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宜昌江灘散文

還是那句話,宜昌碼頭的出現就有了幫派,而幫派的出現就產生了幫派文化,因爲幫派文化文化又產生了各種廟宇和廟會,這就衍生出博大精深的宜昌碼頭文化。

淺談宜昌江灘散文

1933年夏,宜昌怡大祥錢莊老闆黃心怡和九字學校的音樂老師王壽樺倡導成立了一家聊社票房,給宜昌的那些愛好京劇的票友提供了一個業餘消遣、提高京劇演唱技藝的場所,他們也會在一些公衆場合客串演出、那些票友非官即富,要麼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都在當時京劇很盛行的宜昌有名,官場上的、商場上的、社會上的角可以通過買票看戲,給其捧場,普通百姓也可以通過他們在各種廟會的開場唱戲一飽眼福和耳福。幾十年以後,因爲我的一個哥們娶了當時市京劇團副團長的女兒做老婆,我就因此有幸和當時京劇團的一些著名演員有過一面之交,甚至還有不少的接觸。比如樣板戲《沙家浜》胡傳魁的扮演者、樣板戲《紅燈記》鳩山的扮演者、還有《平原槍聲》馬英的扮演者,名字不提也罷。

史料記載,湖北主要地方戲曲劇種的漢劇曾經是宜昌普通百姓的最愛,據說1928到1938年,這十年是漢劇在宜昌最紅火的`時代,宜昌城裏最大的勝利、合記、樂安三家劇院經常上演漢劇,而且座無虛席。據當年的老宜昌人回憶,因爲看漢戲比聽京劇便宜,並且,漢戲經常演一些反映老百姓疾苦的劇目,所以演出場場火爆、經久不衰。不過我沒有看見漢劇的鼎盛時期,卻看見了漢劇在宜昌的最後謝幕,也看見了當時的漢劇院改名爲人民劇院。說來也慚愧,我僅僅只是極少的看過漢劇的摺子戲,可是我卻通過某種關係認識了宜昌漢劇團最著名的旦角劉小培,還有她的兒子和女兒。現在的青年人恐怕沒有幾個知道那個劉阿姨曾經在宜昌紅遍半邊天!

宜昌當然也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戲劇文化。在璀璨的宜昌地方戲劇中,被吹得天花亂墜、記憶深刻的有興山圍鼓(備註:又稱“八音子”,因嗩吶用八個眼孔吹奏而得名)、宜都梆鼓(備註:又稱“梆鼓子”,是在民間薅草鑼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曲藝品種)、枝江楠管(備註:又稱“拍楠管”,原爲天沔一帶漁民敲篙竿而歌的漁鼓)、遠安花鼓戲(又稱“花鼓子”,移植而來、傳統的遠安花鼓)和長陽的南曲等。不過在我的印象中,幾乎一點名聲也沒有,宜昌拿得出來的就是京劇團創作的《茶山七仙女》。現在的歌舞團也創作了不少的民族歌舞,不過不如後來那個進了央視選秀節目的土家兄弟,憑着一首“花咚咚的姐,姐兒花咚咚,回呀回孃家,背個花揹簍”就拿回一個大獎。

我的印象似乎見過宜昌絲竹,那種起源於北宋、用竹製吹奏樂器與絃樂器合奏,演奏出風格各異、優美抒情、輕快活潑的樂曲的宜昌絲竹又稱“細樂”,流行於宜昌鴉鵲嶺一帶,以其演奏效果上的細膩、婉轉、吉祥、典雅而被廣泛用於民間吉慶盛典等各種紅事場合。不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那種“鑼鼓家業”,一個打鼓的、一個敲鑼的、一個吹嗩吶的,就成了一臺戲,在辦紅白事的時候極受歡迎,缺此不可。

在已經遠離我們很久的歷史長河裏,那些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的戲劇表演形式因爲登不了大雅之堂,也不被那些達官貴人、士紳商家所看重,就在宜昌的街頭巷尾、茶館廟會紛紛登場,在街頭賣唱賣藝的比比皆是。從現存的這一張歷史照片可以看出,當年宜昌從鎮川門開始一直到一馬路一帶的江灘上,到處都有雜耍賣藝、也到處有唱戲吹曲的戲曲班子安營紮寨,好不熱鬧,這也許就是宜昌城區最原始、最地道、最有地方特色的露天歌者。

1937年南京失陷,1938年武漢被日寇佔領,惶惶不可終日的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宜昌作爲水路入川的咽喉,一時間,幾十萬人從全國各地涌進宜昌,許多中國演藝界的大腕紛紛雲集宜昌,其中耳熟能詳的演藝名人有老舍、趙丹、賀綠汀、白楊、曹禺等都曾經路過宜昌,要麼登臺獻藝,要麼參加街頭演出,爲抗戰進行吶喊助威,讓宜昌人在家門口領略了個各位大師的風采。一時間,《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和《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歌聲響徹宜昌上空;京劇名人尚小云、程硯秋也參加過抗戰義演,場場人山人海。

這就是宜昌露天歌者的一大盛會,雖然短暫,可是意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