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意義

1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淺論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意義

1.1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保障殘疾大學生受教育權利的客觀要求

殘疾人同普通公民一樣,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普通教育機構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人實施教育……”。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渠道保障殘疾人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但受社會經濟發展和傳統思維的影響,殘疾人在教育中仍然處於弱勢羣體,侵害殘疾人受教育權利的情況時有發生。近年來,伴隨着經濟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殘疾人教育事業迅猛發展,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等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的殘疾人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享受到了和普通大學生同等質量的教育。但由於受師資力量、課程建設體系、物質條件、教育途徑等現實問題的制約,殘疾大學生在高校體育教育中被邊緣化,這嚴重侵害了參加人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不利於殘疾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1.2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豐富高校體育研究體系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研究體系以健全學生作爲研究對象,包括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體育文化、體育管理等內容,旨在通過各種方式,完成學生基本體育知識、基本體育技術和基本體育技能的教育,並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頑強的意志品質。伴隨着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殘疾大學生成爲高校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研究,有利於豐富和完善高校體育研究體系,促進高校體育的協調全面發展。

1.3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是殘疾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

殘疾大學生由於生理的缺陷,被高校體育教育邊緣化,失去了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健康的機會,進而在心理上產生自卑、自暴自棄等消極情緒,不僅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在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等方面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加強殘疾大學生的體育教育,根據傷殘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鼓勵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增強殘疾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顯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從而全面提升他們在高校的學習質量,進而促進殘疾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貴州高校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現狀

2.1貴州高校殘疾大學生人員分佈不均衡

對凱里學院、遵義醫學院、凱里學院、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當代體育科技(ContemporarySportsTechnology)87走訪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貴州高校殘疾大學生人員分佈呈現不均衡的分佈態勢。貴州高校殘疾人大學生院校分佈不均衡,普通本科院校殘疾人所佔比例較低,僅爲0.08%左右,高職院校比例較高,可以達到0.5%左右;貴州高校殘疾人大學生殘疾類別分佈不均衡,我國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將殘疾人分爲分爲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八種類型,貴州高校肢體殘疾所佔比例達到97.3%,視力殘疾佔1.5%,聽力殘疾和言語殘疾展1.2%;貴州高校殘疾人大學生殘疾等級分佈不均衡,肢體殘疾、視力殘疾、聽力殘疾和語言殘疾的殘疾等級99.1%爲四級,三級以上僅爲0.9%,殘疾大學生具備獨立日常生活能力,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2.2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物質基礎薄弱

工業強省戰略實施以來,貴州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但貴州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滯後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貴州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在問卷調查中,有殘疾人專項教育經費投入的院校僅佔2%;體育場館設置有殘疾人無障礙通道的院校比例爲23.7%;設置有殘疾人專用體育設施的院校比例僅爲3.4%。

2.3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匱乏

師資力量是開展教育的基礎,經過特殊培訓的專業體育教師是實施高校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主力軍。從問卷調查來看,貴州現有體育院系均未開設康復醫學、特殊教育等相關專業,特殊體育教育教師培養力量極爲薄弱;在現任體育教師中,參加過專業特殊體育教育培訓的教師比例僅爲11.3%,參訓教師中參加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短期培訓的體育教師比例高達93.2%,88.7%的體育教師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特殊體育教育培訓;在對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指導調查中,94.3%的院校採用學生申請免修、不參加任何形式體育教育的方式,僅有4.7%的高校對學生進行體育健康等相關知識的傳授,所有高校均未開展較爲系統的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在看待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態度上,43.6%的體育教師認爲沒有必要對殘疾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27.3%的體育教師認爲可有可無,12.4%的體育教師認爲非常重要,16.7%的體育教師認爲無所謂。

