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青青的蘆葦蕩寫景散文

端午的腳步近了,每年端午,家鄉總有包糉子的習俗。看着市場上被生意人捆紮得密密匝匝的葦葉,一片片青綠而修長,有的還帶着晶瑩的露珠兒,心裏不由得又憶起了老家門口那曾經大片大片的蘆葦蕩。

那片青青的蘆葦蕩寫景散文

那片青青的蘆葦蕩

老家就在那長江腳下,小時候的我們常常聽着長江的鼾聲而眠。喜歡看那江水潮起潮又落,然而,更喜歡的卻是江邊灘塗上一片又一片茂密的蘆葦。那綿延不絕的小精靈,自由地在微風中淺吟低唱。獨守一方天地,自由曼妙,舞風弄月,給人以無邊遐想。

當大地褪去厚厚的冬裝,滿目生機地擁抱春陽時,沉睡了許久的葦根便也開始發芽了。一個個在晨風中,爭先恐後地探出了小腦袋,節節升高的葦稈,猶如刺向蒼穹的一把把劍戟。原本緊緊包裹在一起的葦葉,彷彿被一陣風喚醒了似的,在陽光的撫摸下,柔柔地散開了。滿目蔥綠。微風拂過,碧綠的葦葉愜意地抖索着身子,陽光此刻也湊趣似的在葉片上閃着炫目的光點。涼風習習,流水潺潺,一棵棵蘆葦像極了一支支橫笛,和着風兒的節拍,奏起了春之舞曲。

兒時的我們愛極了這春之蘆葦蕩,這裏留下了我們太多快樂的回憶。常常在放學後,或是禮拜休息之時,邀約上三五個好友,來到這裏,挑個小瓦片,往遠處的江中打個水漂;或者拿把小鍬,提個小桶,在灘上搜索目標。你可知,春天的蟛蜞可勝似那山珍海味了。灘上可供它們藏身的洞口比比皆是。夕陽西下,一通子忙忙碌碌過後,我們也早已是收穫滿滿當當的了。

那片青青的蘆葦蕩

初夏時分,蘆葦也漸漸長成了一人高,尤其是那葉子,好像要把自個兒生命力完完全全呈現於世人面前,綠得鮮亮,綠得惹眼。隨着節氣的臨近,大人們常常繫上黑黑的長圍裙,帶上大竹籃子來到這裏打糉葉。我們自然也不甘心閒着,緊隨大人身後。穿梭在綠葉兒叢中,我們興奮不已。一片片青綠的葉子嫺靜地呆立着,彷彿專爲靜候我們的到來。個兒尚小的我們,尚且不能輕輕鬆鬆地採摘下枝頭那片肥綠的葉片,只得捋過一把蘆葦稈,將它們身軀悄悄地彎曲,而後方踮起腳將葉子擇下。每每看我下手較重時,母親顯得尤其心疼。衝我說:輕點,別折斷了葦稈,它們也是有生命的。我笑着點點頭。摘累的時候,我便和其他的孩子索性來到江邊的石塊上,或者擱置在岸邊的小船坐下來。拔出蘆心,抽掉裏邊的`一層,又或是摘一片葦葉,一層層地卷好,然後放到嘴邊“嗚嗚”直吹。和着清幽的江風,小鳥的鳴叫,聽一聽蘆葦輕風的情話,聞一聞枝葉間瀰漫的清香,賞一賞蘆葦亭亭玉立的身姿,整個葦蕩此時此刻倒彷彿成了我們綠色的舞臺,任由我們陶醉着。

盛夏的夜晚,是蘆葦蕩最最熱鬧的時分。或許是天氣悶熱的緣故,白天裏藏在洞中的蟛蜞們便一個個競相出洞,更有意思的是,它們居然另攀高枝,一個個爬到葦稈頂端,我們總打趣地說,莫非它們也想看星星,看月亮了吧。於是,這時我們便會拿只電筒,提着大大的拎桶,來到葦葉邊,將葦稈輕輕一搖晃,嘩啦嘩啦,一陣響動過後,蟛蜞們便乖乖就範了,不消半個小時,就能裝得滿滿一提桶紅色的小精靈。回家過後,大人們便會三下五除二地將它們冼淨,爆炒,然後場院中便會有大大小小品嚐着的身影了。品着新鮮的美味,望着近在咫尺的蘆葦蕩和那些打着燈籠自由穿梭着的螢火蟲,感受着迎面拂來的輕風,一切都讓我們愜意無邊。

那片青青的蘆葦蕩

深秋,滿灘青綠的蘆葦漸漸黃了,當天地都已感受到清涼時刻,整個沙灘就傳出了葦葉瑟瑟的低鳴。果然,要不了幾日就從葦林裏冷不丁爆出一簇簇淺棕色的花團。風一吹、陽光一曬,花團就慢慢散開了、蓬鬆了,也慢慢變白了。這時走進江灘,就彷彿置身一派潔白無垠的世界。葦葉逐漸枯敗,葦絮開始飄飛。村裏人也帶着鐮刀,來這裏忙碌了。白白的蘆花,老人們採回去編成了名副其實的蘆花鞋,穿在腳上,足可以幫助一家人抵禦一整個寒冬了。筆直的葦稈,在年輕婦人的鐮刀下,便乖乖地躺下,捆紮好,被帶回家另派用場。當然,那些零亂的葉呀、稈兒,也會被村裏人收拾得乾乾淨淨,因爲有了它們,家家戶戶這個冬天的柴火也便有了着落。

四季輪迴,家鄉的蘆葦灘曾經一年年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了,鷗鳥曾經流連於此,孩童曾經將快樂在這裏放逐。儘管家鄉的發展,讓它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我夢中依然常常泛起她的倩影。它,最終也成了我流年歲月裏風雨不蝕的永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