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時光隨筆散文

時光總是在你不經意間,悄然離去。轉眼即逝的春光裏,五月又將落幕。趁着工作之餘的週末時間,回了趟家。一到家中,原本工作了一週的疲倦全然離去,一種輕鬆、自然的感覺自心間而起。這種感覺就如遊子回到闊別已久的故土,久居他鄉的飄客回到故都一般,急切、舒心。

閒暇時光隨筆散文

最念蒔田時光

臨近農曆五月,對於村裏人來說,是一年裏最忙碌的時光。田間地裏,到處是人影兒,都忙着春耕,忙着春種。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村上人都在爲蒔田忙碌着。只是近些年,隨着經濟科技的發展,耕種模式在發生着改變。傳統的牛耕正被機器的轟鳴聲所掩蓋。原本前些年,還有些小丘田或者泥潭田需要牛耕亦或是人力耕。可是近幾年,隨着父輩那一代人的“老”去,年輕人外出進城,勞動力不足的局面,在那些荒棄的田地已經得到了印證。鄰居家有個爺爺,年輕時候是個莊家硬漢,每年都會種上好多田地。那天,經過我家門口的時候,看他揹着鐮鏟,我就忙着和他打招呼:“爺爺,您這是又種了好多田吧!”見我回來,他隨即停下了急促的腳步,和我嘮了幾句。他的話很簡單,大概也就是說現在人老了,即便想多種些,可身體卻吃不消了。爲此,如今的村裏人大都數多隻是種些自家吃,這樣會吃的更舒心。

耕種方式的改變,不僅僅表現在牛耕文化上。插秧的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回想起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插秧。橫豎都需要推好線,整齊劃一。那一行行綠,橫豎交織,迎風而漾。那蜻蜓點水式的插秧模式,縈繞在心間,永不磨滅,即便在以後的某個時間裏,依然會想起。從蒔田到拋秧再到如今的`直播,耕種方式在改變着,不變的是那勤勞質樸的村裏人。

最憶家常小菜

每次回到家中,放下行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打開房屋的後門,到小院裏瞧一瞧,走一走,看看園子裏的菜,繼而拍照發朋友圈,以示“炫耀”。家中的菜園,總是會種上些時令蔬菜。最喜歡春夏時期的園子,到處是綠色,瓜果飄香,生機盎然。平日裏,沒事的時候,我也喜歡搗騰一下,自己種些蔬菜。記得上國小國中那會,園子裏的地都被媽媽種滿了,我沒有地可種,就自個到後山開荒種菜,就是這樣自己瞎折騰,每年倒也能夠吃上自己種的菜。或許是打小,便對這片土地有着濃厚的感情,爲此每次回來總是忍不住第一時間要去看看。如今,開荒的那一塊地早已荒棄的雜草叢生,成了灌木叢,荊棘滿布。時隔那麼多年,如今參加工作回到家中,又有了重新拾起這片熱情的念想。想着以後,每逢週末,回到家中種種菜、養養雞鴨,似乎真是一件美事。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很多時候,有些記憶是無法磨滅的,就如對這片土地的眷戀,隨着時間的久遠,越發地濃郁。多年以後,你是否也會想起,想起那兒時在故都最美的時光?

最美鄉村夏夜

當烈日慢慢地墜落在遠處的羣山,夜幕開始降臨,鄉間的燈火陸續亮了起來。遠離城市喧囂,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沒有霓虹燈的五彩繽紛。只有那一盞白熾燈在那靜靜地透着光亮,爲田間地裏歸來的家人照亮回家的路。

與此同時,百鳥忙於歸巢,草木開始入眠的時候,山村有了難得的片刻寧靜。片刻寧靜過後,蛙們便開始熱鬧起來。先是從田野間,溪水旁,房前屋後的草叢中不時傳來遠一聲,近一聲,高一聲,低一聲呱呱的叫聲,緊接着便有無數蛙們呼應。真是一蛙領唱,萬蛙齊鳴。頃刻間,整個田野,整個山村一片蛙聲。聲音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起伏的蛙聲時而似大海漲潮,似萬馬奔騰,似千軍吶喊,高亢嘹亮,聞之驚心動魄;時而似柔悅的夜眠曲,低沉如訴,讓人聽之魂醉神迷。

蛙聲很快驚醒了精靈的螢火蟲們,田野間,草叢中,樹枝上,先是幾個亮點忽明忽暗,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地飛來飛去,只片刻工夫,便有無數個亮點隨着起伏的蛙聲,像千萬個神祕的音符在淡淡的夜色中不停地跳動,把整個山村的夜點綴得無比美麗。最爲絕妙的是,當驟雨剛至,蛙聲頓失,螢火蟲也不閃爍,此時整個山村除了夏雨洗滌萬物的瀝瀝聲,什麼雜音也沒有。雨一歇,蛙聲再起,螢火蟲又閃爍起來。那神奇的場景,很快地使人進入到一個神話般的世界。

靜靜地躺在牀上,欣賞聆聽着這最美的山村夜景。夏雨過後的山村夜晚,有些微微涼,那勞累一週的倦意早已被洗禮的無影無蹤……我暗自慶幸自己,能有幸生活在這最美的山村,去品賞山村夏夜的“味”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