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間隔年》的讀書筆記

文學,是一門形象的藝術,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構建每個人不同的精神世界。或是淡雅幽靜,或是慷慨激昂,或是平實無奇,每種類型的作品,每個不同的作家,其文風亦是不同。讀過中外名著,讀過歷史散文,也讀過武俠、言情,閱讀,是一種說不盡的享受。曾經揪心於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曾經沉迷於俠肝義膽的武俠江湖,常常爲各類小說的情節而弄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很久以來都只以爲,閱讀肯定不可避免的是內心被激起的漣漪。後來,遇到了這樣的一本書:一方面,它將一種新的文化形式介紹出來,推動這種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另一方面,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閱讀感受,不同於對任何一部小說的投入與癡迷,更多的,它像是一部散文,卻是一部有故事連續性的散文,你讀着它,是旁觀別人的旅程,卻從中瞭解到很多在我們身邊接觸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東西,同時,它彷彿有一種“草根”傳奇色彩,讓人看到了現實中自己的影子。這本書,名字叫《遲到的間隔年》,一本一經出版,就受到無數讀者特別是喜歡旅行的朋友喜愛的作品。

《遲到的間隔年》的讀書筆記

間隔年(Gap Year):西方社會通過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變遷總結出來的概念,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間,學生在離開自己國家旅行,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志願者工作,他們相信,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念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生存技能,增進學生的自我瞭解,從而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種“間隔”當前社會生活的方式,達到更好地融入當前社會的目的。這樣的一個概念,在中國,還只是在起步階段。2009年,由孫東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遲到的間隔年》一書,首次把“間隔年”這個概念介紹給了國內青年人。

“看客”而不必入戲

我對各類風格的文學作品有一種慣有的興趣,偶爾讀些小說、散文,當然有很多內涵深刻,但也有膚淺之作,例如現在各方網絡作家趨之若鶩的“濫言情”一類看過一兩部就感覺反感的速成小說。自己終不會成爲專業學術研究者,但閱讀作爲一種愛好,我每類作品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涉獵,就像交友,從不會有太多“有個性”擇友標準,各類人羣均有接觸,通過這樣的“窗口”看生活、悟人生。第一次無意中瞭解到這本書,就有了閱讀的興趣。不過真正閱讀,卻是大概半年之後的事。或許是因爲之前看的書太過於繁雜,導致感覺神經漸趨麻木、視覺審美疲勞。閱讀《遲到的'間隔年》,是爲了尋找另外一種閱讀衝擊,感受一種新的閱讀心態,沒有過多的跌宕起伏,也沒有什麼忘我的揪心入戲。

可能,用“看客”一詞來形容自己閱讀時的心境還是比較適合的。《遲到的間隔年》,確切地講,這是一部旅遊隨筆,情節上不會一波三折,也不會故意虛張聲勢;語言上不會高雅優美,也不會流俗不堪。僅僅是以平實的語言敘述作者一路所見所聞所想,讀起來就是看着別人在路上旅行,無關於自己,或許有些許的關注,卻沒有太多的牽念。就像是“看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日子”一般隨意,每天看一些,不會有夜不能寐一定要通宵將其看完的衝動,也不會有讀過之後憤世嫉俗或者內心壓抑的感受。

“看客”,在此僅取其字面釋義,不代表麻木與冷漠,僅指一種平靜心態,這種感受,來自於對這部作品的閱讀,看着別人輕輕走在旅遊的路上,隨同感受異域世界的精彩。這種角色,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是一種難得的閱讀“享受”。

關於闖世界的夢想

關於《遲到的間隔年》這樣的一本書,或多或少會帶給很多年輕人一些共鳴,從作者“間隔年”旅程的想法萌發直到付諸行動的過程,其實是實現自己孩童時代闖世界夢想的爭取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個旅行的夢想,這樣的夢想,從小紮根,在我們內心的最深處,總有着那麼的一種悸動,彷彿與生俱來,確實存在卻又極少外露。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有人實現了自己一定意義上的“旅行”夢想,也有人的夢想沉睡於生活的瑣碎之中,偶爾醒來,或許又爲無奈所壓制。

《遲到的間隔年》,作者的出發,便始於這樣一種紮根內心深處的悸動。 “當初爲何出來?這個我也說不清楚,只能說是一種冥冥中的感覺,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挑逗着我的神經,是上帝,還是我自己骨子裏頭的不安份?”每個人年輕的時候,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想法,因爲年輕,所以有選擇挑戰的資本,於是我們不安於現有生活的成型化、模式化,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總有出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的衝動。《遲到的間隔年》作者孫東純於2006年12月1日,帶着一張僅存有21000元人民幣的國際銀行卡,離開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帶着一個不知道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的“間隔年”主題。從原來計劃的三個月走到十三個月,從原來計劃的目的國印度變成一次橫跨亞洲的旅途,從澳門經泰國、老撾、雲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爾,一路上邊旅行,邊以義工的身份服務於非政府組織,幫助當地需要幫助的人。在路上,遇到了她現在的日本妻子,開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學習怎樣關心照顧身邊的人,遲到的“間隔年”成了一次學習愛的旅途。

