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

正比例意義這一內容是在教學完比和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一)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反思這節課,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也爲下一步學習反比例的知識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在觀察中思考。

國小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知識的來源。這節課的教學,我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種情境,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這樣的教學,讓所有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聯繫生活,從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爲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這樣,將學生帶入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及時進入狀態,手腦並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具體化,學生易於接受。

3、在合作中感悟,融匯到了生活中的數學。

新課標提倡: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本着“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了兩種相關聯的量後,敢於放手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在小組裏進行合作探究,做到: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養合作互動的精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4、在練習中鞏固提升。

爲了及時鞏固新知識,完成了試探練習後,又加了一組鞏固練習,這組練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3個題,讓全體學生鞏固了新知;接着又通過一個生活趣味題,讓全體學生融匯到了生活中的數學;又設計了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題,將課堂氣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潮,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有所進,整個練習將全班上中下各類學生都調動起了相應的積極性,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了正比例的意義,並且會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順利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我的這節課彙報完畢。不當之處,歡迎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們批評指正,並提出寶貴意見。非常感謝大家。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反思(二)

正比例意義這一內容是在教學完比和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着重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從內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這一內容,在整個國小階段是一個較抽象的概念,他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其意義,還要學會判斷兩種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時還要理解用字母公式來表示正比例關係,要滲透給學生一些函數的思想,爲以後初中學習打下基礎。

基於以上分析,我個人認爲正比例意義的教學要抓住以下幾點來進行教學: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一種量增加、另一種量也隨着增加,一種量減少,另一種量也隨着減少——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相同——這樣的兩個變量成正比例。根據教材和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先出示了一個時間和路程兩種量的變化情況表格,然後引導學生從表格中去發現時間和路程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在觀察中發現:路程是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同時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方向性,即時間增加,路程也隨着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着減少,這兩種量的變化方向相同。進而讓學生弄清什麼叫“兩種相關聯”的量。然後我又引導學生髮現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是一樣的,都是50千米。讓學生理解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都是50千米,從而初步突破了正比例關係的第二個難點,即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由於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這一概念,爲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之後,我又出示了兩個表格,即數量和總價的變化情況表格、高度和體積變化情況表格,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表格,發現三個表格都有共同的特點,即:每個表格中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並且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最後,在三個例題學習的基礎上總結出成正比例量的意義,把這意義從局部的路程和時間、數量和總價以及高度和體積推廣到其他數量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正比例的意義。然後,老師用例子說明,並且請學生互動找例子,最後讓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正比例關係式。

這堂課對教材中幾個概念,在理解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什麼樣的兩種量叫做相關量的兩種量,課本上的概念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着變化。那麼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算不算兩種相關聯的量,可以說從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有點相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不相關,比如人到長大以後開始發胖,身高不變,體重變化,這又怎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