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茶文化與戲曲

我國是茶葉文化的肇創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發展產生獨立的劇種——“採茶戲”的國家。茶歌、茶舞,是由茶葉生產、飲用這一主體文化派生出來的一種茶葉文化現象。它們的出現,不只是在我國歌、舞發展的較遲階段上,也是我國茶葉生產和飲用形成爲社會生產、生活的經常內容以後才見的事情。從現存的茶史資料來說,茶葉成爲歌詠的內容,最早見於西晉的孫楚《出歌》,其稱“薑桂茶舛出巴蜀”,這裏所說的“茶舛”,就都是指茶。在我國古時,如《爾雅》所說:“聲比於琴瑟日歌”;《韓詩章句》稱:“有章曲日歌”,認爲詩詞只要配以章曲,聲之如琴瑟,則其詩也亦歌了。宋時由茶葉詩詞而傳爲茶歌的這種情況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採茶歌》的序文中稱:“先朝漕司封修睦,自號退士,曾作《御苑採茶歌》十首,傳在人口。蕃謹撫故事,亦賦十首獻漕使。”這裏所謂“傳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間。

中國傳統的茶文化與戲曲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亦稱“茶歌”、“採茶歌”、“唱採茶”、“燈歌”、“採茶燈”、“茶籃燈”等。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爲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武寧採茶戲”、“吉安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關於採茶戲的最早記載見於明王驥德《曲律》(1624年):“至北之濫,流而爲《粉紅蓮》、《銀紐絲》、《打棗杆》;南之濫,流而爲吳之《山歌》,越之《採茶》諸小曲,不啻鄭聲,然各有其致。”至清代,採茶戲的發展更趨完整、豐富。李調元《粵東筆記》中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爲綵女,每隊十二人,人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明□爲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這說明採茶早在17世紀時已盛行於南方諸省。新中國成立後,這一爲茶鄉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農村中廣爲流傳,並經加工整理提高,搬上了舞臺,如福建龍巖的《採茶燈》、雲南的《十大姐》等。

採茶戲的表演通常爲1男1女,或1男2女,後發展爲數人至十數人的集體歌舞。表演者身着彩服,腰繫綵帶,男的手拿錢尺(鞭)以做扁擔、鋤頭、撐船杆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籃、雨傘或盛茶器具,或紙糊的各種燈具,載歌載舞。表演內容多爲種茶、製茶的勞動過程。採茶戲的舞蹈動作一般是以模擬採茶勞動中的動作爲主,也有模仿生活中的動作,如梳妝、表示青年男女愛慕之情的等。有的地區在表演過程中,穿插演唱與茶無關的小調,所唱的曲調和數量,視採茶表演的時間和內容而定,一般爲2~4首;亦有加入民間傳說故事。採茶戲的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嗩吶和大鑼、大鈸等,過門或過場音樂以嗩吶爲主。

採茶戲的音樂曲調有三類:①單純的“茶歌”,爲茶農勞動時唱的歌。茶歌的體裁,有山歌、勞動號子、民間小調等,音樂結構比較簡單。②載歌載舞的“茶燈”,即茶農將勞動動作稍做加工,伴之以茶歌,邊歌邊舞。其音樂南方諸省各有特色,但骨架音基本相同,與當地流行的民歌、歌舞相結合,形成各省的獨特風格。採茶歌舞中插入的小調很多,採茶音樂受小調影響很大,有些曲調甚至被小調所代替。③有簡單情節的小戲。如贛南採茶戲,就是在採茶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板腔體音樂。它以富有茶歌特點的“茶腔”、“燈腔”爲主,保留了大量採茶山歌、茶燈的曲調,並吸收了湖南花鼓戲、廣西彩調的曲牌,形成鄉土氣息濃郁的地方小戲。這三類曲調一般也認爲是採茶戲曲調歷史發展的大致3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