2.4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培養體系缺失

培養體系是高等教育目標實現的具體途徑,內容涵蓋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覈體系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是學生培養教育實施的基本依據。在問卷調查中,91.7%的高校沒有明確的參加大學生體育教育培養體系,8.3%的高校有部分培養要求。在對部分高校殘疾大學生的調查中,85.3%的殘疾大學生有接受體育教育的需求,12.5%的殘疾大學生持無所謂的態度,僅有2.2%的殘疾大學生不想參加體育鍛煉;對於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顯示,89.1%的殘疾大學生未參加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10.5%的殘疾大學生有零星的`體育鍛煉,0.4%的大學生能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於體育鍛煉缺乏的原因,35.6%的殘疾大學生認爲殘疾人體育教育缺失是首要原因,28.7%的殘疾大學生認爲是體育設施不健全,20.6%的殘疾大學生歸因爲自身體育鍛煉知識的匱乏,15.1%的殘疾大學生認爲指導力量欠缺。

3貴州高校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對策

3.1夯實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物質基礎

物質基礎是開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要前提,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將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規劃,制定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系列管理文件,成立專門部門負責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實施;保證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經費投入,通過政府支持、公益捐助、興辦產業等多種方式,積極拓寬參加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經費來源,將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經費納入高校整體預算,確保經費的籌措和專項使用;完善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硬件設施,充分考慮殘疾人體育教育的實際需求,對原有體育場館設施進行改造,增加殘疾人專用通道,根據實際情況增設殘疾人專用體育鍛煉及康復設施。

3.2加強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師資力量

專業的師資隊伍是開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重要的人力資源保障,貴州高校要積極創造條件,引進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生,不斷充實殘疾大學生專業體育教師隊伍;大力開展特殊教育培訓,採用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專業院校、殘疾人組織的專家學者,對現有體育教師開展特殊人羣體育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高校體育教師對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其具備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基本的履職能力;積極開展教育實踐,鼓勵教師以開設選修課、體育鍛煉輔導、體育康復康復指導等多種方式參加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在實踐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豐富教育實踐經驗,促進教師在特殊羣體體育教育方面的成長。

3.3構建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培養體系

培養體系是開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藍圖,培養體系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質量。高校應重視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培養體系的構建,召集專業體育教師、特殊教育專家、殘疾人大學生共同參與培養體系的構建工作,充分考慮殘疾人體育教育的現實需求和實施的特殊性,使培養體系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原則,真正促進殘疾人體育在高校的開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目的旨在通過體育教育,使殘疾大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鍛鍊意識,全面促進殘疾人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實現殘疾大學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內容的選擇應以傷殘情況爲基本依據,嚴格遵循教育性、科學性、實用差異性的基本原則,精心選擇和設計適合殘疾大學生實際的項目,使殘疾大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顯著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教學組織應採用分類指導的原則,將殘疾大學生按傷殘特點進行分組,不同組別執行不同的教學標準,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遊戲等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以實踐爲主進行學習;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考覈方式以彈性考察爲主,重點考覈其對基本的鍛鍊保健知識的瞭解、基本鍛鍊動作的規範等內容,避免以測驗成績爲依據進行硬性考覈。

3.4豐富貴州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的教育途徑

殘疾大學生體育教育應高度重視課外活動的積極作用,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高校應積極創造條件,爲殘疾大學生參加藝術節、體育節等文化體育活動提供便利,積極鼓勵殘疾大學生在活動中成長、鍛鍊、成才,在活動中提高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增強參加大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實踐中接受教育;積極開展殘疾人競技體育運動,成立殘疾人體育運動隊,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殘疾大學生的現實狀況,鼓勵殘疾大學生參加競技體育的訓練和比賽,在競技體育中振奮殘疾大學生的體育精神,推動高校積極向上校園文化氛圍的構建;積極開展殘疾人社會體育活動,組織殘疾大學生走出學校,進入機關、社區、工廠、企業及殘疾人組織,鼓勵殘疾大學生參加社會體育活動,顯著提升殘疾人的社會適應能力,爲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