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教學隨筆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1

步入教師崗位10多年越來越發現,如今的孩子很活潑、很大膽,課堂非常地活躍,學生都敢於提問,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卻常常出現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旁邊的學生卻高高地舉起了手,大聲嚷到:“老師,我來,我來……”當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餘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嘆起氣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在旁若無人地幹着自己的事……其實,在活躍的課堂裏,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

國小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幹別的事情……因爲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爲這不關他的事,這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抓住機會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踊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纔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會說:“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說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

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證實,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佈情況也不同。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但作爲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國小生喜聞樂見的繪畫創作主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題引入一定的故事或謎語。這樣的情境創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傾聽下去的強烈願望。

正確適當地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讚揚,讓學生能夠品嚐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如:“誰能幫助他?你來,你真棒!”“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麼有創意的想法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一個眼神,一句讚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課堂上學生怎麼會不認真聽講呢?

總之,培養學生學會傾聽,也就學會了尊重別人,學會了真誠處事,學會了關心,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曾有這麼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爲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

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2

日常工作中與學生交流的時候,讓他們傾吐不失爲一種最好的方法,作爲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我們教師總認爲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缺陷。

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不聽話,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裏的張馨月還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書,“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她,我的氣就上來了,她經常遲到,找她談話時,她保證說再也不遲到了。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老師,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她說完,便接過她的話頭訓斥了她一頓,然後就讓她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她了,課後才瞭解到,她媽媽生病了,他去給媽媽拿藥,所以纔來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我後悔自己沒有聽完她說的話,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並向他道了歉,她很誠懇地說:“老師,這沒什麼,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

反思一下:作爲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3

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是學生攝取知識的有效保證,學生學會了傾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才能使低年級小朋友學會傾聽呢?筆者認爲老師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爲學生學會作好準備

低年級小朋友年齡小,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有待培養,所以老師要爲學生學會傾聽做準備。首先要讓學生做到心靜。心靜是傾聽的前提條件。學生如果不能做到心靜似水,就不能做到傾聽。如何使學生做到心靜呢?如學生正在戶外活動,聽到上課鈴聲後他們會迅速奔進教室,此時學生心神是不定的。因此老師要等待一會兒,讓學生完全定下神來再開始上課。又比如,前一節課是體育課,學生經歷了高強度的訓練,心還在撲通撲通地跳着,還處於興奮中,此時要留一兩分鐘時間給學生自我調節,當學生的心安靜,注意力已回到課堂上,方可上課。其次是爲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學生在他喜歡的老師的課上和他感興趣的課上,才能做到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如果老師經常批評他或者過分嚴厲、兇狠,學生就會產生懼怕心理,對這些課就不感興趣,課上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學習效果必須很差。所以教師要從多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進行交心,課上多用激勵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爲學生的良好傾聽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二、訓練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

有位名人曾形象地比喻說:“注意是學習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要想學會傾聽,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那如何訓練學生的傾聽呢?我是這樣做的:第一,讓學生做到耳聰,要學生做到耳聰就是要學生能聽得進、記得住,要學會如何聽老師的講話和同伴的發言,怎樣訓練學生耳朵呢?課堂上可以經常讓學生複述老師的講話和同伴的發言,經常讓學生進行聽算練習等。第二,要讓學生做到“會神”,所謂“會神”就是要學生能聽懂,學生若只是動耳聽老師的講解和同伴的發言,而沒有動腦加以思考,就不能領悟和理解老師和同伴說的是什麼,不能領會知識的本質,這樣的“傾聽”就等於沒聽。教師可以這樣訓練學生學會“會神”:課上經常讓學生說一說同伴的發言有什麼好的地方、有哪些錯誤、應該作哪些補充,你有什麼好的方法等。

三、營造寬鬆的傾聽氛圍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不提倡那種呆板的教學形式:學生必須坐正、雙手背後、眼睛看着老師,這樣聽課學生會感到疲勞,學習情緒會受到壓抑,學習時就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在教學中就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學生喜愛的寬鬆、活潑的課堂形式,採用小組合作交流、自主討論等平等、民主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樂意傾聽、學會傾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4

