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風散文隨筆

母親的善心是全村出了名的。

遺風散文隨筆

那年月,糧食金貴,一家人一年到頭分不了多少糧食,但母親寧願讓我們少吃,也不會虧待上門踅(xué)飯的鄉親。

村裏有個孤老頭,按輩分我得叫他四爺,他老伴去世得早,一個人不會料理生活,時常斷頓,免不了隔三岔五到我家打“秋風”。我清楚地記得他第一次來我家的情形,全家人正在吃飯,聽見大門啪啪響,母親慌忙撂下碗去開門,四爺拖着疲憊的身體說,剛下工,家裏啥也沒有,想來踅口飯吃。母親二話不說就盛飯,幸好那天飯多做了一點,纔打發了四爺。

第二次就不是這樣了。四爺進門時,我家的鍋裏已見底,母親只好重新給四爺做飯。有些回,母親是受了極大委屈的。四爺的'飯量特別大,能一股腦兒吃好多碗。這時,母親只好啃幾口乾饃,喝點開水,就算一頓飯。還有更糟的情況,四爺把飯吃淨了,家裏連塊兒幹饃都沒有了,母親只好勒緊褲帶,忍着飢去生產隊幹活。那時我年少,常替母親抱屈,飯都讓別人吃,咱家喝西北風!母親教訓我,誰人無難處,能幫一把就幫一把。有人勸母親,他再來踅飯,你就說俺糧食也不夠吃!母親說,老人怪可憐,俺寧願少吃點。

令母親沒有想到的是,又來了一個踅飯的。村裏有個叔,無妻無兒女,吃飯飢一頓飽一頓,也時不時來我家踅飯吃。我們弟兄幾個見他來,心裏都煩得要命,但母親仍笑臉相迎。有好多次,四爺和這個叔竟跟商量好似的一塊兒來,母親臉上還是掛着笑,張羅着給他們舀飯;飯不夠,就添水燒火再做。

母親心腸好,對誰都一樣。那時,上門要飯的豫東鄉親也特多,每當他們來時,母親寧願自家餓肚子,也不會讓他們空跑。一次,一個大娘領着兩個小姑娘上門要飯,母親可憐孩子,不僅讓她們在家裏吃了個飽,走時,還要往她們的籃子裏擱上幾塊兒紅薯和饃饃。大娘含着淚,不住地道謝。

糧食短缺,迫使母親想盡了法子。秋天時,去地裏多拽點紅薯葉,曬乾後貯藏起來,冬天放進麪條鍋裏充糧吃。筷子從碗裏挑起,淨見紅薯葉子不見面條,少不更事的我就給母親臉色看,母親一句話也不吭。爲了調劑生活,母親還把紅薯曬乾磨面,一年四季,做成紅薯麪條頂細糧吃。

這樣的光景在我們家持續了好多年……

如今,母親已經離開我們多年,我爲自己當年對母親的不理解而深感內疚,也越來越感受到,母親的遺風,在當今這個世道是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