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人物形象分析

王昭君的本事記載在《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關於王昭君的事蹟除了在《漢書》、《琴操》、《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中有記錄之外,還有不可勝數的詩詞、小說與戲劇對此加以演繹,如杜甫《詠懷古蹟》寫道:“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周密《杏花天*賦昭君》,再如元代馬致遠的《漢宮秋》。

王昭君人物形象分析

《漢宮秋》是以昭君出塞爲藍本,汲取了歷代筆記小說、文人詩篇和民間講唱而成的歷史劇。坐擁三千後宮佳麗的漢元帝命毛延壽到民間爲其挑選美女畫成畫像以供篩選。毛延壽藉此機會斂財,見到王昭君“生得光彩照人,十分豔麗,真乃天下絕色。”便向她索要百兩黃金,將她選爲第一。昭君“一則說家道貧窮,二則倚着容貌出衆,全然不肯”。毛延壽便點破美人圖,令昭君退居永巷。昭君夜彈琵琶抒懷時遇到了漢元帝,元帝驚其美貌,問明原委便要將毛延壽拿來斬首。毛延壽得知後逃亡到匈奴並把昭君的美人圖獻給單于,讓單于向漢元帝索要昭君做閼氏。正當漢元帝沉溺於昭君美貌的時候,匈奴單于派使臣向元帝索要昭君做閼氏,無奈朝廷中都是無能的庸才,最後昭君自願請求出塞和番。當行至番漢交界處的黑江邊,昭君自沉黑江,既全了和番的禮節,也不負漢家皇帝的恩寵。

文學即人學,文學是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闡釋,是作者在社會大背景中用文字記錄下他對社會和人的理性理解,文學是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人的一種鏡像的反應,這種反應是通過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來完成的。《漢宮秋》中王昭君的形象是中國古代女性的一個寫照。中國古代女性生活在一個以男性爲中心的社會裏,她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她們沒有選擇自己婚姻的自由,個體性完全被剝奪而成爲了男性的附庸甚至是滿足自身慾望的工具。因此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出現女性主義的失落,把女性寫成了男權社會的犧牲品,《漢宮秋》便是一例。

昭君出塞本該是以王昭君作爲主要的人物,但是《漢宮秋》是一出末本戲,以漢元帝的說唱爲主,聲聲地說“誰似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而他所謂的自由便是蒐羅天下的美女以充後庭供自己玩樂,爲了自己的聲色慾望而荒廢朝政。漢元帝所謂的自由是以剝奪了許多正值青春妙齡的少女的自由作爲代價的,而作者非但沒有對此加以批判譴責,反而在作品中加以濃墨重彩的渲染甚至報以同情。可見作者是站在男性,這個當時社會第一性的角度去關照與思考的,這也註定了《漢宮秋》中女性主義的缺失。

在女性主義缺失的《漢宮秋》中,王昭君的形象鮮活美好且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她雖然家道貧窮,但品性正直。毛延壽向她要百兩黃金,選她爲第一,昭君卻全然不肯。而此前毛延壽奉旨“遍行天下,刷選室女,已選勾九十九名,各家盡肯饋送,所得金銀,卻也不少”,如此的一番比較,令昭君的耿直頗有幾分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味,也符合了儒家文化中“貧賤不能移”的道德要求。毛延壽將昭君影圖點破,令其“不曾見的君王,現今退居永巷”,作爲昭君不肯與他財賂的報復。昭君在深夜之時感到孤單憤懣,然而她並不是像竇娥一般將自己滿腔憤怒冤屈呼天搶地的噴薄而出,這不符合儒家所要求的中庸之道,於是她借一曲琵琶含蓄地消遣,頗如失意文士借詩詞抒懷一般,也正與儒家的內斂含蓄契合。因一曲琵琶而與漢元帝相見,元帝驚歎昭君的美貌,然而昭君並沒有因爲久居永巷恩寵忽至而急於給自己要求尊位,以償多年的孤悶,而是說“妾父母在成都,見隸民籍,望陛下恩典寬免,量與些恩容咱”。中國是一個講究孝的國度,儒家經典《論語》中便多處提到“孝”,如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爲政》)《孝經》是十三經中唯一一部由皇帝註疏的經籍,足見孝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昭君爲家中父母求恩典寬免,是孝悌的表現,且她的表現形式十分的真摯,因而爲王昭君這個人物添色不少。

毛延壽收取財賂之事敗露後潛逃到匈奴,把昭君的美人圖獻與單于,匈奴單于按圖向漢朝“索昭君爲閼氏,以息兩國刀兵。陛下若不從,俺有百萬雄兵,刻日南侵,以決勝負”,面對外族欺壓,朝臣們不思禦敵之策,反而一致的認爲昭君媚主誤國,說服漢元帝讓昭君出塞,最終是昭君自願請求和親,如此昭君的出塞也便有了忠君的色彩,然而昭君已被選入後庭,又被漢元帝冊爲明妃,那麼出塞做了單于的閼氏,雖是解除了刀兵之禍,於國效忠,卻保不了“節”,忠與節是封建社會中至關重要的兩條,對於男子而言忠與節是二位一體的,一臣不事二君,君死臣殉,忠與節兩全,對於女子而言,她需要盡忠盡節的對象不是單一的,就其最近的而言,她需要對丈夫盡忠守節,一女不嫁二夫。在女權缺失的時代,君權、父權、夫權是壓在中國古代婦女頭上的三大枷鎖,於是貞節對於古代的女子而言甚至比身體髮膚更重要。前面也說了,昭君這個形象是按照儒家的道德規範要求,若昭君真的做了匈奴單于的閼氏便是一女嫁二夫,如此便是失節,便與儒家道德規範大大地相違。《漢宮秋》在最後作者不惜歪曲歷史讓昭君在番漢交界處投江而死,如此便讓昭君忠節兩全,這還不夠,還讓昭君魂歸漢地,在漢元帝的夢裏楚楚哀訴。

《王昭君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