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致橡樹》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致橡樹》讀後感

《致橡樹》讀後感1

今天下午在言談之中,忽然想起一首詩——舒婷的《致橡樹》。雖然這不是一首純粹描述愛情的詩句,但是許多人卻從中看出了愛情該有的態度。記得以前最喜歡其中的一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正是這種努力成長爲樹的信念,讓我一度動容。自古以來,女性的形象似乎就被設定爲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風,長久以來受到壓迫的舊社會的婦女也習慣了依附男人而生。擁有與失去似乎向來不是由女性向導,而只是被動地承受。

也許真的存在那種耐心極好的男人,那就是極品了,不是你我輕易能夠遇到的。男人的確喜歡溫柔的女人,但是溫柔不是軟弱無力、不是悲泣啼哭,溫柔的女人也可以擁有一個堅毅的靈魂。淚水也許會換來男人一時的柔情,但總怕終有一天,這個曾經給予你溫暖的手也會因爲疲倦而無力地垂下。我想我是不願當這棵菟絲花的,那樣只能努力地依附大樹而生,貪婪地榨取大樹的精力來得到生存,讓大樹的軀幹無法得到伸展。我願意用我的智慧來經營我的感情和生活,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溫柔的女人和一個並肩的戰友,擁有自己獨特的和煦而堅定的微笑。當欣賞江山如畫的時候,我願意化爲一汪春水,爲這副風景增添一抹麗色;當遭遇風浪襲人的時候,我亦可以和你一起迎風而上 ,而不是委屈地退縮害怕、逃離。

《致橡樹》讀後感2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峯》、《惠安女子》),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辨力量,又楚楚動人。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

“橡樹”的形象象徵着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顯然體現着具有新的審美氣質的女性人格,她脫棄了舊式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着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這正與詩人所歌詠的女性獨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爲表裏。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徵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地象徵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髮、詩化,因而這首富於理性氣質的詩卻使人感覺不到任何說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豐美動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

《致橡樹》讀後感3

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她的詩作多以自我情感爲表現對象,以女性獨特的'情緒體驗輻射外部世界,呈現個人心靈對生活熔解的祕密。

《致橡樹》這首詩作很早就接觸到過,可以說是舒婷的代表作。在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舒婷創作的風格清新、淡雅,沒什麼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激情式的呼喊,更多的是樸素真摯情感的流露。

從《致橡樹》中我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對自己人格獨立的保持,對自我價值與尊嚴的肯定。她不想做“攀援的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也不想做“癡情的鳥兒”,“爲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她想要的愛不再應該是一種依附,而必須保持獨立的人格和自由,應該是平等的:“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詩歌的結尾部分,舒婷寫了這麼一句“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這句詩句意味深長,使得整部詩作有了一種昇華,似乎不再限於男女之情。舒婷以“木棉”和“橡樹”作爲象徵,表達了一個更廣泛更深刻的主題。正如舒婷自己所說:“今天,人們迫切需要尊重、信任與溫暖。我願意儘可能地用詩來表現我對‘人’的一種關切”。

《致橡樹》讀後感4

《致橡樹》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詩,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把這首詩寫在了日記裏,對詩中的每一句都曾仔細的斟酌和品味,後來常常把它默記在心裏。隨着年齡的增長,對詩中所體現的那種至高無上的愛情更是感受至深。近幾天,我在看央視播放的電視劇《相思樹》,當這首詩被男女主人公深情朗誦的時候,讓我又一次產生了強烈的思想共鳴,也讓我想起了很多的往事,往事不可追,但卻永遠珍藏在內心深處,還有往事中的他伴我在記憶的空間裏飛呀飛......

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爲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峯,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陽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纔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樹》讀後感5

深情相對,比肩而立的橡樹和木棉,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這組形象的樹立,不僅否定了老舊的“青藤纏樹”、“夫貴妻榮”式的以人身依附爲根基的愛情關係,同時,也超越了犧牲自我,只注重於相互給予的互愛原則。它完美地體現了富於人文精神的現代愛情:真誠,高尚的愛應以不捨棄各自獨立的位置與人格爲前提。

愛一個人是可以愛他到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藉着對方的高枝往上爬,也不是爲了炫耀自己而欺騙對方的感情。《致橡樹》遠遠超越了這些,它是新時代的人格在愛情觀念上對前輩的大跨越的超越。這種超越出自向來處於仰視,攀附地位的女性更爲難能可貴。

詩歌對愛情理想的歌唱、高揚,樹立在極有思想含量,極有力度的否定之上。詩人按照先破後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着重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在作者舒婷看來,尤其是作爲女性詩人看來,“她”有沒有真正的獨立平等意識,是不是十分珍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個女性必須具有的。

文章的後幾句話總結了愛情,總結了真正偉大的愛情就必須具備“堅貞、忠誠、互敬”等原則。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幾句甜言蜜語,也不是隻愛虛表,而要“愛屋及烏”,愛他的優點,同時,也包容他的缺點,就像舒婷寫的“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樹》讀後感6

本文通過寫木棉對橡樹的告白,借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的不正確方法來襯托自己願意同甘共苦的決定和勇氣。也寫出了對愛情的忠貞和無私,因爲真愛,所以願意,因爲愛你,所以選擇陪伴。

感想:詩人借木棉和橡樹,來呼籲平等,自由,和諧,同甘苦共患難的真情。愛你不是因爲你可以給我帶來更多的利益也不是因爲你我可以站在更好的舞臺,仰望更廣闊的天空。和你在一起不是隻給你帶來新鮮感,也不是隻把我的優點整日的在你面前展示。和你在一起不是單純的爲了某一方面,也不是爲了讓你現在我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愛你不和你有很遠的差距,我想和你在一起,無論是風雨還是艱難險阻,都願意給你依靠和陪伴。我希望和你希望是一棵樹,跟緊緊的抓在一起,葉很好的相融,不管我們需要面對什麼,都要對生活用心的微笑和致意,即使沒有人懂,我也要和你終身想依。你的一切我都愛。

詩中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潔的,更是偉大的和高尚的。這樣的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走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致橡樹》讀後感7

曾幾何時,這首舒婷的《致橡樹》是那個純真年代,我們對愛情最美好的追求。記得學生時代,我曾經無數次默誦和摘抄,總是渴望有那麼一個和自己共擔風雨,一起前行的人,他就是我的愛人。多年的風雨後,在三八節來臨時,再看到這首詩歌,真是別樣滋味涌向心頭。不說當今的年輕人更加現實,用“高富帥、富美白”代替了當年的默默紮根土地的木棉、橡樹,就單單是我們這一代而言,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貧富巨大差異面前,也形成了巨大心理落差,房姐、房叔連連曝光,奮鬥幾十年,買不下半間房的比比皆是,中國奢侈品消費世界第一,而大病無錢看也層出不窮。國家的大政方針,真的可以將人的價值觀改變,現在的年輕人不再讀《致橡樹》,他們尋找的是富二代,是有車、有房,愛情對他們,是奢侈品,他們是悲哀的一代,那對我們這一代追求着做不攀巖、不癡情,筆直矗立在風中的木棉呢,我們追求到什麼,相依的終將相依,分離的終將分離,願意奮鬥的,繼續奮鬥,喜歡安逸的,尋找安逸,互不打擾,依然如風中搖曳的樹,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