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院幽香隨筆散文

一、土院幽香

土院幽香隨筆散文

兒時,在冀南農村,家家都有小院,戶戶都有院牆,在這院牆的腳下、肩上總會演繹出無數美妙香甜、如夢如幻的風景來。這風景的主人公就是瓜、豆。

俗話說:“房前屋後,種瓜種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房前屋後,就是院牆的腳下。農家院中最愛種的瓜不外乎五種:南瓜,也稱倭瓜;絲瓜;苦瓜;瓠瓜,也稱葫蘆;冬瓜。農院最愛種的豆,就是扁豆。

嚴冬一過,春回大地,家家戶戶在院牆之下挖出一條溝,換上好土,配上農家肥,在洇溼、鬆軟的壤土中,種上瓜、豆種子,在種子的旁邊,插上幾根竹竿,橫上虯曲椏杈的樹枝,就搭成了一個瓜架。

春天的嫩苗,隨着春日的延伸,瓜豆的藤蔓就會順着竹竿往上爬。到了夏天,瓜豆們在人們的不知不覺中已是蓬蓬勃勃,爬滿了架,爬滿了牆,有的還順着瓜架爬上門樓,爬到房頂上。大葉子油綠油綠,花朵或雪白、或金黃,影子斑斑駁駁,讓人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愉悅。那爬到房頂上的,到夜晚時分,藉着月光便在人家的窗簾上映出清幽素雅的身姿,炫耀着自己的輝煌。這時,忽然從瓜架下傳出幾聲不知名的蟲叫聲,這噝噝的天籟之音,更增添了幾分幽幽的詩情畫意。

因爲有了豆棚瓜架的存在,纔有了七夕瓜架之下,夜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妙傳說。因了他們的存在,陶醉了多少文人騷客,引發出多少悽美、婉約、憂思、溫馨的詩詞來;因了他們的存在,傾倒了多少丹青高手,衍生出多少如夢如幻的畫作來。

而瓜們則又表現出不同的性情來,冬瓜、倭瓜的雍容大度,處處表現出它們的從容和淡定,“雷霆萬鈞之前而不驚,狂風暴雨之中而不搖”,大有溫、良、恭、儉、讓的紳士風度。

絲瓜和苦瓜則相反,它們窈窕修長,在清風細雨中大爲顯得瀟灑風流,慣於臨風弄月,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風情萬種、婀娜多姿。

最漂亮、最高雅、最另類的當屬葫蘆了,誰有她那明淨、光滑、細膩的肌膚呢?那真是宋官窯中燒造出來的上等的青瓷釉。她的身材、三圍、外形曲線如同行雲流水,苗條細腰不正是人們心中的女神嗎?當然,她不光是這一個形狀,還有桃形的,還有棒槌形的,但全是因了那美人般的肌膚而無比嫵媚、搖曳多姿。

在瓜類裏,葫蘆的文化地位是最高的。據說,我國至少有二十多個民族崇拜葫蘆,以她爲圖騰;而上古神話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更被看作是葫蘆的化身;在漢語中,葫蘆的諧音是“福祿”。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爲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倍受人們的喜愛和收藏。夫婦新婚飲“合巹酒”,“巹”,就是葫蘆。據說飲了“合巹酒”,夫妻百年後,靈魂就可以合體了。

如今,已自身居城裏,即使是在農村,平房小院逐漸的少了,院牆下種瓜種豆的也就更少了。去年回了趟老家,小院和住房已今非昔比,寬敞明亮的高大住房和滿鋪地磚的院子,已完全代替了昔日的“土坯房、土坯牆,土坯牆上爬蔓秧”的景象。農村條件改善了,農民生活提高了,看到這樣的景象理應十分高興,但當我走進自己家的`院子,卻彷彿走進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點兒都興奮不起來,反而增添了許多的感慨和惆悵。因爲,它帶走了我美好的童年記憶,而且是那樣的徹底!

我追憶着那艱苦而快樂的金色童年,我懷念那土房、土牆的農家土院,我更眷戀那牆邊檐下的瓜棚豆架,追牽那無數個早晨和黃昏、輕煙薄霧中的雞鳴狗叫,以及月夜瓜棚下的噝噝蟲鳴......

二、那輪明月

中秋時節,最是聽秋賞月佳期。俗話說“十五月亮十六圓”,然而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圓”。今年的中秋月最圓最亮,而且是橙紅色的,煞是好看。據說是可欣賞到的21世紀以來視直徑最大的超級紅月亮。上次出現超級紅月亮還是在32年前,下次再想看到這樣的“超級月亮”要再等18年。

多少年來,也不知曾經欣賞過多少個靜夜明月、也不知曾經多少次在明澈的月光裏放飛思緒。那融融的春月,總會令人無由的想起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詩句來;那朗朗的秋月,又不免會讓人不自覺地跟隨着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多少年來、多少個寂夜裏,曾對着晴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有多少個寂夜,在“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的清輝下,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下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詩句又將人帶入一個無法自解的境況裏!是啊,哪一個遊子的赤心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鄉?

曾幾何時,閱過無數的他鄉明月:無論是那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象鼻山的“象山夜月”,還是那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抑或是那湖南洞庭湖的“洞庭秋月”、泰山普照寺旁的“古鬆篩月”,或復是無錫的“二泉映月”。然而,閱盡天下名月,縱使是風景名揚天下,月光皎潔照人,卻總也無法留住自己的心跡。在悠悠的歲月裏,最勾人幽緒、最令人魂牽夢繞的依然是:兒時故鄉炊煙托起的那輪明月!

記得那年的中秋節夜,一家人圍着小飯桌,在院子裏邊吃晚飯,邊聽爺爺、奶奶講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樹的故事。晚飯之後,自己還久久的沉浸在古老的故事裏,凝望着皓月,努力尋找着玉兔搗藥的影子,心臟隨着那搗藥藥杵的上下而跳動,心緒跟隨着月光飛向星空。之後,在小飯桌上,把剛剛從自家石榴樹上摘下來的、崩着嘴兒的石榴擺放上,再擺放上幾個梨子,放上幾塊月餅。面朝着天空的白玉盤,在秋季的音樂大師--蛐蛐兒先生的伴奏下,虔誠地拜上三拜,默默地許下心願,腦子裏描畫着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此時的月亮,是那樣的皎潔、那樣的明亮、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安閒。她照亮了遙遙脩夜、照亮了我的童年、照亮了我稚嫩的心鏡、照亮了我生命航程中的風帆!她永遠縈繞在我的靈魂深處、她永遠滋潤着我貧瘠的心田!

啊!兒時故鄉炊煙托起的那輪明月,你是我思鄉之情永不幹涸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