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雨點》教學設計及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雨點》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溪”,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並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了解他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徵,感受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動態,進而讀好每一個句子。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說說看見了什麼?(生說,師板書:池塘、小溪、江河、大海)

2、看圖中水的波紋,在不同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

3、板書課題:雨點(學生齊讀課題)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樣子也是不一樣的。雨點落進哪些地方,樣子有什麼不同呢?認真讀了課文,大家就會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

2、課文一共有四句話,配有四幅圖。請同學們按順序看一幅圖,讀相應的一句話,再想想它的意思。

3、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樣子有什麼不同?現在我們就一句一句地把課文讀懂、讀好。

(三)精讀課文:

1、指導讀第一句。

(1)指名讀。(師:池塘裏的水和我們看到的小河裏的水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2)一動也不動,就像什麼?書上用了那個詞?(出示“睡覺”)指名讀詞。

(3)平靜的湖水,看上去一動也不動,像在睡覺。池塘在睡覺,小雨點也在裏面睡覺。

(4)指名讀第一句。

2、比池塘更歡快的是什麼?指導讀第二句。

(1)指名讀。

(2)指導學生看圖:小溪的水緩緩的流淌着,小雨點也跟着緩緩地流着,就好像是在散步,多自由自在,多舒服啊!

(3)散步是怎麼回事?指名做動作。

(4)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5)指名讀第二句,其他小朋友聽,能不能感受到小溪就像在散步?

(6)指名評價。

3、比小溪更歡快的是哪裏?

(1)看第三幅圖,自己小聲讀第三句,看能不能把意思讀懂。

(2)指名讀第三句,大家注意聽,聽他讀懂了沒有。

(3)指名評價。

(4)出示詞語“奔跑”,指名朗讀。

(5)江河裏的水流的很急,後浪推前浪,奔騰向前,真像在奔跑。請齊讀第三句。

4、比江河氣勢更大的是什麼?

(1)請看第四幅圖,自己讀讀第四句話,比比看誰能把這句話讀懂、讀好。

(2)指名讀。

(3)指名評價,從哪裏聽出他讀懂了?出示詞語“海洋”,請學生輪讀。

(4)海洋很大,一望無邊,怎樣讀好?海洋裏波濤洶涌,一浪更比一浪高,小雨點在海洋裏一會兒被掀到浪尖,一會兒被拋到浪底,就像小朋友在跳躍。出示“跳躍”,指導朗讀。

(5)齊讀第四句。

(四)賞讀背誦:

1、這麼美的'一首小詩,讓我們來聽聽範讀吧。(放錄音)

2、你能試着在小組中交流背誦嗎?

3、指名試誦。

(五)遷移:

課文我們已經讀懂了,你們注意觀察過嗎?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了什麼變化?

(六)寫字練習:

指導書寫海、洋。

(七)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背誦小詩、仿寫小詩。

《雨點》教學反思

《雨點》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裏的不同狀態。句式整齊,韻律感強。插圖形象地再現了雨點“在池塘裏睡覺”、“在小溪裏散步”、“在江河裏奔跑”、“在海洋裏跳躍”的情景。

在今天開放日上所講的這一課,整體感覺比較順暢。我先指導學生們看圖、想象,引導學生們初步瞭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樣子,以此來化解難點,讓學生們理解爲什麼雨點會“睡覺”、“散步”、“奔跑”、“跳躍”。在指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時,因爲“睡覺”、“奔跑”、“跳躍”比較好理解,所以沒有讓學生做動作演示,只是指導學生利用動作理解“散步”,學生們基本理解了詞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的輕重緩急,這節課的識字,我採用的是“隨文識字”,雖然點到了,但卻缺少了教師檢查、利用生字卡片指導孩子加強記憶易錯生字的環節,只是在課程快要結束時帶領孩子們讀了讀詞語,感覺帶領學生學習生字的時間太少了。在讀的方式上,我感覺孩子們得到練習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在這節課上除了自由讀、老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讀外,還有指名輪讀、同位合作分角色讀、引讀等,形勢比較多樣。整節課在拓展回答小雨點還會落在什麼地方,會給大自然帶來什麼變化時孩子們異常活躍,想象極爲豐富。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把積極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活潑的氣氛中學到知識作爲自己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