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老酒的木塞散文

仔細一想,如今許多酒瓶蓋的確是塑料的。那麼,從前的酒呢?老酒有無“塑化劑”的問題?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得去多看幾瓶老酒。在北京乾鼎老酒博物館裏,筆者便專門觀察了老酒的瓶蓋。結果發現,民國酒瓶的瓶蓋真有好多是木塞子做的,而到了近三四十年,塑料瓶蓋就多了,甚至可謂是佔據絕大多數。那麼,塑化劑問題很久以前是否就已存在?這個問題還需要有更多專家來解答。

懷念老酒的木塞散文

其實,這個問題之所以從沒被大家關注過,還得從老酒的背景上來說。因爲,一提到老酒,大家默認的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酒,畢竟民國時期的老酒存世太少,也和當下人們的記憶脫節。新中國成立初期,市場上只能買到散酒,沒有品牌一說。到了計劃經濟末期,以及市場經濟初期,纔出現了一大批叫得響的白酒牌子。但那個時代物質匱乏,酒甚至是奢侈品的代名詞,能有喝的就不錯了,誰還關注它裏面的成分?

就拿北京酒廠的老酒來說,1970年代著名的通州老窖,據乾鼎老酒博物館館長羅強介紹,要三元左右一瓶,這在當時一般工人工資只有幾十元的情況下,說它貴是不爲過了。“老爸平時把它們放在家裏,不會隨便喝的,只有偶爾來好朋友纔會打開,一年不過幾次而已。”

而到了1980年代,市場經濟起來了,北京市民纔有了更多機會喝到外地的好酒。羅強介紹,他的好幾位朋友結婚時都喝上了瀘州老窖。“我覺得四川的酒是最好喝的,不上頭,一開蓋就想喝。沒辦法,四川的水好啊!”就在這個博物館裏,諸如瀘州老窖、五糧液等四川名酒佔據了滿滿三大櫃,均爲1980年代出產的老酒。在那個年代,白酒依然是呼朋喚友的好理由。

“老酒承載着記憶,也承載着文化。”羅強說。它裏面不僅是有無“塑化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反映每個時代的變遷。這從酒瓶的外觀上可以看出。每個時代的包裝和字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就連一些名字,也是再不出現的。比如,“盧溝橋”牌白酒,一說起它就能想到“燕京八景”裏的“盧溝曉月”。可惜,這個品牌在1980年代的“大廠兼併小廠”風潮中消失了。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從《詩經》裏,人們就一直在記載和酒有關的文化和歷史。中國人在飲酒之外,賦予了酒多重的內涵。因此,乾鼎老酒博物館有一個辦“酒文化講堂”的願望。“中國式飲酒”的毛病在哪?如何讓一種健康的酒文化傳播?這都是可以從酒的歷史中尋找解決途徑的。關注酒的問題,更得從酒的歷史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