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記憶中的老家

提及老家,在我兒時的記憶裏,除了滿眼是山還是山的概論,我記不起用其他任何來形容。

抒情散文:記憶中的老家

上世紀末的最後幾年裏,我出生在地處鄂西北偏遠山區的某個鄉村。因爲年齡太小的原因,僅記得,老家離城區很遠。那時,我所擁有的世界,便僅是爬完了西山翻東山。

那時的我,和爸媽及爺爺住在破舊的茅草屋裏。家中除了僅有的竈臺、牀被、臉盆和幾把鋤頭外,再無其他任何可以說的出來的陳設。

簡單的生活滋潤着年少的我,卻苦了爲生活輾轉的父母。在僅有的童年印象裏,父母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或許,正是這樣的組合纔給了我一個是家但又不像家的小窩。

每個黎明,當晨曦還憨憨的睡在地平線下的暖窩裏,我就模模糊糊聽見父親開門的聲音。第二天天明,待我起牀,詢問正在廚房的母親才知道,原來父親是要趕着去建築工地。由於工地在山下,而我們又住在半山腰上,爲了最大程度的趕上其他工友的開工時間, 所以父親不得不早早的起牀,歷經兩個小時的翻山越嶺。這一路,父親肯定是小跑着的……

儘管,那時的我剛剛五歲,可聽着母親的訴說。父親的路卻在我心裏有了些許的跌宕和起伏。

與此同時,那邊,我思緒未盡。這邊,剛剛收拾完竈臺,正在拿取鋤頭的母親提醒我:“飯在鍋裏,自己洗臉了趕快吃。”“我今天要去田裏除草,你自己和爺爺在家裏好好的。”“噢,對了,中午記得和爺爺自己做飯吃,我可能要晚點回來。”母親簡單而急促的三句話後,便向遠山的田間奔去。

傍晚將近,母親回來了。滿臉通紅,額頭幾根凌亂的頭髮緊緊的貼在臉頰,手中託着出去時帶上的鋤頭,背上揹着一揹簍嫩嫩的,用樹棍插了又插的豬草。

母親卸下背上的揹簍,如釋重負般的坐在門檻旁邊的木墩。我去屋內取出一條毛巾,遞給母親,母親微笑着接過,簡單的擦拭後吱會我送回毛巾,自己便起身去了廚房。

母親在廚房中張羅着晚飯,我便和爺爺在門口聊着天上的'星星。正說着,父親從門口的下坡處冒出。見父親回來,我故意趾高氣昂的問到:“今天干嘛去了呀?”他答:“給你掙錢買糖糖啊。”話語剛落,母親便叫我們收拾桌子準備吃飯。

現在想想,最初的童年生活,幾乎百分之八十就是在這樣的輪迴中一天天渡過。

直到我七歲那年,按照年齡,其他和我同齡的夥伴都已相繼入學一年。而我卻因爲住在半山腰上,太小的原因,導致我無法向父親每日清晨那樣,一路小跑着去工作般去上學。無奈之下,父親毅然決定要把家從大山溝裏搬到山下平原地區。

然而,話雖容易,可現實往往滿是不盡人意。從山上搬到山下,對我的上學的確是圖了便利,可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資金問題。試想,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們住的是茅草屋。有時父親沒工作,我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哪裏又還有多的錢來做新的安家費?最終,在親戚的幫助下,父親還是決定以山下的水田爲抵押去銀行貸了兩千塊錢的款。

就這樣,我們從山上搬到了山下。同年,我也順利的上了國小。然而,導致的結果則便是父母親要沒日沒夜的工作。貸款要還、學費要交、生活還要繼續。一旦他們不工作,那麼我及其年邁且雙眼模糊的爺爺就只有捱餓……

幸運的是,自從我們搬家到山下,隨着國家國力的強盛,政府政策的支持,外加父母親沒日沒夜的摸爬滾打。數年來,我們全家沒有再捱過一次餓。現有的小窩,也不斷被父親多年來練就的,一手的好本領給多次擴展新建。

後來,我考上了高中,高中要在縣城裏讀書。我特別的激動。記得高一開學那年,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來到所謂的城市,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老實說,我的心是沸騰的。因爲,從來沒有感受過這讓自己夢寐了十多年,連父母至今都還未曾親眼目睹的城市,今天,我終於知道了你究竟是那樣。相信這一定是我們人生中少,但又此生不忘的記憶。

再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到了更大的城市去深造。當然,這次我沒有了曾經的那般激動。畢竟,我已知道了遠離了深山的城市,其實就是人多、錢活、路寬、房高。當然,更是我夢想。我夢想着有朝一日,我能將那深山老家的小窩封鎖。帶着父母,在這裏——這個遠離了深山的繁華的都市裏——給他們一個,像曾經爲了我上國小,他們不惜以貸款和不捨晝夜,給我拼一個便利的,小窩般的他們安度晚年的家。

如今,我還在努力掙氣的路上,可就在我那深山的小窩地區,彷彿他們已經再和我比拼。他們好像在挑戰我,想以那深山地區的發展富強,讓我止步曾經想攜父母都市靜養的念頭。近年來,老家地區先後大興水利、多次增改公路、整合旅遊資源、開創特色發展。可以說,現在的老家,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我僅能感嘆的除了是山還是山的純山窮立了。家裏家外的變化日新月異,如日中天。

然而,縱使老家在變,我心依舊永恆。

老家裏面的生活很和諧,老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許,爲了夢想和事業,我最終還是會選擇去看看老家外面的世界。但我相信老家給我的記憶永遠是最充實,也是最美好的。

如今,我愈發希望自己能早日夢圓,早日讓父母去感受繁華都市裏的安逸。但,我也會始終 銘記,大山深處,那個讓我看厭了羣山,卻看清了自己的,苦難與幸福並存的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