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府瓷的特點有什麼特徵

樞府釉的顏色白中略帶青色,似鵝蛋殼的顏色,所以又名“卵白釉”。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樞府瓷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樞府瓷的特點有什麼特徵
  樞府瓷的特點

器型規整程度和胎骨。如此薄胎卻修得如此規整,深淺適當。敲擊聲音如古磬一般動聽而且帶有迴音,沒有1000—1200攝氏度的高溫很難完成。而薄胎瓷器在如此高溫下很容易破裂或者變形。可這件瓷器卻依然保持進爐時的完美造型,足見一定是百裏挑一。

此器底足滿釉,有乳丁凸起。原先碰到這件瓷器時曾經以爲是宋代定窯或者宋代湖田窯瓷器。當拿到著名古陶瓷收藏鑑賞家王先生家中請他鑑定時卻認爲是元代樞府釉瓷器,而且推斷可能是浮樑瓷局的官燒器。因爲元代制瓷較粗,多以大件爲主,即使樞府釉瓷器中也只有爲數不多的細路瓷。這件東西製作精細工藝精湛,而且底足滿釉不露胎,絕非平民可以使用得起。

萱草紋紋飾是當時元代早期瓷器非常流行的裝飾紋飾。在元代,萱草紋、牡丹紋和蘭草紋是經常使用在樞府瓷器上的三種紋飾,象徵高貴華麗。這件瓷器刻花灑脫奔放,非一般模印瓷器可比。

雖是芒口卻與一般定窯、湖田窯、湘湖窯的瓷器有些區別。一般認爲芒口瓷器一般爲北宋晚期到南宋特有的燒造工藝形成。可此件瓷器的釉色與湖田窯相似,但又與宋代湖田窯有一定區別。餘開始也迷惑不解,經秋峯先生點撥頓時茅塞頓開。因爲元代樞府瓷器繼承了宋代湖田窯系的特徵,所以不會失去原先湖田窯特有的特徵。而這件瓷器的釉卻與我們見到的樞府瓷器相同!這件瓷器的這一特點恰恰應證了元代樞府瓷實際上是宋代湖田窯的一個延續。

  樞府瓷的等級

元人尚白,樞府釉瓷器大量生產與元人尚白的習俗有密切關係,以蒙古貴族爲主的封建政權,和其他時代漢人政權一樣,整個社會有層層階梯,樞府釉也分爲不同的等級。

第一,等級最高、質量最精美的樞府釉瓷器,以皇帝爲首的宮廷御用器,表現宮廷藝術的氣質。如裝飾有龍鳳紋樣,尤其五爪龍紋、戧金龍紋、有福壽、萬壽、福祿、太禧等銘款的作品。從工藝特點來看端莊敦厚,典雅大方,胎體潔白緻密,釉層較厚,溫潤如玉,作工精巧,一絲不苟。《元史》記載:職官“器皿(應該包括酒具、茶具、飲食具等——引者)除鈒造龍鳳文不得使用外,一品至三品許用金玉。”各級臣僚的服飾也有嚴格規定,生活用具也一樣,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春正月丁亥禁服麒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赭黃等服。”有“太禧”字樣銘文的作品也應屬這一類。“太禧”太禧宗禋院掌御殿朔望歲時諱忌日震禋享禮典,權力很大。“太禧”盤類作品一般都配有龍紋,所以可以推定這是樞府釉瓷中等級最高的器物。它們的工藝製作完全按照宮廷藝術嚴格的等級標準要求來作的。加之宮廷生活中白袍服、白儀仗帷幕、白旌旂、白琉璃砌的龍牀,重大國慶節日舉國皆白的氣氛,樞府釉瓷器基調爲白的白色,或青白色的精美瓷器,受到重視的程度,超過其他品種。

第二,特定的官府衙門專用器,生產得最多的是樞府釉瓷器,在器物內裏趁坯體溼潤時,用印模壓印出纏枝花卉,在花卉中出現“樞府”二字,花紋主要是植物類纏枝花卉。大英博物館收藏一件印有樞府字樣的盤,印的是飛鳳紋,這是很特殊的`,龍和鳳都是皇帝皇后的象徵,等級最高,在封建等級制度最嚴格的元朝,任何人都不得僭越,也不敢僭越,爲什麼這件作品上有鳳紋?估計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宮廷訂燒,專供皇帝作賞賜的特殊御用之物。因爲元朝政府規定“御之物,不在禁限”。一個是這類瓷器在限制龍鳳紋樣使用範圍法規頒佈以前燒製的。“東衛”字樣,是隆鎮衛親軍都指揮使用的專稱。這也是特定官府用瓷,今後還可能發現更多的特定官府使用的作品。因爲龍泉青瓷等窯系的產品上還發現有“使司帥府公用”刻銘的盤。

