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3篇

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1

三分赤子之心,減一分則蒼老,增一分則幼稚;七分靈魂之思,減一分則淺薄,增一分則沉重。人生如香茗,三分茶葉,七分白水,於舒捲中醞釀醇香,於沉靜中積澱芳華,方能品味出十分的意思與意義。

三分有意思,是用生命的激情彰顯人生的樂趣。

德國思想家席勒道:“玩是什麼?玩是人的本能,是人的根本需求之一。”可見,天性驅動着我們追尋有意思的生活,若人覺得沒意思,青山綠水便變成黑白,山珍海味索然無味,恐怕連活下去的信念也會喪失。即便是困在輪椅與高深定律打交道的霍金也在《時代週刊》“曬”過自己的普通愛好,從流行風到古典到歌劇的各種音樂,與兒子tim發燒於f1方程式賽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它吸引着我們貼近生活的一隅,用熱情挖掘心目中的金子,在酣暢淋漓中痛快玩耍,倍感“有意思”。

七分有意義,是用原始的力量衝破精神的藩籬。

有哲人問道:“我實在是我的世界的投影。沒有我的世界,哪來我?我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許三多木訥地回答:“生活就是做好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義。”細細揣摩,我發現這幾句平淡話語中亦蘊含着無限的禪意。首先,人生是需要不斷思考大問題的,諸如自我存在的意義,對他人、社會的意義,縱使找不到終極答案,也能在反思中洗滌靈魂的塵垢,紅塵滾滾,沾染上的慾望、浮躁方能在意義的追尋中褪淡。其次,人生的至高意義便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像風一般超脫塵俗,在天地間馳騁,彰顯自由。而我們要做的,便是活在當下,好好活着,探尋並實踐着有意義的事。

且觀今日,高速的生活節奏充斥耳膜,喧囂的城市氣息撲面而來,有的人,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遊走在主流外圍,這些“橡皮人”的生活索然無味,了無生趣;有的人,追名逐利,心跳精確地計算着一切的價值,普希金詩中的小金魚在他們眼裏也只有紅燒汆湯之別,所謂的愛好便是在幽暗的卡拉ok廳裏抱着麥克如啃着豬蹄。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意義?

縱覽古今,當如陶淵明,既能在東軒悠然品味醉人米酒,更能超脫流俗,不慕權貴,高唱“藹藹停雲”的志趣;應學蘇子瞻,既能於東坡雪堂釀酒燒肉,更能踏雙芒鞋,手拄竹杖,在坎坷的命途中探尋意義;該似黃永玉既能不惜錢財收藏巴西原木,更能在遲暮之年發出“爲自己的生活灑下點點清輝”的志願

追尋三分意思,七分意義,融以中庸之道,圓而不滑,方而不訥,聆聽三分流水,七分落花,以靜趣觀天地,生而不息,閒而不散,品味十全十美之人生。

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2

開頭:影視和文學領域的娛樂化越來越明顯,有意思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不時地惹人們爆發出陣陣笑聲;也有一些有意義的經典名著讓人們回味無窮。時代淘汰了一批批作品,標準有二:有意思和有意義。

嚴格的篩選中,只有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活躍在文化市場上。有意思,就是有趣味,有看頭;而有意義,則是作品給人精神上的影響。

只有意義而無意義的作品如只有筋骨沒有皮肉的骨架,少有人碰。馬克思主義書籍、哲學思辨類書籍、科學研究類書籍幾乎只有專業人士會買,它們雖然對科學或思想的研究和推動社會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永遠也不會吸引大多數人的眼球,永遠隱在書店不起眼的角落。有意義的書也許永遠不會被淘汰,但如果它毫無趣味那也註定它默默無聞的命運。

只有意思而無意義的作品如短命的美女,吸引着人們的眼球,一旦老了便什麼都不是了。現在這類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各種各樣的.小說,偵探類、言情類、搞笑類......它們的確會暢銷一時,情節的確精彩,但給不了人們精神上的提升。人們把它們翻一遍,笑兩聲,隨手就扔一邊,懶得再看第二眼,反正這批死了還有第二批出來。一部作品想要"長命百歲",必須得有意義才行,光有趣味的下場如何,我們有目共睹。

只有那些既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作品,總在人們腦海中出現,經久不忘,中國四大名著,情節生動,人物形象生動,而且意義深遠,如《紅樓夢》被譽爲"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所以產生"紅學",對它的研究永不落幕,有意思的情節幫了不少大忙,還有《史記》,將有意義的思想內涵和有意思的情節人物,把其它二十三史都給比了下去;影視界也有不少例子,鄧麗君的歌、周潤發的《上海灘》、趙本山的小品......

有意思與有意義並不是對立的,相反,它們結合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很多影視專家、文學家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新聞聯播總被人們認爲沒意思,現在它也在改革,畫面和語言豐富多彩;新生的《十月圍城》、《趙氏孤兒》、《讓子彈飛》也在追求有意思與有意義的統一。認清了這條標準線,我國的影視藝術、文學藝術的未來定是光輝燦爛的,像《功夫熊貓》這類被人搶走的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將不再發生。

有意思與有意義作文3

“有意思”與“有意義”,既不相似也不對立,倒像是夫妻之間的關係,說不清是親情還是愛情,抑或兼而有之。

在我看來,追求“有意思”還是“有意義”,可以作爲劃分小孩子和大人的標準。

說旅遊。少年偏愛蘇州、深圳,那裏有大型遊樂園,驚奇,刺激;大人選擇杭州、西安,那裏有歷史古蹟、人文情懷。離開一個景點,少年帶走的是那裏的名小吃;而大人帶走的,則是當地的紀念品。

說飲食。少年盡挑好吃的,無所謂樣貌;大人只挑“能”吃的,不是有益於心肝脾胃腎的絕不進口,還要食香味俱佳。少年只需一道好菜便能吃上三碗米飯,大人一小碗飯得配上一桌子菜。

說拍照。少年無拘無束,即使在廣袤的沙漠中也能照出儀態萬千的影相;大人不行,沒有青山綠水、映日荷花,不折一支冬梅作輕嗅狀、不倚靠一尊大佛以青天爲蓋,是不照的。

——由此可見,少年行事單純而衝動,全憑一時興趣,只求“有意思”;大人飽經風霜,沉着而冷靜,縱觀世間百態,追求“有意義”。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觀鑄就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各自能在自己生活的座標系中準確定位就行了。

可是初衷源自“有意思”,還是“有意義”,到了工作上卻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

且看那些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如魚得水、喜笑顏開的人,常常都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意思”的人。韓寒輟學家裏蹲,因爲寫書有意思;蓋茨肄業去打工,因爲賺錢有意思;杰倫擱樂轉導演,因爲演戲有意思……滿懷着興趣與熱忱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誰能說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不會出類拔萃呢?

再看那些整天喝茶聊天看報紙的人,多是爲了混一口飯,或爲了養家餬口。這些純粹爲了生活而工作的人,堅守着他們人生的“小意義”而不是出於對事業的無限興趣,故而平庸一生。原諒我無法在此舉出典型的名人爲證,因爲沒有哪個名人是因爲追求“意義”的失敗而聞名的。

可見,憑着“有意思”而做事並不比追求“有意義”低下、幼稚,相反,卻活得更爲精彩,更有活力,也更易於取得成功。

如果叫我從“意思”與“意義”中二選一,我一時還真的給不出答案。對我而言,這就像一道“哥德巴赫猜想題”。等到哪一天,我的字典裏“意思”與“意義”合二爲一了,那我便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