專家表示,類似這樣的行爲是源於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