近來每上完一節課,喉嚨總是癢癢的,聲音嘶啞。自己總覺得聲音嘶啞是上課上多了,講話講多了的原因。究其原因,其實是學生沒有學會認真傾聽。

一堂課,總感覺鬧哄哄的。有時一個同學的發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手,還大聲喊:“老師,我來,我來??”。有時我剛提出了作業要求,明明是一聽就懂,可總有那麼幾個同學對老師的提醒根本不入耳,有時我剛糾正一個同學的錯誤答案,另一個同學又重複了同樣的錯誤??我不得不進行機械的重複說話,嗓子嘶啞就是因爲學生沒有學會認真傾聽而造成的。試想在大力提倡讓課堂活躍起來的今天,在鼓勵學生敢說會說的今天,在放手讓學生合作討論的今天,我怎麼不嘶啞呢?但這樣的課堂有效率嗎?可否也該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呢?傾聽是對老師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課堂紀律良好的表現。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呢?我總結了自己的做法:

一、教師要明確要求。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再強調:聽和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聽明白,要善於表達;傾聽也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的手段。因此,說要大膽,聽要專心。同時,我經常表揚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學生。學生在明確要求之後,一般都能等待別人把話說完並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學的發言,即使同學回答有錯,在老師的提醒下,學生也會“耐心”等待,等同學回答完後再表達自己的見解。經過幾天的觀察,學生的吵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教師要發揮示範作用。

課堂上無論學生的發言是對還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吐,我都要專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發言,偶爾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斷學生的發言。在評價學生也應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尋找學生髮言的閃光點。即使是一個詞或一個字,都給予表揚。這樣,學生無形中受到了潛移默化:聽別人發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內容,其次纔是指正、補充。

只要我們在課堂上堅持要求明確,堅持榜樣示範,課堂上學生的傾聽意識就會在其間慢慢流淌!

學會傾聽教學隨筆5

教師節快到了,在一次《我心中的老師》的美術繪畫活動中,孩子們都在用畫筆描繪心中老師的形象。教室中靜悄悄的,偶爾也有幾個孩子會把他的畫拿給我看看,而我也笑眯眯地鼓勵他繼續作畫。

巡視中,看到孩子們都把班上的兩位老師畫的很漂亮,畫面中還有一些送給老師的禮物,美麗的背景,感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還是蠻好的、地位也很高,心中就更樂了!班上美術繪畫水平較好的馨馨小朋友的作品,正如意料中一樣,畫的特別好。畫面的構圖、色彩的運用都很棒,連很多細節都表現出來了,得到了表揚。可就在活動結束時,只有馨馨小朋友還在塗色,走近一看,驚呆了,剛纔還是美麗的畫面,轉眼就成了一片黑。驚訝之餘,更多的疑惑在心中、腦中翻騰。但憑着教育者應有的態度,我還是耐下性子,輕輕坐到馨馨小朋友身邊,詢問了起來,馨馨卻說:“我畫的是下班的老師啊,天都很黑很黑了,老師才下班回家,真辛苦!”聽完這句話,我心中豁然開朗。原來她畫的是下班路上的老師,畫面中除了老師外,還有一盞小小的、高高的、散發着淡淡黃色微光的路燈,由於大面積的塗黑,使我忽略了這點微光。她用漆黑的畫面來表示天色已晚,用“老師是下班很晚趕回家,工作好辛苦啊!我很愛我的老師!”這樣稚嫩的話語來詮釋了整幅畫。多麼開愛的孩子,多麼細心的孩子,誰能不爲之動容呢。

《綱要》中指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我很慶幸,給了孩子一次表達的機會,也給了自己傾聽的機會,讓我理解到到孩子的童真。

葉瀾教授說:“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於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樂於傾聽,善於傾聽,是教師的道德責任,是一種優良的修養,一種睿智機巧的教育藝術,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走入孩子的內心,多一點的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多一點的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多一點的慧心理解孩子的想法,共同呵護、蘊育每一顆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