作者說:“當初我離開廣州的時候,並不是爲了摒棄大衆的生活,更不是在崇尚另類,我只是一個簡簡單單地準備出去尋找一些什麼的人,掛着一個‘間隔年’的名字,因爲我還年輕,有精力,有激情,爲了青春無悔,爲了人生無憾。” 在年輕的時候,選擇一次長途旅行,讓自己在旅途中觀看世界,認識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樣的一個舉動,無關驚天動地的壯舉,也無關吸引世人目光的炒作,只是一次圓夢的過程,圓一個天真的關於“闖世界”的任性想法。

文學作品就是有這樣的魅力,將很多人不能實現的夢想通過文字再現出來,讓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以另外的一種形式去感受自己內心曾有的熱血。往往這樣的作品,纔會得到共鳴者的喜歡與推崇。《遲到的間隔年》,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我們或者丟失很久,或者長期壓抑的“闖世界”的夢想,品讀該作品,讀到的,不僅僅是作者物理上的位移,更多的,是一種理想的再現過程。

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們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看到和自己類似或是熟悉的東西,就會比較感興趣。相信很多看過《遲到的間隔年》的人,都會在回味中,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聯想到自己身邊的一些人、一些事,同時,像是在感悟自己身上的一些東西,甚至於得到思想觀念上的改變。覺得這本書不錯,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也是作者的一些經歷以及心路歷程跟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放開待遇還不錯的工作,選擇到異域旅行,要接受的是完全不瞭解的新生活,或許會有各樣的麻煩甚至危險,不過當時腦子裏除了自己“間隔年”旅行的執着以外,其他的似乎想的並不多。我想起自己當初大學聯考結束後,不顧家長的各種暗示性的“反對”,很堅決的把志願填到外省,離家越遠越是想去,滿心希望可以到一個本不屬於自己的陌生地方,感受新的文化洗禮,挑戰適應環境的刺激。是的,有這樣的一些成分,靠着年輕的衝動與任性,想做的事,就試着去說服一切可能存在的阻力,實施自己不爲太多人所理解的想法。

“用一年的時間去遠足,世界沒變,我變了。”獨特的經歷往往最能改變一個人的很多東西。孫東純花了十三個月的時間,周遊於幾個國度,從國內走到國外,從一種文化走到另一種文化,接受不同的文明的洗禮,感受着文化衝擊的過程。途中,和許許多多各國各類的人打交道,當然,也遇到了自己的真摯友情,收穫了純美愛情。一路走着,雖說是沒少遇到麻煩,但收穫卻一定纔是主題。想到我們的各種人生經歷,總會不預期地和很多人相遇,他們幫助過我們,給過我們感動,又或許讓我們明白各種道理,這些人,遇見了,是緣分,只是這樣的緣分也有一個精確的期限,期限到了,曾經的朋友,可能就沒有了再見的機會。旅途上遇到的,很多就是這樣的朋友;除了旅途,還有很多其他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曾經和我們一起共事過的、合拍的人,也許會在哪一天和我們分開,以後可以保持聯繫,卻沒有了再見的機會。讀孫東純的旅行之路,經歷的各種故事,在我們生活中,會找到原型,因此,便會有相類似的體會,彷彿這一路不尋常的旅程,有自己的一些影子。

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會有一個“間隔年”概念的旅遊夢想,無論你是否曾經出遊,亦或所到之處是國內還是海外。年輕的時候,總會不想浪費青春的資本,周遊世界,四處闖闖。喜歡旅遊,喜歡挑戰,喜歡刺激,不妨讀讀《遲到的間隔年》,一段不常見的旅程,一點真切的感受,這是一部引領性的作品。喜歡閱讀,鍾情文字,追求新奇,亦不妨讀讀《遲到的間隔年》,一些平實的文字,一段真實的故事,這亦是一部創新性的作品。自由是旅者的國度,追求心中的最渴望,選擇在異國他鄉尋找文明的軌跡,逐夢之路,和諧寧靜。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走上自己的“間隔年”之旅,亦不是所有的“間隔年”都能堅持到最後,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更向往的,是尋找一種心境,或許寧靜,或許感悟,亦或許淡薄,以另一種更合適的態度去面對生活,讓生命的重負得到釋放。這就是《遲到的間隔年》給我們帶來的,以平實的文字,給讀者帶來心靈上的休憩,用一種獨特的態度去影響周圍的人,通過一種文化的體驗、探究,詮釋了旅行的另一種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