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倒計時

  活動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倒計時

1、瞭解倒計時的含義,對計算倒計時的方法產生興趣。

2、體會倒計時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相關圖片若干、月曆、筆。

活動過程:

  一、模擬看紅綠燈過馬路

1、導入:前幾天老師在馬路上拍了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哪裏不一樣?

思考:人行紅綠燈跳動的數字不一樣和我們過馬路有關係嗎?

2、模擬過馬路(兩名幼兒先後模擬過馬路,其餘幼兒倒着數)。

3、說說各自的發現:這裏的數字是倒數的,數字越來越小,時間越來越短……

體會綠燈上的數字告訴我們,時間越長過馬路越安全,時間越短,過馬路越危險。有了倒計時,我們過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綠燈上的.數字是怎麼變化的?(瞭解用倒着數的方法發現數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時間由多到少的變化)

  二、尋找生活中的倒計時

1、說說生活中的倒計時現象。

2、教師依次出示照片,瞭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計時現象。

3、進一步發現在使用倒計時時,有的倒計時用“秒”(奧運會開幕式、火箭發射等),有的倒計時用“分”(電扇、微波爐、電熱毯),有的倒計時用“天”(世博會)。

  三、嘗試計算倒計時

1、激發幼兒計算倒計時的願望:3月20號,我們要去春遊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春遊倒計時牌吧。

思考:今天是幾月幾號?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還要找到哪個日期?

2、交流採取計算倒計時的方法,如:順着數;兩個兩個數;倒着數;春遊的那天不算進去等。

3、發現有了春遊倒計時,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今天離春遊還有11天,可以在這一段時間裏爲春遊做準備。

  延伸:

1、爲最近的節日做倒計時牌。

2、爲離園做倒計時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麼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遊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裏,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遊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裏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麼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裏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裏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裏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後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裏能做多少事情。

(我這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遊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裏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裏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裏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裏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裏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和發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