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論文

第1篇:心理學領域幸福感研究述評

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論文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個方向。文章通過梳理三種幸福感的研究現狀,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未來幸福感研究的發展趨勢。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目前,心理學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以主觀幸福感爲主流。三種幸福感側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側面,其理論相互關聯和補充,未來存在整合的趨勢。每一座城市都因爲它獨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獨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實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感受於每個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時候,當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裏時,卻似乎不那麼容易發覺,而這樣的感覺其實源於你對這座城市的陌生與不瞭解,因而創建一個生動的精神家園會讓一座城市溫暖、鮮活、靈動起來。

一、心理學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論取向

(一)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們根據內在的標準,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所獲得的感覺或評價,也即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機能的良好狀態,是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和自我潛能的完美實現。心理幸福感以亞里士多德的實現論爲哲學基礎。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從自我成長的側面來界定和詮釋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主觀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測量上的侷限。

(三)社會幸福感

所謂社會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個體對與他人、集體、社會之間關係質量以及對其生活環境和社會功能的自我評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於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學界對幸福感的感念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問題。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觀幸福感,將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範式採取不給其下定義的做法。在實證研究中,多數研究者認同幸福感由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三個成分構成。PWB的六個維度理論和社會幸福感的五個維度理論也都沒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義,沒有研究各個維度存在怎樣的關係,怎樣結合爲一個整體、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並沒有意識到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性影響。隨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證實了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作用,筆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與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傳統密切關聯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來源與結構

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把幸福感的來源等同於幸福感的結構本身。幸福感作爲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雖然不同個體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卻有相似的結構。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滿足能夠帶來幸福感,但心理需要並不是幸福感本身。社會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社會實現和社會和諧能夠增強個體的幸福感是幸福的來源,但不是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趨勢展望

(一)進一步對幸福感的概念進行界定

能否對幸福感概念科學全面地界定,關係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義。幸福感的定義應體現其統一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應重視幸福感獲得的過程,推動對幸福感的干預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將三者結合起來,提出了綜合的幸福感定義。

(二)三種幸福感的整合

隨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拓展,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出現整合的趨勢。現有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側重單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分離了幸福感的整體性,且相互之間出現矛盾和重複交叉現象。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將有利於建構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國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國內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進行了三種幸福感關係研究,證明三種幸福感在理論結構上相互關聯,而且初步確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論結構,形成未來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幸福的認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成果頗多,而國內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說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關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義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設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佔據着主導地位,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對校園歷史傳統的擇優傳承,以及對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獲得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的創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的過程,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奧祕、求知解惑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夠契合以人爲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幸福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篇:幸福心理學視角下的高校班級建設淺議

班級是不僅是高校管理功能實現的基本單元,更是黨和國家的人才培養的重要組織載體。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使高校班級建設呈現出新的問題。幸福心理學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爲高校班級建設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在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及新時期大學班級建設面臨的挑戰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外多元的思想觀念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巨大影響,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高校學生思想狀況呈現出以下新特點:1、“90後”大學生思維活躍,思維方式開闊,易於接受新鮮事物;2、自我中心現象普遍,與他人的直接交流減少,人際關係網絡化;3、價值取向多元化,受“拜金”、“享樂”等意識流派的影響,出現實用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泛化的趨勢;4、大部分學生獨立自主,極少數學生存在盲目自信和心理脆弱的現象;5、主流崇尚責任,勇於承擔並敢於接受挑戰,極個別缺乏承擔力。

班級作爲組織管理的基本單元,直接面向學生個體,是學生與高校溝通的橋樑。在高等教育大衆化、多元化的今天,學生既要依靠學校來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又要接受學校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實現個體發展目標,滿足個體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又兼顧國家、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班級是重要的依託,是實現雙贏有效載體。

當前,高校學生思想上的新特點,使新時期高校班級建設面臨着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班級教育功能削弱,學生之間關係鬆散,時間、空間上不易集中,班級集體和基層黨團組織作用減弱;2、班級學生管理功能減弱,班級的主導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學生對班級組織角色定位不明確,學生班級觀念日漸淡薄,班級組織形式面臨認同危機;4、網絡化教學與管理使班級管理日益複雜,網絡衝擊傳統的集中教學模式,學生更爲關注自我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

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優越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校大學生中心理不健康、亞健康羣體的比重越來越高。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奮鬥目標、得過且過,或者錯把“金錢”、“物質”當作幸福目標來追求。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呈逐年上升趨勢,更有甚者出現抑鬱、焦慮、自殺、精神紊亂等問題。

幸福心理學人性、人類生活和社會的積極面,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著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爲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關注學生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和知識能力的欠缺。而這種關注是帶有消極性質的,對學生內在的積極性面和心理髮展可能有所忽視。將幸福心理學融合與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快樂成長爲目標,發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增加學生的幸福體驗,提升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最終使學生成爲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們成爲真正健康、積極向上的羣體。

三、幸福心理學對高校班級建設的啓示

(一)班委幹部選拔和培養方面

幸福的班級首先應該有一個責任感強、熱心細緻的班委幹部羣體。班委會是班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領導核心,是帶領全班同學朝着共同目標奮鬥的組織保障。班委幹部的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辦事能力關係到班委會的職責履行能力,班委幹部的服務意識、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關係到和諧、美好班級氛圍的習慣成。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班委選拔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選拔出素質過硬的班委幹部;注重對班委幹部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個人素質和辦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覈制度,加強班委幹部隊伍建設。

(二)學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更是一種能力,因此,通過自我加強和有意識的鍛鍊,人對幸福的感受性可以獲得提高。增強班級成員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級的每一份子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班委幹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級成員,善於傾聽和接納同學們的建議,與同學保持良好溝通。從而激發班級成員的內在驅動力,提升班級凝聚力,營造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爲同學們營造幸福的生活環境。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集體慶生、幸福教育課等形式,使班級成員體會到身邊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個人只有當自己改造自然、社會、自身,改造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各種能力得以發揮時,纔會有一種真正的自我價值實現感。幸福不是某種既定的存在,而是現實的創造活動。”因此,大學生幸福感提升需要與實踐相聯繫,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活動等,增加學生爲人民服務、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識;增加學生關懷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體驗;增加學生熱愛生活、回報社會的情感體會。抓住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靈活聰穎、個性鮮明的特點,在實踐中注重培育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發掘學生身上存在的積極面、閃光點,充分發揮其特長,讓學生自主融入班級、服務班級。

(四)網絡資源利用方面

網絡技術推動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可能使人的關係變得疏遠和淡漠。如何利用網絡的功能,拉近班級成員之間的距離,探索班級建設的新方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構建新的平臺,如微信羣、QQ羣、微博等提高信息通知的實效,傳遞社會正能量,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學生間、師生間的感情。

(五)校園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環境分爲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是指大學校園的外在環境,即美麗校園;軟件環境是指以校園文化爲主的校園人文氛圍。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啓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讓高內涵、高品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爲大學文化生活的主流。優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確立一種催人向上的奮發精神,還能培養學生對班級、學校的依戀感、歸宿感,從而起到凝聚班級同學的作用。因此應該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爲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校團委、校級學生組織的帶頭示範作用,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學生的積極體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