第三,貴族及社會上層使用的樞府瓷。那些飾三爪、四爪龍紋的器物應該是宮廷、親王、貴族類顯赫類人物使用的。還有“王”、“玉”、“德”、“國用”、“江夏”等特殊銘款的器物。這上面的字一定是很有身份的人家,可能是某些貴族通過一定途徑去訂貨而要求將這些字印上去的。還有一些沒有任何銘款,但工藝水平相當高,花紋相當瑰麗的作品也應屬於這個等級。

第四、普遍商品用瓷。樞府釉瓷既然是生活用具,是手工業產品,作坊一建立就要不間斷地生產。前三種需求量必然有限,而且封建官府掠奪性很強,經常是訂燒,或到作坊中挑選都是不給錢,或象徵性的給一點錢,這就使得作坊根本就不能維持正常生產運作。要良好運作必然要使產品投放市場,收回資金供作坊開支。事實上民間流傳的樞府瓷器數量相當大,城市文化遺址如大都遺址的發掘就出土不少。還有墓葬、窖藏、航海線上船舶停靠的港口遺址。如韓國新安海底沉船,瓷器銷售的目的地,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都出土有樞府釉瓷器。這類瓷器工藝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水平很高,有刻花、劃花、描彩、鏤空、捏塑等裝飾。大多數是質量不如前三種,一般都光素無紋,胎體也不如前三種細膩,釉層較薄,釉色白度不高,發灰而顯渾濁。

  樞府瓷的來歷

到元代瓷器,人們自然會想到元代青花,實際上,元代創燒的卵白釉瓷也是朝廷定燒的一種高檔瓷器,在當時極富盛名。卵白釉是在宋代景德鎮青白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色白微青,呈失透狀,頗似鴨蛋殼色,故稱之爲“卵白釉”,卵白釉深受元代朝廷的喜愛,常命景德鎮窯燒製供官府使用,“有命則供,否則止”,傳世品以元代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定燒的卵白釉瓷爲多見,樞密院定燒瓷在盤、碗器的紋飾中印有“樞”、“府”二字,故卵白釉又稱之爲“樞府”釉。

在元朝制瓷工藝取得許多成就當中,樞府釉瓷器是其中的一種。樞府釉瓷就是一種介於白釉或青白釉色調的瓷器,它與一般玻璃釉白瓷和青白瓷最大的不同是,一般白瓷和青白瓷上的玻璃釉是一覽無餘的透明釉,樞府釉溫潤而不透明,由於釉色類似鴨蛋殼,故人們又稱爲卵白釉瓷。稱這種瓷器爲“樞府”釉,主要是生活在元朝和明初的曹昭,在洪武時期寫的《格古要論》一書,該書《古饒器》條中說:“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曹昭是看到了印花中有字樣的瓷器而寫的。後人相沿成襲將此器稱爲樞府釉瓷。曹昭根據所見實物而給予相應的稱謂沒有錯。而清人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將其專門列爲一個條目,稱爲“樞府釉”則沒有根據。一則考古工作者歷年來的考古調查和發掘至今沒有發現專門燒樞府瓷的窯址,二則“樞府”是院的簡稱。它的職能絕對不能去管景德鎮的一種瓷器燒製的作坊,樞密院更不可能到景德鎮去辦窯。樞密院這個機構歷史很早,唐朝代宗李豫時期就開設樞密使,由宦官管理,主要接受臣僚的表奏。到五代時期的後梁設置崇政院,後唐改設樞密院。宋代繼續有樞密院,權力很大,成爲最高國務機構,重大軍事行動、邊防要塞、民兵、軍馬、對外交涉的外交事務都由它管,與中書省平起平坐,稱爲“二府”。遼代管理兵部衙門稱“北樞密使”,管理吏部的衙門稱爲“南樞密院”,管理漢人地區兵馬大事的稱爲“漢樞密院”。元代樞密院主要掌管軍事機密、邊防、軍隊調遣、武官升遷及宮廷禁衛等事務,秩從一品。藍浦說:“元之進御器,民所供造者,有命則陶,土必細白膩,質尚薄。式多小足印花,亦有戧金五花者;其大足器則瑩素。又有高足碗,蒲脣弄弦等碟、馬蹄盤、耍盂各名式。器內皆作‘樞府’字號,當時亦仿造,然所貢者俱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非民窯可逮。”專門燒樞府瓷的單獨的樞府窯是不存在的,但從衆多樞府類型的卵白釉瓷器分析,景德鎮生產樞府釉瓷器是浮樑瓷局管轄下的官窯作坊,生產多種產品,其中就包括樞府釉瓷。“有命則陶”說明這種官窯不是常年生產,上面有令下來就開窯生產,可燒製宮廷用瓷,如瓷印有“太禧”字樣的瓷器,是爲元代皇宮太禧宗禋院專燒製的。有“樞府”字樣器是爲樞密院燒製的,還有爲其他官府燒製的。品質優秀,“千中選十,百中選一”,官府挑選以後纔在民間銷售。民辦瓷窯作坊也有仿製,所以樞府釉瓷器下來不少。

猜你喜歡:
1.洪武瓷器的特點主要藝術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