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瑣事經典散文

夜,寧靜而深邃,伸手不見五指,僅聞窗外螢蟲蛐蛐兒鳴叫聲。倘若換作光芒炫目的白日,你是絲毫也聽不到它們的聲音,若非肉眼所觀,你甚至感覺不到世間還有這麼些個小生物的存在,而在夜晚,它們則是那麼的猖狂,那麼的燥耳。失眠的夜晚,輾轉難安,或許是人到了某個年齡段瞌睡也就自然變少了而更加熱衷於失眠。喜歡回憶的味道,喜歡像牛羊一樣反芻,將平日裏一點一滴的瑣事銘記於腦,待閒暇之餘,獨自靜守一方心靈的淨土,將回憶暢想的有滋有味。

家的瑣事經典散文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個週末,週末前夜內心便一直盤算,如何安排利用好這個三天的小長假?經過一星期的緊張忙碌,終於盼到了週末,不再擔心上班會不會遲到,也不用再操心孩子們的學習安全等等,關起門窗不受外界干擾躺個自然醒,先給身心來個全面大放鬆。

天剛矇矇亮,雲還是一片魚肚白, 睡夢中的我正安詳沉浸於周公的會面中,猛然間被一道劇烈的炸雷聲響震擊,驚嚇的我三魂未定七魄遊離,半響才緩過神來,揉揉惺忪的睡眼定睛一看,好在不是什麼轟炸不肖子孫的雷擊電鳴,只是兩個早起的小傢伙在打架玩鬧。小女兒眼看招架不住哥哥的攻擊而徑直奔上二樓,踹開房門跑至窗邊哭哭啼啼,向我聲訴哥哥的不是,經過好一陣勸解安慰,才壓下眼前的哭鬧鬼,承想可以繼續安睡一程,孰料身體還未躺定,樓下隨即傳來母親的呼喚,“吃早飯啦,趕快起牀,家裏明兒來客人,吃完早飯還需要你趕集買菜哦”唉!這才八點不到,飯都做好了,沒辦法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穿衣梳洗。

梳洗畢,兩位老人與孩子們已經吃上了,我便徑自盛了一碗乾巴巴的米飯往嘴裏塞。一碗米飯剛塞至一半,屋裏座機叮叮噹噹響個不停,這年頭,就連一碗飯也吃不安生,聽這鍥而不捨的鈴聲,準是哪家又趕上什麼急忙緊湊的事情。母親立即放下碗筷,連走帶跑前往客廳接通電話,電話是小姨撥打來的,說是孃家一位堂姐今年六旬花甲,孝順的兒子媳婦一直嚷嚷着要爲辛苦操勞半輩子的母親做一個六十大壽,這不請客電話首先撥打到舅舅家,而後舅舅又通知小姨,小姨又撥打至我家通知母親。母親三言兩語放下電話,一邊往外走一邊嚷嚷,趕快吃飯,下午一點還要趕趟生日宴席,得回孃家去。回就回吧,你回你的孃家,我吃我的飯,反正我又不打算像當年一樣做個跟班的小尾巴,母親聽了,噗嗤一笑,別以爲我回孃家與你不相干,待會兒還有任務給你。

我優哉遊哉扒着碗裏的飯,母親是個急性子,做事也總是風裏來火裏去,吃完飯很快便收拾好自己的碗筷,從廚房出來見我還在慢騰騰的吃飯便急了,“哎呀!我的小祖宗,你還吃呢?時間來不及了,趕快騎車載我去理髮店染頭髮”。不覺間發現,母親那青油黑亮的髮絲早已被霜雪浸染絲絲斑駁,曾年輕秀麗的面頰上也鐫刻出一道道深深淺淺的溝壑,不禁想起《老男孩》裏的`那句歌詞,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曾經的模樣……。

匆匆吃完飯,隨手將碗丟在了水池,便徑直去推電驢子,母親則早已收拾妥當站在院子裏等候。車剛推至門口,小女兒看見了,說啥也不樂意,非得傳承二十年前她母親那跟班小尾巴的行爲,好 話歹話說了一大籮筐,人家就是不領情,要去的還是非得去,實在不行乾脆來個驢打滾,拿出一哭二鬧的看家本領,絲毫不遜色於當年年幼的母親。沒轍,只得將其攜帶上。人說娃娃臉與六月天有得一拼,還真不假,先前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這目的一達到,立馬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擺出一副得意的可愛相,讓人啼笑皆非。

帶上女兒,載上母親,一路向集市駛去,由於臨近中秋,集市上人比往常多了許多,且大多數都是直奔菜市場或超市。“民以食爲天”吃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不管何時何地,只要生命還在繼續,吃便是首要問題 ,因此很多的節日也就成了吃的代名詞。集市人多,首先將母親和女兒送往了理髮店,而後獨自去了菜市場。且不說中秋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僅遜於春節,單小妹一家人回來省親也該配上幾樣像樣的小菜。家鄉有一個過節省親的傳統,凡是出嫁的女兒,中秋節這天都會與老公一道領着孩子回孃家看望父母親人,一家人圍一張桌吃一餐團圓飯,不在乎飯菜檔次,吃的是一個幸福美滿。

菜市場好一通轉悠,這菜販子也瞅準了節日的檔子,準備美美大撈一筆,每樣菜價都比往常貴了那麼一兩元,生意人就是如此的賊精賊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你的漲價權,我有我的討價策。挑肥揀瘦,討價還價,圍繞着菜市場轉過來一圈,走過去一圈,好不容易纔買來幾樣理想的菜餚,看來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買完菜,前往理髮店將女兒連哄帶騙的支走,與我一同回家,母親則悄然踏上開往孃家方向的汽車,至此,今兒兩項重大事情買菜與赴宴也算是告一段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和女兒剛駛進院子裏,還未待車停穩,父親又拄着柺杖出來了,(父親因腦淤血偏癱,隨行需依靠柺杖)氣呼呼狀告孫子不聽話,在我不在家之時與之頂撞鬥嘴,希望我能拿出母親的威嚴,給兒子一個教訓。這一老一小,好像就是前世的歡喜冤家,孰是孰非還真說不上來。老小老小,人老了心也越發變得小了,加之腿腳不便,情緒就更加的不穩定,時常伴有無名火發生。孫子呢,也不太懂事,閒暇就喜歡與老爺子擡槓,兩爺孫在一起時,十有八九爭執的面紅耳赤,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一但分開片刻時,又彼此的相互牽掛唸叨,完全就是見不得又離不得。雖然兩人都有錯,但爲了在孩子面前樹立老人的威嚴,懂得如何尊老愛幼,我還是當着父親的面說了孩子兩句,並讓孫子給爺爺道歉,風波也就算是了了。

人生在世,福禍相依,每一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而這本經便是東加長西家短的生活瑣事,念好了是幸福,念不好則是頭疼的苦,我家這本經,痛並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