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中人物形象分析

《邊城》是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先生的一部代表作。沈從文先生是湖南鳳凰縣人,他出生於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漢、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少數民族長期被歧視的歷史,使他本人以及其作品都有一種極其獨特的風格和感覺。在沈從文先生衆多的作品之中,《邊城》便是他對湘西世界的一種極好的展現,也是最能表現出一種人性美的作品。

邊城中人物形象分析

《邊城》主要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湘西偏遠的小鎮——茶峒的悽美的愛情故事。故事主要圍繞老船伕的孫女翠翠和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大老天寶和二老儺送展開。天寶和儺送兄弟兩個同時愛上了翠翠這個純真善良的姑娘,翠翠雖然喜歡二老儺送,但由於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翠翠一直把這種感情壓抑在心中,錯失了一份美好的愛情,也釀成了天寶淹死、儺送出走的悲劇。最終,老船伕也由於心力交瘁而去世,留下翠翠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小說的最後寫到: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給小說悲劇性的結尾帶來了一絲淡淡的希望。雖然留給翠翠的是無盡的等待,但至少還保留着一種希望。我想,也正是由於這種希望,翠翠才能支撐下去吧。

在這裏,我想對這個愛情故事中的三個主要人物:翠翠、大老天寶和二老儺送進行一點評析。

首先是大老天寶。天寶是一個敢作敢爲的人,同時又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毋庸置疑,他深深地愛着翠翠,並且走了“車路”,向翠翠提了親。後來,天寶知道自己的弟弟儺送也喜歡翠翠之後,便相約去“決鬥”,“決鬥”的方式便是唱歌。在“決鬥”時,天寶讓弟弟先唱,弟弟唱完之後,天寶自知比不過,並且翠翠深愛的是自己的弟弟時,天寶忍痛割愛,選擇了退出,成全儺送和翠翠。然而,天寶最後卻死於意外,這讓人不免有些遺憾。

然後是二老儺送。儺送是一個心地善良,敢於追求,蔑視金錢和地位、責任感很強的人。當爲翠翠唱歌的時候,儺送傾注了自己濃濃的愛意,用自己的歌聲打動了翠翠;當王團總以碾坊作爲陪嫁時,儺送不爲所動,仍然追求着自己的真愛;當得知哥哥天寶闖灘而死的時候,儺送心懷愧疚,最終選擇了出走。這一切都體現了儺送是一個性情中人。

最後我要着重談談翠翠這個主人公。從一定層面上來說,翠翠這一人物形象是沈從文先生一生坎坷經歷的一種折射,是沈從文先生追求的愛與美的化身。翠翠是一個刻畫十分到位的文學典型。第一,翠翠具有顯現出特徵的性格。一方面,翠翠有着和當地人一樣的淳樸和自然,對美好的愛情充滿了渴望;另一方面,翠翠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了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一直在壓抑着自己的感情,並沒有十分明顯地表現出對二老儺送的愛。第二,翠翠具有顯示出生命斑斕色彩的性格,既有反抗叛逆、日漸成熟的進步之心,又有純真善良、美麗朝氣的少女之心。第三,翠翠具有顯示出靈魂深度的性格,應該說,翠翠是那個時代女性渴望自由的愛情與婚姻卻又受到文化的一種壓抑的矛盾心理的代表。第四,翠翠具有蘊含深刻歷史真實的性格,在翠翠的身後還站着一個一生坎坷卻又對理想人生充滿嚮往的沈從文,這使翠翠的形象更加真摯感人

總之,不管是《邊城》的故事內容還是其對人物的刻畫,《邊城》都給我們帶來了一種美的體驗,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小說主人公的心情。我相信,每一個讀過《邊城》的人都會得到一種心靈的滌盪與淨化。

邊城中人物形象分析 [篇2]

翠翠: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爲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爲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讓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爲外公擔心起來,爲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她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節選部分以後,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歸來,表現了她對愛的執著。

(邊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與極致。這個湘西少女,是渡船老人的外孫女,祖孫倆相依爲命,長期生活在山水間、渡船上,青山綠水與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 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又從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憊的旅人贈飲一杯涼茶,甚至不收過渡者的賞錢,過着勤儉、寧靜的生活。隨着歲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作者細膩地展示了這個少女情竇初開時充滿愛的心靈,她喜歡看迎送新娘的喜轎,愛在頭髮上插朵野花,樂於聽人唱歌,因爲在一次龍舟競渡時邂逅船總的兒子儺送,從此暗暗傾心。至此,作者向讀者展現了翠翠的青春的覺醒和萌動,朦朧的憧憬和少女羞澀的美妙心態,表現人類感情中極爲美好的一面。而在儺送遠走,渡船老人又溘然長逝後,翠翠懷着對老祖父的傷悼之情和對戀人的思念, 守着渡口,雖有失落,但依然抱着期待,儘管儺送“這個人也許永遠 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採”,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着傳統的方式,平和地生活着、等待着。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特別是通過這一人物在愛情生活中的`態度,描繪出人世間一種純潔美好的感情、謳歌了象徵着愛與美的人性與人生,“爲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祖父: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終生爲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揹着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爲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死於暴病,女兒爲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起了撫養外孫女的責任。隨着歲月的流逝,轉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伕的心裏又多了一層心事:爲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爲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旋於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無意中爲孫女的婚事設置了一些障礙,導致了一系列的誤會,最終釀成了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他帶着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老船伕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彷彿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化身;他對女兒、外孫女無私的愛彷彿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緣紐帶。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小說正是通過老船伕這個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現親子之愛的人情美。

沈從文2(天保、儺送)

大老(天保):天保個性豪爽,康慨。他是船總的大兒子,卻愛上了貧苦擺渡人的孫女。他知道弟弟也愛翠翠,兩人唱歌“決鬥”,他卻因爲自己先提了親,“作哥哥的走車路佔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開口”,他知道自己不敵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現了他的手足之情。後來他外出闖灘,一是爲了弟弟的幸福,也是爲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難過,“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最後意外遇難,可以說他是爲了親情和愛情在而死。 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裏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爲了成全弟弟,哥哥帶着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這篇小說對天保的刻畫不多,但這個人物的性格卻同樣鮮明地突現在我們的面前。他愛翠翠,但無法讓翠翠同樣愛上自己,當得知弟弟也愛着翠翠,便懷着十分複雜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現出濃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敗的落寞。從他對老船伕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多麼的矛盾和痛苦。爲了愛,他孤獨地外出闖灘;又爲着愛,孤獨地客死他鄉。在這裏,天保所需要的也是社交需要,對弟弟,他需要保持親情和融洽的關係;對翠翠,他需要異性的愛。

二老(儺送):儺送喜歡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愛情的糾葛中。最後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獨地離開傷心之地。最後死於意外,也許正是他孤獨的歸宿。

儺送也可以說孤獨地追求着愛情,和哥哥的“決鬥”,夜半唱情歌,卻並不爲心上人所知。最後也孤獨地出走,不知飄泊到什麼地方。

儺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敢於追求、蔑視權財、責任感強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見鍾情,不走車路,執著地爲翠翠唱歌求愛。對王團總陪嫁的碾坊,毫不動心,敢於追求自己的最愛。當知道哥哥闖灘而死的時候,他心懷愧疚,捨棄一切,遠走他鄉。 天保、儺送兄弟的共同特點:兩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哥倆忠誠的愛着翠翠,對待愛情都有謙讓的美德,當自己的幸福與別人的發生矛盾時,能忍痛割愛,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