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獅埡的圍屋哪裏去了隨筆散文

黃獅埡距我家六公里。很久很久以前興起時,有二十多棟高大的院牆屋【有的地方叫圍屋】。數量之多,居住之集中,氣勢之雄偉,在我縣、乃至我省的山區村落中僅此一處。這種鄉村民居樓【大多是兩層的】即防火又防盜。主要是顯示該村的富足,彰顯該村人的勤勞和智慧。也是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該村由於這些古建築羣而名氣遠播,是當地人的驕傲和自豪。

黃獅埡的圍屋哪裏去了隨筆散文

解放前開始衰落。一方面是生活極度困難,無力維修搖搖欲墜的高大圍牆。二方面是維修困難,沒有人燒製這種古老的青磚。三方面是人口急劇增長,分家分戶新修的是純木房。解放後直到九十年代,人人都以高大寬敞的木房爲榮,沒有人心甘情願的住在古董般的院牆屋裏。九十年代後到今天人人都追求現代洋樓,這些古建築羣就遭到了滅頂之災。

我到珠海之前,曾到黃獅埡村治療一個多月豬病,親眼見到保存很完整的院牆屋還有幾棟,其他的都是殘垣斷壁。我當時欣賞了很久,到每戶都看了一陣。看到了一棟兩層的院牆屋是紅軍辦公地方,外面的牆上寫着“紅軍萬歲”幾個大字,清晰可見。古樸優雅,宏偉氣派,令我嘖嘖稱讚。我心裏想;政府要是能採取措施保護現存的古建築,更重要的是出資修復殘缺的古建築羣,現在完全可以開闢鄉村旅遊,辦農家樂,即保護了古代文化藝術又可以創造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後悔的是,當時沒有把這些完整的古建築用相機記錄下來。因此,我一直想完成記錄的`心願。

2013年12月12日,我回家服侍病重的老爸,心中沒有忘記將這些完整的古建築拍下照片,發到網上,供更多的人欣賞,自己也可以作永久保存和觀賞。12月21日,我到大合坪辦事,回來的時候就騎車直接從黃獅埡下溶進了村子。我騎在車上,還沒有到我想拍攝的地方就開始傷心欲絕了。我心中的古建築早已“慘不忍睹”了。村裏面多了一部分新洋樓。還沒有開始修建的戶主,早就把圍牆拆除殆盡。寫着“紅軍萬歲”的完整古樓也拆掉了,新修了高大的洋樓,就留下寫着“紅軍萬歲”的半堵殘牆。

當時,有兩位六十多歲的男人帶着孫子,在公路上玩,誤以爲我是記者來採風,是爲了商業目的來拍照的。我們在一起交談了一會兒這裏的變化,他們才知道我是網上寫作的發燒者。我對他們說;“我常年在珠海,想宣傳家鄉的人文,讓我們的美好家鄉有點知名度。黃獅埡古建築羣是家鄉人的驕傲和自豪。”他們知道了我的來意,要求我拍下寫着“紅軍萬歲”的殘牆,我沒有答應,痛定思痛之餘,勉爲其難的拍下一棟圍牆拆除了十多年的房子和殘缺而“完整”的古房。

現代文明淹沒古代文明是一種必然,誰都無法阻擋發展的車輪,就憑某個人的滿腔熱血也無法挽救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種種原因加速了大量的物質遺產遺蹟消亡。“科技加速人類的死亡”,發展加速了古代文化藝術的埋葬。“我家高大雄偉的院牆屋,到現在連殘牆都快找不到了,更何況別人家。”

我只能在嘆息和沮喪中梳理前人的文明;只能寫進神話故事裏面;只能在傳說中體現前人的文明和智慧。對後人來說永遠都是難解的謎、是無法理解的傳說神話、是創作者的筆下輝煌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